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749846发布日期:2021-12-01 13:57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护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护栏在被急速行驶的车辆正面或侧面撞击后,正面撞击时由于防撞头不能移动,容易对车辆及车上乘员造成严重损伤,当侧面撞击时,波形板位置不能移动,护栏上部结构要实现对车辆的阻挡导向功能就需要设计更高强度的结构,缓冲空间小,对碰撞车辆及车上乘员损伤大。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解决现有护栏防撞头和波形板受到撞击后,缓冲空间小,容易对车辆及车上乘员造成严重伤害的问题。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5.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头1、波形板2、若干立柱3、若干导轨4和若干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导轨4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5上,所述立柱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所述波形板2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头1套设在所述导轨4上,并与所述波形板2连接。
6.优选的,还包括固定扣6,所述固定扣6数量与所述立柱3数量相匹配,所述固定扣6一端与所述立柱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
7.优选的,所述防撞头1包括面板11、弧形板12、导向滑槽13、不少于一根的支撑柱14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套管15;
8.所述面板11与所述弧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槽13设置在所述弧形板12上,并用于与所述波形板2连接,所述支撑柱14一端与所述面板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15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5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
9.优选的,所述立柱3包括支撑梁31、波板固定位32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套管33;
10.所述波板固定位32设置在所述支撑梁31上,所述支撑梁31与所述第二套管33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板2与所述波板固定位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3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
11.优选的,所述波形板2为三波板。
12.优选的,所述立柱3间隔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且相邻立柱3之间的间隔相同。
13.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通过可滑动的防撞头以及立柱,当车辆正面撞击到护栏时,防撞头能够沿着导轨向后滑动,增大了缓冲空间,当车辆侧面撞击到护栏时,因导轨只两端固定,中间位置受横向作用力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导轨变形过程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碰撞过程中乘员碰撞加速度,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撞头结构示意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立柱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固定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1

4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19.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头1、波形板2、若干立柱3、若干导轨4和若干固定件5,所述立柱3的数量不少于1根,可以是1根、2根、3根等,所述立柱3间隔可滑动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并能够沿着所述导轨4进行滑动,相邻的所述立柱3之间的间隔相同,所述导轨4的数量不少于1根,可以是1根、2根、3根等,所述固定件5的数量不少于2个,可以是2个、3个、4个等,优选的,所述固定件5的数量为2个,分别设置在护栏缓冲防撞装置两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导轨4数量为两根,所述导轨4的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5上,所述波形板2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头1套设在所述导轨4上,并与所述波形板2连接;
20.当车辆从正向撞击到护栏缓冲防撞装置时,所述防撞头1受到正向碰撞后沿所述导轨4向后滑动,所述波形板2在行车方向上无法平移,在所述防撞头1沿所述导轨4滑动过程中,所述波形板2端部受到所述防撞头1的挤压而发生侧向卷曲,所述波形板2侧向卷曲的过程起到缓冲吸能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所述防撞头1在剧烈冲击下,插入车辆乘员舱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21.当车辆从侧向撞击到护栏缓冲防撞装置时,所述波形板2起主要的导向作用,因所述导轨4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5上,中间位置受横向作用力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所述导轨4变形过程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小碰撞过程中乘员的碰撞加速度,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
22.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在实施例二中,进一步的,还包括固定扣6,所述固定扣6数量与所述立柱3数量相匹配,所述固定扣6一端与所述立柱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通过所述固定扣6能够控制所述立柱3在受到撞击发生弯曲变形的幅度,通过控制所述导轨4变形的幅度,减小在碰撞过程中乘员的碰撞加速度,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
23.在实施例二的基础上,在实施例三中,更具体的,所述防撞头1包括面板11、弧形板12、导向滑槽13、不少于一根的支撑柱14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套管15,所述面板11与所述弧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槽13是设置在所述弧形板12上的凸起,用于与所述波形板2插接,所述支撑柱14一端与所述面板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15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5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
24.在所述面板11受到来自车辆的正向撞击时,所述面板11受到正向碰撞后,在所述支撑柱14的带动下,所述第一套管15沿着所述导轨4向后滑动,从而使所述面板11向后滑动,所述波形板2在行车方向上无法平移,在所述面板11沿所述导轨4滑动过程中,所述波形板2受到所述弧形板12的挤压而发生侧向卷曲,所述波形板2在侧向卷曲过程起到缓冲吸能
的作用,同时也避免了护栏板端部插入车辆乘员舱内造成人员伤亡事故。
25.在实施例三的基础上,在实施例四中,更具体的,所述立柱3包括支撑梁31、波板固定位32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套管33,所述波板固定位32设置在所述支撑梁31上,所述波形板2通过所述波板固定位32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梁31与所述第二套管3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3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
26.在所述面板11受到来自车辆的侧向撞击时,所述波形板2起主要的导向作用,因所述导轨4两端固定在所述固定件5上,中间位置受横向作用力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此时,所述支撑梁31在所述第二套管33的带动下,也会沿着所述导轨4发生滑动,带动所述波形板2发生位置的滑动,增大受到冲撞时的缓冲力,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
27.在实施例四的基础上,在实施例五中,更具体的,所述波形板2为三波板,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波形板2还可以是四波板、五波板等。
28.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防撞头(1)、波形板(2)、若干立柱(3)、若干导轨(4)和若干固定件(5),所述固定件(5)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导轨(4)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5)上,所述立柱(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所述波形板(2)与所述立柱(3)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头(1)套设在所述导轨(4)上,并与所述波形板(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扣(6),所述固定扣(6)数量与所述立柱(3)数量相匹配,所述固定扣(6)一端与所述立柱(3)连接,另一端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头(1)包括面板(11)、弧形板(12)、导向滑槽(13)、不少于一根的支撑柱(14)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一套管(15);所述面板(11)与所述弧形板(12)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滑槽(13)设置在所述弧形板(12)上,并用于与所述波形板(2)连接,所述支撑柱(14)一端与所述面板(1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套管(15)连接,所述第一套管(15)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包括支撑梁(31)、波板固定位(32)以及与所述导轨(4)数量相匹配的第二套管(33);所述波板固定位(32)设置在所述支撑梁(31)上,所述支撑梁(31)与所述第二套管(33)固定连接,所述波形板(2)与所述波板固定位(3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33)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形板(2)为三波板。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3)间隔设置在所述导轨(4)上,且相邻立柱(3)之间的间隔相同。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护栏缓冲防撞装置,包括防撞头、波形板、若干立柱、若干导轨和若干固定件,所述固定件用于与地面固定连接,所述导轨两端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上,所述立柱可滑动的设置在所述导轨上,所述波形板与所述立柱固定连接,所述防撞头套设在所述导轨上,并与所述波形板连接。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护栏缓冲防撞装置,通过可滑动的防撞头以及立柱,当车辆正面撞击到护栏时,防撞头能够沿着导轨向后滑动,增大了缓冲空间,当车辆侧面撞击到护栏时,因导轨只两端固定,中间位置受横向作用力时容易发生扭曲变形,导轨变形过程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减少碰撞过程中乘员碰撞加速度,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从而起到防护人员安全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廖红玲 尤良春 雷齐筝 梁振 刘敬红 邹雄林 杨碧原 马然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正道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5.19
技术公布日:2021/11/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