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504676发布日期:2019-08-23 23:12阅读:299来源:国知局
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



背景技术:

住在高楼人员一旦发生火灾、地震等,不能乘电梯下楼,如果走楼梯下楼,时间长,人员拥挤,楼梯转弯多,所以比较理想的是在高楼上安装逃生器,已有的逃生器有管道式逃生器,所述的管道式逃生器例如专利申请号201610022277.3,专利名称为:一种逃生管道,其包括室内固定框、弯管和直管,直管由多节双壁波纹管组成,双壁波纹管采用两个波纹管套装结构,直管顶部设置安全钩,安全钩上固定连接有缓降器,缓降器上缠绕设置有控速器与安全带连接,但该缓降器却缺少具体的实施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已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利用水能或机械能转换为风能,风机工作对气囊的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进行充气,防撞气袋对人体进行保护,导流气袋对伞罩顶开,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及伞罩都增大阻力,保证人体从高楼跳跃时下降安全的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

本实用新型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充气装置和气囊,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水轮机和风机,所述的风机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水轮机连接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的头部设置进水阀门,水轮机通过进水阀门与消防水管连接,出水管的头部通下水道,所述的水轮机通过小齿轮连接风机,水轮机、小齿轮和风机通过主轴连接,所述的水轮机下设置机架,机架包括竖杆和横杆,在机架两侧的横杆上设置过桥轴,过桥轴的两端连接左单向链轮和右单向链轮,过桥轴的左端穿过左单向链轮与大齿轮固定连接,大齿轮与小齿轮啮合,左单向链轮和右单向链轮分别与左链条和右链条相配合,左链条和右链条分别与左拉簧和右拉簧连接,左拉簧和右拉簧分别与机架竖杆下部固定连接,左链条和右链条的底部与左、右脚踏杆连接,两根脚踏杆头部设置脚踏板,两根脚踏杆的另一头与机架竖杆下部活动连接,所述的气囊包括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采用外捆带和内捆带将各防撞气袋和各导流气袋进行连接,在内捆带下设置保险带,通过保险带与人体固定,所述的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分别设置充风口,在充风口上设置分支单向磁控阀,通过分支单向磁控阀连接进风管,在进风管的头部设置主单向磁控阀,通过主单向磁控阀连接风机的出风口,通过导流气袋上头连接伞罩,在伞罩的四周设置伞绳,伞绳的下头与外捆带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将充气装置及多只气囊设置在楼顶,可以多人使用逐个逃生,当需逃生时,将气囊穿套在逃生人员的身上,将保险带与人体固定连接,使气囊在使用时不会与人体脱离,将进风管的主单向磁控阀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将充气装置的水轮机进水阀门与消防水管连接,将气囊的主单向磁控阀连接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后开启风机的进水阀门,使消防水管内的水进入水轮机,水轮机开始高速运转工作,水轮机通过主轴带动风机工作,主单向磁控阀在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后,因为有风机吹出强劲的风,使主单向磁控阀自动打开,风机吹出的风从出风口顺畅注入气囊的进风管,风从进风管流入各分支单向磁控阀,并进入各气袋,各气袋由风力充气膨胀,各气袋受风压的挤压,将人体围挤在中间起保护作用,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采用牛津布或不透气无纺布等防火材料制成,强度好,使用安全,导流气袋在充气膨胀的同时,在风压的作用,将上头的伞罩顶起打开,充气完成后,人体自身拉力带着气囊及进风管向风机一侧拉,使进风管的主单向磁控阀脱离风机的出风口,这时,人的身体(躯干和四肢)由气袋包裹,人的头露在防撞气袋上方,方便呼吸,而人的脚露在气袋下方,方便着陆,人体带着气袋向楼下跳跃,有伞罩产生的空气阻力,气袋充气后,加大了体积,气袋同样增大阻力,降低人体下降的速度,又有气袋对身体进行保护,人体在跳跃下降的时候非常安全,在人体着落时,可以是双脚先踩地,如果受旁边建筑物或植物等影响,由身体先着地的话,由人体外的气袋产生弹力,与地面或建筑物、植物等接触,保护人体,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如果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四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个别气袋破损,例如被尖刺物戳破,也不会造成整个气囊漏气,因为每个气袋都设置分支单向磁控阀,分支单向磁控阀在充气完成后就自动关闭,各只气袋之间是独立空间,破损的单只气袋即使漏气,其余的气袋也能继续保持膨胀状态,破损气袋的位置由其它的气袋挤压,减少空隙,进而对人体继续保护。当水轮机无法工作时,可采用人工踩踏方式使风机工作,双脚踩在脚踏板上,当左脚踏下时,左脚踏杆拉动左链条向下,左链条带动左单向链轮,左单向链轮经过桥轴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小齿轮转动使风机工作,由左拉簧带着左链条及左脚踏杆向上复位,使脚能踏着左边的脚踏板一直工作,当右脚踏下时,右脚踏杆拉动右链条向下,右链条带动右单向链轮,右单向链轮也经过桥轴带动大齿轮转动,大齿轮带动风机工作,由右拉簧带着右链条及右脚踏杆向上复位,使脚能踏着右边的脚踏板一直工作,而且因为左单向链轮和右单向链轮都为单向链轮,不管踩哪边的脚踏板,两侧的单向链轮都能使过桥轴带动大齿轮、小齿轮转动,继而风机不断工作将风送入气囊,使气囊充气工作顺利。踩脚踏板的方式可以是双脚,也可以是单脚,双脚踩时,可以左右脚替换,轻松省力,当双脚不方便时,也可以只踩一边,都能使风机工作。

本实用新型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所述的外捆带上设置连接带,连接带的端部连接魔术贴的一端,在主单向磁控阀外设置套管,套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魔术贴的另一端与套管连接,采用魔术贴使套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起,方便在充气时,套管设置在出风口中不会移位,并且在充气完成逃生时,进风管的主单向磁控阀的套管要与风机的出风口脱离接触,人体在充满气的气囊中,采用手动脱离不方便,这时,人体自身拉力带着气囊及进风管向风机一侧拉,拉力使魔术贴自动撕开,套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自动脱离,操作方便。所述的外捆带和外捆带采用有弹性的外捆带和内捆带,使用弹性捆带,当个别气袋破损时,由弹性捆带将其它安好的气袋进行紧密连接,减少空隙,进而对人体继续保护。所述的导流气袋上头与伞罩的四周连接后延生至伞罩中间,增加导流气袋与伞罩的连接面积,使伞罩撑开速度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充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向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向示意图;

图4是气囊结构示意图;

图5是气囊内侧设置内捆带和保险带示意图;

图6是气囊外侧设置外捆带示意图;

图7是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组合实施例1示意图;

图8是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组合实施例2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充气的火灾逃生气囊,如图1—图8所示,包括充气装置和气囊,所述的充气装置包括水轮机1和风机2,所述的风机2设置进风口和出风口3,所述的水轮机1连接进水管4和出水管5,进水管4的头部设置进水阀门6,水轮机1通过进水阀门6与消防水管连接,出水管5的头部通下水道7,所述的水轮机1通过小齿轮8连接风机2,水轮机1、小齿轮8和风机2通过主轴9连接,所述的水轮机1下设置机架,机架包括竖杆10和横杆11,在机架两侧的横杆11上设置过桥轴12,过桥轴12的两端连接左单向链轮13和右单向链轮14,过桥轴12的左端穿过左单向链轮13与大齿轮141固定连接,大齿轮141与小齿轮8啮合,左单向链轮13和右单向链轮14分别与左链条15和右链条16相配合,左链条15和右链条16分别与左拉簧17和右拉簧18连接,左拉簧17和右拉簧18分别与机架竖杆10下部固定连接,左链条15和右链条16的底部与左、右脚踏杆20、21连接,两根脚踏杆头部设置脚踏板22、23,两根脚踏杆的另一头与机架竖杆10下部活动连接,所述的气囊包括防撞气袋24和导流气袋25,防撞气袋和导流气袋都采用3只以上,采用外捆带26和内捆带27将各防撞气袋24和各导流气袋25进行连接,在内捆带27下设置保险带28,通过保险带28与人体固定,所述的防撞气袋24和导流气袋25分别设置充风口29,在充风口29上设置分支单向磁控阀30,通过分支单向磁控阀30连接进风管31,在进风管31的头部设置主单向磁控阀32,通过主单向磁控阀32连接风机2的出风口3,通过导流气袋25上头连接伞罩33,在伞罩33的四周设置伞绳34,伞绳34的下头与外捆带26固定连接。将充气装置及多只气囊设置在楼顶,可以多人使用逐个逃生,当需逃生时,将气囊穿套在逃生人员的身上,将保险带28与人体固定连接,使气囊在使用时不会与人体脱离,将进风管31的主单向磁控阀32与风机2的出风口3连接,将充气装置的水轮机1进水阀门6与消防水管连接,将气囊的主单向磁控阀32连接风机2的出风口3,连接后开启风机2的进水阀门6,使消防水管内的水进入水轮机1,水轮机1开始高速运转工作,水轮机1通过主轴9带动风机2工作,主单向磁控阀32在与风机2的出风口3连接后,因为有风机吹出强劲的风,使主单向磁控阀32自动打开,风机吹出的风从出风口顺畅注入气囊的进风管31,风从进风管31流入各分支单向磁控阀30,并进入各气袋,各气袋由风力充气膨胀,各气袋受风压的挤压,将人体围挤在中间起保护作用,防撞气袋24和导流气袋25采用牛津布或不透气无纺布等防火材料制成,强度好,使用安全,导流气袋25在充气膨胀的同时,在风压的作用,将上头的伞罩33顶起打开,充气完成后,人体自身拉力带着气囊及进风管向风机一侧拉,使进风管31的主单向磁控阀32脱离风机2的出风口3,这时,人的身体(躯干和四肢)由气袋包裹,人的头露在防撞气袋上方,方便呼吸,而人的脚露在气袋下方,方便着陆,人体带着气袋向楼下跳跃,有伞罩产生的空气阻力,气袋充气后,加大了体积,气袋同样增大阻力,降低人体下降的速度,又有气袋对身体进行保护,人体在跳跃下降的时候非常安全,在人体着落时,可以是双脚先踩地,如果受旁边建筑物或植物等影响,由身体先着地的话,由人体外的气袋产生弹力,与地面或建筑物、植物等接触,保护人体,减少对人体的伤害。如果在下降的过程中,受四周环境不确定因素影响,出现个别气袋破损,例如被尖刺物戳破,也不会造成整个气囊漏气,因为每个气袋都设置分支单向磁控阀,分支单向磁控阀在充气完成后就自动关闭,各只气袋之间是独立空间,破损的单只气袋即使漏气,其余的气袋也能继续保持膨胀状态,破损气袋的位置由其它的气袋挤压,减少空隙,进而对人体继续保护。当水轮机1无法工作时,可采用人工踩踏方式使风机工作,双脚踩在脚踏板22、23上,当左脚踏下时,左脚踏杆22拉动左链条15向下,左链条15带动左单向链轮13,左单向链轮13经过桥轴12带动大齿轮141转动,大齿轮141带动小齿轮8转动使风机2工作,由左拉簧17带着左链条15及左脚踏杆20向上复位,使脚能踏着左边的脚踏板一直工作,当右脚踏下时,右脚踏杆21拉动右链条16向下,右链条16带动右单向链轮14,右单向链轮14也经过桥轴12带动大齿轮141转动,大齿轮141带动风机工作,由右拉簧18带着右链条16及右脚踏杆21向上复位,使脚能踏着右边的脚踏板一直工作,而且因为左单向链轮和右单向链轮都为单向链轮,不管踩哪边的脚踏板,两侧的单向链轮都能使过桥轴带动大齿轮141、小齿轮8转动,继而风机2不断工作将风送入气囊,使气囊充气工作顺利。踩脚踏板的方式可以是双脚,也可以是单脚,双脚踩时,可以左右脚替换,轻松省力,当双脚不方便时,也可以只踩一边,都能使风机工作。所述的外捆带26上设置连接带35,连接带35的端部连接魔术贴36的一端,在主单向磁控阀32外设置套管37,套管37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魔术贴36的另一端与套管37连接,采用魔术贴使套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接一起,方便在充气时,套管设置在出风口中不会移位,并且在充气完成逃生时,进风管的主单向磁控阀的套管要与风机的出风口脱离接触,人体在充满气的气囊中,采用手动脱离不方便,这时,人体自身拉力带着气囊及进风管向风机一侧拉,拉力使魔术贴自动撕开,套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自动脱离,操作方便。所述的外捆带26和内捆带27采用有弹性的外捆带和内捆带,使用弹性捆带,当个别气袋破损时,由弹性捆带将其它安好的气袋进行紧密连接,减少空隙,进而对人体继续保护。所述的导流气袋上头与伞罩的四周连接后延生至伞罩中间,增加导流气袋与伞罩的连接面积,使伞罩撑开速度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