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0734807发布日期:2022-07-13 04:05阅读:121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桥梁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斜拉桥是现代大跨度桥梁的重要结构形式,斜拉桥作为一种拉索体系,比梁式桥的跨越能力更大,是大跨度桥梁的最主要桥型。
3.申请公布号为cn109868717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跨度桥梁,包括桥墩,所述桥墩的顶端安装有支座,所述支座的表面安装有桥跨结构,所述桥墩的底部安装有桥墩底座,所述桥跨结构的表面设有桥面,所述桥墩与桥墩之间设有拱形结构,所述拱形结构的最高点与桥跨结构连接,所述支座的表面安装有桥柱,且桥柱与桥柱之间安装有与桥面轴线平行的吊索,所述吊索与桥面之间安装有与桥面垂直的吊杆,所述桥跨结构的两端设有引桥。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当多个吊杆安装完毕后需要对桥梁进行受力的检测,当吊杆的安装位置出现偏差时,不便于对吊杆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多个吊杆对桥梁桥面受力的传递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5.第一方面,为了提高多个吊杆对桥梁桥面受力的传递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包括桥梁本体,所述桥梁本体包括多个桥墩和设置在多个桥墩上的桥体,每个所述桥墩上且位于桥梁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沿桥体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立柱之间设置有第一杆体,所述桥体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杆体,多个所述第二杆体与多个第一杆体呈一一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之间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索,所述吊索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所述第一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吊索的一端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第一固定件,所述第二杆体上设置有用于将吊索的另一端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第二固定件。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吊索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从而便于调节吊索的位置和相邻的吊索之间的间距,不同位置的吊索可对桥梁桥面的受力起到不同的传递效果,采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便于将吊索固定至调节后的位置,从而提高了吊索对桥梁桥面受力的传递效果。
8.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上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连接槽,所述第一连接槽相对的两个面上沿第一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卡接槽,所述吊索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槽内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连接在第一卡接槽内的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卡接槽靠近第二杆体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一卡接块上固定设置有所述
第一安装块,所述第一安装块用于移入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一卡接块位于第一连接槽和第一卡接槽内移动,从而调节吊索一端的位置,当将吊索的一端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第一卡接块上的第一固定块移入至相邻的第一安装块之间,使得第一安装块阻止第一固定块的移动,使得第一连接块被固定至移动后的位置,采用第一固定块和第一安装块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好。
10.可选的,所述第二杆体上沿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连接槽,所述第二连接槽相对的两个面上沿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卡接槽,所述吊索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槽内的第二连接块,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接槽内的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卡接槽靠近第一杆体的面上设置有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卡接块上固定设置有所述第二安装块,所述第二安装块用于移入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带动第二连接块和第二卡接块位于第二连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内移动,从而调节吊索另一端的位置,当将吊索的另一端移动至指定位置后,将第二卡接块上的第二固定块移入至相邻的第二安装块之间,使得第二安装块阻止第二固定块的移动,使得第二连接块被固定至移动后的位置,采用第二固定块和第二安装块的设置其结构简单,固定效果较好。
12.可选的,所述第一杆体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槽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取出口,所述第一取出口用于供第一连接块带动第一卡接块位于第一连接槽和第一卡接槽内取出。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使用一端为一股,而另一端为多股的吊索时,可将多股的吊索带动第一连接块沿着第一取出口滑动至第一连接槽内,采用一端为一股,而另一端为多股的吊索进一步提高了对桥梁的受力的传递效果。
14.可选的,所述第二杆体上且位于第二连接槽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取出口,所述第二取出口用于供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二卡接块位于第二连接槽和第二卡接槽内取出。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可以使用一端为一股另一端为多股的吊索的前提下,便于对吊索的总数量进行调节,采用不同数量的吊索可进一步提高对桥梁受力的传递效果。
16.可选的,所述吊索包括第一连接索、第二连接索和张紧机构,所述张紧机构用于带动第一连接索和第二连接索相互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索远离第二连接索的端部,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索远离第一连接索的端部。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张紧机构带动第一连接索和第二连接索相互靠近,使得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带动第一安装块和第二安装块抵紧至相邻的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之间,从而提高了将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固定至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任意位置的固定效果,并且经过张紧后的吊索可进一步提高对桥梁受力的传递效果。
18.可选的,所述张紧机构包括筒体,所述筒体内且位于筒体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张紧筒,所述第一连接索远离第一连接块的端部固定设置在一侧张紧筒上,所述第二连接索远离第二连接块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另一侧张紧筒上,所述筒体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一连接
索和第二连接索穿过的通孔,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侧张紧筒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张紧组件。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张紧组件带动两侧张紧筒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两侧张紧筒带动第一连接索和第二连接索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吊索起到张紧的效果,采用筒体和张紧筒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吊索的张紧效果。
20.可选的,所述筒体的两侧沿筒体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所述张紧筒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两侧滑槽内的滑块,所述张紧组件包括沿筒体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筒体内的双向丝杠,两侧所述张紧筒套设且螺纹连接在双向丝杠的两端螺纹部上,所述筒体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转动的驱动件。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驱动件带动双向丝杠转动,因滑块滑动设置在滑槽内,使得张紧筒不会跟随双向丝杠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得张紧筒位于双向丝杠上移动,两侧张紧筒可带动第一连接索和第二连接索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使得两侧张紧筒带动第一连接索相互靠近或远离,采用双向丝杠驱动的方式可带动两侧张紧筒固定至任意移动后的位置,提高了对吊索的张紧效果。
22.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驱动轴、第二锥齿轮和转动把手,所述第一锥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上,所述驱动轴穿设且转动连接在筒体上,所述第二锥齿轮套设且固定连接在驱动轴位于筒体内的端部,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转动把手设置在驱动轴位于筒体外的端部。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通过转动把手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从而使得双向丝杠位于筒体内转动,从而实现了对吊索的张紧,采用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的设置起到了环向的效果,使得操作人员便于位于筒体外驱动双向丝杠转动,提高了对双向丝杠的驱动效果。
24.第二方面,为了提高多个吊杆对桥梁桥面受力的传递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方法。
2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包括:操作人员选取适量的吊索,将吊索的两端带动第一连接块和第二连接块沿着第一取出口和第二取出口移动至第一连接槽和第二连接槽内,第一连接块可带动第一卡接块移动至第一卡接槽内,第二连接块可带动第二卡接块移动至第二卡接槽内,当吊索的端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转动把手带动驱动轴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可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双向丝杠可带动两侧张紧筒相互靠近,第一连接索可带动第一安装块抵接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块之间,第二连接索可带动第二安装块抵接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之间,从而使得吊索被固定至调节后的位置,对多个吊索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节。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对多个吊索的位置和数量调节,使得不同数量和不同位置的吊索可提高对桥梁受力的传递效果。
27.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将吊索沿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上,从而便于调节吊索的位置和相邻的吊索之间的间距,不同位置的吊索可对桥梁桥面的受力起到不同的传递效果,采用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设置便于将吊索固定至调节后的位
置,从而提高了吊索对桥梁桥面受力的传递效果;当使用一端为一股,而另一端为多股的吊索时,可将多股的吊索带动第一连接块沿着第一取出口滑动至第一连接槽内,采用一端为一股,而另一端为多股的吊索进一步提高了对桥梁的受力的传递效果;通过张紧组件带动两侧张紧筒相互靠近或远离,使得两侧张紧筒带动第一连接索和第二连接索相互靠近或远离,从而对吊索起到张紧的效果,采用筒体和张紧筒的设置其结构简单,提高了对吊索的张紧效果。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连接块和第一杆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连接块和第二杆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杆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杆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筒体的半剖面结构示意图。
29.附图标记说明:1、桥梁本体;11、桥墩;111、桥体;112、立柱;12、第一杆体;121、第二杆体;122、吊索;13、第一连接槽;131、第一连接块;132、第一卡接槽;133、第一卡接块;134、第一固定块;135、第一安装块;136、第一取出口;14、第二连接槽;141、第二连接块;142、第二卡接槽;143、第二卡接块;144、第二固定块;145、第二安装块;146、第二取出口;15、第一连接索;151、第二连接索;152、筒体;153、张紧筒;154、滑槽;155、滑块;156、双向丝杠;16、第一锥齿轮;161、驱动轴;162、第二锥齿轮;163、转动把手;164、转动杆;165、转动板;166、固定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30.以下结合附图1-7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参照图1,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包括桥梁本体1,桥梁本体1包括多个桥墩11和设置在多个桥墩11上的桥体111,每个桥墩11上且位于桥梁的两侧均设置有立柱112。
32.结合图1和图2,沿桥体111长度方向上相邻的立柱112之间设置有第一杆体12,第一杆体12整体呈弧形设置,弧形的第一杆体12的凹口朝向背离桥体111的方向设置,桥体111上设置有多个第二杆体121,多个第二杆体121与多个第一杆体12呈一一相对设置,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之间沿第一杆体12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个吊索122,吊索122沿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的长度方向滑动设置在第一杆体12和第二杆体121上。
33.结合图2和图3,第一杆体12上沿第一杆体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连接槽13,第一连接槽13相对的两个面上沿第一杆体1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一卡接槽132,吊索122的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第一连接槽13内的第一连接块131,第一连接块131的厚度小于第一连接槽13的深度,第一连接块13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连接在第一卡接槽132内的第一卡接块133,第一卡接块133的厚度小于第一卡接槽132的深度,第一连接槽13和第一卡接槽
132组成的槽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第一连接块131和第一卡接块133与第一连接槽13和第一卡接槽132组成的“t”形槽配合设置。
34.结合图2和图4,第二杆体121上沿第二杆体1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连接槽14,第二连接槽14相对的两个面上沿第二杆体12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第二卡接槽142,吊索122的另一端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第二连接槽14内的第二连接块141,第二连接块141的厚度小于第二连接槽14的深度,第二连接块141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连接在第二卡接槽142内的第二卡接块143,第二卡接块143的厚度小于第二卡接槽142的深度,第二连接槽14和第二卡接槽142组成的槽的横截面呈“t”形设置,第二连接块141和第二卡接块143与第二连接槽14和第二卡接槽142组成的“t”形槽配合设置。
35.结合图3和图4,第一杆体12上设置有用于将吊索122的一端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第一固定件,第一固定件包括第一固定块134和第一安装块135,第一卡接槽132靠近第二杆体121的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固定块134,第一卡接块133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安装块135,第一安装块135用于移入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块134之间,从而使得第一安装块135和第一固定块134对第一连接块131位于第一连接槽13内的移动起到阻止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固定块134和第一安装块135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设置。
36.结合图3和图4,第二杆体121上设置有用于将吊索122的另一端固定至任意移动后位置的第二固定件,第二固定件包括第二固定块144和第二安装块145,第二卡接槽142靠近第一杆体12的面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固定块144,第二卡接块143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安装块145,第二安装块145用于移入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144之间,从而使得第二安装块145和第二固定块144对第二连接块141位于第二连接槽14内的移动起到阻止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固定块144和第二安装块145的横截面均呈等腰梯形设置。
37.结合图5和图6,为了调节吊索122的数量,第一杆体12上且位于第一连接槽13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第一取出口136,第一取出口136用于供第一连接块131带动第一卡接块133位于第一连接槽13和第一卡接槽132内取出;第二杆体121上且位于第二连接槽14的端部所在的位置开设有第二取出口146,第二取出口146用于供第二连接块141带动第二卡接块143位于第二连接槽14和第二卡接槽142内取出。
38.结合图2和图7,为了带动吊索122调节至张紧状态,吊索122包括第一连接索15、第二连接索151和张紧机构,张紧机构用于带动第一连接索15和第二连接索151相互靠近或远离,第一连接块131固定设置在第一连接索15远离第二连接索151的端部,第二连接块141固定设置在第二连接索151远离第一连接索15的端部。
39.如图7所示,张紧机构包括筒体152,筒体152内且位于筒体152的两侧滑动设置有张紧筒153,筒体152和张紧筒153的横截面均呈圆形设置,第一连接索15远离第一连接块131的端部固定设置在一侧张紧筒153上,第二连接索151远离第二连接块141的端部固定设置在另一侧张紧筒153上,筒体152的两端开设有用于供第一连接索15和第二连接索151穿过的通孔。
40.如图7所示,为了带动两侧张紧筒153相互靠近或远离,筒体15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两侧张紧筒153相互靠近或远离的张紧组件,筒体152的两侧沿筒体15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滑槽154,张紧筒153的两侧固定设置有滑动设置在两侧滑槽154内的滑块155,张紧组件包括沿筒体152的长度方向转动设置在筒体152内的双向丝杠156,两侧张紧筒153套设且螺纹
连接在双向丝杠156的两端螺纹部上。
41.如图7所示,筒体152内设置有用于驱动双向丝杠156转动的驱动件,驱动件包括第一锥齿轮16、驱动轴161、第二锥齿轮162和转动把手163,第一锥齿轮16套设且固定连接在双向丝杠156上,驱动轴161穿设且转动连接在筒体152上,第二锥齿轮162套设且固定连接在驱动轴161位于筒体152内的端部,第二锥齿轮162与第一锥齿轮16啮合,转动把手163设置在驱动轴161位于筒体152外的端部。
42.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将转动把手163固定至转动后的状态,转动把手163包括转动杆164和固定设置在转动杆164一端的转动板165,转动板165上穿设有多个用于插接且螺纹连接在筒体152的外壁上的固定螺栓166。
43.一种大跨度桥梁结构施工方法,包括所述的大跨度桥梁结构,包括:操作人员选取适量的吊索122,将吊索122的两端带动第一连接块131和第二连接块141沿着第一取出口136和第二取出口146移动至第一连接槽13和第二连接槽14内,第一连接块131可带动第一卡接块133移动至第一卡接槽132内,第二连接块141可带动第二卡接块143移动至第二卡接槽142内,当吊索122的端部移动至指定位置后,通过转动把手163带动驱动轴161转动,使得第二锥齿轮162可带动第一锥齿轮16转动,双向丝杠156可带动两侧张紧筒153相互靠近,第一连接索15可带动第一安装块135抵接至相邻的两个第一固定块134之间,第二连接索151可带动第二安装块145抵接至相邻的两个第二固定块144之间,从而使得吊索122被固定至调节后的位置,对多个吊索122的位置和数量进行调节。
44.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