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623328发布日期:2020-05-06 22:27阅读:445来源:国知局
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执行器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电动执行器拉线完成后,需要另外的反向推动机构解锁,电动执行器无法自行完成解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方案:

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输出齿轮、用于驱动输出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与输出齿轮相互啮合且用于卷动拉线的卷丝齿轮、扭簧座、对扭簧座产生运动阻力的阻尼器、以及设于扭簧座内且与扭簧座固定连接的扭簧,扭簧的旋转脚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杆,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设有带动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带动齿轮相互啮合。

一种优选方案是输出齿轮的一端面同轴固定有飞轮,飞轮的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槽,扭簧的旋转脚卡设在固定槽内。

一种优选方案是扭簧座为管状结构,扭簧固定在管状结构内,扭簧的旋转脚伸出管状结构且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一种优选方案是扭簧座的外壁设有传动齿轮,阻尼器的外壁设有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阻尼齿轮。

一种优选方案是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相互盖合。

综合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时带动卷丝齿轮转动,卷丝齿轮转动时卷动拉线,卷丝齿轮带动拉线完成工作行程,同时,扭簧处于扭转状态;当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时,输出齿轮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复位,输出齿轮在复位过程中带动卷丝齿轮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专门机构反推卷丝齿轮复位。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输出齿轮、扭簧座和阻尼器组装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爆炸图;

图5是图3的剖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飞轮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带动齿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阐述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及目的,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包括壳体10,还包括设于壳体10内的输出齿轮20、用于驱动输出齿轮20转动的驱动机构30、与输出齿轮20相互啮合且用于卷动拉线80的卷丝齿轮40、扭簧座50、对扭簧座50产生运动阻力的阻尼器70、以及设于扭簧座50内且与扭簧座50固定连接的扭簧51,扭簧51的旋转脚52与输出齿轮20固定连接。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输出齿轮20转动,输出齿轮20转动时带动卷丝齿轮40转动,卷丝齿轮40转动时卷动拉线80,卷丝齿轮40带动拉线80完成工作行程,同时,扭簧51处于扭转状态;当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时,输出齿轮20在扭簧51扭力的作用下复位,输出齿轮20在复位过程中带动卷丝齿轮40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专门机构反推卷丝齿轮复位。

如图1至图7所示,驱动机构30包括电机31和蜗杆32,输出齿轮20同轴设有带动齿轮21,蜗杆32的一端与电机31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带动齿轮21相互啮合。

如图1至图7所示,带动齿轮21的一端面同轴固定有飞轮60,飞轮60的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槽61,扭簧51的旋转脚52卡设在固定槽61内。带动齿轮21同轴设有齿盖22,齿盖22位于远离输出齿轮20一侧面,带动齿轮21远离输出齿轮20一侧面向内凹设有容纳槽,齿盖22位于容纳槽内,齿盖22中心贯穿有通孔,飞轮60活动套设在齿盖22的通孔内,飞轮60的外周设有两卡位角62,两卡位角62之间形成卡槽63,带动齿轮21的内壁设有凸起211,当飞轮60位于齿盖22的通孔内时,飞轮60的外周的两卡位角62伸出通孔并与凸起211相互卡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扭簧座50为管状结构,扭簧51固定在管状结构内,扭簧51的旋转脚52伸出管状结构且与输出齿轮20固定连接。扭簧51套设在扭簧座50内且与扭簧座50过盈配合。

如图1至图7所示,扭簧座50的外壁设有传动齿轮53,阻尼器70的外壁设有与传动齿轮53相互啮合的阻尼齿轮71。

如图1至图7所示,壳体10包括上壳11和下壳12,上壳11和下壳12相互盖合。输出齿轮20、驱动机构30、卷丝齿轮40、扭簧座50、阻尼器70和扭簧51分别设置在壳体10内。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输出齿轮、用于驱动输出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与输出齿轮相互啮合且用于卷动拉线的卷丝齿轮、扭簧座、对扭簧座产生运动阻力的阻尼器、以及设于扭簧座内且与扭簧座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扭簧的旋转脚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蜗杆,所述输出齿轮同轴设有带动齿轮,所述蜗杆的一端与电机主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带动齿轮相互啮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动齿轮的一端面同轴固定有飞轮,所述飞轮的另一端面设有固定槽,所述扭簧的旋转脚卡设在固定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座为管状结构,所述扭簧固定在管状结构内,所述扭簧的旋转脚伸出管状结构且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扭簧座的外壁设有传动齿轮,所述阻尼器的外壁设有与传动齿轮相互啮合的阻尼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上壳和下壳,上壳和下壳相互盖合。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吸式尾门电动执行器,包括壳体,还包括设于壳体内的输出齿轮、用于驱动输出齿轮转动的驱动机构、与输出齿轮相互啮合且用于卷动拉线的卷丝齿轮、扭簧座、对扭簧座产生运动阻力的阻尼器、以及设于扭簧座内且与扭簧座固定连接的扭簧,所述扭簧的旋转脚与输出齿轮固定连接。它的优点是驱动机构工作时带动输出齿轮转动,输出齿轮时带动卷丝齿轮转动,卷丝齿轮转动时卷动拉线,卷丝齿轮带动拉线完成工作行程,同时,扭簧处于扭转状态;当驱动机构停止工作时,输出齿轮在扭簧扭力的作用下复位,输出齿轮在复位过程中带动卷丝齿轮复位,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需专门机构反推卷丝齿轮复位。

技术研发人员:尹立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市著牌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04
技术公布日:2020.05.0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