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45904发布日期:2020-09-08 13:49阅读:1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门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智能能门锁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智能门锁。



背景技术:

智能门锁应用较为广泛,一般智能门锁分门内锁和门外锁,门内锁设置在门的里侧,也就是室内锁,门外锁设置在门的外侧,也就是室外锁。通常室外锁都设置有指纹锁、指静脉锁或密码锁,并通过控制线路板控制设置在室内锁里的驱动电机直接开启门锁打开房门。然而当设置在室内锁的驱动电机在出现问题以后门锁便无法开启,无法打开房门,由此需要通过设置在室外锁上的其他开锁机构开锁,目前大多数智能锁是采用机械钥匙开启方式,但是结构较为复杂,钥匙携带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门锁。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面板、锁壳以及底板,所述把手穿过面板与锁壳内设置的驱动片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可拆卸设置在锁壳后面;还包括把手解锁机构,所述把手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顶针孔、设置在面板与锁壳之间并可与把手联动的连接盘以及设置在锁壳上的销轴座,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顶针孔、销轴孔和销轴座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内的销轴、销轴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限位套。

进一步的,还包括驱动座、驱动头以及离合器,所述驱动片与驱动座通过驱动杆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座内设置有离合杆、复位弹簧以及复位弹簧套,所述驱动座套设在驱动头上,所述离合杆可由离合器控制使驱动座与驱动头连接或脱离。

更进一步的,所述离合器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弧形驱动块,所述弧形驱动块与离合杆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面板、锁壳以及底板,所述把手穿过面板与锁壳内设置的驱动片可拆卸连接;还设置的把手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顶针孔、设置在面板与锁壳之间并可与把手联动的连接盘以及设置在锁壳上的销轴座,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顶针孔、销轴孔和销轴座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内的销轴、销轴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限位套。当室内锁里设置的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把手解锁机构使把手与锁壳解锁处于可转转状态,便可以通过转动把手的方式开启门锁,省去了携带机械钥匙的烦恼,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门锁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智能门锁驱动头和驱动座位置剖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可理解,硬件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来作为区分的准则。如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所提及的“包括”为一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括但不限定于”。说明书后续描述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然所述描述乃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般原则为目的,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者为准。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如图1-3所示,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1、面板2、锁壳3以及底板5,所述把手1穿过面板2与锁壳3内设置的驱动片3a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5可拆卸设置在锁壳3后面;还包括把手解锁机构4,所述把手解锁机构4包括设置在面板2上的顶针孔2a、设置在面板2与锁壳3之间并可与把手1联动的连接盘4a以及设置在锁壳3上的销轴座4b1,所述连接盘4a上设置有销轴孔4a1,所述顶针孔2a、销轴孔4a1和销轴座4b1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4b1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4a1内的销轴4b、销轴复位弹簧4c和复位弹簧限位套4d。

优选的,还包括驱动座3c、驱动头3d以及离合器3b,所述驱动片3a与驱动座3c通过驱动杆3a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座3c内设置有离合杆3e、复位弹簧3f以及复位弹簧套3g,所述驱动座3c套设在驱动头3d上,所述离合杆3e可由离合器3b控制使驱动座3c与驱动头3d连接或脱离。

更优选的,所述离合器3b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弧形驱动块,所述弧形驱动块与离合杆3e抵接。

具体操作方法为:在室内锁设置的驱动电机出现问题以后无法开启门锁时,可以利用顶针或回形针等从面板2上的顶针孔2a顶入销轴座4b1内的销轴4b,使之克服销轴复位弹簧4c阻力在销轴座4b1内向后移动并与连接盘4a的销轴孔4a1脱离,此时把手1与连接盘4a处于解锁状态便可转动;进一步在转动把手1时驱动驱动片3a转动,进一步通过驱动杆3a1驱动驱动座3c转动,同时通过指纹识别或密码锁解锁,使离合器3b驱动离合杆3e克服复位弹簧3f的阻力使驱动座3c与驱动头3d连接,最后达到通过转动把手1驱动驱动片3a转动,进而驱动头3d转动开启门锁的目的。在此主要通过对把手解锁机构4的设计,使平时仅起推拉门作用的把手1可与锁壳3可相对转动开启门锁,使锁具实用性更好,也省去了携带机械钥匙的麻烦,优化用户体验。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面板、锁壳以及底板,所述把手穿过面板与锁壳内设置的驱动片可拆卸连接;还设置的把手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顶针孔、设置在面板与锁壳之间并可与把手联动的连接盘以及设置在锁壳上的销轴座,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顶针孔、销轴孔和销轴座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内的销轴、销轴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限位套。当室内锁里设置的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把手解锁机构使把手与锁壳解锁处于可转转状态,便可以通过转动把手的方式开启门锁,省去了携带机械钥匙的烦恼,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1)、面板(2)、锁壳(3)以及底板(5),所述把手(1)穿过面板(2)与锁壳(3)内设置的驱动片(3a)可拆卸连接,所述底板(5)可拆卸设置在锁壳(3)后面;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解锁机构(4),所述把手解锁机构(4)包括设置在面板(2)上的顶针孔(2a)、设置在面板(2)与锁壳(3)之间并可与把手(1)联动的连接盘(4a)以及设置在锁壳(3)上的销轴座(4b1),所述连接盘(4a)上设置有销轴孔(4a1),所述顶针孔(2a)、销轴孔(4a1)和销轴座(4b1)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4b1)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4a1)内的销轴(4b)、销轴复位弹簧(4c)和复位弹簧限位套(4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座(3c)、驱动头(3d)以及离合器(3b),所述驱动片(3a)与驱动座(3c)通过驱动杆(3a1)传动连接,所述驱动座(3c)内设置有离合杆(3e)、复位弹簧(3f)以及复位弹簧套(3g),所述驱动座(3c)套设在驱动头(3d)上,所述离合杆(3e)可由离合器(3b)控制使驱动座(3c)与驱动头(3d)连接或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智能门锁,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器(3b)内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输出端设置有弧形驱动块,所述弧形驱动块与离合杆(3e)抵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门锁,包括把手、面板、锁壳以及底板,所述把手穿过面板与锁壳内设置的驱动片可拆卸连接;还设置的把手解锁机构包括设置在面板上的顶针孔、设置在面板与锁壳之间并可与把手联动的连接盘以及设置在锁壳上的销轴座,所述连接盘上设置有销轴孔,所述顶针孔、销轴孔和销轴座在同一轴线上,同时销轴座内设置有顶入销轴孔内的销轴、销轴复位弹簧和复位弹簧限位套。当室内锁里设置的驱动电机出现故障时,可以通过把手解锁机构使把手与锁壳解锁处于可转转状态,便可以通过转动把手的方式开启门锁,省去了携带机械钥匙的烦恼,且结构简单,实用性好。

技术研发人员:易思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莱优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01.05
技术公布日:2020.09.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