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587929发布日期:2022-04-09 09:23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海绵城市用辅助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


背景技术:

2.目前,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
3.根据专利(公开号为“cn210658594u”)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排水蓄水结构,包括过滤池、密封组件和排水组件,所述密封组件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存放池,所述存放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过滤池,所述过滤池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净化池,所述净化池、过滤池与存放池之间固定设置有过水孔,所述存放池的另一侧固定设置有转接管,所述存放池的顶部固定设置还有进水组件,所述存放池、过滤池与净化池的顶部固定设置有基础层,且进水组件贯穿基础层,所述基础层的顶部等距设置有路边植被层,所述净化池的内部贯穿安装有排水组件,且排水组件延伸至路边植被层的顶部。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装置在使用的过程中对雨水处理的效果好与清理方便等优点。
4.但是,上述专利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由于上述专利中通过蓄水池对外部滴落的雨水进行收集,在通过对雨水收集后进行排放至路边的植被层进行供水生长处理,但是对于外部降雨量过大时,蓄水池极易快速的集满而溢出,而无法对雨水进行引流处理,进而导致雨水堆积于路面而存在交通安全隐患,并且由于集水池整体密封,导致外部人员无法十分方便的对集水池内部是否积满进行检查观测。因此,我们提出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包括路面本体,所述路面本体底部安装有路基本体,所述路面本体内部开设有排水腔,且排水腔的数量为若干组,每个所述排水腔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种植管,所述路基本体内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池,且蓄水池的数量与排水腔的数量相同,所述蓄水池侧边通过第一排水管固定相连通,所述蓄水池左侧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所述路基本体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集水池,且第二排水管底端固定连通于集水池右侧顶端表面,所述集水池内部滑动安装有漂浮板,所述集水池内部固定安装有接近传感器,所述集水池左侧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盒,安装盒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所述集水池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
8.优选的,所述路面本体顶部固定安装有夜光石本体,且夜光石本体的数量为若干组。
9.优选的,所述蓄水池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过滤板。
10.优选的,所述集水池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所述漂浮板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且滑动块滑动安装于滑动槽内部。
11.优选的,所述滑动槽内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且复位弹簧底端活动贴合于滑动块顶端表面。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通过蓄水池、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和集水池,水流直接被引流至相邻的蓄水池内部直至排放到集水池内部进行再次收集,保证可以对雨水的定量收集以及避免蓄水池内部水流过量而溢造成路面雨水堆积影响交通安全,并且通过漂浮板、接近传感器、单片机和声光报警器,对集水池内部的水位进行监控,控制声光报警器启停,提示外部检测人员对集雨池内部堆积的雨水进行排放处理。
14.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通过滑动块、滑动槽和复位弹簧,保证在集雨池内部的雨水被引流排出后,漂浮板受到复位弹簧的推动而快速的下降移动,保证后续的再次对水位的监控,提高对集雨池内部水位的监测效率。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的整体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的集水池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1、路面本体;2、路基本体;3、夜光石本体; 4、排水腔;5、种植管;6、蓄水池;7、过滤板;8、第一排水管;9、第二排水管;10、集水池;11、漂浮板;12、滑动槽; 13、滑动块;14、复位弹簧;15、接近传感器;16、安装盒; 17、单片机;18、声光报警器。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2所示,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包括路面本体1,所述路面本体1底部安装有路基本体2,所述路面本体1内部开设有排水腔4,且排水腔4的数量为若干组,每个所述排水腔4内部均固定安装有种植管5,所述路基本体2内部固定安装有蓄水池 6,且蓄水池6的数量与排水腔4的数量相同,所述蓄水池6侧边通过第一排水管8固定相连通,所述蓄水池6左侧顶端固定连通有第二排水管9,所述路基本体1左侧表面固定安装有集水池 10,且第二排水管9底端固定连通于集水池10右侧顶端表面,所述集水池10内部滑动安装有漂浮板11,所述集水池10内部固定安装有接近传感器15,所述集水池10左侧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安装盒16,安装盒16内部固定安装有单片机17,所述集水池 10顶端表面固定安装有声光报警器18。
19.本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由于在蓄水池6侧边顶部倾斜安装有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可以在蓄水池6内部水位到达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侧边后,其水流直接被引流至相邻的蓄水池6内部直至排放到集水池10内部进行再次收集,保证可以对雨水的定量收集以及避免蓄水池6内部水流过量而溢造成路面雨水堆积影响交通安全,并且在集水池10内部安装有漂浮板11,可以在过量的雨水排放至集水池10内部后推动漂浮板11 向着接近传感器15靠近,通过接近传感器15以及单片机17对漂浮板11的位置进行监测,在水位过高而使得漂浮板11靠近接近传感器15后,单片机17控制声光报警器18启停,提示外
部检测人员对集雨池10内部堆积的雨水进行排放处理。
20.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所述路面本体1顶部固定安装有夜光石本体3,且夜光石本体3的数量为若干组,由于在漂浮板11两端安装有滑动块13,以及将滑动块13安装至滑动槽12内部,可以在漂浮板11受到雨水堆积的推动而上升时,对复位弹簧12进行挤压处理,保证在集雨池10内部的雨水被引流排出后,漂浮板11受到复位弹簧12的推动而快速的下降移动,保证后续的再次对水位的监控,提高对集雨池10内部水位的监测效率。
21.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所述蓄水池6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过滤板7,保证蓄水池6内部倾倒的雨水杂质任意的堆积在蓄水池6内部而影响后续的使用。
22.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所述集水池10内部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滑动槽12,所述漂浮板11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滑动块13,且滑动块13滑动安装于滑动槽12内部,保证漂浮板 11内部的竖向移动。
23.本实施例中(通过图1和图2所示),所述滑动槽12内部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4,且复位弹簧14底端活动贴合于滑动块13 顶端表面,保证漂浮板11的位置可以进行复原处理。
24.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海绵城市用夜光路面,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者本邻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工作时,在下雨时,通过排水腔4将雨水排放至蓄水池6内部,在蓄水池6内部雨水堆积过量后,将蓄水池6内部雨水引流至蓄水池6以及集水池10内部,在漂浮板11随之移动,在接近传感器15进行监测处理后,通过单片机17对声光报警器18启停进行监测,方便后续的对集雨池10内部进行防水引流处理,相较于传统的海绵城市用辅助技术,本装置由于在蓄水池6侧边顶部倾斜安装有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可以在蓄水池6内部水位到达第一排水管8和第二排水管9侧边后,其水流直接被引流至相邻的蓄水池6内部直至排放到集水池10内部进行再次收集,保证可以对雨水的定量收集以及避免蓄水池6内部水流过量而溢造成路面雨水堆积影响交通安全,并且在集水池10内部安装有漂浮板11,可以在过量的雨水排放至集水池10内部后推动漂浮板 11向着接近传感器15靠近,通过接近传感器15以及单片机17对漂浮板11的位置进行监测,在水位过高而使得漂浮板11靠近接近传感器15后,单片机17控制声光报警器18启停,提示外部检测人员对集雨池10内部堆积的雨水进行排放处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