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Sim卡剪卡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剪切设备,尤其涉及一种SIM卡剪卡器。
背景技术:
用户身份模块(Subscriber Identity Module,SM),通常称为“SM卡”,是保存移动电话服务的用户身份识别数据的智能卡。SIM卡的物理规格遵循一定的行业标准,SIM卡有四种型号I.原始SIM卡,其尺寸与标准信用卡相同(85X54mm);2.迷你SM卡(即Mini SM卡),是目前最常用的SM卡,由于移动终端的小型化,迷你SM卡一般裁剪为25 X 15mm的插入式,迷你SM卡在发售时一般嵌在ID-I型卡中,使用时只需沿着预制切口取下即可;3.微型SM卡卿Micro SIM卡),2010年欧洲电信标准协会从迷你SM卡发展出尺寸为15 X 12mm的微型SM卡,微型SM卡首次用于苹果公司所推出的iPad及iPhone 4,微型SIM卡与迷你SIM卡的区别仅在于塑封表面积不同;4.极微SM卡(即Nano SM卡),2011年苹果公司提出了一种极微SM卡,极微SM卡的尺寸为8. 8 X 12. 3mm,该标准为欧盟采纳为4FF标准。由于不同型号的SM卡存在着尺寸差别,这使得用户在使用微型SM卡或极微SM卡时不得不面临剪卡的问题。目前大家常用的剪卡工具为剪刀,直接将迷你SIM卡剪成微型SIM卡或将微型SIM卡剪成极微SIM卡。显然,用剪刀剪卡是非常麻烦的,而且很难保证尺寸的准确性。剪切出来的微型SIM卡边缘不平针,会存在毛刺,给使用者带来不便。申请号为201020244026. 8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微型SM卡剪卡装置,该微型SIM卡剪卡装置通过操作柄与支架的枢接转动来带动剪切块上下移动,与切口配合剪切定位于底座中的SIM卡,该微型SIM卡剪卡装置能将迷你SIM卡剪成微型SIM卡,该剪卡装置结构简单,易于操作。该剪卡装置的不足之处在于只能用于将迷你SIM卡剪切成微型SIM卡,而不能将微型SIM卡剪切成极微SIM卡。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SIM卡剪卡器,该SIM卡剪卡器既能剪切出微型SIM卡(Micro SIM卡)又能剪切出极微SIM卡(NanoSM 卡)。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头端形成有与迷你S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上设有与微型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一切口,且所述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微型SIM卡在所述迷你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切口相对应的第二切口 ;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在其头端通过枢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枢接,所述枢轴上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支架相抵,所述扭簧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操作柄相抵;第一剪切块,所述第一剪切块具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 ;所述底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与极微SIM卡外形相同的第三切口,所述第三切口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极微SM卡在所述微型SI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三切口相对应的第四切口 ;所述SM卡剪卡器还包括第二剪切块,所述第二剪切块具有与所述极微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的前后侧和尾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外缘,所述底板的头端下陷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中部处下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支架底板、沿所述支架底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出的两个侧板、以及跨接在所述两个侧板头端上的支撑板,所 述支架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相对应的第五切口和第六切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底座的底板铆接固定。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柄包括顶板、沿顶板前后侧向下延伸出的两个侧板和沿顶板头端向下延伸出的封板包围成盖状,盖于所述支架的头端,且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分别通过所述枢轴与支架的对应两个侧板可转动枢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一轴孔,所述支架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相应侧板的头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轴和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一竖向滑槽,所述第二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二竖向滑槽。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上端均呈弧面,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穿过所述第五切口和所述第六切口与所述操作柄的顶板接触;所述第一剪切快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下端呈斜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上分别沿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所述底座还设置有让所述迷你SM卡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第一插口和让所述微型SM卡插入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插口。实施本实用新型的SIM卡剪卡器,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SIM卡剪卡器通过设置两个剪切部件,既能剪切出微型SIM卡,又能剪切出极微SIM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附图中[0023]图I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M卡剪卡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另一角度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结构爆炸图,其中操作柄从该剪卡装置中移除;图4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b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支架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底座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5b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底座另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a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第一剪切块的主视图;图6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第一剪切块的俯视图;图7a是图I所示的SM卡剪卡器的第二剪切块的主视图;图7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的第二剪切块的俯视图;图8a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b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8c是图I所示的SIM卡剪卡器处于完成剪切状态的结构示意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图I和图2所示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IM卡剪卡器100。如图I所示,该SIM卡剪卡器100包括底座10、支架30和操作柄50,支架30固定在底座10上,操作柄50在其头端与支架30枢接从而能够相对于支架30绕枢轴80转动。操作柄50上设有第一剪切块60 (参见图3)和第二剪切块70,第一剪切块60具有与微型SIM卡尺寸一致的横截面(参见图6b),第二剪切块70具有与极微SIM卡尺寸一致的横截面(参见图7b),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可随操作柄50的转动而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从而分别穿透支架30和底座10上对应设置的第一切口 14和第三切口 16,对SM卡进行剪切。具体如图2所示,底座10主要由底板11和沿底板11的前后侧和尾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外缘12包围构成。底板11的头端未设置外缘而呈开放式,底板11的头端形成有与迷你S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凹陷部13,用于容置迷你SM卡,并且第一凹陷部13上设置有与微型S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切口 14,第一切口 14在第一凹陷部13上的位置与待剪切的微型SM卡在迷你S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以便将微型SM卡从容置在第一凹陷部13中的迷你SM卡上剪切下来。靠近底板11的中部设置有与微型SM卡外形一致第二凹陷部15,用于容置微型SM卡,并且第二凹陷部15上设置有极微SM卡外形一致的第三切口 16,第三切口 16在第二凹陷部15的位置与待剪切的极微SM卡在微型S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以便将极微SIM卡从容置在第二凹陷部15中的微型SIM卡剪切下来。第一凹陷部13和第二凹陷部15均位于底板11的中轴线上。如图3和图4a所示,支架30包括支架底板31、沿支架底板31的前后两侧向上延伸出的前侧板33和后侧板32、以及跨接在前侧板33和后侧板32头部位置上的支撑板34。支架30通过支架底板31固定在底座10的底板11上,其固定方式可以采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各种技术手段。例如,支架底板31可与底板11铆接固定。 优选地,参照图4a,支架30的支撑板34包括横板343、竖板344和连接板345,横板343由竖板344的两侧边垂直向下延伸而成,由竖板344的底边水平延伸形成连接板345,连接板345连接竖版344和前侧板33以及竖版344和后侧板32。显而显见地,前述或后文中的第五切口 341和第六切口 342均是设置在支撑板34的横板343上。本实用新型的支撑板34也可以为其他形状,例如支撑板可以直接为一平直的板。如图4a所示,支架30的前侧板33和后侧板32对应设置有第一轴孔35、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37,分别用于安装枢轴80、第一支承轴91和第二支承轴92。其中,第一轴孔35靠近前、后侧板的头端设置并在水平方向上贯通至前后侧板的头端,第一轴孔35、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分别间隔一定的距离。此外,支架30的支架底板31上形成有分别与底座10上的第一切口 14和第三切口 16相对应的第二切口 311和第四切口 312,支架30的支承板34也设置有分别与底做10的第一切口 14和第三切口 16相对应的第五切口 341和第六切口 342,第一切口 14、第二切口 311和第五切口 341均具有与微型SM卡相同的外形尺寸,且其位置亦与容置在底座10的第一凹陷部13中的迷你SM卡·上待剪切的微型SIM卡位置相对应,第三切口 16、第四切口 312和第六切口 342均具有与极微SM卡相同的外形尺寸,且其位置亦与容置在底座10的第二凹陷部15中的微型SM卡上待剪切的极微SM卡位置相对应。如图5a和图5b所示,支架底板31与底板11上的第一凹陷部13包围出用于容置迷你SIM卡的第一容置空间17,支架底板31与底板11上的第二凹陷部15包围出用于容置微型SM卡的第二容置空间18,第一凹陷部13朝向底座头端方向设置有第一插口 131,第二凹陷部15朝向底座尾端方向设置有第二插口 151,第一插口 131和第二插口 151分别连通第一容置空间17和第二容置空间18,在底板11上开设有凹槽111,凹槽111从第一插口131开始并朝着底座尾端方向延伸,凹槽111的宽度与第一插口 131的宽度相当,凹槽111的长度要略长于微型SIM卡,显而易见地,设置凹槽111的目的是为了方便微型SIM卡的插入。优选地,参照图4a和图5a,在底板11的头端部分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30的插槽112,插槽112的横截面为矩形,两插槽112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两侧,底板11的中部位置设置有用于固定支架30的插孔113,插孔113的横截面为圆形,两插孔113分别位于底板11的两侧。与此相对应地,支架底板31上设置与插槽112相适应的槽体315以及与插孔113相适应的柱体316。再如图3所示,操作柄50由顶板51、沿顶板51前后侧向下延伸出的两侧板52和沿顶板51的头端向下延伸出的封板53包围形成类似盖子结构,盖在支架30的头端并通过枢轴80与支架枢接(参见图I所示)。操作柄50的两侧板52上对应设置第二轴孔521、第三轴孔522和第四轴孔523。操作柄50通过枢轴80穿过其侧板上的第二轴孔521以及支架30的前后侧板上的第一轴孔35而实现枢接,即操作柄50可相对于支架30绕枢轴80转动。另外,枢轴80上安装有扭簧40,扭簧40的一个自由端抵住支架30的支架底板31,扭簧40的另一自由端抵住操作柄50的顶板51.扭簧60复位时,其复位弹力使得操作柄50相对于支架30转动至打开位置(如图8a所述的初始状态)。进一步如图3所示,第一剪切块60通过其上设置的第五轴孔61 (参照图6a)安装在第一支承轴91上,第二剪切块70通过其上设置的第六轴孔71 (参照图7a)安装在第二支承轴92上,第一支承轴91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30的两侧板上的第一竖向滑槽36进而固定安装在操作柄50的两侧板的第三轴孔522中,第二支承轴92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30的两侧板上的第二竖向滑槽37进而固定安装在操作柄50的两侧板的第四轴孔523中,这样的话,当操作柄50相对于支架30转动时,可以带动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分别沿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37移动。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的上端分别穿出支撑板34上开设的第五切口 341和第六切口 342,并与操作柄50的顶板51相接触。第一剪切块60的下端正对着支架底板31上的第二切口 311 (参照图4b)和底座10的底板11上的第一切口 14 (参照图5a),第二剪切块70的下端正对着支架底板31上的第四切口312和底座10的底板11上的第三切口 16 (参照图5a)。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的下端在初始状态下可分别置支架底板31上的第二切口 311和第四切口 312中。优选地,参照图3,在第一竖向滑槽36的底端设计成与第一支承轴91相适应的凹形,同理第二竖向滑槽37底端也设计成凹形。当然,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37的形状,例如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37可设计成矩形。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中,如图6a和图7a所示,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的上端分别呈第一弧面62和第二弧面72,以便于在操作柄50转动过程中更好的与操作柄50的顶板51相接触;并且,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的下端分别设计成第一斜面63和第二斜面73,以便于SM卡的剪切。由于第一剪切块60更靠近枢轴80,故第一剪切块60长度要短于第二剪切块70。优选地,参照图4,支架底板31上沿其第二切口 311和第四切口 312还分别设置有向上延伸出的第一导向壁313和第二导向壁314,支撑板34上沿其第五切口 341和第六切口 342分别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三导向壁346和第四导向壁347,上述的导向壁均用于为第一剪切块60和第二剪切块70的上下移动提供导向。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制第一导向壁313、第二导向壁314、第三导向壁346和第四导向壁347的具体形状。另外可根据实际情况,可在上述的导向壁前后侧方向设置有与支承轴相适应的凹槽。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的SIM卡剪卡器的长度约为142. 43mm,宽度约为36mm,未使用时其高度约为69mm,未使用时操作柄50与底座10间的夹角约为16. 47°,底座10的高度约为9. 5mm。上述尺寸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SIM剪卡器。以下将结合图8a-图Sc介绍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SM卡剪卡器的工作原理。该SIM卡剪卡器100可以单独对迷你SIM卡或微型SIM卡进行剪切,也可以同时对迷你SM卡和微型SM卡进行剪切。以下将说明该SM卡剪卡器同时对迷你SM卡和微型SM卡进行剪切的情形。如图8a所示的初始状态下,扭簧40处于复位状态,致使操作柄50相对于支架30绕枢轴80转动而张开。此时,安装第一剪切块60的第一支承轴91位于第一竖向滑槽36的最上端,安装第一剪切块70的第二支承轴92位于第二竖向滑槽37的最上端,第一剪切块60的剪切斜面最下端位于第二切口 311内,第二剪切块70的剪切斜面最下端位于第四切口 312之上。此时,待剪切的迷你SM卡从第一插口 131插入底板11上形成的第一凹陷部13,微型SM卡从第二插口 151插入底板11上形成的第二凹陷部15。当操作者对操作柄50施加作用力,使其克服扭簧40的弹力而相对于支架30绕枢轴80向下转动时,操作柄50的转动带动第一支承轴91以及第一剪切块60沿第一竖向滑槽36向下移动,同时也带动第二支承轴92以及第二剪切块70沿第二竖向滑槽37向下移动,第一剪切块60的下端逐渐接触迷你SIM卡并进而剪切该SIM卡,与此同时第二剪切块的下端逐渐接触微型SM并进而剪切该SM卡。在此过程中,第一支承轴91在第一竖向滑槽内的竖向移动或第二支承轴92在第二竖向滑槽37内的竖向移动会导致操作柄50相对于支架30在水平方向上沿第一轴孔35发生一定的位移。当操作柄50转动到图Sb所示的位置时,第一剪切块60的剪切斜面63最下端已穿过底座10上的第一切口 14将微型SIM卡的对应一部分剪出,而第一剪切块60的剪切斜面最上端正好开始剪切SIM卡,同时第二剪切块70的剪切斜面73最上端端已穿过底座10上的第三切口 16将极微SIM卡从微型SIM卡上完全剪切下来。操作者对操作柄50继续施加作用力,使操作柄50相对于30绕枢轴80转动到与支架30相抵时(例如,操作柄50的顶板51与支架30的支承板34相抵时),如图8c所示,第一支承轴91和第二支承轴92分别位于第一竖向滑槽36和第二竖向滑槽37的最下端,此时第一剪切块60的整个下端剪切斜面已从底座10的第一切口 14穿出,微型SM卡已完 全从迷你SM卡上剪切下来,与此同时第二剪切块70的整个下端已经完全穿过底座10。微型SIM卡剪切完成后,操作者松开操作柄50,则扭簧60的复位弹力致使操作柄50相对于支架30张开,该SIM卡剪卡器回到图8a所示的初始状态。应当理解的是,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1.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头端形成有与迷你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一凹陷部,且所述第一凹陷部上设有与微型SM卡外形相同的第一切口,且所述第一切口在所述第一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微型SM卡在所述迷你S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 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所述底座上,且所述支架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切口相对应的第二切口 ; 操作柄,所述操作柄在其头端通过枢轴与所述支架可转动枢接,所述枢轴上装设有一扭簧,所述扭簧的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支架相抵,所述扭簧的另一个自由端与所述操作柄相抵; 第一剪切块,所述第一剪切块具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二切口; 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置有与所述微型SIM卡外形一致的第二凹陷部,且所述第二凹陷部设有与极微SM卡外形相同的第三切口,所述第三切口在所述第二凹陷部的位置与所述极微SM卡在所述微型SM卡上的位置相一致;所述支架设有与所述第三切口相对应的第四切口 ;所述SIM卡剪卡器还包括第二剪切块,所述第二剪切块具有与所述极微SM卡外形一致的横截面,正对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安装在所述操作柄上以随所述操作柄的转动而竖向移动并穿透所述第三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和沿所述底板的前后侧和尾端向下弯折形成的外缘,所述底板的头端下陷形成所述第一凹陷部,靠近所述底板的中部处下陷形成所述第二凹陷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固定于所述底座的支架底板、沿所述支架底板前后两侧向上延伸出的两个侧板、以及跨接在所述两个侧板头端上的支撑板,所述支架底板上设有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相对应的第五切口和第六切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底板与所述底座的底板铆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包括顶板、沿顶板前后侧向下延伸出的两个侧板和沿顶板头端向下延伸出的封板包围成盖状,盖于所述支架的头端,且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分别通过所述枢轴与支架的对应两个侧板可转动枢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柄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一轴孔,所述支架的两个侧板上分别设有安装所述枢轴的第二轴孔,所述第二轴孔在水平方向上贯通相应侧板的头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安装在第一支承轴和第二支承轴,所述第一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一竖向滑槽,所述第二支承轴的两端分别穿过支架两侧板上开设的第二竖向滑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上端均呈弧面,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穿过所述第五切口和所述第六切口与所述操作柄的顶板接触;所述第一剪切块和所述第二剪切块的下端呈斜面。
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上分别沿所述第二切口和所述第四切口形成有向上延伸的第一导向壁和第二导向壁。
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SIM卡剪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设置有让所述迷你SIM卡插入所述第一凹陷部的第一插口和让所述微型SM卡插入所述第二凹陷部的第二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SIM卡剪卡器,包括底座、支架、操作柄、第一剪切块和第二剪切块,所述底座上设置有分别与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外形相一致的第一凹陷部和第二凹陷部,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设置有分别与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外形相一致的第一切口和第三切口,所述操作柄与所述底座枢接,将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分别放入所述第一凹陷部和所述第二凹陷部内,向下按压所述操作柄,所述第一剪切块和和所述第二剪切块分别穿过所述第一切口和所述第三切口,从而将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分别从迷你SIM卡和微型SIM卡上剪切下来。该SIM卡剪卡器能同时剪切出微型SIM卡和极微SIM卡,使用起来十分方便。
文档编号B26F1/38GK202763923SQ201220455419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7日
发明者肖国强, 杨平, 黄明长, 黄艳芳 申请人:深圳市法码尔科技开发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