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08221阅读:1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缆操作台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线缆操作台
技术领 域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尤其涉及通信线缆的线缆操作台。
背景技术
在线缆施工维护过程中,经常需要使用线缆工作台。现在的各类工作台,有些结构不合理,使用不方便,有些特别笨重,移动不容易,有些构造过于复杂,占地大,且容易损坏
坐坐寸寸o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工作台携带不方便、占地大的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线缆操作台,该线缆操作台包括至少二块连接板和至少三根支柱;所述至少二块连接板通过铰链连接,并能绕铰链转动而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所有支柱在所有连接板构成工作台面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点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呈多边形的顶点分布;所有连接板由所述支柱脱离连接板而绕铰链转动而构成折叠状。可选地,所述至少三根支柱具体是所述支柱是结构相同的三根支柱,每一根支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孔,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与所述支柱数量相等的插销,所有连接板中,其中一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二个插接口,另一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个插接口,一根支柱插入一个插接口,一个插销插入一个支撑孔并与支柱所连接的连接板的一表面接触。可选地,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卡扣件和卡持件,该卡扣件包括基部、连接于基部两端且平行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相邻连接板中的一块连接板连接;所述卡持件包括弧形的卡持部、与卡持部连接的把持部和与所述把持部枢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相邻连接板中的另一块连接板连接。可选地,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线缆夹,该线缆夹包括通过枢轴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设置有弧形的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片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绕所述枢轴相对运动而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而夹持线缆。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I、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板可以绕铰链转动而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并在构成工作台面时由支柱支撑,而在支柱脱离时可以折叠状,所以,在不需要时即可折叠成折叠状而方便携带,移动方便,使用方便,缩小占地位置。2、由于设置有至少三根结构相同的支柱,每一个支柱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孔且一个支撑孔插入一个插入件,所以,根据插入件插入的插入孔的位置不同能够适应不同的场地,地形适应性好。3、由于设置有卡持件和卡扣件,所以,卡持件和卡扣件的配合可以使得连接板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时,连接板不会松动。[0012]4、由于包括线缆夹,能够夹持线缆并且将线缆固定在工作台面上,线缆不会松动。


[0013]图I是本实用新型线缆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部分的放大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线缆工作台的线缆夹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达成目的及功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予以详细说明。请参阅图I。本实用新型线缆操作台包括至少二块连接板I和至少三根支柱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I有4块,该4块连接板通过铰链连接而成,铰链连接的目的是使得所述连接板I能够因为铰链结构而折叠或者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所以,只要能达到这个目的的铰链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铰链是活页。请继续参阅图1,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卡扣件3和卡持件4,该卡扣件3包括基部31、连接于基部31两端且平行的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所述第二连接部33与相邻连接板中的一块连接板连接,比如,图I中从左至右第一块连接板I设置有所述卡扣件3。所述卡持件4包括弧形的卡持部41、与卡持部41连接的把持部42和与所述把持部42枢接的转轴(图中未示),所述转轴与相邻连接板中的另一块连接板I连接,比如,图I中从左至右第二块连接板I连接,因为转轴的设置,所述把持部42可以带动卡持部41在所述连接板I构成的工作台面的平面内转动。请继续参阅图I,所述支柱2的数量是三根,三根支柱2的结构相同,每一根支柱2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孔21,在本实施例中,每一根支柱2上支撑孔21有7个。为了使得支柱2能够支撑连接板I构成的工作台面,所以,支柱2与连接板I的连接点在所述连接板I构成的工作台面上呈多边形的顶点分布,达到此种目的的一个具体措施是所有连接板I中,其中一块连接板I上开设有二个插接口 11,另一块连接板I上开设有一个插接口 11,一根支柱2插入一个插接口 11,从而,所述支柱2与连接板I的连接点在所述所有连接板I构成的工作台面内呈三角形顶点分布。当然,为了使得工作台面不至于下落,所述线缆操作台还包括插销5,该插销5的数量和支柱2的数量相同,一个插销5插入一个支撑孔21并与支柱2所连接的连接板I的一表面接触,这样,所构成的工作台面不会下降。请参阅图2,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够固定线缆,所述线缆操作台还包括线缆夹6,该线缆夹6包括通过枢轴61连接的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第一夹片62设置有弧形的第一夹持部621,第二夹片63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夹持部631,第一夹持部621和第二夹持部631的弧形相对。请参阅图1,在需要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操作台时,首先,将连接板I绕所述活页打开,这样,所述连接板I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然后,握住卡持件4的把持部42并转动把持部42而带动把持部42和卡持部41绕所述转轴转动,这样,所述卡持部41绕转轴转动而位于所述第一连接部32和第二连接部33之间,所以,所述连接板I之间不会产生运动而成为稳固的工作台面;其次,将所述支柱2插入插接口 11 ;接着,将所述插销5插入支撑孔21,即一个插销5插入一个支撑孔21,这样,就组装成工作台面,特别的,为了适应不同的地形,由于三根支柱2的结构相同,将插销5插入不相应的支撑孔21即可,为方便说明此方式,将所述支柱2以图面的顺时针方向分为2A、2B和2C,将第一个插销5插入第一根支柱2A的从上至下的第一个支撑孔21,将第二个插销5插入第二根支柱2B从上至下第二个支撑孔21,将第三个插销5插入第三根支柱2C从上至下第三个支撑孔21,这样,支柱2A、2B、2C的端部距离工作台面的距离不相等,所以,能够适应不同的地形,也能够便于工作台面的高度调节,当然,插销5应该插入哪一个支撑孔21由地形决定。请参阅图2,构成所述工作台面之后,将线缆摆放于工作台面之上,将第一夹片62和第二夹片63绕枢轴61 相对运动而使得线缆夹持于第一夹持部621和第二夹持部631之间,这样,固定线缆于工作台面。请继续参阅图1,在工作台面上操作完线缆之后,拔出所述插销5,将支柱2从插接口 11中拔出,然后将每一块连接板I绕活页转动呈折叠状,缩小了所述线缆操作台所占的空间,也可以实现单手搬运,移动方便。
权利要求1.线缆操作台,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二块连接板和至少三根支柱;所述至少二块连接板通过铰链连接,并能绕铰链转动而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所有支柱在所有连接板构成工作台面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点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呈多边形的顶点分布;所有连接板由所述支柱脱离连接板而绕铰链转动而构成折叠状。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根支柱具体是所述支柱是结构相同的三根支柱,每一根支柱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支撑孔,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与所述支柱数量相等的插销,所有连接板中,其中一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二个插接口,另一块连接板上开设有一个插接口,一根支柱插入一个插接口,一个插销插入一个支撑孔并与支柱所连接的连接板的一表面接触。
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卡扣件和卡持件,该卡扣件包括基部、连接于基部两端且平行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相邻连接板中的一块连接板连接;所述卡持件包括弧形的卡持部、与卡持部连接的把持部和与所述把持部枢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与相邻连接板中的另一块连接板连接。
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线缆操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线缆操作台包括线缆夹,该线缆夹包括通过枢轴连接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第一夹片设置有弧形的的第一夹持部,第二夹片设置有弧形的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绕所述枢轴相对运动而由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而夹持线缆。
专利摘要一种线缆操作台包括至少二块连接板和至少三根支柱;所述至少二块连接板通过铰链连接,并能绕铰链转动而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所有支柱在所有连接板构成工作台面时,与所述连接板连接且与所述连接板的连接点在所述工作台面上呈多边形的顶点分布;所有连接板由所述支柱脱离连接板而绕铰链转动而构成折叠状。本实用新型由于能够折叠和构成平板状的工作台面,所以,方便携带,占地面积小。
文档编号B25H1/00GK202367728SQ201120495159
公开日2012年8月8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日
发明者李峰 申请人:上海电信工程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