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04016发布日期:2020-06-30 20:07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部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纱线染色机在对纱线进行处染前,需将待染色的纱线预先缠绕在纱管上,称为筒子纱锭,纱管一般为空心管结构,管壁上配有通流孔。筒子纱锭套在筒子纱线染色机相应的纱竹外围叠放,一般叠放1-16层,纱竹一般为空心管结构,管壁上配有通流孔,纱竹与染色机的水泵连通。染色机的水泵加压染液,染液通过空心纱竹把染液传递分配到缠绕在纱管上的纱线,完成处染过程。

专利号为cn201420394018.x,申请日为2014-07-17,公开了一种纺纱机纱管隔离盘结构,包含有:一纸套筒及二端盖,具体结构如下。纸套筒为一圆柱状中空管体,该纸套筒具有两侧端缘与一内管面;端盖中央为一盘体,盘体两侧分别为一扣抵部与一端持部,扣抵部为一齿状环形体,扣抵部用以与纸套筒的内管面产生卡合,端持部为一延伸出的中空管。端盖的扣抵部底面外方在盘体上环设有一辅助定位部,该辅助定位部上设有数个齿痕,辅助定位部向外设有一圈挡缘。

上述专利通过辅助定位部的齿痕在端盖以扣抵部卡合在纸套筒的内管面时同步与纸套筒的端缘产生咬合,将能达到辅助连结,以确实传动的效果,让纺纱能顺利进行。但是端盖固定在纱管上后,在更换喷管和清洗喷管时需要取下端盖,一般要用硬物敲击端盖,使端盖与纱管出现松动才能取下来,容易使端盖损坏,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能够使端盖围绕纱管旋转,两者旋转松动,便于将纱管取下,不损伤端盖,节约成本。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固定有卡体a、卡体b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卡体a与卡体b之间,所述固定板通过销轴铰链有旋转板的一端,所述旋转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卡体c。

所述卡体a与卡体b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固定板与卡体a的距离为h/2,所述h=15-20cm。

所述卡体a、卡体b和卡体c均为长方体结构的铁块,且方向一致。

所述固定板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卡体a的长度方向。

所述手柄为钢管,所述卡体a和卡体b均焊接在钢管上。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通过卡体a、卡体b和卡体c卡合在端盖的三个点上,板动手柄使端盖现对于纱管旋转,端盖和纱管出现松动后,将端盖取下脱离纱管,避免了拿硬物敲击端盖松动,端盖保证完好无损,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卡体c能够旋转活动,移动卡体c在端盖的卡合位置,便于找到合适的点固定,更加顺利,旋转活动的卡体c使三个卡体的卡合范围发生变化,使该装置适用于多种半径的端盖,适应性广。

2、通过固定板设在卡体a和卡体b的中间位置,卡体c分别与卡体a和卡体b等距,板动手柄时三个卡点受力均匀,更容易板动端盖。

3、通过固定板与卡体a垂直设置,便于,卡体c与卡体a和卡体b处于同一面上作用。

4、通过钢管重量更轻,焊接稳固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合端盖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手柄,2、卡体a,3、卡体b,4、卡体c,5、固定板,6、销轴,7、旋转板,8、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固定有卡体a2、卡体b3和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卡体a2与卡体b3之间,所述固定板5通过销轴6铰链有旋转板7的一端,所述旋转板7的另一端固定有卡体c4。

将卡体a2和卡体b3接触在端盖8的右侧边,旋转板7围绕a2和卡体b3中间位置旋转,卡体c4沿端盖8的左侧边移动,卡体c4接触到端盖8的左侧边一个合适位置,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将端盖8的边端卡合,一只手稳固旋转板7,另一只手对手柄1施力,使手柄1旋转扭动端盖8,直到端盖8与纱管松动后脱离纱管,通过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卡合在端盖8的三个点上,板动手柄1使端盖现对于纱管旋转,端盖8和纱管出现松动后,将端盖8取下脱离纱管,避免了拿硬物敲击端盖松动,端盖保证完好无损,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卡体c4能够旋转活动,移动卡体c4在端盖8的卡合位置,便于找到合适的点固定,更加顺利,旋转活动的卡体c4使三个卡体的卡合范围发生变化,使该装置适用于多种半径的端盖,适应性广。

1、手柄,2、卡体a,3、卡体b,4、卡体c,5、固定板,6、销轴,7、旋转板,8、端盖。

实施例2

如图1至2所示,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手柄1,所述手柄1上固定有卡体a2、卡体b3和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卡体a2与卡体b3之间,所述固定板5通过销轴6铰链有旋转板7的一端,所述旋转板7的另一端固定有卡体c4。

所述卡体a2与卡体b3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固定板5与卡体a2的距离为h/2,所述h=15-20cm。

所述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均为长方体结构的铁块,且方向一致。

所述固定板5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卡体a2的长度方向。

所述手柄1为钢管,所述卡体a2和卡体b3均焊接在钢管上。

将卡体a2和卡体b3接触在端盖8的右侧边,旋转板7围绕a2和卡体b3中间位置旋转,卡体c4沿端盖8的左侧边移动,卡体c4接触到端盖8的左侧边一个合适位置,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将端盖8的边端卡合,一只手稳固旋转板7,另一只手对手柄1施力,使手柄1旋转扭动端盖8,直到端盖8与纱管松动后脱离纱管,通过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卡合在端盖8的三个点上,板动手柄1使端盖现对于纱管旋转,端盖8和纱管出现松动后,将端盖8取下脱离纱管,避免了拿硬物敲击端盖松动,端盖保证完好无损,节约了成本,同时通过卡体c4能够旋转活动,移动卡体c4在端盖8的卡合位置,便于找到合适的点固定,更加顺利,旋转活动的卡体c4使三个卡体的卡合范围发生变化,使该装置适用于多种半径的端盖,适应性广。

通过固定板设在卡体a2和卡体b3的中间位置,卡体c4分别与卡体a2和卡体b3等距,板动手柄时三个卡点受力均匀,更容易板动端盖。

通过固定板5与卡体a2垂直设置,便于,卡体c4与卡体a2和卡体b3处于同一面上作用。

通过钢管重量更轻,焊接稳固性强。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

本技术:
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手柄(1),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上固定有卡体a(2)、卡体b(3)和固定板(5),所述固定板(5)设置在卡体a(2)与卡体b(3)之间,所述固定板(5)通过销轴(6)铰链有旋转板(7)的一端,所述旋转板(7)的另一端固定有卡体c(4)。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a(2)与卡体b(3)之间的距离为h,所述固定板(5)与卡体a(2)的距离为h/2,所述h=15-2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体a(2)、卡体b(3)和卡体c(4)均为长方体结构的铁块,且方向一致。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5)的长度方向垂直与卡体a(2)的长度方向。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1)为钢管,所述卡体a(2)和卡体b(3)均焊接在钢管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绞纱染色机喷管端盖拆卸装置,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上固定有卡体A、卡体B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在卡体A与卡体B之间,所述固定板通过销轴铰链有旋转板的一端,所述旋转板的另一端固定有卡体C。通过卡体A、卡体B和卡体C卡合在端盖的三个点上,板动手柄使端盖现对于纱管旋转,端盖和纱管出现松动后,将端盖取下脱离纱管,避免了拿硬物敲击端盖松动,端盖保证完好无损,节约了成本。

技术研发人员:廖建军;汤伟;李强;张海;吴波;胡立志;熊丽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省宜宾惠美线业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9.04
技术公布日:2020.06.3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