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道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3947阅读:736来源:国知局
一种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道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道路交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道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家用轿车进入普通百姓家庭成了必然的趋势。随着家用轿车的大量出现,道路拥堵也就成了普遍现象,解决道路拥堵也成了交管和市政部门倍感头疼的难题。然而,在同样长度和面积的道路上,与交通管理先进、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道路的通行能力明显较差。这是由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但道路的设计不合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路口,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交通拥堵状况:大量欲通过路口的车辆在红绿灯前焦急等待,准备驶入和通过路口;而驶出路口方向的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却数量寥寥、稀稀拉拉。车辆能够快速地在道路上行驶,一路均通行顺畅,但是一旦靠近路口,就会被堵在红绿灯前,有时通过一个路口可能需要等待多次红绿灯的交替变换。本发明暂时将这一现象称为“路口拥堵”。出现“路口拥堵”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由于现行路口道路设计不合理造成的。在我国,大多数道路均设计成双向对称的形式,这在普通道路上能保证双向快速通行,但是将这种设计延续到路口,这就必然导致这种“路口拥堵”现象的广泛出现。现以双向四车道十字路口为例,详细说明现行的交叉路口及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方案:
现行的交叉路口及交叉路口的交通控制方案包括:
1、在红绿灯的控制下,当某一方向的车辆绿灯通行时,其它三个方向的车辆均处于红灯禁止通行的状态下。这时,驶入路口的车辆通行在仅有的两条车道上,非常拥堵;而这些车辆在通过路口之后,驶出路口时却变成了共八条车道(直行、左转、右转以及掉头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均有两条车道),如图1所示,这样,从两条车道驶入的车辆通过路口后就变成了八条车道驶出,路口前后车道数量反差悬殊,这必然就会导致大量车辆拥堵在红绿灯前,而驶离路口方向后的道路却严重闲置。也有将红绿灯设置为两相对方向通行的,情况与前述类似。如果不改变现在这种对称道路设计,这种“路口拥堵”的状况是很难得到改变的。
[0003]2、现在也出现了一些在进入路口之前的一定范围改成局部非对称设计的道路,也就是将之前的双向各两车道(共四车道)改成驶入路口方向三车道,驶离路口方向一车道,如图2所示。经过这种改造后,驶入路口变成了三条车道;而通过路口之后,驶出路口方向变成了共四条车道(直行、左转、右转以及掉头共四个方向,每个方向均有一条车道;)。很显然,通过这种改造后,进入路口的车道由原有的两条车道增加为三条车道,在不改变现有红绿灯设置的情况下,无疑每次绿灯期间可以通过更多的车辆,理论通行能力比现行对称设计能提高约50%;而驶离路口方向由原有共八条车道减少为四条车道,与进入路口的三条车道较匹配,比传统的双向对称的形式能更充分的利用道路资源。但是,由于此种非对称设计方案是以部分牺牲(减少)驶离方向车道数的方式来实现的,因此如果当驶向某一方向的车辆较多的话,就有可能会造成驶离方向的拥堵。此外,此种设计方案也不能应用于双向仅有两条车道的路口。
[0004]另外,现有的一些道路在路口处设置有待转区,但是路口的长度本身有限,并且在转弯绿灯的时候可能还有另外一些方向的车辆通行,导致行驶方向不同的车辆堵在待转区,进一步加剧了路口的拥堵。
[0005]综上所述,城市道路路口成了制约道路通行能力的瓶颈,因此非常有必要对现行的城市道路路口的设计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设计合理、能够大幅提高城市道路路口的通行能力进而提高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城市道路计方案,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道路,包括道路和路口,所述道路中间设有隔离带,所述隔离带设有掉头区,所述道路以隔离带为分隔,一侧为驶入侧,一侧为驶离侧,所述道路与路口间设有待行区,所述道路的驶入侧与待行区间设有第二停车线,所述待行区与路口间设有第一停车线。
[0007]作为优选,以面向路口为基准,所述待行区从右往左依次包括待右转区、待直行区和待左转区中的至少两者。
[0008]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停车线为左转及直行停车线,设在驶入侧的左半部。
[0009]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停车线为左转停车线,设在驶入侧的左半部。
[0010]作为优选,以面向路口为基准,所述待行区从右往左依次为待右转区和待左转及待直行区。
[0011]作为优选,所述第二停车线为左转及直行停车线。
[0012]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有效提高道路通行能力的道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有效提高通行能力的道路,包括相交路口和分别设在相交路口的三侧的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的中间都设有隔离带,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以隔离带为分隔,一侧为驶入侧,另一侧为驶离侧,所述隔离带设有掉头区,所述第一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与相交路口间设有待行区,所述待行区与相交路口间分别设有第一停车线及红绿灯,所述驶入侧与待行区间设有第二停车线。
[0013]作为优选,本发明还包括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第二支路、第三支路和第四支路分别设在相交路口的四侧,所述第二支路中间设有隔离带,以隔离带为分隔,一侧为驶入侦U,另一侧为驶离侧,所述隔离带设有掉头区,所述第二支路与相交路口间设有待行区。
[0014]作为优选,以面向路口为基准,所述待行区从右往左依次包括待右转区、待直行区和待左转区中的至少两者,所述第二停车线为左转及直行停车线或左转停车线,设在驶入侧的左半部。
[0015]作为优选,以面向路口为基准,所述待行区从右往左依次为待右转区和待左转及待直行区,所述第二停车线为左转及直行停车线。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的结构,充分利用了驶离路口方向道路资源,使得驶入路口的车道数量比现有的对称设计方案增多一倍,同时驶出路口的车道数量与对称设计方案相比没有减少,避免局部非对称设计方案中的车辆堵塞在出口的问题,本发明的道路结构的通行能力比现有对称设计的道路能提高约100%,比现有的局部非对称设计也有大幅度的提高。另一方面,本发明的道路对现有的道路结构的改造非常小,若道路中间的隔离带是具备实体形状的绿化带或其它隔离物,只需要在设置待行区的位置拆除隔离带,若道路中间的隔离带是标识在路面上的隔离线,则只需要在设置待行区的位置擦除这些线,再在路面改变一些划线,并改变一些红绿灯的设置便可,应用到实际中时成本极低。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现有的城市道路路口的不意图;
图2是现有的城市道路路口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2的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3的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4的道路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5的道路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9]实施例1:
如图3所不,一种有效提尚通彳丁能力的道路,包括道路1、Π、H1、IV和路口 3,所述道路1、n、m、iv中间设有隔离带9,所述隔离带9设有掉头区,所述道路1、n、m、iv以隔离带为分隔,一侧为驶入侧,一侧为驶离侧,所述道路in、miv与路口 3间设有待行区4,所述道路的驶入侧与待行区4间设有第二停车线2,所述待行区4与路口间设有第一停车线1。
[0020]所述第二停车线2为左转及直行停车线,设在驶入侧的左半部。
[0021]以下举例说明本实施例的道路应用于实际中时的控制方法,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是如何有效提尚道路通彳丁能力的:
将道路ΙΠ和miv分别分成第一支路5、第二支路6、第三支路7和第四支路8,第一支路5、第二支路6、第三支路7和第四支路8以隔离带9为分隔,一侧为驶入侧5a、6a、7a、8a,一侧为驶离侧5b、6b、7b、8b。
[0022]设第一支路5、第二支路6、第三支路7和第四支路8分别为北向段、南向段、西向段和东向段,本实施例的道路结构应用在实际中的一个具体方法为:
1、南向段绿灯通行,此时可以有两种状态:
(1)其它路段所有方向全部红灯,驶入侧的需要直行或左转的车辆在左转及直行停车线的位置开始停车,需要右转的车辆可以行使到第一停车线再停车;南向段驶入侧的各个方向的车辆可以经由待行区的四条车道驶入路口,再分流到右转、左转、直行各个方向的车道。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