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69632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内六角扭矩传送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传送器,尤其适用于各种规格的内六角扭矩传 送器。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机械行业的不断发展,对各种紧固件的扭矩要求越来越高。在
一些高精密行业中,人们开始使用各种自动扭矩拧紧装置,如BOSCH公司 生产的Screwdriver装置。这种自动扭矩柠紧装置能够在柠紧或者松放时实 现预先设定的扭矩和角度要求,因此,代表了柠紧器最先进的发展方向。但 是,这种拧紧装置也具有较多的缺点,如设备极高,通常每台达到10—20 万人民币;体积较为庞大, 一般驱动头和扭矩放大器的长度涉及到0.5m, 而主控器的体积更大,通常为普通电脑机箱的3倍;并且控制和操作都相对 复杂,不易掌握,需要特定的专用人员经过培训掌握PLC控制系统和其扭 紧装置自带的扭矩和角度设定软件SL300。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特别是 在我国的机械领域如汽车行业、自动化装配行业等,大多数情况下仍然采用 气动扭紧器和手动扭紧器。在采用手动扭紧器时,操作者通常会碰到工装空 间复杂狭小而无法紧固的情况。这就给工装带来很多的不必要麻烦,影响了 搡作线的进度和紧固的质量;并且,当所需要拧紧的装置为核心部件,不能 达到预设扭矩值通常无法进行后续工序或者将严重影响产品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六角扭矩传送器,该内六角扭矩传送 器能够克服由于工装空间过小而无法保证内六角紧固件达到规定扭矩要求, 并且,该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扭矩传送器,该扭矩传送器包括第一部件,用于 与待紧固件相连接以实现紧固;第二部件,设在第一部件上,用以与扭矩扳 手相连接以传递预设扭矩。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传送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之间固定连接或者 活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传送器,第二部件为内六角扳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传送器,扭矩传送器为单向扭矩传送器或者双向 扭矩传送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扭矩传送器,通过该扭矩传送器,施加到待紧固件上 的实际扭矩=目标扭矩*扭矩扳手力臂/(扭矩传送器有效力臂+扭矩扳手力臂)。
本实用新型的扭矩传送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用于扭矩要求较高并且 空间狭小的区域。


图1A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示意图; 图1B为本实用新型的单向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示意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双向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容易理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 神下,本领域熟悉此项技术的 一般技术人员可以提出本实用新型的多个结构 方式。因此以下具体实施方式
以及附图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具体说 明,而不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全部或者视为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定 或限制。在工装紧固中采用扭矩扳手进行紧固时,扭矩扳手利用连接头与待紧固 件上的相应的连接头或者螺栓等相连接,通过相应的设备设定扭矩值来实现 紧固的扭矩达到预设要求。但是在较小空间进行工件紧固时,扭矩扳手无法 与转接头连接,从而无法有效地对待紧固件进行紧固。而通常,内六角扳手 结构简单,并且具有一定的工作长度,因此通常可以直接与待紧固件上的相 应的连接头或者螺栓等相连接实现紧固,而显然,内六角扳手无法与扭矩扳 手直接配合使用来达到具体扭矩要求。正是基于此,本发明的具体结构如附
图1和2所示。
如附图1A和1B所示,本发明的内六角扭矩传送器包括转接头1和内 六角扳手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转接头1固定在内六角扳手 2上,并根据实际需要确定在内六角扳手2上的具体位置。转接头l和内六 角扳手2之间的固定连接可以采用焊接等机械常用连接方式。当然,对于本 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转接头1和内六角扳手2之间还可以设定为卡接 等,使得转接头1可以与各种类型的内六角扳手2实现固定或者松开。
其中,转接头l的结构与扭矩扳手(未图示)相适应,用于与扭矩扳手 (未图示)相连接以保证紧固的扭矩。内六角扳手2与待紧固件上的螺松或 者其它连接头相连接。用以将扭矩扳手的扭矩传送到待紧固件上,并实现待 紧固件的紧固。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该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作用,通过
由于在扭矩扳手上多加了扭矩传送器使得扭矩扳手的臂长增长,从而在同样 大小的力的输入下扭矩比原设定值要大,因此,在实际使用前,应当根据扭 矩传送器的臂长调节扭矩,具体计算如下实际所需扭矩=目标扭矩*扭矩扳 手力臂/(扭矩传送器有效力臂+扭矩扳手力臂)。
附图2A和2B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六角扭矩传送器的另一种实施方 式。该扭矩传送器相比于第一实施例,转接头1'和内六角扳手2'的结构和 布局基本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其区别在于,该扭矩传送器为双向扭矩传送器,也就是说,在该实施例中,转接头l'两端都可以与扭矩扳手(未图示)相适 应,用于与扭矩扳手(未图示)相连接以保证紧固的扭矩。
容易理解,本实用新型还有多个实施方式,例如本发明的扭矩传送器可
以不用限定于内六角,在该情况下,只需将内六角扳手2设为其它类型的扳 手即可。因此,在不变更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下,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 人员而言,对上述实施例所作的显而易见的修改和变化,均为本实用新型权 利要求所包含。
本实用新型的扭矩传送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用于扭矩要求较高并且 空间狭小的区域。
权利要求1.一种扭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该扭矩传送器包括第一部件,用于与待紧固件相连接以实现紧固;第二部件,设在所述第一部件上,用以与扭矩扳手相连接以传递预设扭矩。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部件与所述第 二部件之间固定连接或者活动连接。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部件为内六角 扳手。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矩传送器为单向 扭矩传送器或者双向扭矩传送器。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送器,其特征在于,通过该扭矩传送器,施 加到待紧固件上的实际扭矩=目标扭矩*扭矩扳手力臂/ (扭矩传送器有效 力臂+扭矩扳手力臂)。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扭矩传送器。该扭矩传送器包括第一部件,用于与待紧固件相连接以实现紧固;第二部件,设在第一部件上,用以与扭矩扳手相连接以传递预设扭矩,并且本实用新型的扭矩传送器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地用于扭矩要求较高并且空间狭小的区域。
文档编号B25B23/00GK201353747SQ200820155768
公开日2009年12月2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21日
发明者艳 曾, 李毅刚 申请人:上海通用汽车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