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261284阅读:421来源:国知局
双开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物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双开门。
【背景技术】
[0002]过去,无论是帝王将相的皇宫、宅邸,还是平民百姓的小家小院,一般都要有一座院门,两扇街门中央门缝两侧、在一人来高的地方都装有一个类似门把手的物件,可以是门环,也可以是菱形的门坠,而衔着门环或吊着门坠,固定镶扣在大门上的底座称为铺首,又叫门铺。铺首、门环都是大门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件。门发展到了现在延伸出了各种各样的门,但是很多中国人的中国情愫没有变,所以现在很多人们还是门的选择上会选用院门的形式。
[0003]但是在实用这些门的过程当中常常会碰到一些问题,例如,一些身高有发育缺陷的人或者青少年身高还没有发育完全的人在使用这些门的过程当中就会遇到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他们的身高加上臂长还不足以够到门把手,对于他们开启门就造成了十分的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对于身高不足能方便的抓住门拉手的一种双开门。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门,包括门本体,在门本体的安装有门拉手,在手柄下方设置有门环,所述门环包括门环底座和门环把手,所述门拉手内套设有延长把手,所述门拉手的底壁处设置有一通孔,于底壁和延长把手之间设置有启闭板,所述门本体内部设置有定滑轮装置,所述定滑轮装置包括定滑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门环把手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启闭板相连接,当下拉牵引绳,可使启闭板向定滑轮处水平运动并且滑移出通孔所在的位置,所述延长把手设置有限制延长把手从通孔中完全掉落的限位板。
[0006]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门拉手内设置有延长把手,延长把手和底壁之间设置有一通孔,通过定滑轮的设置,在向下拉牵引绳的时候能够拉动启闭板,从而使延长把手能从通孔当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并且设置有限位板实现了不会完全掉落,实现了只需要通过下拉门环把手就能够延长把手的长度,而门环设置在门拉手的下方,所以能达到更加适合身高较矮的人群,为了特殊人群的开起门提供了方便。
[0007]进一步的,所述启闭板设置有能回复其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
[0008]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启闭板在经过水平方向滑移之后,能恢复其初始功能,使得具备了重复多次使用的效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两处并位于延长把手延伸的两侧。
[0010]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复位弹簧的设置在延长把手的两侧实现了在水平位移之后,不会阻碍到延长把手的下落,而且同时兼备了起到复位的作用。[0011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板设置在延长把手的顶端。
[0012]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板设置在延长把手的顶端实现了能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延长把手的长度,使延长把手最大限度的通过下落延长整体把手的长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门环底座处设置有两处牵引孔,所述牵引绳从牵引孔中伸出并与门环把手相连接,所述门环把手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
[0014]通过实施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有牵引孔,并且在门环把手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起到了能够避免门环把手回复过程当中进入到牵引孔当中。
[0015]进一步的,所述定滑轮装置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滑轨,所述启闭板位于滑轨上并与其滑移连接。
[0016]通过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轨,滑轨的设置使启闭板的滑移更加顺畅,动力传动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双开门的正面示意图;
[0018]图2为初始状态门的侧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A局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延长把手延长状态的门的侧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图4的B局部放大图;
[0022]图6为图4的C局部放大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门本体1、门拉手2、延长把手21、限位板21a、通孔22、门环3、门环底座31、牵引孔31a、门环把手32、限位片32a、定滑轮装置4、定滑轮41、牵引绳42、启闭板5、滑轨51、复位弹簧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祥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25]—种双开门,包括门本体I,在门本体I的安装有门拉手2,在手柄下方设置有门环3,门环3设置的位置大致位于从地面到门拉手2的二分之一处,门环3包括门环3底座和门环3把手,门环3把手即为半圆弧状,门拉手2内套设有延长把手21,延长把手21的外圆的直径小于延长把手21内壁圆的直径,以延长把手21能在门拉手2内滑移为准,门拉手2的底壁处设置有一通孔22,通孔22设置在门拉手2的中央位置,通孔22的大小大于延长把手21的大小,于底壁和延长把手21之间设置有启闭板5,启闭板5的大小大于通孔22的大小,启闭板5的形状为长方体状。
[0026]参照附图2、3、4、5,门本体I内部设置有定滑轮41装置4,定滑轮41装置4包括定滑轮41以及牵引绳42,牵引绳42—端与门环3把手连接,牵引绳42的另一端与启闭板5相连接,当然牵引绳42在于门环3把手相连接处只两根,在通过定滑轮41之后的那一侧,两根牵引绳42与启闭板5的靠近两侧处相连接,可使启闭板5在拉动的过程当中更加稳定,可使启闭板5向定滑轮41处水平运动并且滑移出通孔22所在的位置,所述延长把手21设置有限制延长把手21从通孔22中完全掉落的限位板21a。通过在门环3把手内设置有延长把手21,延长把手21和底壁之间设置有一通孔22,通过定滑轮41的设置,在向下拉牵引绳42的时候能够拉动启闭板5,从而使延长把手21能从通孔22当中在重力的作用下落下,并且设置有限位板21a实现了不会完全掉落,实现了只需要通过下拉门环3把手就能够延长把手21的长度,而门环3设置在门拉手2的下方,所以能达到更加适合身高较矮的人群,为了特殊人群的开起门提供了方便。
[0027]定滑轮41装置4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滑轨51,所述启闭板5位于滑轨51上并与其滑移连接。通过设置有水平设置的滑轨51,滑轨51的设置使启闭板5的滑移更加顺畅,动力传动效率更高。
[0028]启闭板5设置有能回复其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52。实现了启闭板5在经过水平方向滑移之后,能恢复其初始功能,使得具备了重复多次使用的效果。并且复位弹簧52设置有两处并位于延长把手21延伸的两侧。复位弹簧52的设置在延长把手21的两侧实现了在水平位移之后,不会阻碍到延长把手21的下落,而且同时兼备了起到复位的作用。
[0029]限位板21a设置在延长把手21的顶端。限位板21a设置在延长把手21的顶端实现了能最大化的有效利用延长把手21的长度,使延长把手21最大限度的通过下落延长整体把手的长度。
[0030]参照附图6,门环3底座处设置有两处牵引孔31a,所述牵引绳42从牵引孔31a中伸出并与门环3把手相连接,所述门环3把手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32a,限位片32a的大小大于牵引孔31a的大小,从而能够避免门环3把手回复过程当中进入到牵引孔31a当中。
[0031]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0032]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门本体、门拉手、延长把手、限位板、通孔、门环、门环底座、牵引孔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主权项】
1.一种双开门,包括门本体(I),在门本体(I)的安装有门拉手(2),在手柄下方设置有门环(3),所述门环(3)包括门环(3)底座和门环(3)把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门拉手(2)内套设有延长把手(21),所述门拉手(2)的底壁处设置有一通孔(22),于底壁和延长把手(21)之间设置有启闭板(5),所述门本体(I)内部设置有定滑轮(41)装置(4),所述定滑轮(41)装置(4)包括定滑轮(41)以及牵引绳(42),所述牵引绳(42)—端与门环(3)把手连接,所述牵引绳(42)的另一端与启闭板(5)相连接,当下拉牵引绳(42),可使启闭板(5)向定滑轮(41)处水平运动并且滑移出通孔(22)所在的位置,所述延长把手(21)设置有限制延长把手(21)从通孔(22)中完全掉落的限位板(21a)。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启闭板(5)设置有能回复其初始位置的复位弹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设置有两处并位于延长把手(21)延伸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板(21a)设置在延长把手(21)的顶端。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门环(3)底座处设置有两处牵引孔(31a),所述牵引绳(42)从牵引孔(31a)中伸出并与门环(3)把手相连接,所述门环(3)把手的末端设置有限位片(32a)。6.根据权利要求5任意一项所述的双开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滑轮(41)装置(4)还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滑轨(51),所述启闭板(5)位于滑轨(51)上并与其滑移连接。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开门,解决了一些群体的身高加上臂长还不足以够到门把手,对于他们开启门就造成了十分的不方便。其技术方案要点是所述门拉手内套设有延长把手,所述门拉手的底壁处设置有一通孔,于底壁和延长把手之间设置有启闭板,所述门本体内部设置有定滑轮装置,所述定滑轮装置包括定滑轮以及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与门环把手连接,所述牵引绳的另一端与启闭板相连接,当下拉牵引绳,可使启闭板向定滑轮处水平运动并且滑移出通孔所在的位置,所述延长把手设置有限制延长把手从通孔中完全掉落的限位板。达到了所以能达到更加适合身高较矮的人群,为了特殊人群的开起门提供了方便。
【IPC分类】E06B3/36, E05B1/00
【公开号】CN205172160
【申请号】CN201520908467
【发明人】余旭光
【申请人】浙江开吉门业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4月2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13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