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010074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车辆的结构,特别是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具体为一种可以使因某一小路段产生严重拥堵的高速公路快速恢复其通行能力的新型车辆设计,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上交通事故频发,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场,抢救伤者和财产(必须移动时应当标明位置),并迅速报告公安机关或者执勤的交通警察,听候处理。交警赶往现场和处理完毕将耗费相当一段时间,在此期间此路段的通行能力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瘫痪,严重影响后续车辆的正常行驶,将耽误出行者大量的出行时间,会产生恶劣的社会影响和经济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高速公路上因某一小路段产生意外而影响整条道路正常通行的现象,提供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该疏导车辆可以在事故地点变形为一座应急桥,供后面的车辆依次通过。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包括牵引车头,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车头后部连接有桥体,所述桥体为平板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行动轮,其内部设有两层空腔,两层空腔内分别设有前桥板、后桥板,前、后桥板均为可伸缩结构。
[0005]前、后桥板分别由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依次套装连接构成可伸缩结构。
[0006]前、后桥板分别通过机械滑轮组件伸缩安装在桥体的两层空腔内。
[0007]所述牵引车头高3.5米、长3米、宽7.5米。
[0008]所述桥体高2.2米、长6米、宽7.5米。
[0009]前、后桥板伸展后长度为11.5米。
[0010]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分别长5米、4米、2.5米。
[0011]所述桥体的两层空腔厚度均为20厘米。
[0012]前、后桥板分别置于桥体内腔的左、右位置。
[0013]本实用新型设计出一种可以变形成应急桥的高底盘车辆,分为前面的牵引车头和后面的桥体两部分,可供各种小轿车在上面通过,且桥体前、后两侧有三节依次缩放在车顶部空间(即桥体内腔)中的桥板。
[0014]当高速公路上发生车辆碰撞等意外,且在短时间内车辆无法移开,后面的车辆将会越积越多,形成拥堵,对交通起到不良的影响。这时停在服务区的高速公路可移动应急桥车(即本实用新型)可以从拥堵的小轿车顶上行驶到事发地点。到达事故现场后,桥体停在出事故的车辆上方,牵引车头继续向前行驶一段距离,以不影响后续待行车辆通过桥体为准。然后将前、后桥板伸展打开放下,即刻形成一座应急桥,供后面的车辆依次通过事故现场,且交警可在桥体下方处理交通事故。
[0015]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辆车可以在事故地点形成一座应急桥,在交警处理事故的过程中,事故后方的车辆能够有序的通过事故地点,解决高速公路事故导致的拥堵情况,为其他车辆的通行节约了大量时间,具有较强的实施可能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高速公路发生交通事故产生拥堵时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实用新型驶往事故现场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前、后桥板伸展放下后的示意图;
[0019]图4为拥堵车辆通过本实用新型时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桥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牵引车头、2桥体、3后桥板、4前桥板、5行动轮、6第一连接板、7第二连接板、8第三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包括牵引车头1、连接在牵引车头后部的桥体2。牵引车头高3.5米,长3米,宽7.5米,中间是驾驶室,两边是动力装置,牵引车头底部至地面的距离为2米。
[0023]桥体为平板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行动轮5,其内部设有两层空腔,每层空腔厚度为20厘米,两层空腔内分别设有前桥板4、后桥板3,前、后桥板分别通过机械滑轮组件伸缩安装在桥体的两层空腔内。
[0024]桥体高2.2米、长6米、宽7.5米,底盘净高2米(以不影响后续待行车辆通过桥体为准)。为了减轻自重,前、后桥板分别置于桥体内腔的左、右位置,分别与两个行车道位置对应。
[0025]前、后桥板伸展后长度为11.5米,可以满足小汽车和SUV正常通行,分别由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依次套装连接构成可伸缩结构,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分别长5米、4米、2.5 米。
[0026]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依次为第一连接板6、第二连接板7、第三连接板8。第一连接板的内部空腔形状与第二连接板的外形相匹配,以便于第二连接板在第一连接板的空腔内自由伸缩;第二连接板的内部空腔形状与第三连接板的外形相匹配,以便于第三连接板在第二连接板的空腔内自由伸缩。
[0027]目前我国高速公路交通事故频发,而发生事故之后,要等候交警处理现场,不能立即将事故车辆移至别处,后续待行车辆不得不停车等待交警处理完毕,因此将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会对道路通行能力产生严重的影响,这些都严重浪费了出行者的时间。
[0028]当高速公路产生事故而导致拥堵时,本实用新型从距离事故现场最近的服务区驶向事故现场,到达现场后,牵引车继续向前行驶至不影响待行车辆通过桥体的位置。桥体停在出事故的车辆上方,然后将前后的桥板打开放下,即刻形成一座应急桥,供车辆通过事故现场,交警可在疏导车辆下方处理交通事故。
[0029]本实用新型使得交警处理事故的同时不影响其他车辆的正常行驶,为出行者节约了大量的等待时间,很大地提升了出行效率。在如今时间和效率就是金钱的社会,本实用新型将挽回相当一部分没必要的损失。
【主权项】
1.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包括牵引车头(I),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车头后部连接有桥体(2),所述桥体为平板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行动轮(5),其内部设有两层空腔,两层空腔内分别设有前桥板(4)、后桥板(3),前、后桥板均为可伸缩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前、后桥板分别由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依次套装连接构成可伸缩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前、后桥板分别通过机械滑轮组件伸缩安装在桥体的两层空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车头高3.5米、长3米、宽7.5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所述桥体高2.2米、长6米、宽7.5米。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前、后桥板伸展后长度为11.5米。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三块空心结构的连接板分别长5米、4米、2.5米。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所述桥体的两层空腔厚度均为20厘米。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其特征是,前、后桥板分别置于桥体内腔的左、右位置。
【专利摘要】一种缓解高速公路交通拥堵的疏导车辆,属于交通工具技术领域。包括牵引车头,其特征是,所述牵引车头后部连接有桥体,所述桥体为平板结构,其底部四角分别设有行动轮,其内部设有两层空腔,两层空腔内分别设有前桥板、后桥板,前、后桥板均为可伸缩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一辆车可以在事故地点形成一座应急桥,在交警处理事故的过程中,事故后方的车辆能够有序的通过事故地点,解决高速公路事故导致的拥堵情况,为其他车辆的通行节约了大量时间,具有较强的实施可能性和较高的经济效益。
【IPC分类】B60P3/00, E01D15/10, E01C9/08
【公开号】CN204662197
【申请号】CN201520308047
【发明人】沈家军, 曹志铭, 王群
【申请人】扬州大学
【公开日】2015年9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5月14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