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缩式可搭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851148发布日期:2022-07-23 06:03阅读:56来源:国知局
伸缩式可搭载平台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


背景技术:

2.随着轨道交通行业的快速发展,为了保证列车安全平稳运行,铁路轨道检测在日常铁路维护中必不可少。现有的轨道检查小车重量大,结构复杂,不利于轨道交通巡检人员携带、收纳。此外,现有的轨道检查小车的检测功能单一,检测人员需要携带多种工具进行线路重复检测,检测效率不高。另外,在进行大型工程建设前,由测绘工程师测量绘制地形图,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进行各种测绘、测量,以确保工程施工严格按照方案进行,工程完工后,需要对工程进行竣工测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因此,工程测绘贯穿整个工程建设过程,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一般的测绘工程对测量工具进行安装固定,不方便移动,不方便进行多方位的测量,同时不方便将测量平台进行折叠,不方便收纳。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现有技术中搭载平台不便携带、收纳的技术问题。
4.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包括舱体,舱体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腿板,舱体的第二端滑动安装有伸缩杆,伸缩杆能够缩回至舱体内部,伸缩杆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腿板;
5.所述第一支腿板及第二支腿板上各设置一对行走轮,行走轮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伸缩杆;
6.还包括能够驱动行走轮行走的驱动机构。
7.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其可应用在钢轨上,也可应用于地面,如公路上等,实际应用时,可将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在舱体、第一支腿板或者第二支腿板等位置,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应用需求将伸缩杆从舱体中伸出或者缩回,进而调整第一支腿板、第二支腿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检测需求,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驱动行走轮行走,移动较为灵活,方便在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检测部件拆下,并将伸缩杆缩回,方便携带、收纳。
8.优化的,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一测距组件;
9.所述第一测距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支腿板上的第一轮架,第一轮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测距辅助轮,第一测距辅助轮轴线沿竖直方向;
10.所述第一轮架与第一支腿板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所述行走轮置于钢轨之上时,在第一弹性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测距辅助轮能够压在钢轨内侧;
11.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一轮架与第一支腿板之间距离的第一测距部件;
12.所述第二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二测距组件;
13.所述第二测距组件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二支腿板上的第二轮架,第二轮架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测距辅助轮,第二测距辅助轮轴线沿竖直方向;
14.第二轮架与第二支腿板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行走轮置于钢轨之上时,在第二弹性体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测距辅助轮能够压在钢轨内侧;
15.所述第二支腿板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二轮架与第二支腿板之间距离的第二测距部件。
16.该方案的主要应用场景为轨道场景,行走轮置于钢轨之上,在行走过程中,第一测距辅助轮始终能够压在钢轨内侧,第一测距部件则能够检测第一轮架与第一支腿板之间距离,同理,第二测距部件能够实时检测第二轮架与第二支腿板之间距离,且第一测距部件与第二测距部件之间距离是已知的,因此,可得知两钢轨中间的位置,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到该平台上后,则可检测钢轨中间与轨道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使用较为方便,测量较为准确。
17.优化的,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一导柱,第一导柱平行于行走轮轴线;
18.所述第一轮架滑动安装在第一导柱上,所述第一导柱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第一轮架滑脱的第一导柱挡板;
19.所述第二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二导柱,第二导柱平行于行走轮轴线;
20.第二轮架滑动安装在第二导柱上,所述第二导柱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第二轮架滑脱的第二导柱挡板。
21.优化的,所述第一弹性体、第二弹性体均采用弹簧,弹簧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导柱或者第二导柱上。
22.优化的,所述第一轮架上设置有第一挡光板,所述第一测距部件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挡光板能够挡住第一测距部件发射的激光;
23.所述第二轮架上设置有第二挡光板,第二测距部件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挡光板能够挡住第二测距部件发射的激光。
24.优化的,所述第一测距辅助轮、第二测距辅助轮各至少设置两个。
25.优化的,所述舱体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固定管,伸缩杆设置两根,分别滑动插入对应的固定管中;
26.所述固定管上还设置有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端部能够顶在伸缩杆上。
27.优化的,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设置有电动角位台。
28.实际应用中,可将检测部件,如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动角位台,并通过电动角位台对检测部件进行调平,以满足检测条件,提高检测精度。
29.优化的,所述第二支腿板上滑动设置有测量支架,测量支架的滑动方向平行于伸缩杆,第二支腿板上设置支架锁紧件。
30.实际应用中,可将相关检测部件安装在测量支架上,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测量支架在第二支腿板上所处的位置,支架锁紧件则能够将测量支架锁紧,应用较为方便。
31.优化的,所述第一支腿板的一对行走轮中,其中一个为第一主动轮,另一个为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轴,所述第一从动轮滑动安装在第一从动轮轴上,所述第一从动轮轴上套设有第一从动轮弹性体,所述第一从动轮置于钢轨上时,在第一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第一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一支腿板上设置有
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从动轮与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32.所述第二支腿板上的一对行走轮中,其中一个为第二主动轮,另一个为第二从动轮,第二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轴,所述第二从动轮滑动安装在第二从动轮轴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轴上套设有第二从动轮弹性体,所述第二从动轮置于钢轨上时,在第二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第二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二支腿板上设置有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从动轮与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33.该方案主要应用于轨道场景,实际应用中,行走轮置于钢轨上,在第一从动轮弹性体、第二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两个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对应从动轮与对应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得到钢轨中心位置,方便测量轨道中心与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
3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35.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其可应用在钢轨上,也可应用于地面,如公路上等,实际应用时,可将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在舱体、第一支腿板或者第二支腿板等位置,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应用需求将伸缩杆从舱体中伸出或者缩回,进而调整第一支腿板、第二支腿板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检测需求,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驱动行走轮行走,移动较为灵活,方便在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检测部件拆下,并将伸缩杆缩回,方便携带、收纳。
36.2.行走轮置于钢轨之上,在行走过程中,第一测距辅助轮始终能够压在钢轨内侧,第一测距部件则能够检测第一轮架与第一支腿板之间距离,同理,第二测距部件能够实时检测第二轮架与第二支腿板之间距离,且第一测距部件与第二测距部件之间距离是已知的,因此,可得知两钢轨中间的位置,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到该平台上后,则可检测钢轨中间与轨道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使用较为方便,测量较为准确。
37.3.实际应用中,可将检测部件,如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动角位台,并通过电动角位台对检测部件进行调平,以满足检测条件,提高检测精度。
38.4.实际应用中,可将相关检测部件安装在测量支架上,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测量支架在第二支腿板上所处的位置,支架锁紧件则能够将测量支架锁紧,应用较为方便。
39.5.实际应用中,行走轮置于钢轨上,在第一从动轮弹性体、第二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两个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对应从动轮与对应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得到钢轨中心位置,方便测量轨道中心与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
附图说明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的立体图;
41.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42.图3为图2中a的局部放大图;
4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隐藏部分零部件的立体图;
44.图5为图4中b的局部放大图;
4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隐藏部分零部件的立体图;
46.图7为图6中c的局部放大图;
4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48.图9为图8中d的局部放大图;
49.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的后视图;
50.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隐藏部分零部件的立体图;
51.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的立体图;
52.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伸缩式可搭载平台收缩后的立体图;
53.图1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从动轮与第一从动轮轴之间的安装示意图;
54.图1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中第一从动轮轴的示意图;
55.其中,
56.舱体-1、固定管-11、锁紧螺钉-12、电池-13、触摸屏-14;
57.第一支腿板-2、电动角位台-21、罩壳-22;
58.伸缩杆-3;
59.第二支腿板-4、测量支架-41、支架锁紧件-42;
60.行走轮-5、第一从动轮轴-51、第一从动轮弹性体-52;
61.第一测距组件-6、第一轮架-61、第一测距辅助轮-62、第一弹性体-63、第一测距部件-64、第一导柱-65、第一导柱挡板-66、第一挡光板-67;
62.第二测距组件-7、第二轮架-71、第二测距辅助轮-72、第二弹性体-73、第二测距部件-74、第二导柱-75、第二导柱挡板-76、第二挡光板-77。
具体实施方式
63.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64.实施例一:
65.如图1所示,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包括舱体1、第一支腿板2、伸缩杆3、第二支腿板4、行走轮5、第一测距组件6、第二测距组件7。
66.如图1、10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应用于轨道上,本实施例中的行走轮5是用于轨道的轮子。
67.如图1所示,舱体1的第一端设置有第一支腿板2,舱体1的第二端滑动安装有伸缩杆3,伸缩杆3能够缩回至舱体1内部,伸缩杆3的端部设置有第二支腿板4;所述第一支腿板2及第二支腿板4上各设置一对行走轮5,行走轮5的转动轴线均平行于伸缩杆3;还包括能够驱动行走轮5行走的驱动机构。
68.具体的,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舱体1为长方体形状的箱体结构,舱体1中设置有电池13。
69.如图1所示,为便于描述及理解,以舱体1的第一端为左端,即第一支腿板2在左,第
二支腿板4在右,其余方位以此为基准类推,应当理解,此方位设定仅是为了方便描述及理解,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70.如图2-5所示,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设置有第一测距组件6;所述第一测距组件6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一支腿板2上的第一轮架61,第一轮架61上转动安装有第一测距辅助轮62,第一测距辅助轮62轴线沿竖直方向;所述第一轮架61与第一支腿板2之间设置有第一弹性体63,所述行走轮5置于钢轨之上时,在第一弹性体63的作用下,所述第一测距辅助轮62能够压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一轮架61与第一支腿板2之间距离的第一测距部件64。
71.如图6-9所示,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有第二测距组件7;所述第二测距组件7包括滑动安装在第二支腿板4上的第二轮架71,第二轮架71上转动安装有第二测距辅助轮72,第二测距辅助轮72轴线沿竖直方向;第二轮架71与第二支腿板4之间设置有第二弹性体73,行走轮5置于钢轨之上时,在第二弹性体73的作用下,所述第二测距辅助轮72能够压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还设置有能够检测第二轮架71与第二支腿板4之间距离的第二测距部件74。
72.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设置有第一导柱65,第一导柱65平行于行走轮5轴线;所述第一轮架61滑动安装在第一导柱65上,所述第一导柱65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第一轮架61滑脱的第一导柱挡板66。
73.具体的,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柱65平行设置两对,每对包括两根,每对中的两根导柱一上一下设置,第一导柱挡板66安装在每对中两根导柱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一轮架61上方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对第一导柱65上,所述第一导柱65位于第一支腿板2的左侧。
74.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测距辅助轮62、第二测距辅助轮72各至少设置两个。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轮架61为沿前后方向的条状结构,所述第一测距辅助轮62设置三个,三个第一测距辅助轮62沿前后方向分布。
75.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有第二导柱75,第二导柱75平行于行走轮5轴线;第二轮架71滑动安装在第二导柱75上,所述第二导柱75端部设置有能够防止第二轮架71滑脱的第二导柱挡板76。
76.具体的,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导柱75平行设置两对,每对包括两根,每对中的两根导柱一上一下设置,第二导柱挡板76安装在每对中两根导柱的端部之间,所述第二轮架71上方设置有一对滑块,滑块分别滑动安装在对应的一对第二导柱75上,所述第二导柱75位于第二支腿板4的右侧,所述第二轮架71为沿前后方向的条状结构,所述第二测距辅助轮72设置三个,三个第二测距辅助轮72沿前后方向分布。
77.所述第一弹性体63、第二弹性体73均采用弹簧,弹簧套设在对应的第一导柱65或者第二导柱75上。具体的,所述第一导柱65上的弹簧位于第一支腿板2与第一轮架61上方的滑块之间,第二导柱75上的弹簧位于第二支腿板4与第二轮架71上方的滑块之间。
78.如图5所示,所述第一轮架61上设置有第一挡光板67,所述第一测距部件64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挡光板67能够挡住第一测距部件64发射的激光;所述第一挡光板67设置在第一轮架61上方的滑块上,所述第一测距部件64设置在第一支腿板2的右侧,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开设避让孔,以使第一测距部件64的激光能够通过并打在第一挡光板67上。
79.如图7所示,所述第二轮架71上设置有第二挡光板77,第二测距部件74采用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挡光板77能够挡住第二测距部件74发射的激光。所述第二挡光板77设置在第二轮架71上方的两个滑块之间,所述第二测距部件74设置在第二支腿板4的左侧,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开设避让孔,以使第二测距部件74的激光能够穿过并打在第二挡光板77上。
80.如图4所示,所述舱体1的第二端设置有一对固定管11,两个固定管11均为圆管,二者一前一后平行设置,伸缩杆3设置两根,分别滑动插入对应的固定管11中;所述固定管11上还设置有锁紧螺钉12,锁紧螺钉12端部能够顶在伸缩杆3上。
81.如图11所示,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设置有电动角位台21。具体的,所述第一支腿板2的左侧设置有支座,所述电动角位台21设置在支座上,如图1所示,电动角位台21外部设置有罩壳22,实际应用中,可将测距激光器安装在罩壳22内部的电动角位台21上,罩壳22开口,以供激光通过,所述电动角位台21能够调节测距激光器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
82.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支腿板2、第二支腿板4上的两个电机,第一支腿板2上的电机设置在第一支腿板2右侧前端,其通过联轴器与左前侧的行走轮5连接,第二支腿板4上的电机设置在第二支腿板4的左侧前端,其通过联轴器与右前侧的行走轮5连接,以实现驱动。
83.进一步的,还可在舱体1的右端设置激光测距传感器,用以检测第二支腿板4与该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84.进一步的,还包括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的控制单元采用plc,plc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求对其进行编程,即可实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控制功能。
85.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测距部件64、第二测距部件74,或者其他测距的相关传感器均连接至控制单元,本实施例中的驱动机构由控制单元控制,所述舱体1上还设置有触摸屏14,用以对平台进行控制,并显示测量数据等。
86.进一步的,如图1所示,所述第二支腿板4右侧设置有测量支架41,测量支架41上表面为平面,上表面设置有圆形凹槽,圆形凹槽中间竖直设置有手拧螺钉,手拧螺钉头部朝上,用于与相关的测量部件连接,实现安装。
87.实施例二:
8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89.如图12所示,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滑动设置有测量支架41,测量支架41的滑动方向平行于伸缩杆3,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支架锁紧件42。
90.具体的,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沿左右方向的滑槽,所述测量支架41滑动安装在滑槽中,所述支架锁紧件42采用锁紧螺钉,锁紧螺钉端部顶在测量支架41上,用以锁紧。
91.实施例三:
92.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93.如图13-15所示,所述第一支腿板2的一对行走轮5中,其中一个为第一主动轮,另一个为第一从动轮,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设置有第一从动轮轴51,所述第一从动轮滑动安装在第一从动轮轴51上,所述第一从动轮轴51上套设有第一从动轮弹性体52,所述第一从动轮置于钢轨上时,在第一从动轮弹性体52的作用下,第一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一支腿板2上设置有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一从动轮与第一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94.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的一对行走轮5中,其中一个为第二主动轮,另一个为第二从动轮,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有第二从动轮轴,所述第二从动轮滑动安装在第二从动轮轴上,所述第二从动轮轴上套设有第二从动轮弹性体,所述第二从动轮置于钢轨上时,在第二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第二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所述第二支腿板4上设置有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第二从动轮与第二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95.具体的,所述第一从动轮轴51的内端设置轴肩53,第一从动轮弹性体52采用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垫圈54,弹簧、垫圈54套设在轴肩53外侧,所述第一从动轮或者第二从动轮安装在弹簧、垫圈54外侧,第一从动轮或者第二从动轮能够在轴上转动且能够沿轴向移动。第二从动轮轴与第一从动轮轴51结构相同。
96.进一步的,可在轴外端设置限位环,用以防止从动轮滑脱。
97.实施例四:
98.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
99.本实施例的主要应用场景为公路测量,本实施例中,将行走轮5设置成能够在公路上行走的轮子,并取消第一测距组件6、第二测距组件7。
100.工作原理:
1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伸缩式可搭载平台,其可应用在钢轨上,也可应用于地面,如公路上等,实际应用时,可将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在舱体1、第一支腿板2或者第二支腿板4等位置,实际应用中,可根据应用需求将伸缩杆3从舱体1中伸出或者缩回,进而调整第一支腿板2、第二支腿板4之间的相对位置,以满足检测需求,在驱动机构的作用下,能够驱动行走轮5行走,移动较为灵活,方便在不同位置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将检测部件拆下,并将伸缩杆3缩回,方便携带、收纳。
102.行走轮5置于钢轨之上,在行走过程中,第一测距辅助轮62始终能够压在钢轨内侧,第一测距部件64则能够检测第一轮架61与第一支腿板2之间距离,同理,第二测距部件74能够实时检测第二轮架71与第二支腿板4之间距离,且第一测距部件64与第二测距部件74之间距离是已知的,因此,可得知两钢轨中间的位置,相关的检测部件安装到该平台上后,则可检测钢轨中间与轨道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使用较为方便,测量较为准确。
103.实际应用中,可将检测部件,如测距传感器,安装在电动角位台21,并通过电动角位台21对检测部件进行调平,以满足检测条件,提高检测精度。
104.实际应用中,可将相关检测部件安装在测量支架41上,并根据检测需求,调节测量支架41在第二支腿板4上所处的位置,支架锁紧件42则能够将测量支架41锁紧,应用较为方便。
105.实际应用中,行走轮5置于钢轨上,在第一从动轮弹性体52、第二从动轮弹性体的作用下,两个从动轮的内轮缘贴在钢轨内侧,两个激光测距传感器能够检测对应从动轮与对应激光测距传感器之间的距离,因而能够得到钢轨中心位置,方便测量轨道中心与沿线物体之间的距离。
106.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
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