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307757发布日期:2022-01-01 00:30阅读:1170来源:国知局
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维修工具,确切地说是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


背景技术:

2.带式输送机托辊损坏常需开车进行更换,更换时需要焊工配合钳工,在托辊损坏位置中间架两侧焊接立管,利用倒链和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将输送带抬起进行检修,且检修完需将焊接立管拆除,一项检修工作需要多名人员的配合,立管的反复拆装造成了资源浪费,工作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该工具便于安装拆卸,且兼顾输送带上行和回程的托辊检修。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手段:
5.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包括竖直架体,夹持固定机构,所述的竖直架体设有两个竖向立管,两个竖向立管的顶部通过横架相连接,两个竖向立管的底部通过夹持固定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连接,两个竖向立管上设有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设有托辊,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吊环与竖向立管连接,吊环连接设置在竖向立管的顶部。
6.本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竖直架体,利用竖直架体连接支撑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的托辊对输送带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可保持输送带的运送状态;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吊环与竖向立管连接,可利用吊绳调节托辊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下的支撑需要,可以对输送带上行和回程的托辊检修;通过设置夹持固定机构,使本装置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实现连接,维护完成后,可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实现本装置的拆除,使维护工作方便、快捷。
7.进一步的优选技术方案如下:
8.所述的夹持固定机构设有上夹板、前夹板及后夹板,上夹板的顶面与竖直架体的底端连接,前夹板与上夹板的前侧面连接,后夹板与上夹板的后侧面连接,上夹板、前夹板及后夹板形成底端开口的夹持腔,夹持腔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套接连接,前夹板及后夹板在位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下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销。
9.通过上述设置,便于通过夹持腔的底端的开口实现卡套式的连接,连接后利用定位销进行定位固定,使本装置的连接及拆卸快捷、方便。
10.所述的上夹板的两端均设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旋紧后顶紧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对其进行固定。
11.通过设置调整螺栓,使本装置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12.所述的上夹板与竖向立管之间设有三角拉筋。
13.通过设置三角拉筋,提高上夹板与竖向立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14.所述的横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竖向立管的顶端通过限位块与横架连接。
15.通过设置限位块,便于利用限位快插套在竖向立管的顶端实现连接。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上行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7.图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回程输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18.图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输送机水平中间架位置的侧视图。
19.图4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输送机倾斜中间架位置的侧视图。
20.附图标记说明:1

横架;2

限位块;3

竖直架体;301

竖直立管;302

上夹板;303

前夹板;304

后夹板;4

定位销;5

吊环;6

上行输送带;7

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8

带式输送机中间架;9

定位孔;10

回程输送带;11

三角拉筋;12

调整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
22.参见图1

图4可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由竖直架体3,夹持固定机构组成;竖直架体3设有两个竖向立管,两个竖向立管的顶部通过横架1相连接,两个竖向立管的底部通过夹持固定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连接,两个竖向立管上设有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7,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7设有托辊,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 、吊环5与竖向立管连接,吊环5连接设置在竖向立管的顶部。
23.为便于提升,吊环5上设有手拉葫芦。
24.夹持固定机构设有上夹板302、前夹板303及后夹板304,上夹板302的顶面与竖直架体3的底端连接,前夹板303与上夹板302的前侧面连接,后夹板304与上夹板302的后侧面连接,上夹板302、前夹板303及后夹板304形成底端开口的夹持腔,夹持腔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套接连接,前夹板303及后夹板304在位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下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定位孔9,定位孔9内设置定位销4。
25.通过上述设置,便于通过夹持腔的底端的开口实现卡套式的连接,连接后利用定位销4进行定位固定,使本装置的连接及拆卸快捷、方便。
26.上夹板302的两端均设有调整螺栓12,调整螺栓12旋紧后顶紧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对其进行固定。
27.通过设置调整螺栓12,使本装置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
28.上夹板302与竖向立管之间设有三角拉筋11。
29.通过设置三角拉筋11,提高上夹板302与竖向立管之间连接的稳定性。
30.所述的横架1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2,竖向立管的顶端通过限位块2与横架1连接。
31.通过设置限位块2,便于利用限位快2插套在竖向立管的顶端实现连接。
32.工具安装时,将由上夹板302、前夹板303和后夹板304形成的夹持腔卡套在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上,限位孔9内穿入定位销4,锁紧上夹板302两侧调整螺栓12,两侧竖直架体3安装完成后,横架1通过两端限位块2与竖直架体3组成门字型结构,增加整体的稳定性。
33.参见图1、图2,在带式输送机托辊检修时,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7由上行输送带6或回程输送带10下方装入,配合安装在两侧吊环5上的手拉葫芦,将上行输送带6或回程输送
带10托起进行检修。
34.本实施例通过设置竖直架体3,利用竖直架体3连接支撑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7,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7的托辊对输送带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可保持输送带的运送状态;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 、吊环5与竖向立管连接,可利用吊绳调节托辊的高度,以满足不同高度下的支撑需要,可以对输送带上行和回程的托辊检修;通过设置夹持固定机构,使本装置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8实现连接,维护完成后,可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实现本装置的拆除,使维护工作方便、快捷。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包括竖直架体,夹持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竖直架体设有两个竖向立管,两个竖向立管的顶部通过横架相连接,两个竖向立管的底部通过夹持固定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连接,两个竖向立管上设有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设有托辊,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吊环与竖向立管连接,吊环连接设置在竖向立管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夹持固定机构设有上夹板、前夹板及后夹板,上夹板的顶面与竖直架体的底端连接,前夹板与上夹板的前侧面连接,后夹板与上夹板的后侧面连接,上夹板、前夹板及后夹板形成底端开口的夹持腔,夹持腔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套接连接,前夹板及后夹板在位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下方的对应位置处设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定位销。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的两端均设有调整螺栓,调整螺栓旋紧后顶紧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对其进行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夹板与竖向立管之间设有三角拉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架的两端均设有限位块,竖向立管的顶端通过限位块与横架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更换专用工具,包括竖直架体,夹持固定机构,竖直架体设有两个竖向立管、横架,竖向立管的底部通过夹持固定机构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连接,竖向立管上设有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设有托辊,托辊的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吊绳、吊环与竖向立管连接,吊环连接设置在竖向立管的顶部。本技术方案通过输送带临时托举机构的托辊对输送带进行支撑,在支撑过程中可保持输送带的运送状态进行维护;托辊的可利用吊绳调节托辊的高度,对输送带上行和回程的托辊检修;通过设置夹持固定机构,使本装置与带式输送机中间架实现连接,维护完成后,可通过夹持固定机构实现本装置的拆除,使维护工作方便、快捷。快捷。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张磊 郑双山 刘焕 郑志刚 李超 卢晓明 刘宝南 郝立松 金会颖 高彩明 孙波 李启明 张立娟 侯敏 李忠伟 冯玉冬 刘志佳 张建成 李雪松 耿文君 刘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唐山三友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08.03
技术公布日:2021/12/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