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78180阅读:6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即将与把柄呈一非零夹角的工具工作件变为零夹角收入或放出后再恢复该非零夹角的一种把柄。尤其适用于小型工具如刮须刀的把柄。
已有的工具当其工作件与把柄有一非零夹角时,大都以加套的方法来保护工作件和以便携带,是较不方便和不太安全的。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已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使这类工作件与把柄间有非零夹角的工具的工作件能被方便、安全地收入和放出把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主要是由一个外套(6)、一个内套(4)、二个连杆(2、3)构成的。其外套的内壁上有二条不相交的螺旋导槽(f),导槽在外套上部(内、外套以收入工作件的一方为上)连有一块四边形凹面,即导槽在外套上部变为一块四边形凹面。二条导槽所连凹面的下边,即导槽与凹面的变化位置与外套的上端面间距离不相等。其内套上有二条贯连上下的限位槽(e),二条限位槽的上端与内套上端面间距离也不相等。二个连杆上各有一径向导柱(c),即导柱是在以连杆横截面上某点为圆心的径线上。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是将内套装入外套,二个连杆平行布置并以连杆上的径向导柱穿过内套上的限位槽陷入外套上的导槽构成的。把柄以二个连杆与工作件(1)作不同点铰连,即二个连杆均与工作件铰连但不是在工作件上的同一点上,构成工具。如此,当转动内套时,内套上的限位槽拨动连杆上的径向导柱在外套的导槽内滑动。在下部,二个连杆上的导柱都沿各自导槽滑动,二个连杆都上升而放出工作件。在上部,一个连杆的导柱仍沿导槽滑动,另一个连杆的导柱已进入凹面并受限位槽上端的限制在凹面内移动,此时二个连杆作相互纵向移动而牵动工作件改变角度。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所述的外套上的二条导槽是相互平行的,导槽所连凹面的下边与外套上端面也是平行的。内套上限位槽与内套轴线平行。同时,二条导槽所连凹面下边与外套上端面的距离差与二条限位槽与内套上端面的距离差相等。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还使二个连杆平行相合后有一圆柱形,该圆柱形的外径应满足使圆柱在内套中平稳滑动的要求。在工作件与把柄成零夹角时,连杆上的径向导柱位于该圆柱的同一横截面上。二个连杆中有一条连杆(3)是与工作件作定点铰连的,即连杆(3)只依工作件上的一点(b)作摆动,另一个连杆(2)是与工作件作不定点铰连,即该连杆是以轴(a)与工作件上的长腰形孔(d)作连接,使轴(a)可在孔(d)范围内运动,该长腰形是工作件与连杆(3)依点(b)摆动和二个连杆相互纵向平行移动时,轴(a)在工作件上形成的轨迹。
这样就可使二个连杆的动作协调、平滑、不产生摆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还有一个安装于内套上的后盖(7),后盖上有与外套下端面平行并可相抵触的端面。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只须将内套在外套内转动,便可使与把柄成非零夹角的工作件变为零角并收入把柄,或放出工作件并使这一夹角恢复,使此类工具的收放、携带变得十分灵便安全。
图一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零件分解立体图;图二是本实用新型外套内壁展开图;图三是本实用新型工作件与把柄成非零夹角(放开)时的状态图;图四是本实用新型工作件与把柄成零夹角(收拢)时的状态图。
图中1——工作件,2、3——连杆,4——内套,5——垫圈,6——外套,7——后盖,a——(连杆上与工作件作动点铰连的)轴,b——(连杆与工作件作定点铰连的)点,c——径向导柱,d——长腰形孔,e——限位槽,f——导槽。
实施例如图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刮须刀,其工作件(1)即为刮须刀片及装载刀片的刀架,工作件与把柄成90°夹角。刮须刀把柄由塑料注成,在外套(6)内壁上开有二条相互平行且对称的导槽(f),导槽在外套上部演化成一由导槽的延伸线及其平行线,外套的上沿和与之平行的下边组成的平行四边形凹面。二个凹面中的一个凹面下边长为该凹面上导槽延伸线在下边上的投影与另一个凹面下边长之和,下边长的凹面其下边距上端面也远。本实施例中各端面均与轴线垂直。在内套上开有二条与轴线平行且在中心平面上的限位槽(e),二条槽的上端与内套上端面的距离不相等。二个连杆(2、3)的下部可合成一个圆柱,刮须刀收拢状态(如图四)时径向导柱(c)在圆柱一横截面上的一条穿过二个连杆的直径的二端上。连杆(3)的上端有一孔与刀架上在点(b)上的轴铰连,连杆(2)的上端有一轴(a)与刀架上长腰形孔(d)铰连,连杆(2)的上端还有一小柱在放开状态(如图三)时与刀架上的靠片相靠以限定夹角。二条导槽与外套上端面的距离差等于二条限位槽与内套上端面的距离差,这个距离差就是刀架的放开状态和收拢状态间连杆所作的纵向平行移动的距离。内套装入外套时将上端面距离较小的一条导槽和限位槽相对,连杆(2)上的导柱便穿过这一限位槽陷在这一导槽内。在内套上沿有一外径等于外套外径的台阶,内套长于外套并在长出部分以卡簧方式安装一后盖(7),后盖有一外壳其外径与外套相对,上端面与外套下端面平行。在外套二个端面与内套的台阶和后盖上端面之间均装入一垫圈(5)。
权利要求1.一种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其特征在于是由一个内壁有二条不相交的螺旋导槽(f)的外套(6),一个有二条贯连上下的限位槽(e)的内套(4),二个平行布置又可相互作纵向移动的连杆(2、3),且内套安装在外套内和连杆上径向导柱(c)穿过内套上的限位槽陷于外套上的导槽内而构成的,其中外套的导槽在外套上部连有一块四边形凹面,二条导槽所连凹面的下边与外套的上端面间的距离不相等,内套上的二条限位槽上端与内套上端面间的距离也不相等,该把柄是以二个连杆与工作件(1)作不同点铰连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其特征在于外套(6)上的二条导槽(f)相互平行,导槽所连接的凹面下边与外套上端面平行,内套(4)上二条限位槽(e)与内套轴线平行,二条导槽所连凹面的下边与外套端面间的距离差等于内套上二条限位槽上端与内套上端面之间的距离差。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其特征在于二个连杆(2、3)平行相合后有一圆柱段,在工作件(1)收拢状态时连杆上的径向导柱(c)在该圆柱的同一横截面上,二个连杆中一个连杆(3)与工作件作定点铰连,另一个连杆(2)与工作件作动点铰连,即该连杆(2)以轴(a)与工作件上的长腰形孔(d)铰连。
4.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其特征在于内套(4)的下部安装有一个后盖(7),后盖上有一与外套下端面平行且可相抵触的端面。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其特征在于内套(4)的下部安装有一个后盖(7),后盖上有一与外套下端面平行且可相抵触的端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工具的变角收放把柄。采用有二条螺旋导槽的外套,有二条限位槽的内套和有径向导柱穿过限位槽陷于导槽内的二个连杆与工作件作不同点铰连来达到收放工具的目的;采用导槽的内套上部不同时结束并演化为有横向边凹面和导向槽的终止以使连杆作相互纵向移动而牵动工作件来达到改变工作件角度的目的,使工作件与把柄成非零夹角的工具可以方便、安全地收放、携带、消除了在工作件上加套保护的不安全、不方便的方法。
文档编号B26B21/52GK2120659SQ9220318
公开日1992年11月4日 申请日期1992年3月2日 优先权日1992年3月2日
发明者王守宝, 刘圣沛 申请人:舟山市定海紫微振华刮须刀配件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