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式卷扬除雪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088886发布日期:2022-08-09 23:24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车载式卷扬除雪机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地面积雪清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式卷扬除雪机。


背景技术:

2.公路、街道及某些特殊场所在雪天会沉积大量的雪块,进而影响行人安全和交通顺畅,因此需要将路面的积雪进行清除,为了使道路能够尽早恢复使用,现有技术中的除雪技术需要具备较高的时效性。
3.为了保证除雪作业的高时效性,现有的除雪设备通常搭配车辆一起使用,具体是将除雪设备装载至车头,随着车辆的行进对地面积雪进行清除,从而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保证市政交通的安全性。
4.发明人发现,为了保证除雪效率,现有的除雪设备结构中需要装配大容量的储雪元件,导致除雪设备与运输车体之间产生较大的相互作用力,导致车体损坏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载式卷扬除雪机,旨在解决现有的除雪设备装配大容量储雪元件导致车体受损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7.提供一种车载式卷扬除雪机,包括:
8.基座,用于与所述车头相连;所述基座具有内腔,所述内腔沿背向所述车体的方向贯穿所述基座的前侧面,且所述内腔沿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所述基座的顶面具有与所述内腔连通的出雪口;
9.铲雪件,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随着所述车体自后向前行驶,所述基座带动所述铲雪件向前移动,所述铲雪座铲出地面积雪并导向地面积雪进入所述内腔;
10.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内腔内,用于导向所述内腔中的积雪朝向所述出雪口处移动;以及
11.弯折管,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所述弯折管与所述出雪口连通;所述弯折管和所述基座之间具有锁定结构。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弯折管包括:
13.竖管,转动连接在所述基座上,转动轴向及自身长度方向均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自身管腔与所述出雪口连通;以及
14.横管,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管的顶端,与所述竖管连通;所述横管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竖管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15.其中,所述锁定结构设置在所述竖管和所述基座之间。
1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锁定结构包括:
17.法兰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竖管的外周;所述法兰板上具有多个定位孔,多个所述定位孔沿所述法兰板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定位孔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法兰板;
18.支撑座,固定连接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支撑座的上端面具有螺纹槽;
19.锁定臂,用于设置在所述法兰板和所述支撑座之间,且所述锁定臂的两端分别处于所述法兰板和所述支撑座的正上方;
20.其中,所述锁定臂和所述法兰板之间具有第一锁定螺栓,所述第一锁定螺栓适于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锁定臂并插接于其中任一个所述定位孔内;所述第一锁定螺栓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所述锁定螺母和所述第一锁定螺栓配合夹紧所述锁定臂和所述法兰板;
21.所述锁定臂和所述支撑座之间具有第二锁定螺栓,所述第二锁定螺栓适于沿上下方向贯穿所述锁定臂并与所述螺纹槽螺纹连接,以夹紧所述锁定臂至所述支撑座上。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竖管上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环,两个所述弹性环分别处于所述内腔之中和所述基座外,用于夹紧所述基座,以限制所述竖管脱离所述基座。
2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
24.转动辊,转动设置在所述内腔中,转动轴向与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所述转动辊连接有转动驱动组件;
25.两个螺旋叶片,沿所述转动辊的轴向间隔设置在所述转动辊上,处于所述出雪口的两侧;两个所述螺旋叶片的轴向均与所述转动辊的轴向平行,且两个所述螺旋叶片的旋进方向相反;
26.在积雪进入所述内腔,并且所述转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动辊转动时,两个所述螺旋叶片分别带动两股积雪朝向所述出雪口移动。
2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处于所述出雪口下方的所述转动辊上套设有导向筒,所述导向筒朝向所述转动辊轴向的侧面为锥形面,所述锥形面适于导向所述转动辊上的积雪沿所述转动辊的径向向外移动至所述出雪口内。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导向筒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毛刷,多个所述毛刷沿所述转动辊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于刷动所述内腔的内壁。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动辊的一端贯穿所述基座并伸出;所述转动驱动组件包括:
30.转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基座上,动力输出轴向与所述转动辊的轴向平行;以及
31.传动带,包绕于所述转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和所述转动辊伸出端的外周。
3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铲雪件背向所述车体的侧面采用自下至上朝向所述车体倾斜的倾斜面。
3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车载式卷扬除雪机还包括:
34.连接座,后端用于与所述车体相连,前端与所述基座铰接,铰接轴向与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35.直线驱动气缸,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和所述基座之间;
36.其中,所述直线驱动气缸的缸身与所述连接座铰接,铰接轴向与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所述直线驱动气缸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基座铰接,铰接轴向与所述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37.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基座装载至运输车辆的车头上,实现本装置的装配。
38.在进行地面积雪的清除作业时,驾驶运输车辆沿道路行进,使铲雪件将地面积雪
铲动至内腔中;同时,导向组件带动内腔中的积雪朝向出雪口处移动,随着积雪自出雪口处的累积,积雪会逐渐沿出雪口输出,并通过弯折管传出至外界地面上,实现积雪的排出。
39.经过上述积雪清除作业后,原本平铺于地面的积雪被清除至条形积雪状态,此状态下的积雪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并且,由于积雪能够及时排出,因此在本装置上免除装载储雪元件,从而避免车体和本装置的连接处产生相对作用力。
40.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积雪清除和积雪排出同步进行,免除大容量储雪元件的装配使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并且避免车体与装置连接处发生损坏现象。
附图说明
4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
42.图2为图1上圆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43.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
44.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导向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45.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基座和弯折管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6.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采用的锁定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47.附图标记说明:
48.1、基座;11、内腔;12、出雪口;2、铲雪件;3、导向组件;31、转动辊;311、导向筒;312、毛刷;32、螺旋叶片;4、弯折管;41、竖管;411、弹性环;42、横管;5、锁定结构;51、法兰板;511、定位孔;52、支撑座;521、螺纹槽;53、锁定臂;531、第一锁定螺栓;5311、锁定螺母;532、第二锁定螺栓;6、转动驱动组件;61、转动电机;62、传动带;7、连接座;8、直线驱动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49.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50.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6,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进行说明。需要在先说明的是,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适于装配在车体的车头,并随着车体的移动进行积雪清除作业,以使积雪由原本平铺于地面的状态(也即影响市政交通的状态)转变为不影响交通的状态。
51.所述车载式卷扬除雪机,包括基座1、铲雪件2、导向组件3和弯折管4。
52.基座1用于与车头相连。
53.基座1具有内腔11,内腔11沿背向车体的方向贯穿基座1的前侧面,且内腔11沿车体的左右方向延伸。
54.基座1的顶面具有与内腔11连通的出雪口12。
55.铲雪件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适于与地面积雪接触或者插入积雪层内,以实现这一技术效果:随着车体自后向前行驶,基座1带动铲雪件2向前移动,铲雪座铲出地面积雪并导向地面积雪进入内腔11。
56.导向组件3设置在内腔11内,用于导向内腔11中的积雪朝向出雪口12处移动。
57.弯折管4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转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且弯折管4与出雪口12连通。而之所以采用弯折管4,是因为能够调整出雪口12输出积雪的轨迹,令输出积雪能够定位输出,确保积雪清除作业的稳定性。
58.弯折管4和基座1之间具有锁定结构5,通过锁定结构5能够连接基座1和弯折管4,从而避免弯折管4发生转动。
59.本技术实施例中,将基座1装载至运输车辆的车头上,实现本装置的装配。
60.在进行地面积雪的清除作业时,驾驶运输车辆沿道路行进,使铲雪件2将地面积雪铲动至内腔11中;同时,导向组件3带动内腔11中的积雪朝向出雪口12处移动,随着积雪自出雪口12处的累积,积雪会逐渐沿出雪口12输出,并通过弯折管4传出至外界地面上,实现积雪的排出。
61.经过上述积雪清除作业后,原本平铺于地面的积雪被清除至条形积雪状态,此状态下的积雪不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进。并且,由于积雪能够及时排出,因此在本装置上免除装载储雪元件,从而避免车体和本装置的连接处产生相对作用力。
6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车载式卷扬除雪机,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实现积雪清除和积雪排出同步进行,免除大容量储雪元件的装配使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效率,并且避免车体与装置连接处发生损坏现象。
63.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弯折管4可以采用如图1所示结构。参见图1,弯折管4包括竖管41和横管42。
64.竖管41采用轴向沿上下方向设置的管体结构,其下端转动连接在基座1上,转动轴向均沿上下方向设置,且自身管腔与出雪口12连通。
65.横管42固定连接在竖管41的顶端,与竖管41连通。
66.横管42的长度方向与竖管41的长度方向之间具有夹角。
67.其中,上述锁定结构5设置在竖管41和基座1之间。
6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竖管41负责与基座1的转动连接关系成立,横管42负责积雪输出方向的调整,提高了弯折管4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6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锁定结构5可以采用如图6所示结构。参见图6,锁定结构5包括法兰板51、支撑座52和锁定臂53。
70.法兰板51固定连接在竖管41的外周,沿竖管41的径向向外延伸设置,如图6所示,法兰板51采用圆环状。
71.法兰板51上具有多个定位孔511,多个定位孔511沿法兰板51的周向间隔分布,且每个定位孔511均沿上下方向贯穿法兰板51。
72.支撑座52固定连接在基座1上;支撑座52的上端面具有螺纹槽521。
73.锁定臂53用于设置在法兰板51和支撑座52之间,且锁定臂53的两端分别处于法兰板51和支撑座52的正上方。
74.为了通过锁定臂53连接法兰板51和支撑座52,从而限制竖管41相对于基座1的转动,提出以下结构:
75.锁定臂53和法兰板51之间具有第一锁定螺栓531,第一锁定螺栓531适于沿上下方向贯穿锁定臂53并插接于其中任一个定位孔511内;
76.第一锁定螺栓531螺纹连接有锁定螺母5311,锁定螺母5311和第一锁定螺栓531配合夹紧锁定臂53和法兰板51。
77.锁定臂53和支撑座52之间具有第二锁定螺栓532,第二锁定螺栓532适于沿上下方向贯穿锁定臂53并与螺纹槽521螺纹连接,以夹紧锁定臂53至支撑座52上。
7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锁定螺栓531和第二锁定螺栓532配合限制法兰板51的转动,从而限制竖管41相对于基座1的转动,确保积雪定角度排出,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79.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竖管41和基座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5所示结构。参见图5,竖管41上具有沿轴向间隔设置的两个弹性环411,两个弹性环411分别处于内腔11之中和基座1外,用于夹紧基座1,以限制竖管41脱离基座1。
8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两个弹性环411配合夹紧基座1,能够限制竖管41脱离基座1,提高了本装置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弹性环411具有弹性形变性能,从而能够避免弹性环411和基座1之间发生相互作用,避免竖管41的转动受到影响,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81.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导向组件3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导向组件3包括转动辊31和两个螺旋叶片32。
82.转动辊31转动设置在内腔11中,转动轴向与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83.转动辊31连接有转动驱动组件6,该转动驱动组件6能够带动转动辊31相对于基座1发生转动。
84.两个螺旋叶片32沿转动辊31的轴向间隔设置在转动辊31上,处于出雪口12的两侧。
85.两个螺旋叶片32的轴向均与转动辊31的轴向平行,且两个螺旋叶片32的旋进方向相反。
86.在积雪进入内腔11,并且转动驱动组件6驱动转动辊31转动时,两个螺旋叶片32分别带动两股积雪朝向出雪口12移动。
8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螺旋叶片32和转动辊31组成两个导向方向相反的绞龙结构,确保内腔11之中积雪的移动得到稳定驱动,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稳定性。
8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转动辊31可以采用如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3,处于出雪口12下方的转动辊31上套设有导向筒311,导向筒311朝向转动辊31轴向的侧面为锥形面,锥形面适于导向转动辊31上的积雪沿转动辊31的径向向外移动至出雪口12内,也就是说导向筒311的左右两端具有锥形部,且锥形部的大口径端与导向筒311相连,小口径端背向导向筒311延伸。
8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于内腔11之中输送的积雪会攀至锥形面上,实现积雪背向转动辊31的移动,从而能够使积雪更加靠近出雪口12,确保积雪的正常排出,避免内部积雪残留现象,保证本装置在使用后的保洁效率。
90.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导向筒311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4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4,导向筒311的外周壁上具有多个毛刷312,多个毛刷312沿转动辊31的周向间隔设置,用于刷动内腔11的内壁。
9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毛刷312能够刷动内腔11,从而避免积雪在内腔11的内壁
上冰层化而堵塞出雪口12,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92.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转动辊31和转动驱动组件6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转动辊31的一端贯穿基座1并伸出;转动驱动组件6包括转动电机61和传动带62。
93.转动电机61设置在基座1上,具体是设置在基座1的上表面,动力输出轴向与转动辊31的轴向平行,且动力输出端伸出至基座1外。
94.传动带62包绕于转动电机61的动力输出端和转动辊31伸出端的外周;如图3所示,转动电机61的动力输出轴和转动辊31伸出端上具有用于限制传动带62移动的法兰元件。
9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电机61和传动带62的组合结构能够自动化驱动上述转动辊31转动,并且此驱动稳定性较佳,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96.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铲雪件2可以采用如图2所示结构。参见图2,铲雪件2背向车体的侧面采用自下至上朝向车体倾斜的倾斜面。
9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也就是说,随着车体的前行,铲雪件2接触到积雪的表面为上述倾斜面,从而能够更加轻松的破开冰层化的积雪,并且使其对积雪的导向效果更加稳定,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98.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特征车体和基座1之间可以采用如图1和图3所示结构。参见图1和图3,上述车载式卷扬除雪机还包括连接座7和直线驱动气缸8。
99.连接座7的后端用于与车体的车头固定连接,连接座7的前端与基座1铰接,且此铰接轴向与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以实现连接座7和基座1的相对摆动。
100.直线驱动气缸8设置在连接座7和基座1之间;直线驱动气缸8的缸身与连接座7铰接,铰接轴向与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直线驱动气缸8的动力输出轴与基座1铰接,铰接轴向与车体的左右方向平行。
101.通过上述结构能够实现以下技术目的:
102.在直线驱动气缸8的气缸杆伸出时,基座1的内腔11开口向下摆动;在直线驱动气缸8的气缸杆收回时,基座1的内腔11开口向上摆动。
10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座7和直线驱动气缸8的组合结构能够实现前述基座1相对于车身的摆动,以避免铲雪件2和地面积雪之间产生间距,确保铲雪件2的前侧面与地面积雪接触,提高了本装置在实际使用时的可靠性。
10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