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

文档序号:30822722发布日期:2022-07-20 02:27阅读:155来源:国知局
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

1.本实用新型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2.我国桥梁工程施工多采用预应力混凝土t梁和箱梁组成,多为预制梁模式。在建筑施工中,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架设完成后需要对预制梁的接缝处进行混凝土浇筑,即后浇带。能有效防止桥梁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从而影响桥梁的性能。后浇带具体的施工是,先搭设浇筑模板,然后进行浇筑,但是现有的后浇带施工中存在以下问题:
3.(1)若桥墩较高,施工人员通常采用挂篮,在桥梁下部托举模板和桥面施工人员配合铺设底模;当固定一块底模后,桥梁下部施工人员需要重新移动挂篮再固定下一块挂篮;所以长时间的悬空作业不仅施工危险系数高,而且挂篮易左右晃动,再加上反复移动挂篮工作繁琐,桥面湿接缝底模搭设工作效率低下,严重影响施工进度;
4.(2)如果桥墩不高,施工人员则通常采用尼龙绳将底模竹胶板从桥下拉上来,通过挂杆吊在桥面上,用方木或是槽钢做撑,在吊杆上可套上pvc管,以便湿接缝混凝土达到脱模条件便可进行拆模;
5.(3)在拆模时,底模竹胶板不可避免的问题是容易直接从高处脱落摔坏,造成模板不可二次利用,不符合绿色环保的理念而且造成资源浪费。
6.鉴于上述情况,如何解决桥梁工程中桥梁湿接缝底模竹胶板的铺设和脱模回收利用成为施工现场的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上述桥梁施工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模板拆装效率高,施工过程安全性高,模板易回收再用、节约资源,实现安全、绿色、便捷的目的。
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9.一种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包括三角支撑架、模板工作平台以及升降装置;所述三角支撑架置于桥梁上;所述模板工作平台置于后浇带下方,所述升降装置置于三角支撑架上且位于桥梁上方;所述升降装置穿过后浇带与模板工作平台相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模板工作平台包括底模竹胶板和防护兜网;所述底模竹胶板轴向置于防护兜网内且与防护兜网内壁相连接;所述底模竹胶板通过模板对拉杆与三角支撑架固定;所述升降装置穿过后浇带与底模竹胶板相连接。
11.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拉链葫芦和钢丝绳;所述拉链葫芦置于三角支撑架上;所述拉链葫芦通过钢丝绳与底模竹胶板相连接。
12.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拉链葫芦与钢丝绳之间的挂钩。
13.进一步的,所述三角支撑架包括底部拉杆和两个斜压杆;所述两个斜压杆的一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两个斜压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放置于后浇带两侧的桥梁上,且通过底部拉杆固定;所述底模竹胶板通过模板对拉杆与底部拉杆固定。
14.进一步的,所述两个斜压杆之间的角度为30~45
°

15.进一步的,所述底部拉杆为槽钢。
16.进一步的,所述底模竹胶板的厚度为15mm。
1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兜网是由厚度为5mm的彩钢瓦组成。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9.1、本实用新型通过三角支撑架上安装拉链葫芦来提升防护兜网,使防护兜网内的底模竹胶板与后浇带上布设的槽钢固定,当后浇带浇筑的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松开,使得底模竹胶板自动脱落在防护兜网内,本实用新型对现有的挂篮法进行优化,操作方便、危险系数低,安全性好、拆卸回收模板过程简单快捷,效率高。
2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装置结构简单,其组成构件来源广泛,制作方便,可灵活移动,能够减轻工人劳动强度,节省工期;经济实用,在桥梁建设中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附图说明
21.图1为一种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示意图;
22.图2为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俯视图;
23.其中:
24.1—三角支撑架;2—转轴;3—拉链葫芦;4—挂钩;5—钢丝绳;6—螺母;7—模板对拉杆;8—预制梁;9—底模竹胶板;10—防护兜网;11—后浇带;12—槽钢。
具体实施方式
25.现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的说明。
26.实施例
27.以本实用新型在桥梁施工中的具体应用为例进行说明。
28.参见图1和图2,两个预制梁8连接成桥梁时,两个预制梁8依次轴向放置,且连接处有缝隙,即为后浇带11。
29.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包括三角支撑架1、模板工作平台以及升降装置;三角支撑架1置于桥梁上,且三角支撑架1两端分别位于后浇带11两侧,三角支撑架1在宽度方向上横跨后浇带11;模板工作平台置于后浇带11下方,升降装置置于三角支撑架1上且位于桥梁上方;升降装置穿过后浇带11与模板工作平台相连接。
30.本实施例提供的模板工作平台包括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底模竹胶板9轴向置于防护兜网10内且与防护兜网10内壁相连接;底模竹胶板9通过模板对拉杆7与三角支撑架1固定;升降装置穿过后浇带11与底模竹胶板9相连接。
31.本实施例中,底模竹胶板9的厚度为15mm。防护兜网10是由厚度为5mm的彩钢瓦组成。防护兜网10外形结构像篮子一样,能够防水防漏防掉砼块,显著的降低后浇带模板拆除工作所带来的风险。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构成上下双层工作台。
32.本实施例提供的升降装置包括拉链葫芦3和钢丝绳5;拉链葫芦3置于三角支撑架1上;拉链葫芦3上设置挂钩4,挂钩4通过钢丝绳5与底模竹胶板9相连接。通过拉链葫芦3来调节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的升降。
33.本实施例中,拉链葫芦3可用卷扬机替代。
34.本实施例提供的三角支撑架1包括底部拉杆和两个斜压杆;两个斜压杆的一端通过转轴2活动连接;两个斜压杆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放置于后浇带11两侧的桥梁8上,且通过底部拉杆固定。两个斜压杆之间的角度为30
°
,最大不超过45
°
。底部拉杆为槽钢12,槽钢12垂直横跨后浇带11。
35.本实施例提供的双层装配式环保型桥梁后浇带模板系统,工作流程为:
36.1)在桥梁8的桥面上组装三角形支撑架1,先组装两个斜压杆,两个斜压杆通过转轴2连接呈45
°
夹角,斜压杆的自由端分别横跨后浇带11且置于桥面上,并通过底部拉杆横向固定在桥面上;
37.2)组装桥梁8下方的模板工作平台,模板工作平台包括从上自下设置的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且底模竹胶板9置于防护兜网10内;
38.3)安装升降装置,将拉链葫芦3装在三角形支撑架1顶部,拉链葫芦3通过挂钩4与钢丝绳5相连,钢丝绳5穿过后浇带11下放至桥梁8下方,且与底模竹胶板9相连接;
39.4)拉链葫芦3工作,将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逐步向上提升至接近后浇带11处,放慢提升速度,调整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位置,满足要求后,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均置于预制梁8下方,防护兜网10与预制梁8下表面接触连接;通过模板对拉杆7将底模竹胶板9与槽钢12连接,并通过螺栓6拧紧固定;
40.5)待后浇带11混凝土浇筑后,混凝土达到强度后即可松开螺栓6,拉链葫芦3向下将底模竹胶板9和防护兜网10缓慢落至地面上,清洗备用;再拆除三角形支撑架1和升降装置;
41.6)下一道后浇带11处按照1)~5)的步骤重新组装使用。
42.该模板工作平台为双层平台,安装拆卸操作简单,模板可重复使用和清洗,节能环保,并与三角形支撑架和升降装置共同使用,吊装过程省力,方便固定,安全性好,效率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