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黄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33363发布日期:2020-06-17 00:26阅读:1280来源:国知局
一种大黄切片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炮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大黄切片装置。



背景技术:

大黄是多种蓼科大黄属的多年生植物的合称,也是中药材的名称。在中国地区的文献里,“大黄”指的往往是马蹄大黄。在中国,大黄主要作药用,但在欧洲及中东,他们的大黄往往指另外几个作食用的大黄属品种,茎红色。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秋末茎叶枯萎或次春发芽前采挖。除去细根,刮去外皮,切瓣或段,绳穿成串干燥或直接干燥。中药大黄具有攻积滞、清湿热、泻火、凉血、祛瘀、解毒等功效,大黄在生产的时候需要进行切片加工。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201821936585.8】公布了一种大黄切片装置,包括台面、固定夹板和切片刀组,所述台面的底部设置若干个支撑腿,所述台面的表面中部设有垫板,所述垫板的两侧均安装所述固定夹板,所述固定夹板的内部设置若干个横向排列的刀槽,且相邻的两个所述刀槽之间的间距相等;所述垫板的其中一端安装推板。该方案通过在台面上安装垫板,大黄放置在垫板进行切片,垫板为木质材料,避免切片刀组磨损,而且垫板的两侧安装用来固定大黄的固定夹板,固定夹板上设置的若干个刀槽与切片刀组的刀片相对应,当切片刀组通过第二气缸控制上下切割的时候,可以一次性的切出较多数量的大黄薄片,提高大黄切片的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提高工作效率的特点。

该方案虽然解决了效率的问题,但是大黄的粗细不一,如果采用统一的切片厚度,每片大黄的重量不一,导致后期包装称重时不方便计量,每包产品的重量相差很大,容易产生不合格产品,为了使得每包产品的重量一致,通常采用将大黄片弄碎的方法,使得产品的品相不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切割大黄时能够降低每片大黄的质量差,提高大黄品相的大黄切片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大黄切片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下料筒一侧设置有水平的切刀,所述挡板与切刀下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与下料筒的半径的平方大小成反比,所述下料筒另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切刀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切刀下方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下方设置有集料箱。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主轴上的曲柄以及铰接在曲柄与切刀之间的连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滑槽。

进一步的,所述切刀靠近挡板一侧设置有增摩花纹。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远离切刀一侧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连接有风机,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与进风罩连通的第一出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进风罩连通的第二出风孔。

进一步的,所述下料筒排列方式为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进一步的,所述垫板的材质为木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竖直设置下料筒,不需要传送带等装置,将下料筒的直径设置成不同大小,使得不同大小的大黄通过与之对应的下料筒下料,然后每个下料筒下方对应设置的挡板与切刀之间的距离与下料筒的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使得每次伸出下料筒的大黄重量一致,使得切片的大黄重量相差不大方便后期包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大黄切片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下料筒与挡板的配合示意图;

图3为切刀的仰视图。

附图标记:1-机架,2-下料筒,3-垫板,310-第一出风孔,4-挡板,410-第二出风孔,5-切刀,510-增摩花纹,6-滑槽,7-进风罩,8-风机,9-集料箱,10-挡料板,11-驱动装置,1101-曲柄,1102-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一种大黄切片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竖直的下料筒2,所述下料筒2下端设置有挡板4,所述下料筒2一侧设置有水平的切刀5,所述挡板4与切刀5下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与下料筒2的半径的平方大小成反比,所述下料筒2另一侧设置有垫板3,所述切刀5上连接有驱动装置11,切刀5下方设置有挡料板10,所述挡料板10下方设置有集料箱9,所述驱动装置11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主轴上的曲柄1101以及铰接在曲柄1101与切刀5之间的连杆1102,所述机架1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滑槽6,在本实用新型的其他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1也可以采用气缸或者直线电机,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所述切刀5靠近挡板4一侧设置有增摩花纹510,所述垫板3远离切刀5一侧设置有进风罩7,所述进风罩7上连接有风机8,所述垫板3上设置有与进风罩7连通的第一出风孔310,所述挡板4上设置有与进风罩7连通的第二出风孔410,所述下料筒2排列方式为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所述垫板3的材质为木头。

具体工作原理如下:工作时工人将不同直径的大黄放入不同直径的下料筒2内,大黄通过其自身重力下落,然后被挡板4挡住,电机转动通过曲柄1101连杆1102机构带动切刀5移动,对大黄进行切片,然后通过切刀5侧面上的增摩花纹510将切落的大黄片携带出挡板4,落进集料箱9内,为了便于切刀5携带大黄片,分别在垫板3和挡板4上开设有第一出风孔310和第二出风孔410,风机8向进风罩7内鼓入空气,然后空气经过第一出风孔310和第二出风孔410对大黄片产生推力,挡料板10避免大黄片落到集料箱9外。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大黄切片装置,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竖直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下料筒一侧设置有水平的切刀,所述挡板与切刀下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与下料筒的半径的平方成反比,所述下料筒另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切刀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切刀下方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下方设置有集料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设置在电机主轴上的曲柄以及铰接在曲柄与切刀之间的连杆,所述机架上设置有用于容纳刀片的滑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靠近挡板一侧设置有增摩花纹。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远离切刀一侧设置有进风罩,所述进风罩上连接有风机,所述垫板上设置有与进风罩连通的第一出风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上设置有与进风罩连通的第二出风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筒排列方式为从大到小依次排列。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大黄切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的材质为木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大黄切片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竖直设置有多个直径不等的下料筒,所述下料筒下端设置有挡板,所述下料筒一侧设置有水平的切刀,所述挡板与切刀下侧面之间的距离大小与下料筒的半径的平方大小成反比,所述下料筒另一侧设置有垫板,所述切刀上连接有驱动装置,切刀下方设置有挡料板,所述挡料板下方设置有集料箱,在下料筒下方对应设置的挡板与切刀之间的距离与下料筒的半径的平方成反比,使得每次伸出下料筒的大黄重量一致,使得切片的大黄重量相差不大方便后期包装。

技术研发人员:廖中标;唐红军;张光仁;黄永勇;刘长路;吕光华;张兴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四川聚元药业集团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05
技术公布日:2020.06.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