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575878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属于地质级配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传统城市建设模式,处处是硬化路面。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栗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
[0003]为了解决城市内涝的问题,需要地质级配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确保城市排水防涝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应统筹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系统性,协调给水、排水等水循环利用各环节,并考虑其复杂性和长期性。
[0004]因此,急需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的地质级配,从而解决城市地面内涝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及其制造方法,含水率高、蓄水能力强。
[0006]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面砖层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第一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第二导水层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下部设有土壤层。
[0007]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
[0008]所述储水构件包括第一构件,第一构件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第一构件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通过梯形槽和梯形凸块连接在一起。
[0009]所述第一构件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第二构件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上设有若干个通孔,第二构件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两个第二构件之间设有连接构件,连接构件的两个端部为锯齿状,连接构件的端部可插入连通孔内。
[0010]所述第二构件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
[0011]所述第二导水层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1:1.2:1.4ο
[0012]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和第二级配砂石层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
[0013]所述第一级配砂石层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5:5-5.5:7.8-8.5:3_3.8:3.5_4.1: 1.3_1.9:2.6_30
[0014]所述第二级配砂石层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5.5:7-7.6:3-3.8:3-3.8:2-2.5。
[0015]—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土壤层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
g、第一导水层的上面铺设面砖层。
[0016]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发明明显提高了土壤含水率,蓄水能力强:地表下10-20cm处土壤含水率为30.2%,地表下20_3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5.7%,地表下30-40cm处土壤含水率为20.1%,比其他地区普通地质级配的土壤含水率10_20cm为12.2%,
20-30cm为9.9%,30-40cm为10.9%有着很大幅度的提高。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18]附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能提尚含水率的地质级配的结构不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储水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连接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1-面砖层,2-第一导水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4-第二导水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6- 土壤层,7-储水构件,8-第一构件,9-第二构件,10-通孔,11-连接构件,12-梯形槽,13-梯形凸块,14-连通孔,15-端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0022]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_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均为土、沙、石的混合物,土、沙、石的质量比为:1:1:1,石的粒径均为4_6mm ;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活性炭、竹炭的质量比为:I: 1.2:1.4,浮石的粒径为2.5-3.5mm,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0023]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0024]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0025]—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穷一穷压半穷,穷穷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I。
[0026]实施例2,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第一导水层2,第一导水层2的下部设有第一级配砂石层3,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下部设有第二导水层4,第二导水层4的下部设有第二级配砂石层5,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下部设有土壤层6。
[0027]第一导水层2为粒径为4_6mm的浮石层;
第一级配砂石层3为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混合物,砾砂、碎石、吸水石、中砂、粗砂、玻璃纤维、糯米水的质量比为:5:5:7.8:3:3.5:1.3:2.6 ;砾砂的粒径为2_3mm,碎石的粒径为1.8-2.5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
第二导水层4为浮石、活性炭、竹炭的混合物,浮石的粒径为2.5-3.5_,活性炭、竹炭的粒径均为0.8-1.5mm ;
第二级配砂石层5为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混合物,砾砂、吸水石、中砂、粗砂、水的质量比为:5:7:3:3: 2,砾砂的粒径为2-3mm,吸水石的粒径为2.6-3.5mm ;
第一级配砂石层3和第二级配砂石层5内均设有若干储水构件7。
[0028]如附图2、附图3和附图4所示,储水构件7包括第一构件8,第一构件8的一侧和上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槽12,第一构件8的另一侧和下部分别设有两个梯形凸块13,根据地形需要,可以将多个储水构件7通过梯形槽12和梯形凸块13连接在一起; 第一构件8内设有两个连接在一起的第二构件9,第二构件9为内部中空的球体结构,第二构件9上设有若干个通孔10,第二构件9上还设有对称设置的锯齿状的连通孔14,两个第二构件9之间设有连接构件11,连接构件11的两个端部15为锯齿状,连接构件11的端部15可插入连通孔14内。
[0029]第二构件9内设有海绵或竹炭包或活性炭包,可从连通孔14内放入。
[0030]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制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挖方按1:1放坡开挖,清槽整平;
b、基坑底整平后,上面铺设一层土壤层6,土壤层6厚度为40-60cm;
c、土壤层6的上面铺设第二级配砂石层5,控制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含水量在5%-10%,第二级配砂石层5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穷一穷压半穷,穷穷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d、压平后,在第二级配砂石层5的上面铺设第二导水层4,进行表面拉线找平;
e、第二导水层4的上面铺设第一级配砂石层3,控制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含水量在6%-9%,第一级配砂石层3换填分层铺摊,每层铺摊后,随之耙平,级配砂石换填每层至少夯打三遍,打夯一夯压半夯,夯夯相接,行行相连,纵横交叉;
f、第一级配砂石层3的上面铺设第一导水层2;
g、第一导水层2的上面铺设面砖层I。
[0031]实施例3,如附图1所示,一种能提高含水率的地质级配,包括面砖层1,面砖层I的下部设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