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玻璃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53636发布日期:2019-08-06 22:47阅读:356来源:国知局
一种玻璃门把手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门把手,具体为一种玻璃门把手。



背景技术:

把手即是安装在门上用来推拉打开门的工具,市面上的把手结构简单且是固定安装,其不能够活动也不具有其它用途,功能较为单调;在锁门时,在把手外还须另备锁或在门上另安装锁,如果能够将把手功能多样化,在把手上设锁,会便捷许多,针对上述问题本方案提出了一种玻璃门把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玻璃门把手,通过旋转槽使得把手可旋转,并在把手之间设锁,无需另设锁,使把手的功能性更多样实用。

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玻璃门把手,包括固定板和把手,在所述把手的背面中部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把手之间通过旋转槽连接,所述把手包括把手a和把手b,所述把手a和把手b均为空腔,在所述把手a和把手b的内部分别设有移动栓a和移动栓b,所述移动栓a和移动栓b的头端均设有延伸杆,在所述移动栓a和移动栓b上的延伸杆之间设有锁。

本发明中,沿所述把手a和把手b头端和尾端的内壁设有挡环。

本发明中,所述旋转槽包括内环和外环,在外环上均匀分布设有卡齿,在卡齿的下端设有弹簧,在所述把手与旋转槽的连接处设有与卡齿相对应的卡槽。

本发明中,所述把手为长方体状杆。

本发明中,在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安装孔。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把手可旋转且两侧把手之间设有锁,无需另备锁或安装锁,使把手的功能多样化;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使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把手a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移动栓a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移动栓b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板、2.把手、3.旋转槽、4.延伸杆、5.锁、6.挡环、2.1.把手a、2.2.把手b、2.1.1.移动栓a、2.2.1.移动栓b。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玻璃门把手,包括固定板1和把手2,在所述固定板1上设有安装孔,所述把手2为长方体状杆,在所述把手2的背面中部设有所述固定板1,所述固定板1和把手2之间通过旋转槽3连接,所述旋转槽3包括内环和外环,在外环上均匀分布设有卡齿,在卡齿的下端设有弹簧,在所述把手2与旋转槽3的连接处设有与卡齿相对应的卡槽;所述把手2包括把手a2.1和把手b2.2,所述把手a2.1和把手b2.2均为空腔,沿所述把手a2.1和把手b2.2头端和尾端的内壁设有挡环6,在所述把手a2.1和把手b2.2的内部分别设有移动栓a2.1.1和移动栓b2.2.1,所述移动栓a2.1.1和移动栓b2.2.1的头端均设有延伸杆4,在所述移动栓a2.1.1和移动栓b2.2.1上的延伸杆4之间设有锁5。

在使用是,将固定板1安装在门上,把手2可通过旋转槽3旋转,在外出锁门时,将把手2旋转使移动栓a和移动栓b的头端相对,然后通过移动栓a2.1.1和移动栓b2.2.1的尾端将延伸杆4推出并将延伸杆4之间的锁5锁上即可,在开锁5后可通过旋转槽3将把手2旋转回位,再将延伸杆4推回至把手2内部复位即可。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本发明公开一种玻璃门把手,包括固定板和把手,在所述把手的背面中部设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固定板和把手之间通过旋转槽连接,所述把手包括把手A和把手B,所述把手A和把手B均为空腔,在所述把手A和把手B的内部分别设有移动栓A和移动栓B,所述移动栓A和移动栓B的头端均设有延伸杆,在所述移动栓A和移动栓B上的延伸杆之间设有锁。本发明中的把手可旋转且两侧把手之间设有锁,无需另备锁或安装锁,使把手的功能多样化;本发明结构简单、安装便捷、具有实用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书发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兰贸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1.31
技术公布日:2019.08.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