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须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25425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须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剃须刀,尤其是能方便地清除须屑的电须刀。
目前所使用的电须刀,剃下来的须屑聚集在刀架下的上盖中,清除须屑必须拆下网刀和刀架,用小刷子刷去须屑,然后再按装好才能继续使用。这样清除须屑很麻烦,不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须刀,它不必拆下网刀和刀架,在剃须的同时能将须屑清除到专门的须屑收集盒中。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上盖与外壳之间有一个须屑收集盒;在上盖的底部,位于须屑收集盒的正上方有一个漏屑口;在上盖中,在刀架下有一个套在方头电机轴上的除屑刷。电机能够带着刀架和除屑刷一齐旋转,剃下来的须屑立即被除屑刷刷到漏屑口处,漏到须屑收集盒中。
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剃须的同时将须屑收集到须屑收集盒中,当须屑积累到一定量时,可以打开须屑收集盒,倒掉须屑,使用很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近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电须刀的局部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须刀拆下网刀和刀架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须刀的须屑收集盒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须刀的另一种须屑收集盒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须刀的除屑刷的放大示意图。
图中1、网刀 2、刀架 3、除屑刷 4、上盖 5、须屑收集盒 6、外壳 7、方头电机轴8、漏屑口 9、转轴 10、方形孔 11、刷毛12、刷柄 13、小园弧 14、大园弧 15、矩形框在
图1所示电须刀的局部纵剖面构造图中,在上盖(4)与外壳(6)之间,有一个须屑收集盒(5);在上盖(4)的底部,位于须屑收集盒(5)的正上方开有一个漏屑口(8);在上盖(4)中,在刀架(2)下有个套在方头电机轴(7)上的除屑刷(3)。
在图2所示的电须刀拆去网刀和刀架的示意图中,除屑刷(3)通过刷柄(12)上的方形孔(10)套在方头电机轴(7)上。在上盖(4)的底部,位于须屑收集盒(5)的正上方开有一个漏屑口(8)。
在图3所示电须刀的须屑收集盒放大示意图中,须屑收集盒(5)的形状由两段半径不等的园弧相交所形成。这两段园弧的弧顶间距离略小于上盖(4)园的半径长度。其中小园弧(13)的半径略小于上盖(4)园半径,大园弧(14)的半径等于上盖(4)的园半径。在大园弧(14)的中间位置,有一个转轴(9),须屑收集盒(5)可绕转轴(9)旋出。
在图4所示的另一种须屑收集盒中,与前一种须屑收集盒相比较,矩形框(15)代替了小园弧(13)的位置,并且,大园弧(14)上没有转轴,该须屑收集盒可象抽屉一样拉出和推入。
在图5所示的电须刀除屑刷的示意图中,刷柄(12)的两端都有刷毛(11),在刷柄(12)的中间位置,有个与方头电机轴(7)相适应的方形孔(10)。
使用时,打开电须刀开关,除屑刷(3)和刀架(2)一齐旋转起来,剃下来的须屑立即被除屑刷(3)刷到漏屑口(8)处,漏到须屑收集盒(5)中,当须屑积累到一定量时,可打开须屑收集盒(5),将须屑倒掉。
权利要求1.一种电须刀,由网刀、刀架、上盖、外壳、电机等组成,其特征是在上盖与外壳之间有个须屑收集盒,在上盖的底部,位于须屑收集盒的正上方有一个漏屑口,在上盖中,在刀架下有一个套在方头电机轴上的除屑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须刀,其特征是该须屑收集盒可绕转轴旋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须刀,其特征是该须屑收集盒可拉出和推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须刀,其特征是该除屑刷的两端都有刷毛,在刷柄的中间位置有一个与方头电机轴相适应的方形孔。
专利摘要一种能在剃须的同时清除须屑的电须刀,它是在上盖(4)与外壳(6)之间有一个须屑收集盒;在上盖(4)的底部,位于须屑收集盒(5)的正上方开有一个漏屑口(8);在上盖(4)中,在刀架(2)下有一个套在方头电机轴(7)上的除屑刷(3),电机能够带着刀架(2)和除屑刷(3)一齐旋转,剃下来的须屑立即被除屑刷(3)刷扫到漏屑口(8)处,漏到须屑收集盒(5)中,打开须屑收集盒(5)就能将须屑倒掉。
文档编号B26B19/14GK2360238SQ9825167
公开日2000年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2月30日 优先权日1998年12月30日
发明者冯安 申请人:冯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