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0846发布日期:2019-01-16 07:32阅读:669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安全演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生产与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安全防范意识显著提升。火灾,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灾难情况,对人们造成的伤害也是巨大的,剧资料显示,全世界每天因火灾死亡人数超过2000人。而应对火灾的合理逃生方法和技巧,多数情况下只能靠宣传教育和理论学习获取。而单纯的宣传教育和理论学习,往往难以让人们产生在火灾现场的紧张感,无法得到在真实火灾发生时能有熟练运用的逃生能力。

同时,虽然也有一些通过模拟还原火灾现场热量、烟雾、报警等场景的演习系统,但由于演习千篇一律,一个参与者演练之后,通过口述会对后来演练者带来演习只是走形式的简单游戏,在提升人们对火灾的紧张感、敬畏感等安全意识层面,难以起到关键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包括拼接板材、门框、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控制器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成活动墙体,若干活动墙体围城封闭空间,封闭空间的一端设置入口,另一端设置出口;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成隔断墙,若干隔断墙设置在封闭空间内,将封闭空间隔成若干房间;隔断墙上设置有门框,使相邻的两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封闭空间外设置有控制器,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的开启和关闭。

进一步的,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形成楼板,楼板设置在封闭空间顶部,楼板上表面设置由活动墙体围城的上层密封空间,上层密封空间内设置有隔断墙,将上层封闭空间隔成若干房间;隔断墙上设置有门框,使相邻的两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楼板上开设有开口,密封空间内在开口对应位置设置有活动楼梯。

进一步的,火灾模拟装置为模拟着火点和烟雾发生器;报警装置为火灾警铃;匍匐前进模拟装置为红外线发射器,若干红外线发射器并排设置在房间内的墙壁上。

进一步的,每个房间内还设置有照明设备和红外线摄像机,照明设备连接控制器。

进一步的,入口所在的房间为准备室,准备室内设置有逃生路线图、模拟灭火器、消防面具、紧急报警灯、灭火毯、毛巾和水。

进一步的,门框上设置有门,活动墙体上设置有窗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拼接板材拼接,模拟多种建筑空间结构、多种安全逃生线路、多种火情火势的火灾场景,进行逃生演练,通过在每个房间设置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黑暗、警报、匍匐环境,加强演练过程的真实还原性;同时多种多样的逃生路线,保证演练人员不会遇到同样的演练环境,避免后来演练者演习只是走形式的简单游戏的情况出现。

本发明通过设置活动楼梯,可以适应不同楼房结构的逃生路线;

本发明通过设置红外摄像机,记录演练者的实际逃生演练视频和标准逃生演练视频的对比学习,使演练者获得实际的火场逃生经验、灾情发生时的心理变化应对能力、多种多样的逃生技巧、以及深入内心的火灾逃生安全意识。

附图说明

图1是包含门的可拼接板材示意图;

图2是包含窗的可拼接板材示意图;

图3是活动楼梯俯视图;

图4是本发明封闭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上层封闭空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模拟逃生线路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模拟逃生线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5,一种多场景火灾模拟逃生演练系统,包括拼接板材、门框、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控制器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成活动墙体,若干活动墙体围城封闭空间,封闭空间的一端设置入口,另一端设置出口;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成隔断墙,若干隔断墙设置在封闭空间内,将封闭空间隔成若干房间;隔断墙上设置有门框,使每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封闭空间外设置有控制器,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均与控制器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的开启和关闭。拼接板材为宽度为1米-2米的可拼接板材。

若干拼接板材并排拼接形成楼板,楼板设置在封闭空间顶部,楼板上表面设置由活动墙体围城的上层密封空间,上层密封空间内设置有隔断墙,将上层封闭空间隔成若干房间;隔断墙上设置有门框,使每个房间之间互相连通;每个房间内均设置有火灾模拟装置、报警装置和匍匐前进模拟装置;楼板上开设有开口,密封空间内在开口对应位置设置有活动楼梯。

火灾模拟装置为模拟着火点和烟雾发生器;报警装置为火灾警铃;匍匐前进模拟装置为红外线发射器,若干红外线发射器并排设置在房间内的墙壁上。

每个房间内还设置有照明设备和红外线摄像机,照明设备连接控制器。

入口所在的房间为准备室,准备室内设置有逃生路线图、模拟灭火器、消防面具、紧急报警灯、灭火毯、毛巾和水。

门框上设置有门,活动墙体上设置有窗口。

在一次火灾逃生演练过程中,根据确定的模拟建筑空间环境、安全逃生线路和火情火势,演练者根据具体的模拟环境,选择正确合理的方式进行逃生演练。进入模拟系统后的第一个房间为演练准备室,为演练者提供逃生路线图、模拟灭火器、消防面具、紧急报警灯、灭火毯、毛巾、水等器材。当演练系统开始模拟火灾发生后,演练者应当事先牢记逃生线路图,选择合理的逃生器材,进入系统的模拟火场环境内,迅速找到逃生线路,打开可以开启的门窗,按照逃生线路迅速逃生。在遇到模拟着火点时,根据“小火灭,大火逃”的原则,灭火或者绕开着火点逃生。

在模拟空间结构中,通过在单个或多个由可移动拼接板材围成的单独房间内添加模拟烟雾发生器、火灾警铃、红外限高仪、照明控制装置,在逃生演练过程中,通过控制这些装置的开启状态,模拟烟雾、黑暗、警报、需匍匐行进等诸多模拟火灾现场环境,以加强演练者的火灾逃生真实体验。

在模拟的逃生演练系统中,在每一个由可移动拼接板材围成的单独房间内布置红外摄像机,保证演练者在逃生演练过程的一切行为得到全面的记录。当逃生演练结束后,演练者可以观看自己的逃生演练过程视频回放。同时逃生演练系统将提供一段相同模拟场景的标准逃生演练视频,将该模拟场景下的所有正确逃生技巧进行展示。演练者通过对比观看自己的逃生演练回放和标准逃生演练视频,对比其中的逃生技巧差异,从而提升火灾逃生技巧并强化逃生能力。

实施例1:

参见图6和图7,此时的安全逃生线路包括:通过g401-g402-g403-g408的逃生线路;通过g401-g402-g404-g405-g408的逃生线路;通过g401-g402-g404-g406-g407-g408的逃生线路。

模拟逃生演练开始前,控制器控制着火点着火,着火的着火点如图7所示,其中f41、f42、f43分别代表燃烧初始阶段、剧烈燃烧阶段、火势发展阶段的三处着火点,布置在模拟空间的相应位置。

演练者进入g401门后,系统开始工作,在每一个模拟空间内的红外摄像机开始记录演练者的模拟逃生操作。在g401与g402之间的模拟空间,放置安全逃生线路图、消防面具、便携警报器、模拟水基灭火器、模拟干粉灭火器、灭火毯等可用的逃生器具,演练者进入该空间内30秒至1分钟后演练系统进入模拟火灾状态,演练者不得再通过g401离开演练系统。并最终选择正确的方式进行逃生演练,摄像机记录逃生演练视频。

该场景下的标准示范逃生演练教学视频:示范演练者在g401与g402之间观察逃生线路图,穿戴消防面具、携带便携警报器、选择携带一种灭火器械后进入g402。进入后打开便携报警器的照明灯、保持低姿态前进逃生,遇到烧初始阶段的模拟着火点f41后利用手中选的灭火器械尝试灭火。当模拟着火点f41被扑灭后,示范演练者尝试从g403向g408逃离,途中遇到处于剧烈燃烧阶段的模拟着火点f42并放弃灭火。此时迅速尝试从g405-g406-g407-g408方向逃离,途中遇到处于燃烧发展阶段的模拟着火点f43,尝试灭火后失败,遂放弃灭火逃生。此时通过g406回到窗户w41所在空间,将房门g404、g405、g406全部关闭,打开窗户w41,打开便携报警器的警铃,向窗外呼救,等待救援。

在结束逃生演练之后,演练者观看标准示范演练教学视频,并和自己的逃生演练过程视频进行对比,发现火灾逃生存在的问题,并反思改进。根据演练掌握到的火灾逃生技能,重新布置演练场景,组合成新的模拟逃生空间结构、逃生线路、火情火势,进行反复的演练学习。从而获得牢靠的火灾现场逃生技能。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