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75201发布日期:2022-02-19 18:33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装饰装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


背景技术:

2.在快装室内隔墙中,踢脚线用于装饰墙面底部区域,该处墙面易受到冲击,踢脚线可以更好地使墙体和地面之间结合牢固,减少墙体变形,避免外力碰撞造成破坏。在居室设计中踢脚线还起着视觉的平衡作用,利用踢脚线的线形感觉及材质、色彩等在室内相互呼应,起到美化装饰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踢脚线要么安装复杂,要么连接结构不稳定,不利于快速安装。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可以实现踢脚线的快速安装,同时保证安装后踢脚线的结构稳定性。
3.中国专利申请公开号cn205242964u,公开日为2016年05月18日,名称为“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公开了一种两端带有卡接结构的踢脚线,其包括墙体、踢脚线本体以及用于将踢脚线本体固定在墙体上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立板、对称设置在立板两端的右立板和左立板、以及设置在立板上呈水平方向的长圆孔;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与立板的夹角α为钝角;踢脚线本体上设置有用于与连接件连接的燕尾槽,燕尾槽水平方向的截面为梯形并且与连接件相适配,连接件可套接在燕尾槽内,所述踢脚线本体一端侧面设置有限位凸起,在踢脚线本体另一端侧面设置有可以与限位凸起相配合的条状限位槽。但是该踢脚线装配相对复杂,连接结构稳定性不足,仍存在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踢脚线要么安装复杂,要么连接结构不稳定的不足,提供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可以实现踢脚线的快速安装,同时保证安装后踢脚线的结构稳定性。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包括若干个与龙骨固定的踢脚线固定件,以及设置在踢脚线固定件外侧的踢脚线面板,踢脚线固定件为“l”型结构,所述踢脚线面板为倒置的“l”型结构,踢脚线固定件的上端与踢脚线面板的上端卡接,踢脚线固定件的下端与踢脚线面板的下端卡接。
7.上述技术方案中,踢脚线固定件通过螺钉固定在龙骨上,若干个踢脚线固定件依次等间隔排列,然后再将踢脚线面板罩在踢脚线固定件的外侧,将踢脚线面板与踢脚线固定件卡接,即可实现踢脚线的安装,安装踢脚线固定件时没有踢脚线面板干涉,安装简单。安装后由于踢脚线面板上下两端都与踢脚线固定件卡接,连接结构更加可靠,且不会增加安装难度。踢脚线面板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各种款式。本技术所述内侧是指在安装后,相对靠近踢脚线固定的一侧,外侧是指在安装后,相对靠近踢脚线面板的一侧。
8.作为优选,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的下端设有卡接板,踢脚线面板的下端设有与卡接板适配的定位槽。所述结构可以实现踢脚线固定件的下端与踢脚线面板下端的插接。
9.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开口朝下,所述卡接板朝上延伸。所述结构在踢脚线固定件与踢脚线面板安装后,由于重力的影响,使踢脚线固定件的下端与踢脚线面板下端不容易脱出,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10.作为优选,所述定位槽内侧壁的高度高于定位槽外侧壁的高度。所述结构便于卡接板卡入定位槽,且外侧尽可能紧贴地面,保证美观,不容易进杂物。
11.作为优选,所述踢脚线面板的上端设有内弯的斜撑部,踢脚线固定件的上端设有与斜撑部适配的上撑部,斜撑部与上撑部接触,斜撑部设置在上撑部的内侧。所述结构可以实现踢脚线固定件的上端与踢脚线面板的上端的卡接,且卡接后不容易脱落。
12.作为优选,所述上撑部上设有用于定位和支撑的定位支撑部,定位支撑部设置在上撑部的内侧。所述上撑部与龙骨接触,可以对踢脚线面板进行支撑定位,增加系统稳定性。
13.作为优选,所述踢脚线面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支撑部,中间支撑部一端与踢脚线面板固定,踢脚线面板的另一端与踢脚线固定件接触。所述结构可以对踢脚线面板的中间位置支撑,可以增加踢脚线面板的强度,避免踢脚线受到外力后面层变形。中间支撑部与踢脚线面板的连接处设置有结构加强倒角,以增加结构强度。
14.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支撑部与踢脚线固定件接触的一端设有支撑面扩大板,中间支撑部通过支撑面扩大板与踢脚线固定件件接触。所述结构可以增加接触面积,增加结构稳定性。
15.作为优选,所述踢脚线固定件上设有螺栓孔。
16.作为优选,所述踢脚线固定件为一体折弯成型结构;所述踢脚线面板和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踢脚线固定件由一片金属折弯成型,结构轻巧,制造方便,成本低。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踢脚线面板与踢脚线固定件安装简单,安装后连接结构稳定,不容易脱落;(2)踢脚线固定件和踢脚线固定件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20.图中:踢脚线固定件10、卡接板10.1、上撑部10.2、螺栓孔10.3、踢脚线面板11、定位槽11.1、斜撑部11.2、定位支撑部11.3、中间支撑部11.4、支撑面扩大板11.5。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22.实施例1:
23.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装配式墙面踢脚线,包括若干个与龙骨固定的踢脚线固定件10,以及设置在踢脚线固定件10外侧的踢脚线面板11,踢脚线固定件10为一体折弯成型结构;所述踢脚线面板11和为一体成型结构。踢脚线固定件10为“l”型结构,所述踢脚线面板11为倒置的“l”型结构,踢脚线固定件10的上端与踢脚线面板11的上端卡接,踢脚线固定件10的下端与踢脚线面板11的下端卡接。
24.所述踢脚线固定件10的下端设有卡接板10.1,卡接板10.1朝上延伸,踢脚线面板11的下端设有与卡接板10.1适配的定位槽11.1,定位槽11.1开口朝下,定位槽11.1内侧壁的高度高于定位槽11.1外侧壁的高度,卡接板10.1设置在定位槽11.1内。踢脚线面板11的上端设有内弯的斜撑部11.2、以及用于定位和支撑的定位支撑部11.3,定位支撑部11.3设置在上撑部10.2的内侧。踢脚线固定件10的上端设有与斜撑部11.2适配的上撑部10.2,斜撑部11.2与上撑部10.2接触,斜撑部11.2设置在上撑部10.2的内侧。踢脚线面板11的中间位置设有中间支撑部11.4,中间支撑部11.4一端与踢脚线面板11固定,中间支撑部11.4与踢脚线固定件10接触的一端设有支撑面扩大板11.5,中间支撑部11.4通过支撑面扩大板11.5与踢脚线固定件10件接触。踢脚线固定件10上设有螺栓孔10.3。
25.上述技术方案中,踢脚线固定件10通过螺钉固定在龙骨上,若干个踢脚线固定件10依次等间隔排列,然后再将踢脚线面板11罩在踢脚线固定件10的外侧,将踢脚线面板11与踢脚线固定件10卡接,即可实现踢脚线的安装,安装踢脚线固定件10时没有踢脚线面板11干涉,安装简单。安装后由于踢脚线面板11上下两端都与踢脚线固定件10卡接,连接结构更加可靠,且不会增加安装难度。踢脚线面板11可以根据具体需要选择各种款式。本技术所述内侧是指在安装后,相对靠近踢脚线固定的一侧,内侧是指在安装后,相对靠近踢脚线面板11的一侧。踢脚线固定件10与踢脚线面板11安装后,由于重力的影响,使踢脚线固定件10的下端与踢脚线面板11下端不容易脱出,保证连接结构的可靠性。
2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踢脚线面板11与踢脚线固定件10安装简单,安装后连接结构稳定,不容易脱落;(2)踢脚线固定件10和踢脚线固定件10结构简单,制造方便,制造成本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