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醒示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41259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醒示路沿石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铺路用建筑材料,具体是一种醒示路沿石。
【背景技术】
[0002]在道路建设中,路沿石设置在道路的两侧,起到限定道路宽度的作用;另外对于带有人行道的道路,路沿石也设置在车道与人行道的分界处,以区分车道与人行道,起到隔离作用。现有的路沿石一般都是由水泥直接浇筑而成或由花岗岩直接砌成,其存在如下缺占.V.
[0003]颜色不醒目,警示驾驶人员的作用不明显,尤其到了晚上更是无法看清路沿石,驾驶人员和行人对于区分车道与人行道比较困难,容易引发交通事故;
[0004]现有路沿石都是简单的矩形长条形,使用时一个一个并排设置即可,其稳定性差,容易松动错位,而且无法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道路方向的指示。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标示道路方向,警示驾驶人员作用明显,不容易松动错位,稳定性强的醒示路沿石。
[0006]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种醒示路沿石,包括位于首部石块与尾部石块之间的若干个中间石块,所述的首部石块、中间石块和尾部石块均为矩形形状;所述的中部石块一端面设有第一凸起,另一端面开有第一凹槽;所述的首部石块一端面开有第二凹槽,所述的第一凸起卡合在首部石块的第二凹槽内;所述的尾部石块一端面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的第二凸起卡合在中间石块的第一凹槽内。
[0008]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凸起、第一凹槽、第二凸起和第二凹槽均设置于对应端面的中部,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形状。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凸起的顶端、第一凹槽的顶端、第二凹槽的顶端和第二凸起的顶端均为倒角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的中间石块、首部石块和尾部石块的表面均设有彩色夜光釉面层。
[001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结构通过首部石块、尾部石块卡合若干中间石块,相邻两块中间石块通过各自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卡合,位于两端的首部石块与尾部石块分别通过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卡合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采用本结构的路沿石指示道路方向,能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道路方向的指示作用,尤其是在车道或人行道转弯处,既能起到路面转向指示的作用,又能通过面料的夜光材料的发光、反光效果提醒驾驶人员,同时还具有安装方便、牢固、不松动、不错位等优点。
【附图说明】
[001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3]图1是本发明立体图。
[0014]图2是本发明俯视图。
[0015]图3是图1中I处的放大图。
[0016]图4是图1中2处的放大图。
[0017]图5是图1中3处的放大图。
[0018]图中:1-中间石块;2-首部石块;3_尾部石块;4_第一凸起;5_第一凹槽;6-夜光轴面层;7_第二凹槽;8_第二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20]一种醒示路沿石,包括卡合于首部石块2与尾部石块3之间的若干中间石块1,如图2,上述石块高度相同,保持卡合后上平面齐平。若干中间石块I形状相同,相邻中间石块之间相互卡合。
[0021]如图4,首部石块2为矩形形状,其一端面中部开有第二凹槽7,第二凹槽7形状优选为等腰三角形形状,第二凹槽7的顶端为倒角设置。
[0022]如图3,中间石块I为矩形形状,其一端面中部设有第一凸起4,另一端面中部开有第一凹槽5。第一凸起4与第一凹槽5形状优选为等腰三角形形状。第一凸起4用于卡合在首部石块2的第二凹槽7内。第一凸起4的顶端和第一凹槽5的顶端均为倒角设置。
[0023]如图5,尾部石块3为矩形形状,其一端面中部设有第二凸起8,第二凸起8形状优选为等腰三角形形状,第二凸起8用于卡合在中间石块I的第一凹槽5内。第二凸起8的顶端为倒角设置。
[0024]如图1,首部石块2与尾部石块3之间卡合有五个中间石块1,相邻中间石块I之间,通过各自端面的第一凸起4与第一凹槽5卡合。位于两端的首部石块2与尾部石块3分别通过第二凹槽7、第二凸起8卡合第一凸起4与第一凹槽5。
[0025]采用本结构的路沿石可指示道路方向,能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道路方向的指示作用,同时安装方便、牢固、不松动、不错位。
[0026]如图2,中间石块1、首部石块2和尾部石块3的表面均设有彩色夜光釉面层6,彩色夜光釉面层6颜色的选择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釉面层颜色醒目且永不退色,使用后可以美化道路环境且对驾驶人员有醒目作用,可有效增强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意识;釉面层内添加有夜光材料,可以在晚上时发光发亮,便于驾驶人员和行人区分车道与人行道,避免了交通事故的发生,尤其是在车道或人行道转弯处,既能起到路面转向指示的作用,又能通过面料的夜光材料的发光、反光效果提醒驾驶人员。
[0027]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醒示路沿石,包括位于首部石块(2)与尾部石块(3)之间的若干个中间石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首部石块(2)、中间石块(I)和尾部石块(3)均为矩形形状;所述的中部石块(I) 一端面设有第一凸起(4),另一端面开有第一凹槽(5);所述的首部石块(2)—端面开有第二凹槽(7),所述的第一凸起(4)卡合在首部石块(2)的第二凹槽(7)内;所述的尾部石块⑶一端面设有第二凸起(8),所述的第二凸起⑶卡合在中间石块⑴的第一凹槽(5)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醒示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4)、第一凹槽(5)、第二凸起(8)和第二凹槽(7)均设置于对应端面的中部,形状均为等腰三角形形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醒示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凸起(4)的顶端、第一凹槽(5)的顶端、第二凹槽(7)的顶端和第二凸起(8)的顶端均为倒角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醒示路沿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石块(I)、首部石块(2)和尾部石块(3)的表面均设有彩色夜光釉面层(6)。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醒示路沿石,包括位于首部石块与尾部石块之间的中间石块,相邻两块中间石块通过各自的第一凸起和第一凹槽卡合,位于两端的首部石块与尾部石块分别通过第二凹槽、第二凸起卡合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本发明能为车辆驾驶人员提供道路方向的指示作用,同时安装方便、牢固、不松动、不错位。釉面层颜色醒目且永不退色,可以美化道路环境且对驾驶人员有醒目作用,可有效增强驾驶人员的行车安全意识。釉面层内添加有夜光材料,可以在晚上时发光反光,便于驾驶人员和行人区分车道与人行道,尤其是在车道或人行道转弯处,既能起到路面转向指示的作用,又能通过夜光材料的发光反光效果提醒驾驶人员。
【IPC分类】E01F9/053
【公开号】CN105133520
【申请号】CN201510641516
【发明人】薛念念, 汤俊怀, 邹泽民, 高甜, 向济华
【申请人】安徽华普节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2月9日
【申请日】2015年9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