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31405377发布日期:2022-09-03 06:25阅读:62来源:国知局
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1.本技术涉及市政道路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2.城市化的发展离不开市政道路的建设,市政道路建设中应用得比较多的施工场景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广义定义主要由粘土和粉土等细微颗粒含量多的松软土、孔隙大的有机土、泥炭以及松散砂等土层构成。
3.不同的实际施工场景,软土地基的组成不尽相同,其成分复杂,因地而异,也因层而异,不可预见性大,除此之外地下水位高,使得软土地基承受力弱,若直接将刚性的混凝土道路直接铺设于软土地基上,软土地基沉降形成中空区域而导致混凝土道路发生局部坍陷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减少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本技术提供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5.本技术提供的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包括原状土层、软土层、碎石层、混凝土层和沥青砼层,所述原状土层插接有多根固定桩,所述软土层铺设于所述原状土层的上方,所述固定桩埋设于所述软土层中,所述软土层的顶部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顶部铺设有泡沫水泥轻质土层,所述碎石层铺设于所述泡沫水泥轻质土层的顶部,所述混凝土层铺设于所述碎石层的顶部,所述沥青砼层铺设于所述混凝土层的顶部。
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在原状土层中插接多根固定桩和用软土层覆盖固定桩,从而获得一个较平整的地面,同时固定桩也打下扎实的支撑基础,提高支撑强度,接着在软土层中铺设防水层,能有效避免对下水和雨水渗入混凝土层中,从而避免地下水气化或冻结所产生的体积变化破坏混凝土层,减少混凝土层的开裂,进而减少市政路面发生局部塌陷的现象;接着防水层上所铺设的泡沫水泥轻质土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荷重和减轻土压,有效减少软基路段预压不充分而导致的工程沉降问题;接着铺设的混凝土层使得市政路面获得抗压强度高的基层,减少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7.可选的,所述固定桩包括有混凝土桩、钢筋筒和桩帽,所述混凝土桩包裹所述钢筋筒,所述桩帽设置于所述混凝土桩的顶部,所述钢筋筒的一端钢筋插接于所述桩帽内、另一端的钢筋插接于原状土层,所述桩帽顶起所述防水层。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筒为混凝土桩提供一个抗压强度高的骨架,高抗压强度的骨架使得混凝土桩具有较强的韧性,使得混凝土桩不易因载荷过大而发生开裂或断裂的现象,同时混凝土桩顶部的桩帽能有效提高固定桩与上方垫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
固定桩对上方垫层的支撑力更加均衡,从而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另外、桩帽使得固定桩与原状土层和软土层形成咬合,从而使得地下结构层更加稳定,进一步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9.可选的,所述防水层包括有钢筋笼和防水混凝土,所述防水混凝土包裹所述钢筋笼。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笼为防水混凝土的浇筑提供支撑骨架,使得固化所获得的防水层的强度更高,不易因载荷过大而开裂或断裂,嵌入防水混凝土中,有效增强防水层的支撑韧性。
11.可选的,还包括有两围堰,所述软土层、所述碎石层、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沥青砼层均设置于两所述围堰之间,所述围堰靠近所述混凝土层的一侧为阶梯状,所述围堰的横截面形状为宽度自下而上收窄的梯形状,所述混凝土层和所述围堰相互咬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自下而上收窄的梯形状围堰包夹垫层结构,能有效减少地下水渗入垫层结构中,有效减少垫层结构内的成分流失现象,进而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围堰与混凝土层采用层层咬合的结构,能有效增强市政道路的支撑强度,围堰的阶梯式边坡为混凝土层提供逐层式的承托力,围堰对混凝土层的起泄压作用,使得混凝土层在两边的围堰中获取足够多的支撑力。
13.可选的,所述围堰阶梯状的一面倾斜穿设有多根锚索。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堰中所设置的多根锚索增加混凝土层于围堰之间的抗滑阻力,使得结构面处于紧致的状态,有效提高围堰的阶梯状边坡的整体性,有效减少围堰和混凝土层的相对位移,从而更进一步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15.可选的,所述围堰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渠。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堰顶部所开始的排水渠有效将雨水或路面积水排出市政道路,减少雨水和路面积水渗入市政道理里。
17.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施工步骤:s1、在原状土层中挖取基坑,接着将基坑中的地下水抽出;s2、在基坑中的原状土层中挖取泥土获得桩坑,然后将固定桩设置于桩坑中;s3、在基坑中的原状土层上铺设软土层,软土层埋没固定桩;s4、软土层上铺设防水层,然后在防水层上铺设泡沫水泥轻质土层,接着铺设碎石层;s5、在碎石层上浇筑得到混凝土层,最后在混凝土层上铺设沥青砼层。
18.可选的,在桩坑中设置固定桩的具体步骤如下:在桩坑中插接模具筒,接着向模具筒中插接钢筋筒,然后向模具筒中浇筑水泥获得混凝土桩,接着在混凝土桩的顶部盖设模具帽,然后向模具帽中浇筑水泥获得桩帽,从而实现固定桩的设置。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模具筒和模具帽均为浇筑水泥提供限位作用,使得固化后所获得的固定桩结构更加平齐,有效提高其力学支撑性。
20.可选的,s4中设置防水层的具体步骤如下:把钢筋笼放置于软土层上,接着向基坑内浇筑防水水泥浆,直至防水水泥浆浸没钢筋笼,最后固化获得防水层。
21.可选的,s1中所挖取的基坑两侧设置围堰,围堰的顶部开设排水渠,接着将两围堰相互正对的一面开设成一层一层的阶梯;s5中浇筑得到混凝土层之前,在围堰阶梯状的一面倾斜钻孔,接着将锚索穿设于上述所钻的孔中,接着向孔中浇筑混凝土,最后在碎石层上
浇筑得到于围堰咬合的混凝土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围堰中所设置的多根锚索增加混凝土层于围堰之间的抗滑阻力,使得结构面处于紧致的状态,有效提高围堰的阶梯状边坡的整体性,有效减少围堰和混凝土层的相对位移,从而更进一步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有益的效果:在原状土层中插接多根固定桩和用软土层覆盖固定桩,从而获得一个较平整的地面,同时固定桩也打下扎实的支撑基础,提高支撑强度,接着在软土层中铺设防水层,能有效避免对下水和雨水渗入混凝土层中,从而避免地下水气化或冻结所产生的体积变化破坏混凝土层,减少混凝土层的开裂,进而减少市政路面发生局部塌陷的现象;接着防水层上所铺设的泡沫水泥轻质土层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荷重和减轻土压,有效减少软基路段预压不充分而导致的工程沉降问题;接着铺设的混凝土层使得市政路面获得抗压强度高的基层,减少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发明的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图。
25.附图标记说明:1、原状土层;2、软土层;3、碎石层;4、沥青砼层;5、防水层;51、钢筋笼;52、防水混凝土;6、泡沫水泥轻质土层;7、混凝土桩;71、钢筋筒;72、桩帽;8、围堰;81、锚索;82、排水渠;9、混凝土层。
具体实施方式
26.以下结合附图1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城市软土地基地带的市政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28.首先利用挖掘机在施工地中挖取基坑,基坑的深度10米,然后用抽水泵将基坑中的地下水抽出,静止2-3天直至基坑中没有渗水,接着用路面压平车整平原状土层1,从而压实原状土层1,为后续铺设其他垫层打下厚实的支撑层,然后在基坑的两边筑起围堰8,围堰8的顶部开设排水渠82,围堰8顶部所开始的排水渠82有效将雨水或路面积水排出市政道路,减少雨水和路面积水渗入市政道理里,筑起的围堰8形状为自下而上宽度逐渐变少的梯体状,两围堰8之间保持间距,两围堰8之间的间距为20米,围堰8的高度为10米,围堰8顶部的宽度为2米,围堰8底部的宽度为6米。
29.在两围堰8之间的原状土层1挖取桩坑,桩坑的孔径为1米,接着将桩坑中的水抽走,风干后喷气清理桩坑中的碎粉,然后利用吊臂机吊起模具筒,施工工人人力辅助定位,将模具筒放置于桩坑顶部的开口处,用打桩机将模具筒打压至桩坑中,利用吊臂机吊起钢筋筒71,施工工人人力辅助定位,使钢筋筒71位于钢筋筒71的正上方,并且钢筋筒71与模具筒同轴,逐渐下降钢筋筒71,直至钢筋筒71抵接原状土层1,利用千斤顶压紧钢筋筒71,使得钢筋筒71底部的钢筋插接于原状土层1中,钢筋筒71底部的钢筋为尖锐的锥状,从而增大钢筋筒71底部钢筋对原状土层1的压强,轻松的将钢筋笼51固定于原状土层1中,钢筋筒71顶部的钢筋外露于模具筒的顶部,模具筒一半插接于原状土层1中、另一半穿出原状土层1,然
后再原状土层1的顶部铺设软土层2,直至软土层2的高度正好于模具筒的顶部持平,利用路面压平车整平软土层2。
30.钢筋筒71顶部的钢筋穿出模具筒,人力将钢筋筒71顶部的钢筋弯折,使得钢筋周向展开,然后向模具筒中浇筑水泥,水泥水合固化7d后形成混凝土桩7。在软土层2中放置模具帽,模具帽套接且包围钢筋筒71顶部的钢筋,然后向模具帽中浇筑水泥固化后获得桩帽72,其中,埋入原状土层1中的混凝土桩7深度为2米,埋入软土层2的混凝土桩7深度为2米。
31.钢筋筒71为混凝土桩7提供一个抗压强度高的骨架,高抗压强度的骨架使得混凝土桩7具有较强的韧性,使得混凝土桩7不易因载荷过大而发生开裂或断裂的现象,同时混凝土桩7顶部的桩帽72能有效提高固定桩与上方垫层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固定桩对上方垫层的支撑力更加均衡,从而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另外、桩帽72使得固定桩与原状土层1和软土层2形成咬合,从而使得地下结构层更加稳定,进一步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32.利用吊机吊起钢筋笼51,配合施工工人人力辅助定位,将钢筋笼51设置于固定桩的顶部,然后往钢筋笼51中浇筑防水水泥浆,直至防水水泥浆浸没钢筋笼51,最后养护固化14d获得防水层5,然后再防水层5上铺设铺设泡沫水泥轻质土层6,最后将碎石层3铺设于泡沫水泥轻质土层6上,其中防水层5的竖直高度为2米,泡沫水泥轻质土层6的竖直高度为0.5米,碎石层3的高度为1.5米。
33.其中,防水层的防水水泥浆的制备方法如下: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聚苯乙烯颗粒25份、粉煤灰85份、聚合氯化铝13份、硅藻土26份、硅灰石120份、木屑18份、大理石废渣168份、硅酸盐水泥190份、石子510份、水600份,将硅藻土、聚合氯化铝、聚苯乙烯颗粒、木屑混合研磨35min,再加入水混合,搅拌至均匀得到混合浆液;将大理石废渣和硅灰石粉混合粉碎成粒径范围在1-4mm的颗粒,然后加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石子混合均匀,接着再加入混合浆液,搅拌反应20min,温度为35℃,从而得到防水水泥浆。
34.软土层2中铺设防水层5,能有效避免对下水和雨水渗入混凝土层9中,从而避免地下水气化或冻结所产生的体积变化破坏混凝土层9,减少混凝土层9的开裂,进而减少市政路面发生局部塌陷的现象;防水层5上所铺设的泡沫水泥轻质土层6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荷重和减轻土压,有效减少软基路段预压不充分而导致的工程沉降问题。
35.两围堰8相互正对的两边坡开设成阶梯状的边坡,每层阶梯的竖直高度为1米,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阶梯层数为三层,每层阶梯都预埋有锚索81,锚索81设置的具体施工步骤如下:为了避免后续施工队碎石层3的破坏,在碎石层3的顶部铺设垫板,利用钻孔机沿45
°
角向围堰8的阶梯状边坡钻孔,孔的深度为4米,孔的直径为0.5米,然后对孔进行高压喷气,除去孔中所残留的碎粉,向孔中穿设钢管,钢管的外壁抵紧孔的内壁,向钢管中穿入多根钢筋,最后向钢管中灌注水泥浆,固化7天从而完成锚索81的设置。
36.撤走碎石层3顶部的垫板,并接着在碎石层3上浇筑水泥,最后固化成混凝土层9,混凝土层9于围堰8的阶梯边坡咬合,最后在混凝土层9上铺设沥青砼层4,从而建设得市政道路。
37.其中,混凝土层具体制备步骤如下,由下列重量份的组分制成:水泥480份、塑化剂fdn4.3、水125份、中砂530份、碎石850份、纳米乳液粘合剂10份、pp纤维5份、偶联剂乙烯基三乙烷硅烷40份。
38.纳米乳液粘合剂按下述重量份的原料及工艺制得:将600份丙烯酸丁酯、30份丙烯酸、10份丙烯酸缩水甘油酯、200份苯乙烯放入聚合釜中,然后加入1000份的水恒温30℃进行乳化,乳化时间为30分钟,接着升温至85℃引发聚合,聚合时间为3小时,最后升温至95℃,保温2小时,过滤放料得到纳米乳液粘合剂。
39.最后水泥、塑化剂fdn4.3、水、中砂、碎石、纳米乳液粘合剂、pp纤维和偶联剂乙烯基三乙烷硅烷充分混合,搅拌反应20min,温度为35℃,从而得到混凝土层的混凝土浆料,然后采用逐步灌注的方式,将混凝土浆料倒入碎石层的顶部,固化养护30天,从而凝结成混凝土层。
40.两自下而上收窄的梯形状围堰8包夹垫层结构,能有效减少地下水渗入垫层结构中,有效减少垫层结构内的成分流失现象,进而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围堰8与混凝土层9采用层层咬合的结构,能有效增强市政道路的支撑强度,围堰8中所设置的多根锚索81增加混凝土层9于围堰8之间的抗滑阻力,使得结构面处于紧致的状态,有效提高围堰8的阶梯状边坡的整体性,有效减少围堰8和混凝土层9的相对位移,从而更进一步有效避免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41.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在原状土层1中插接多根固定桩和用软土层2覆盖固定桩,从而获得一个较平整的地面,同时固定桩也打下扎实的支撑基础,提高支撑强度,接着在软土层2中铺设防水层5,能有效避免对下水和雨水渗入混凝土层9中,从而避免地下水气化或冻结所产生的体积变化破坏混凝土层9,减少混凝土层9的开裂,进而减少市政路面发生局部塌陷的现象;接着防水层5上所铺设的泡沫水泥轻质土层6起到保温的作用,减少荷重和减轻土压,有效减少软基路段预压不充分而导致的工程沉降问题;接着铺设的混凝土层9使得市政路面获得抗压强度高的基层,减少软土地基上的市政道路出现局部坍塌现象。
42.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