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87618发布日期:2019-06-22 00:31阅读:201来源:国知局
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



背景技术:

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灾害性燃烧现象。在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经常、最普遍地威胁公众安全和社会发展的主要灾害之一。

随着家居电器的越来越多,人们工作压力的逐渐增大,以及老人、儿童单独在家的情况越来越多,由于电器失火、忘关燃气等造成的家居失火现象时有发生,虽然反复强调在遇到火灾时人们需要安全、尽快的逃生。然而随着现有住宅中高层住宅越来越多,且居住人口密集度较高,因而在发生火灾时,由消防通道进行逃生变得愈加困难,同时发生火灾时屋内烟雾和火势根本不易控制,导致很多人被迫困在屋内而无法逃生,因而如果能够提供一种在房屋失火时能够为屋内人员隔绝烟雾和火势的家居用品,将大大提高人们在失火时的逃生几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通过实时监控屋内环境,能够在发生火灾时为屋内人员提供安全的避难场所,并主动报警、辅助灭火,大大提高了发生火灾时的逃生几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和一些其他的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包括:

柜体,其为前部开口的设置;所述开口上可开合的设置有柜门;所述柜门和柜体均由多块柜板连接构成;所述柜板的中部具有空腔;所述柜板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贯通至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堵塞所述通孔的塞体;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空腔的输水孔;

防护机构,其包括蓄电池、高压水泵、照明灯和氧气瓶;所述蓄电池和所述照明灯均设置于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底部,所述氧气瓶设置于所述柜体内的侧壁上,所述氧气瓶的开口上设置有电子阀门;所述高压水泵和照明灯分别与所述蓄电池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的出水端连接于所述输水孔;

输水机构,其包括设置于地面下的管道,以及穿设在所述管道内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水源,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于高压水泵的进水端;所述输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管道的长度,且所述输水管为具有弹性的可拉伸的管体;

监控机构,其包括总控器和与所述总控器分别连接的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控制按钮;所述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均设置于所述柜体外侧,并位于所述柜门的上方;所述控制按钮设置于所述柜体的外侧;所述总控器连接于所述蓄电池;所述温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感应的数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向所述总控器发送警报信号,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蓄电池向所述高压水泵和照明灯供电;所述控制按钮在按下时向所述总控器发送终止信号,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蓄电池停止向所述高压水泵和照明灯供电;所述总控器连接于所述电子阀门,且所述总控器内预存有所述氧气瓶中存储的氧气消耗完毕的总时长。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警报按钮和警报器;所述警报按钮设置于所述柜体内部,并与相关警报机构通讯连接;所述警报器设置在所述柜体的顶部;所述警报按钮被按动后,触发所述警报器发出求救警报,并向相关警报机构发送包含所述柜体所在位置的语音求救信息。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总控器还连接于所述柜体所在房屋的总电源开关,并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后,将所述房屋的总电源开关断开。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柜体内部的横向设置有2块隔板;两块所述隔板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隔,以将所述柜体内部由上向下分隔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蓄电池放置于所述上部内;所述照明灯嵌入位于所述柜体内最上方的所述隔板内,以为所述中部提供光源;所述高压水泵设置于所述下部内。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还包括:

衣物放置机构,其包括挂衣杆、挂衣钩和第一电机;所述挂衣杆由多根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首尾相接构成;且所述第一杆体和第二杆体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杆体以可沿所述第一杆体的内壁滑动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第一杆体内;所述第二杆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体的两端的开口的内径;所述挂衣钩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上;所述挂衣杆横向设置在所述中部内,所述挂衣杆的第一端与所述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衣杆的第二端与所述柜体的内壁相抵顶;所述第一电机设置于所述柜体靠近所述挂衣杆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由所述挂衣杆内穿过,并与所述挂衣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连接于所述总控器,并在所述总控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后,由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收缩,以带动所述挂衣杆的收缩。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柜体与所述挂衣杆的第二端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置并支撑所述挂衣杆的第二端的u形支架。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中部顶部的所述隔板的下表面上横向设置有贯通所述隔板两侧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位置与所述挂衣杆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挂衣杆部分嵌入所述凹槽内,以沿所述凹槽伸缩。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所述柜板与柜板的相接处,以及所述柜门与所述柜体的相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层。

优选的是,所述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还包括:

移动机构,其包括滚轮、第二电机、火焰识别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所述柜体的底部设置有容置槽,所述第二电机设置在所述下部内,且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柜体的底面并伸入所述容置槽内;所述滚轮以可在所述第二电机带动下嵌入所述容置槽或凸出于所述容置槽外部并滚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柜门下方的所述柜体的边沿上,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路径规划模块,所述路径规划模块和第二电机分别连接于所述总控器;所述总控器在获知所述电子阀开启后开始计时,并在所述电子阀开启时长达到所述总时长的1/2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滚轮凸出于所述柜体底面,并控制所述火焰识别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开启;所述路径规划模块依据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识别的所述柜体前方的火焰信息规划所述柜体的移动路径,并将所述移动路径发送至所述总控器,所述总控器依据所述移动路径驱动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滚轮带动所述柜体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中,通过柜体表面向外喷淋清水,不仅能够使得柜体内温度降低,避免火灾时室温过高对柜体内人员造成损害,也能够避免柜体在火灾中被点燃,同时高压水泵压力下由柜体喷出的水,还能对柜体附近的区域进行灭火,从而进一步保证柜体内躲避人员的安全。

通过柜体内氧气瓶的设置,使得在火灾造成的缺氧环境中,为柜体内等待救援的人员提供氧气,以保证柜体内人员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人身安全。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衣物放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位于中部上方的隔板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柜体底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参阅本说明书后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一种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包括:柜体1,其为前部开口的设置;所述开口上可开合的设置有柜门2;所述柜门2和柜体1均由多块柜板连接构成;所述柜板的中部具有空腔;所述柜板的外壁上均匀开设有若干贯通至所述空腔的通孔;所述通孔上设置有用于堵塞所述通孔的塞体3;所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连通至所述空腔的输水孔23。

防护机构,其包括蓄电池4、高压水泵5、照明灯6和氧气瓶7;所述蓄电池4和所述照明灯6均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顶部;所述高压水泵5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底部,所述氧气瓶7设置于所述柜体1内的侧壁上,所述氧气瓶7的开口上设置有电子阀门;所述高压水泵5和照明灯6分别与所述蓄电池4相连接;所述高压水泵5的进水端外接水源,出水端连接于所述输水孔23。

输水机构,其包括设置于地面下的管道,以及穿设在所述管道内的输水管;所述输水管的进水端连接至水源,输水管的出水端连接于高压水泵5的进水端;所述输水管的长度大于所述管道的长度,且所述输水管为具有弹性的可拉伸的管体。

监控机构,其包括总控器和与所述总控器分别连接的温度传感器8、烟雾传感器9和控制按钮10;所述温度传感器8和烟雾传感器9均设置于所述柜体1外侧,并位于所述柜门2的上方;所述控制按钮10设置于所述柜体1的外侧;所述总控器连接于所述蓄电池4;所述温度传感器8或烟雾传感器9感应的数据大于预设的阈值时,向所述总控器发送警报信号,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蓄电池4向所述高压水泵5和照明灯6供电;所述控制按钮10在按下时向所述总控器发送终止信号,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蓄电池4停止向所述高压水泵5和照明灯6供电;所述总控器连接于所述电子阀门,且所述总控器内预存有所述氧气瓶7中存储的氧气消耗完毕的总时长。

在上述方案中,房屋放置柜体的位置处的地面以下预先设置连接至自来水源的输水管,柜体的底部设置连接至柜板空腔的输水孔的高压水泵,通过将地面以下的输水管连接至柜体内的高压水泵,使得在高压水泵开启时能够将自来水导入柜板的空腔内。所述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的工作流程为:监控机构的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对室内的温度以及烟雾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控,且温度传感器和烟雾传感器内均预先设置有阈值,因而在屋内发生火灾险情时,屋内的温度以及烟雾量均会上升,在温度值或烟雾量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均会触发温度传感器或烟雾传感器向总控器发送警报信号,总控器在接收到警报信号后判定屋内发生火灾,则控制防护机构的蓄电池向高压水泵和照明灯进行供电,高压水泵的进水端连通了外接水源,高压水泵启动将水由输水孔输入空腔内,随着空腔内水压升高,水将塞体顶开,水有通孔内喷出,照明灯开启,将柜体内照亮,同时,屋内人员打开柜门进入柜体内进行躲避,并联系救援机构进行救援,而如若产生误报警,则用户可通过按压柜体上设置的控制按钮,使得总控器控制蓄电池停止向高压水泵和照明灯供电。

通过柜体表面向外喷淋清水,不仅能够使得柜体内温度降低,避免火灾时室温过高对柜体内人员造成损害,也能够避免柜体在火灾中被点燃,同时高压水泵压力下由柜体喷出的水,还能对柜体附近的区域进行灭火,从而进一步保证柜体内躲避人员的安全。

通过柜体内氧气瓶的设置,使得在火灾造成的缺氧环境中,为柜体内等待救援的人员提供氧气,以保证柜体内人员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人身安全。

其中,蓄电池为可充电式电池,可以外接电源,以在亏电时及时进行电量的补充,而柜体外部以及柜门外部贴覆有外膜,以保证柜体的美观。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警报按钮11和警报器12;所述警报按钮11设置于所述柜体1内部,并与相关警报机构通讯连接;所述警报器12设置在所述柜体1的顶部;所述警报按钮11被按动后,触发所述警报器12发出求救警报,并向相关警报机构发送包含所述柜体1所在位置的语音求救信息。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警报按钮和警报器的设置,使得屋内发生火险时,警报器能够自动发出警报,以便于周围居民尽快发现逃生并报警,且持续发出警报的警报器能够在营救人员到达现场后引导救助的人员尽快找到柜体,而对柜体内的人员进行营救;而柜体内警报按钮在按动时能够使得直接向相关的警报机构发出语音求救信息,以便于相关人员尽快赶到现场对屋内人员进行救援,其中包含柜体所在位置的语音求救信息可以通过提前储存在所述警报按钮中实现。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总控器还连接于所述柜体1所在房屋的总电源开关,并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后,将所述房屋的总电源开关断开。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总控器控制房屋的总电源开关的通断,使得在房屋内发生火灾险情时,能够减少电源遇火发生爆炸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房屋内人员的安全。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柜体1内部的横向设置有2块隔板13;两块所述隔板13相互平行且具有间隔,以将所述柜体1内部由上向下分隔为上部、中部和下部;所述蓄电池4放置于所述上部内;所述照明灯6嵌入位于所述柜体1内最上方的所述隔板13内,以为所述中部提供光源;所述高压水泵5设置于所述下部内。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隔板将柜体内分隔为上部、中部和下部三部分,使得蓄电池、高压水泵等与柜体内的衣物等容置空间相分隔,避免了蓄电池、高压水泵等被碰触,减少了损坏的可能,并使得使用更加安全,提高了所述防灾应急类智能家居的使用寿命。

如图2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衣物放置机构,其包括挂衣杆14、挂衣钩15和第一电机16;所述挂衣杆14由多根第一杆体17和第二杆体18首尾相接构成;且所述第一杆体17和第二杆体18依次连接;所述第二杆体18以可沿所述第一杆体17的内壁滑动的方式穿设在所述第一杆体17内;所述第二杆体18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卡环,所述卡环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杆体17的两端的开口的内径;所述挂衣钩15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杆体17上;所述挂衣杆14横向设置在所述中部内,所述挂衣杆14的第一端与所述柜体1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挂衣杆14的第二端与所述柜体1的内壁相抵顶;所述第一电机16设置于所述柜体1靠近所述挂衣杆14的第一端的一侧;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由所述挂衣杆14内穿过,并与所述挂衣杆14的第二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电机16连接于所述总控器,并在所述总控器接收到所述警报信号后,由所述总控器控制所述第一电机16的输出轴收缩,以带动所述挂衣杆14的收缩。

在上述方案中,第一电机的输出轴在完全伸展时,使得挂衣杆的两端分别与柜体的内壁相抵顶,第二杆体由第一杆体内伸出,第一杆体的挂钩上用于挂置衣物,而在总控器收到警报信号,即判定屋内发生火灾时,第一电机带动挂衣杆收缩,此时第二杆体完全收纳至第一杆体内,挂置了衣物的第一杆体首尾连接的位于柜体的一侧,从而使得挂钩上的衣物被收到柜体的一侧,为柜体的另一侧留出空闲的空间,以供容纳屋内的人员,从而实现了既能容纳人员又能收纳衣物的目的。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柜体1与所述挂衣杆14的第二端接触的位置设置有用于容置并支撑所述挂衣杆14的第二端的u形支架。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u形支架的设置,使得挂衣杆在完全延展时,能够对其进行支撑,从而使得挂衣杆更加稳固,便于衣物的收纳。

如图3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中部顶部的所述隔板13的下表面上横向设置有贯通所述隔板13两侧的凹槽22,且所述凹槽22的位置与所述挂衣杆14的位置相对应;所述挂衣杆14部分嵌入所述凹槽22内,以沿所述凹槽22伸缩。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在中部顶部的隔板下表面设置用于容置挂衣杆的凹槽,使得挂衣杆能够沿凹槽进行伸缩,更加稳固,同时挂衣杆紧贴隔板设置,使得柜体中部的空间更大,方便在发生灾情时人员的容置,且避免挂衣杆碰伤人员。

一个优选方案中,所述柜板与柜板的相接处,以及所述柜门2与所述柜体1的相接处均设置有密封垫层。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密封垫层的设置,使得柜体和柜门,以及柜板和柜板间连接紧密,避免了火灾时产生的烟雾进入柜体内,从而保证了柜体内人员的安全。

如图4所示,一个优选方案中,还包括:移动机构,其包括滚轮19、第二电机20、火焰识别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所述柜体1的底部设置有容置槽21,所述第二电机20设置在所述下部内,且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贯穿所述柜体1的底面并伸入所述容置槽21内;所述滚轮19以可在所述第二电机20带动下嵌入所述容置槽21或凸出于所述容置槽21外部并滚动的方式与所述第二电机20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设置于所述柜门2下方的所述柜体1的边沿上,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连接于所述路径规划模块,所述路径规划模块和第二电机20分别连接于所述总控器;所述总控器在获知所述电子阀开启后开始计时,并在所述电子阀开启时长达到所述总时长的1/2时,控制所述第二电机20驱动所述滚轮19凸出于所述柜体1底面,并控制所述火焰识别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开启;所述路径规划模块依据所述火焰识别模块识别的所述柜体1前方的火焰信息规划所述柜体1的移动路径,并将所述移动路径发送至所述总控器,所述总控器依据所述移动路径驱动所述第二电机20驱动所述滚轮19带动所述柜体1沿所述移动路径移动。

在上述方案中,通过移动机构的设置,使得氧气瓶中的氧气在消耗后,而营救人员还未到达现场的情况下,为了提高火灾中人员的逃生几率,总控器能够控制第二电机、火焰识别模块和路径规划模块开始,从而使得路径规划模块依据火眼识别模块获取的火焰信息规划能够避开屋内火焰的移动路径,然后第二电机能够驱动滚轮伸出柜体外部,并按照移动路径带动柜体移动,从而使得柜体内躲避的人员能够更易脱离火灾现场,提高逃生的几率,其中,路径规划模块内预存有柜体所在房屋内房门的位置,然后按照规避火焰的路线使得柜体能够到达房屋门口,以便于逃生。火焰识别模块设置在柜体底部边沿考虑到起火时烟雾上行,因而设置在底部的火焰识别模块视野上更好,更易对于火焰信息进行识别;柜体在移动过程中管道中输水管由管道中拉伸,而柜体在移动过程中不断喷水,也能起到一定的灭火和降温的作用,从而避免了输水管被火焰损坏的风险。氧气瓶上电子阀的开启可以采用密码或者指纹等开启方式,从而避免在无事故时家中的儿童对氧气瓶进行误开启。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所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