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交通警示柱及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56559发布日期:2022-04-14 20:1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交通警示柱及警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交通警示柱及警示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道路交通安全领域的锥状交通锥、柱状警示柱等产品,均由塑胶材料加工制成,因此,这些产品均具有一定的抗压性能,在车辆撞击或者碾压时,不至于严重损坏车辆。在道路围闭时,基本上都是以独立体形式存在。另外,还有少数产品在设计上有所不同,例如,可伸缩的锥状交通锥,伸长时像个锥,压缩时,呈扁平状,以减小体积增加运载量;或者,夜间发光产品,其在路锥顶部装一太阳能胶板和警示灯,以实现夜间围闭。
3.随着交通部门逐步加强交通安全施工的管制和要求,把人员人身安全视为第一位,进而要求施工单位要有规范的施工操作。实践中发现,道路围闭期间,由于警示柱的倾倒和/或错误摆放没有及时处理,引起的交通事故屡见不鲜。


技术实现要素:

4.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柱及警示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柱,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底板、柱身和柱顶机构;
6.所述底板顶面可拆卸连接所述柱身底端,所述柱身顶端可拆卸连接所述柱顶机构;
7.所述柱顶机构包括状态检测模块、无线通信控制模块和信号警示灯;
8.所述状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警示柱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倾倒状态和正常竖放状态,所述状态检测模块和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模块连接,以将状态信息实时发送给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模块,所述无线通信控制模块用于对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实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以及当识别结果为倾倒状态时,控制所述信号警示灯色变。
9.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多个上述的交通警示柱、后台服务器和终端设备;
10.多个所述交通警示柱成队排列,以形成围闭线;
11.多个所述交通警示柱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控制模块组网,并将组网信息发送给所述后台服务器,所述后台服务器对组网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
12.所述后台服务器将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实时发送给所述终端设备,以便于管理者或使用者通过所述终端设备监测现场围闭情况。
13.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其具有以下优点:
14.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板、柱身和柱顶机构三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底板、柱身和柱顶机构,均可以根据需要拆卸和/或安装,且非常便于装载于车辆中,进而最
大限度地利用车辆有限的空间,以节约运输成本。
15.2.本实用新型由于对警示柱状态信息的状态进行监测,既使得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倾倒的警示柱,避免引发交通事故,又能使得远程管理人员等监测施工现场,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指示信息,例如,当远程管理人员发现倒下的警示柱长时间无人处理时,可以远程指示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16.3.本实用新型由于设置管理者或者使用者能通过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因此,可判断出每一交通警示柱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当判断出交通警示柱的摆放位置不正确时,能够及时对施工现场发出指示,以避免引发交通事故。
17.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成本低,可以广泛应用于市政普通公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等占道作业中。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交通警示柱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结构图;
19.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图1中柱顶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交通警示柱其中一个实施例的通信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实施方式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在此,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方式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23.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通警示柱,包括:底板1、柱身2和柱顶机构3;
24.底板1顶面可拆卸连接柱身2底端,柱身2顶端可拆卸连接柱顶机构3;
25.柱顶机构3包括状态检测模块31、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和信号警示灯33;
26.状态检测模块31用于检测警示柱状态信息,其中,状态信息包括倾倒状态和正常竖放状态,状态检测模块31和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连接,以将状态信息实时发送给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用于对状态信息进行识别,并将识别结果实时发送至后台服务器4,以及当识别结果为倾倒状态时,控制信号警示灯33色变,以使得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发现并处理倒下的警示柱。
27.其中,可拆卸连接可以采用螺纹旋转连接或卡扣式连接,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在此不进行限定。
28.显然,通过设置底板1、柱身2和柱顶机构3三者之间的可拆卸连接结构,使得底板1、柱身2和柱顶机构3,均可以根据需要拆卸和/或安装,且非常便于装载于车辆中,进而最大限度地利用车辆有限的空间,以节约运输成本。
29.同时,由于对警示柱状态信息的状态进行监测,既使得现场施工人员能够及时处理倾倒的警示柱,避免引发交通事故,又能使得远程管理人员等监测施工现场,以根据现场情况及时做出指示信息,例如,当远程管理人员发现倒下的警示柱长时间无人处理时,可以远程指示现场施工人员及时处理。
30.在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顶面一侧可拆卸连接柱身2底端,以通过偏位设计,给予车辆一定的碾压空间,避免车辆轮胎碾压到柱身2,进而避免损坏柱顶机构3,确保警示柱的完整性。
31.底板1顶面边侧可以采用斜边坡结构,以利于车辆冲上与冲下,进而缓冲车辆的撞击。
32.同时,底板1可以采用耐气候性的橡胶加工制成,由于橡胶具有韧性与弹性,因此,当车辆因故碾压时,不至于破碎,进而确保底板1的完整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柱身2可以采用耐气候性的橡胶加工制成,由于橡胶具有韧性与弹性,因此,当车辆因故碾压时,不至于破碎,进而确保柱身2的完整性。
34.在一些实施例中,柱顶机构3包括太阳能供电模块,以通过太阳能供电模块提供电能,例如,为状态检测模块31、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和信号警示灯33供电。
35.太阳能供电模块包括五块太阳能胶板34和锂电池35,五块太阳能胶板34拼接成长方体,以能够从五个方位充分吸收光能,每块太阳能胶板34均将光能转换成电能,每块太阳能胶板34均和锂电池35连接,以通过锂电池35储存和提供电能。
36.在一些实施例中,柱顶机构3包括壳体,以通过壳体进行防水、防尘、防摔等,进而保护壳体内部的电气部件。
37.壳体可以采用透明橡胶加工制成,以使得信号警示灯33光线能够透射至外部环境,以及外部环境光能够透射至太阳能供电模块,使得太阳能供电模块能够吸收太阳能。
38.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警示灯33包括四组led灯条,每组led灯条包括若干led灯,四组led灯条竖向均匀间隔设置。
39.led灯可发出黄色和红色亮光,预设警示柱正常竖放状态发出黄色亮光,警示柱倾倒状态时,在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的控制下,发出红色亮光,当然,具体的亮光颜色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只要能够对应区分出警示柱的两种状态即可,在此不进行限定。
40.其中,可以采用中低亮度和功耗的led灯,以在确保能够进行警示的前提下,有效节约电能。
41.在一些实施例中,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包括mcu芯片,mcu芯片用于对状态信息进行识别,以及用于控制信号警示灯33色变。
42.在一些实施例中,状态检测模块31可以采用滚球碰撞开关或者陀螺仪芯片。
43.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交通警示装置,包括多个上述任意实施例所述的交通警示柱、后台服务器4和终端设备;
44.多个交通警示柱成队排列,以形成围闭线,以对道路上的参与者进行警示或导视;
45.多个交通警示柱之间通过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组网,并将组网信息发送给后台服务器4,后台服务器4对组网信息进行解析,以获取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
46.后台服务器4将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实时发送给终端设备,以便于管理者或使用者通过终端设备监测现场围闭情况。
47.其中,无线通信控制模块32可以采用zigbee,由于zigbee的通信可达到几百上千米,因此,能够确保信息的完整性和可靠性。
48.每一交通警示柱上可以设置定位模块,以通过定位模块跟踪交通警示柱的位置信息。
49.显然,通过以上设置,使围闭成为联网化、可监控化,因此,能更安全、更灵活地对施工、车辆人员进行保护,提高施工效率。
50.同时,由于管理者或者使用者能通过终端设备,获取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因此,可判断出每一交通警示柱的摆放位置是否正确,当判断出交通警示柱的摆放位置不正确时,能够及时对施工现场发出指示,以避免引发交通事故。
51.在一些实施例中,后台服务器4和地图软件通信,以将当前道路的围闭线信息通过地图软件实时发送给道路参与者,以引导道路参与者提前躲避施工路段或减速慢行,进而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缓解交通拥堵。
52.其中,地图软件可以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等,在此不进行限定。
53.由于目前的道路占道施工等信息需要人工报送,影响服务社会公众出行的水平,通过以上设置,将不再需要人工报送,而是自动报送当前道路围闭线信息,进而有效提升公众出行效率和安全水平,缓解交通拥堵,是服务社会公众出行的又一新科技举措。
54.在一些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可以为计算机、手持终端等,以通过计算机或手持终端的界面呈现当前各交通警示柱组成的围闭线。
55.综上可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交通警示装置是基于物连网、智慧化的智能交通设备,其根据道路工程施工企业、路政单位的作业流程、监控管理特点进行开发,集成、融合、创新施工管理要素和运行模式,覆盖智能定位、队列线形、数量动态、倒地动态、施工人员越线等方面。
56.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存储装置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这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5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