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房救生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6683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楼房救生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楼房救生伞。
背景技术
长期以来,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等意外灾难时,楼道中的安全通道一直是人们逃生的主要途径。由于狭长的安全通道很容易被烟雾等封锁,因此高层建筑的灾难逃生一直是令人伤脑筋的难题。为了更好的逃生,人们发明了缆所缓降器、松紧管救生通道等救生设施。但是这些装置还是很难使人迅速逃离灾难现场,并没有真正推广普及。近几年,人们尝试借用飞机救生降落伞的设计理念来设计楼房救生伞。然而,现有的救生伞开伞时间过长, 结构比较复杂,使用起来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开伞时间短、结构简单的楼房救生伞。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楼房救生伞,其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柄,其关键技术在于还包括设于伞柄下方的安全带以及设于伞面上方的伞套;所述伞柄上设有滑套,所述伞套通过绳子与滑套连接,所述伞面上开设有通风孔。上述绳子穿过伞骨,或所述绳子缠绕在伞骨上。上述伞套撑开后形状为伞形,其材质三防布,或采用目前伞面通用的材质即可。上述通风孔圆环形或圆形,伞面撑开口,空气可以通过该通风口迅速撑起伞套。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在目前常用伞的结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伞套,并在伞面上开设通风孔,结构简单,并且制作方便,成本较低;从楼房上跳下时,打开伞面,空气通过伞面上的通风孔迅速使伞套张开,开设时间段,增加了逃生的几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伞套;2、绳子;3、伞骨;4、伞面;5、伞柄;6、安全绳;7、把手;8、滑套;9、通风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
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伞面4、伞骨3和伞柄5,其还包括设于伞柄5下方的安全带6以及设于伞面4上方的伞套1 ;所述伞柄5上设有滑套8,所述伞套1通过绳子2 与滑套8连接,所述伞面4上开设有通风孔9。安全带6可固定在伞柄5下方的把手7上。 所述绳子2穿过伞骨3,或将绳子2缠绕后钩在伞骨3上,然后再与伞套1连接。所述伞套 1撑开后形状为伞形,其材质三防布。通风孔9圆环形或圆形,制作时可以用几块布料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在伞骨3上,形成圆环形的通风孔9 ;也可购买现有的伞面,然后在上面加工出多个通风孔即可。 参见附图,使用时,将安全绳6从腋下穿过,然后收抓住把手7或手柄5,先撑开伞面4,然后即可跳楼逃生。
权利要求1.一种楼房救生伞,其包括伞面(4)、伞骨(3)和伞柄(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伞柄(5)下方的安全带(6)以及设于伞面(4)上方的伞套(1);所述伞柄(5)上设有滑套(8), 所述伞套(1)通过绳子(2 )与滑套(8 )连接,所述伞面(4 )上开设有通风孔(9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绳子(2)穿过伞骨(3),或所述绳子(2)缠绕在伞骨(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楼房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伞套(1)撑开后形状为伞形, 其材质三防布。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楼房救生伞,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孔(9)圆环形或圆形。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楼房救生伞,其包括伞面、伞骨和伞柄,其关键技术在于还包括设于伞柄下方的安全带以及设于伞面上方的伞套;所述伞柄上设有滑套,所述伞套通过绳子与滑套连接,所述伞面上开设有通风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且取材方便,通过设置的通风孔能迅速的将伞套撑开,开伞时间短,使用方便。
文档编号A62B1/00GK201939900SQ20112000307
公开日2011年8月24日 申请日期2011年1月7日 优先权日2011年1月7日
发明者李志刚 申请人:李志刚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