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资单自动切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1665阅读:38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资单自动切条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纸张切条机,特别是用于将工资单切割成不完全断开成条的切条机。
现有技术中切割纸条,一般多采用手工剪裁,切割,特别是对于工资单而言,裁剪既不整齐,效率又极低。为能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中曾有一种纸条剪切机,能够迅速将纸张切成整齐的纸条,但由于切后纸条完全断开,对于象工资单之类切后需要不完全断开的,如果完全切断成纸条后,容易造成混乱,不易管理,所以仍然不是理想的剪切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工资单切条机,它能将不同规格的工资单切成不完全断开成条的形状,使用时,只要轻轻一撕,便成为各自独立的纸条。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切割装置是由分别串于刀杆上的主动片状主刀片和被动片状副刀片以及用于控制各刀片相互之间距离的夹于各刀片之间的刀垫组成。其中副刀片的外圆开有纵向凹槽,电机转动使齿轮传动机构带动刀杆轴同速相向转动,从而带动主刀片、副刀片相对转动,间歇切割,实现了纸张不完全断开成条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还设有用以完成自动启动,延时关闭的光电控制装置,当纸张通过光电管时,机器自动启动,当纸张完全通过光电管后,为保证纸张完全被切割,延时电路控制电机,继续运转一定时间再关机。
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紧凑,由于切出纸条不完全断开,所以整齐,便于管理,同时采用光电控制开关,使用方便,特别适用于微机排板的各种规格的工资单的切割。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图1本实用新型除去机罩的俯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除去机罩的左剖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主、副刀片。
参照附
图1、2主刀片(14)和副刀片(4)分别串于刀杆轴(7)上,各刀片由刀垫(5)相隔,形成一定的间距,副刀片(4)的外圆上开有(1.5×1.5)mm的凹槽。刀垫(5)的厚度和数量可根据所切纸条宽窄的需要任意组合成各种规格。刀杆轴(7)的两端分别套于铜质轴套(10)内,由支架(11)支承,主支承(3)将两支架(11)固位以支持刀杆轴(7),并保证其能平行自由运转,三根副支承(13)连接两片支架(11),两片支架经过绝缘垫固定于底板(15)上,切条机的启动和延时关闭是由分别固定于纸张入口处的上咀(8)和下咀(9)上的红外开关管(6)及固定于底板(15)上的带有延时电路的电路板(12)完成,红外光电管(6)与电路板(12)上的延时电路连接,延时电路的另一端与门相连接,与门经放大电路又与继电器相连接,可逆电机(16)的一端与继电器相连接,另一端与电容器连接,当红外光电管通路时,继电器断开,反之继电器接通电机启动,倒顺开关两端接220V电源,中间端与电容器相连接,实现电机正逆运转。电机固定于支架(11)上当电机启动后固于其上的主动齿轮(18)随之转动,从而带动了介轮(19)相向转动,介轮(19)又带动了主动轴齿轮(1)与之相向转动,主动齿轮(1)又带动被动轴齿轮(2)同速相向转动,主动齿轮(1),被动齿轮(2),分别固定于两根刀杆轴(7)上从而使刀杆轴带动主刀片(14)副刀片(4)等速相对转动,从而达到两刀片等速间隔切割纸张的目的。
权利要求1.一种工资单自动切条机,包括有切割装置、电机、齿轮传送装置、光电控制装置、支架、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切割装置是由分别串于两刀杆轴(7)上的主动片状主刀片(14),被动片状副刀片(4)以及夹于各刀片之间的刀垫(5)组成,光电控制装置是由分别固定于纸张入口处的上嘴(8)和下嘴(9)上的光电管(6)及与光电管连接的固定于底板(15)上的带有延时电路的电路板(12)组成,用以完成自动启动延时关闭的目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被动片状副刀片(4)的外圆间隔开有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切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刀垫(5)的厚度和数量可根据所切纸条宽窄的需要任意组合成各种规格。
专利摘要一种工资单自动切条机,其切割装置是由分别串于刀杆轴上的主刀片副刀片及其夹于各刀片之间的刀垫构成。其副刀片的外圆上开有纵向凹槽,以实现两刀片相对转动时为间歇切割,达到被切纸张不完全断开,各刀片之间的节距可根据切割宽窄的需要由刀垫的厚度和数量任意组合成各种规格。本切条机是由红外线光电管和延时电路自动控制电机的启动和延时关闭的。本切条机由于被切纸张不完全断开,避免了纸条混乱,特别适用于计算机打印的不同宽窄的工资条。
文档编号B26D1/22GK2176884SQ9322190
公开日1994年9月14日 申请日期1993年8月17日 优先权日1993年8月17日
发明者陈士雄, 何在庚 申请人:天津市第二光学仪器厂技术开发服务中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