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位锁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6713750发布日期:2021-09-22 19:40阅读:64来源:国知局
定位锁解锁机构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锁解锁机构。


背景技术:

2.工程机械驾驶室上打开后需要定位锁定位固定,在关门时需要先通过定位解锁机构对定位锁进行解锁。定位锁解锁机构通常安装在门框1上,如图1所示,其包括定位锁3、解锁手柄2、卡板5和软轴4。定位锁3和卡板5安装在门框顶部横梁上,卡板位于定位锁附近。解锁手柄2安装在门框立柱的下部,软轴的套管上端与卡板连接,软轴的拉线上端与定位锁的锁体连接。软轴的套管下端与解锁手柄上的卡板连接,软轴的拉线下端与解锁手柄的手柄连接。通过转动解锁手柄的手柄,带动软轴的拉线拉动定位锁的锁体进行解锁。
3.为了美观,软轴的大部分布置在门框的立柱中,软轴的上端从门框的立柱上部伸出与卡板和定位锁的锁体连接,下端从门框的立柱下部伸出与解锁手柄连接。因此,软轴从定位锁至解锁手柄处有多个拐弯圆角,导致拉线拉动阻力大,软轴拉线复位不顺畅,致使有事定位锁无法锁定。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定位锁解锁机构的软轴拉线拐弯圆角过多,复位阻力大,复位不顺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问题,提供一种定位锁解锁机构,降低软轴拉线的复位阻力,避免拉线复位不顺畅而定位锁无法锁定的问题。
5.本实用新型为实现其目的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构造一种定位锁解锁机构,包括定位锁、解锁手柄、卡板和软轴,所述定位锁固定安装在门框的顶部横梁上,解锁手柄固定安装于门框的立柱下部,所述软轴布置在门框的立柱内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门框的立柱上部并位于立柱内腔的第一滑轮,所述卡板固定在所述立柱的内腔中,所述软轴的套管上端与所述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上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转轮后从立柱中伸出与所述定位锁的锁体连接,软轴下端与解锁手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软轴拉线拐弯处使用滑轮,降低拉线移动的阻力,以便拉线顺畅复位,从而避免拉线复位不顺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现象发生。
6.上述定位锁解锁机构中,还包括固定在顶部横梁上的第二滑轮,所述软轴的拉线上端从立柱中伸出后并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的转轮和第二滑轮的转轮后与所述定位锁的锁体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滑轮的转轮轴心线与第一滑轮的转轮轴心线异面垂直。
7.上述定位锁解锁机构中,所述软轴的下端从所述门框的立柱内腔中伸出,所述软轴的套管下端与所述解锁手柄上的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下端与所述解锁手柄上的拉线接线端连接。或者所述解锁手柄的卡板和拉线接线端位于所述立柱的内腔中,所述软轴的套管下端在所述立柱内腔中与解锁手柄的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下端在所述立柱内腔中与所述解锁手柄上的拉线接线端连接。将解锁手柄上用于与软轴套管固定连接的卡板和用于与软轴拉线连接的拉线接线端设置在立柱的内孔中,使得软轴下端在立柱的内孔中
以近似直线布置,减少软轴拐弯的次数,从而降低拉线复位阻力。
8.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软轴拉线拐弯处使用滑轮,降低拉线移动的阻力,以便拉线顺畅复位,从而避免拉线复位不顺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问题。
附图说明
9.图1是现有定位锁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定位锁解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11.图中零部件名称及序号:
12.门框1、横梁11、立柱12、解锁手柄2、卡板21、手柄22、拉线接线端23、定位锁3、软轴4、卡板5、第一滑轮6、第二滑轮7。
具体实施方式
13.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具体实施方案。
14.图2示出了一种安装在工程机械驾驶室门的门框上的定位锁解锁机构。门框1的立柱12和横梁11通常由方管或槽钢焊接而成,其内孔或凹槽构成其内部的内腔。
15.定位锁解锁机构包括定位锁3、解锁手柄2、卡板5、软轴4、第一滑轮6和第二滑轮7。定位锁3固定安装在门框1的顶部横梁11上,解锁手柄2固定安装在门框的立柱12上,并且靠近立柱12的底部。解锁手柄2具有底座和转动安装于底座上的手柄22,定位锁3与解锁手柄2之间通过软轴4连接。
16.软轴4由拉线和套管构成,拉线位于套管中,套管对拉线起支撑作用,使得拉线沿套管移动,使用时套管的两端进行固定。
17.如图2所示,软轴4布置在门框的立柱12内腔中,卡板5固定在门框的立柱12内腔中,并位于立柱12的上部。第一滑轮6固定安装在门框的立柱上,其转轮位于立柱12的内腔中。第二滑轮7固定安装在横梁11上,位于定位锁3与第一滑轮6之间。第二滑轮7的转轮轴心线与第一滑轮6的转轮轴心线异面垂直(两垂直的轴心线不在一平面内)。
18.软轴4的套管上端与卡板5固定连接,软轴4的拉线上端则绕过第一滑轮6的转轮从立柱12中伸出,然后再绕过第二滑轮7的转轮后与定位锁3的锁体连接。
19.解锁手柄2的卡板21和手柄的拉线接线端23均位于立柱12的内腔中,软轴4的套管下端在立柱12的内腔中与解锁手柄的卡板21连接,软轴4的拉线下端在立柱12的内腔中与手柄上的拉线接线端23连接。将解锁手柄上的卡板21和拉线接线端23均设置在立柱12的内腔中,使得软轴4下端在立柱12的内腔中以近似直线布置,减少软轴拐弯的次数,从而降低拉线复位阻力。
20.在本实施例中,驾驶室门打开180度后通过其定位锁3与门后的锁栓配合而固定,从而使得驾驶室门保持在打开状态。当需要在驾驶室外部比如地面上关门时,操作人员扳动解锁手柄中的手柄22,手柄22转动而拉动软轴4的拉线,拉线拉动定位锁3的锁体,实现定位锁3的解锁。松开手柄22后,定位锁的锁体拉动拉线自动复位。
21.本实施例中,由于拉线的拐弯处使用滑轮,拉动拉线的阻力小,便于拉线的复位,从而避免了拉线因阻力大而不能复位的情形发生。


技术特征:
1.一种定位锁解锁机构,固定安装于门框上,包括定位锁、解锁手柄、卡板和软轴,所述定位锁固定安装在门框的顶部横梁上,解锁手柄固定安装在门框的立柱的下部,所述软轴布置在门框的立柱内腔中,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立柱上部并位于立柱内腔的第一滑轮,所述卡板固定在所述立柱内腔中,所述软轴的套管上端与所述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上端绕过所述第一滑轮的转轮后从立柱中伸出与所述定位锁的锁体连接,软轴下端与解锁手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锁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固定在门框的顶部横梁上的第二滑轮,所述软轴的拉线上端从立柱中伸出后并依次绕过第一滑轮的转轮和第二滑轮的转轮后与所述定位锁的锁体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锁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轮的转轮轴心线与第一滑轮的转轮轴心线异面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锁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轴的套管下端从所述立柱的内腔中伸出后与所述解锁手柄的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下端从所述立柱的内腔中伸出后与所述解锁手柄上的拉线接线端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定位锁解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手柄的卡板和拉线接线端位于所述立柱的内腔中,所述软轴的套管下端在所述立柱内腔中与解锁手柄的卡板连接,所述软轴的拉线下端在所述立柱内腔中与所述解锁手柄上的拉线接线端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定位锁解锁机构,为解决现有定位锁解锁机构的软轴拉线拐弯圆角过多而阻力大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构造一种定位锁解锁机构,包括定位锁、解锁手柄、卡板和软轴、安装于门框的立柱上部并位于立柱内腔的第一滑轮,定位锁固定安装在门框的顶部横梁上,解锁手柄固定安装于门框的立柱下部,软轴布置在门框的立柱内腔中,卡板固定在立柱的内腔中,软轴的套管上端与卡板连接,软轴的拉线上端绕过第一滑轮的转轮后从立柱中伸出与定位锁的锁体连接,软轴下端与解锁手柄连接。在本实用新型中,在软轴拉线拐弯处使用滑轮,降低拉线移动的阻力,以便拉线顺畅复位,从而避免拉线复位不顺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现象发生。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现象发生。畅而导致定位锁无法锁定的现象发生。


技术研发人员:周海林 刘宏博 朱春风 肖兴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0.11.05
技术公布日:2021/9/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