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及其伸缩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3798772发布日期:2021-02-02 11:42阅读:9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及其伸缩方法与流程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具体是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属于安防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呼吸器是一种自给开放式空气呼吸器,广泛应用于消防、化工、船舶、石油、冶炼、仓库、试验室、矿山等部门,供消防员或抢险救护人员在浓烟、毒气、蒸汽或缺氧等各种环境下安全有效地进行灭火,抢险救灾和救护工作。
[0003]
在消防救援、抢险救灾、工业场所等高危行动中,作业人员需要使用空气呼吸器确保作业中的安全,作业人员进入现场时,背负的空气呼吸器通常会承载于背板装置上。
[0004]
然而,现有背板装置尺寸固定,对于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无法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甚至会在作业人员蹲下执行任务时,由于背板装置的尺寸不符造成使用的不适感和束缚感,进而影响救援。


技术实现要素:

[0005]
发明目的:提供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
[0006]
技术方案: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包括:主背板、以及与所述主背板活动连接的活动背板;所述主背板与活动背板之间采用u型卡槽连接;所述主背板与活动背板之间设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分为螺丝固定方式和卡销固定方式。
[0007]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螺丝固定方式包括在主背板与活动背板交叉的重叠区域,用一组螺丝结合螺母进行调节固定,所述主背板上开有螺丝固定孔,所述活动背板上开有与螺丝固定孔适配的腰孔,在主背板上开螺丝固定孔和在活动背板上开有与螺丝固定孔适配的腰孔,主要可以当进行对活动背板进行移动时无需将螺丝进行取出,只需将螺丝进行放松即可。
[0008]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螺丝固定方式还包括在主背板上开有腰孔,以及在所述活动背板上开有与所述腰孔适配的螺丝固定孔,将腰孔开在主背板上组要为了在对活动背板进行移动时,进行带动螺丝沿腰孔范围进行滑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清洁效果。
[0009]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螺丝固定方式还包括防滑方式;所述防滑方式包括在主背板与活动背板的接触面设有规则的、锯齿状的与所述活动背板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凹齿槽与凸齿槽,所述主背板和活动背板的齿槽相适配,将有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与凸齿槽设置为与活动背板滑动方向垂直,且将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与凸齿槽设置为横向,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对活动背板的限位效果。
[0010]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防滑方式还包括在具有腰孔的背板上,在两块背板接触面的另一侧,设计多个分布均匀的限位凸起筋条或限位凹槽。
[0011]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卡销固定方式分为单孔卡销固定和双孔卡销固定。
[0012]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单孔卡销固定方式包括在主背板上设有单个限位孔,活动背板设有单排限位孔;所述单排限位孔的方向与活动背板的移动方向平行。
[0013]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单孔卡销固定方式还包括在主背板上设有单排限位孔,活动背板设有单个限位孔;所述单排限位孔的方向与活动背板的移动方向平行。
[0014]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 所述双孔卡销固定包括在主背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单排限位孔,活动背板的两侧分别设有单个限位孔;所述单排限位孔的方向与活动背板的移动方向平行,在活动背板的两侧设计及主背板的两侧设计相适配的限位孔,使用两个限位孔进行对主背板与活动背板的固定,可以减少活动背板的晃动现象。
[0015]
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的伸缩方法包括:s1:使用螺丝固定方式时,紧固螺丝穿过固定孔和腰孔,通过手拧或者工具拧动螺丝螺母进行固定,松开螺丝或螺母,将活动背板调节至需要的位置,然后拧紧螺丝或螺母,完成调节;s2:当螺丝与螺母拧紧后,为了防止主背板和活动背板发生滑动,设计两组防滑方式,(1)在具有腰孔的背板上,两块背板接触面的另一侧,设计一些分布均匀的限位凸起筋条或凹槽,(2)在两块背板的接触面,分布设计规则的、锯齿状的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凹齿槽与凸齿槽,主背板和活动背板的齿槽相互吻合;在上述两组防滑方式下,即使螺丝螺母没拧太紧,主背板和活动背板在使用时也不会发生滑动现象;s3:使用单孔卡销固定方式时,当两块背板在u型槽内调节长度时,在某个特定位置,主背板和活动背板之间的限位孔将会出现重叠,使用此时使用卡销穿过两个重叠孔,此时两块背板将不能在u型卡槽内滑动,卡销带有防脱落功能,可以是销钉,可以是螺丝,也可以是弹性扣,当卡扣从主背板或活动背板的任意一个背板的孔中移除,主背板和活动背板将再次进行调节;s4:使用双孔卡销固定方式时,当两块背板在u型槽内调节长度时,在某个特定位置,主背板和活动背板之间的限位孔会出现重叠,使用可以穿过两个重叠孔的卡销,穿过两个背板的重叠孔,此时两块背板将不能再在u型卡槽内滑动,卡销是带有防脱落功能的弹性扣,当卡扣从主背板的限位孔中移出,主背板和活动背板将再次进行调节。
[0016]
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通过可伸缩活动背板进行调整背板装置的尺寸,进而可以提供根据作业人员身高灵活伸缩调整尺寸的背板装置,进而适配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避免作业人员因背板装置的尺寸不符造成使用的不适感。
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伸缩板状态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二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三、四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五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五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六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是本发明的u型卡槽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二、四的防滑方式示意图。
[0025]
图9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二、四的防滑方式示意图。
[0026]
图10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三的防滑方式示意图。
[0027]
附图标记为:活动背板1、凸齿槽101、主背板2、凹齿槽201、螺丝固定孔3、腰孔4、限位凹槽401、凸起筋条402、单个限位孔5、单排限位孔6。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在下文的描述中,给出了大量具体的细节以便提供对本发明更为彻底的理解。然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的是,本发明可以无需一个或多个这些细节而得以实施。在其他的例子中,为了避免与本发明发生混淆,对于本领域公知的一些技术特征未进行描述。
[0029]
经过申请人的研究分析,出现这一问题(工作人员使用背板装置时出现不适感和束缚感)的原因在于,现有背板装置尺寸固定,对于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无法提供较好的使用体验,甚至会在作业人员蹲下执行任务时,由于背板装置的尺寸不符造成使用的不适感和束缚感,进而影响救援,而本发明通过可伸缩活动背板进行调整背板装置的尺寸,进而可以提供根据作业人员身高灵活伸缩调整尺寸的背板装置,进而适配不同身高的作业人员,避免作业人员因背板装置的尺寸不符造成使用的不适感。
[0030]
一种可伸缩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背板装置,包括:活动背板1、凸齿槽101、主背板2、凹齿槽201、螺丝固定孔3、腰孔4、限位凹槽401、凸起筋条402、单个限位孔5、单排限位孔6。
[0031]
其中,所述主背板2与所述活动背板1活动连接,所述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之间采用u型卡槽连接,所述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之间设有紧固装置,所述紧固装置分为螺丝固定方式和卡销固定方式;所述卡销固定方式分为单孔卡销固定和双孔卡销固定,图1中的a、b、c附图为该背板装置的状态示意图。
[0032]
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螺丝固定方式包括在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交叉的重叠区域,用一组螺丝结合螺母进行调节固定,所述主背板2上开有螺丝固定孔3,所述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螺丝固定孔3适配的腰孔4,在主背板2上开螺丝固定孔3和在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螺丝固定孔3适配的腰孔4,主要可以当进行对活动背板1进行移动时无需将螺丝进行取出,只需将螺丝进行放松即可。
[0033]
所述防滑方式包括在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的接触面设有规则的、锯齿状的与所述活动背板1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所述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的齿槽相适配,将有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设置为与活动背板1滑动方向垂直,且将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设置为横向,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对活动背板1的限位效果,由于设置互相适配,有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使得在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进行适配时由于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完成对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的接触,图2中的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34]
具体实施方式二:所述螺丝固定方式包括在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交叉的重叠区域,用一组螺丝结合螺母进行调节固定,所述主背板2上开有螺丝固定孔3,所述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螺丝固定孔3适配的腰孔4,在主背板2上开螺丝固定孔3和在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
螺丝固定孔3适配的腰孔4,主要可以当进行对活动背板1进行移动时无需将螺丝进行取出,只需将螺丝进行放松即可。
[0035]
在具有腰孔4的背板上,在两块背板接触面的另一侧,设计多个分布均匀的限位凸起筋条402或限位凹槽401,所述限位凹槽401与凸起筋条402均设置在所述腰孔4两侧,所述限位凹槽401与所述螺母适配,由于螺母直径大于螺丝,可以实现当螺母部分嵌在限位凹槽401中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由螺母在拧紧后将突出部分在腰孔4外侧,当凸起筋条402与螺母凸出部分抵接时,此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图2中的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36]
具体实施方式三:所述螺丝固定方式还包括在主背板2上开有腰孔4,以及在所述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所述腰孔4适配的螺丝固定孔3,将腰孔4开在主背板2上组要为了在对活动背板1进行移动时,进行带动螺丝沿腰孔4范围进行滑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清洁效果。
[0037]
所述螺丝固定方式还包括防滑方式;所述防滑方式包括在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的接触面设有规则的、锯齿状的与所述活动背板1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所述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的齿槽相适配,将有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设置为与活动背板1滑动方向垂直,且将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设置为横向,可以更加有效的进行对活动背板1的限位效果,图3中的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38]
具体实施方式四:所述螺丝固定方式还包括在主背板2上开有腰孔4,以及在所述活动背板1上开有与所述腰孔4适配的螺丝固定孔3,将腰孔4开在主背板2上组要为了在对活动背板1进行移动时,进行带动螺丝沿腰孔4范围进行滑动,进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清洁效果。
[0039]
所述防滑方式还包括在具有腰孔4的背板上,在两块背板接触面的另一侧,设计多个分布均匀的限位凸起筋条402或限位凹槽401,所述限位凹槽401与凸起筋条402均设置在所述腰孔4两侧,所述限位凹槽401与所述螺母适配,由于螺母直径大于螺丝,可以实现当螺母部分嵌在限位凹槽401中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当凸起筋条402与螺母部分抵接时,此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图3中的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40]
具体实施方式五:所述单孔卡销固定方式包括在主背板2上设有单个限位孔5,活动背板1设有单排限位孔6;所述单排限位孔6的方向与活动背板1的移动方向平行。
[0041]
所述单孔卡销固定方式还包括在主背板2上设有单排限位孔6,活动背板1设有单个限位孔5;所述单排限位孔6的方向与活动背板1的移动方向平行,图4、图5中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42]
具体实施方式六:所述双孔卡销固定包括在主背板2的两侧分别设有单排限位孔6,活动背板1的两侧分别设有单个限位孔5;所述单排限位孔6的方向与活动背板1的移动方向平行,在活动背板1的两侧设计及主背板2的两侧设计相适配的限位孔,使用两个限位孔进行对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的固定,可以减少活动背板1的晃动现象,图6中a、b附图为该实施例的伸缩装置的伸缩状态图。
[0043]
工作原理说明:使用螺丝固定方式时,紧固螺丝穿过固定孔和腰孔4,通过手拧或
者工具拧动螺丝螺母进行固定,松开螺丝或螺母,将活动背板1调节至需要的位置,然后拧紧螺丝或螺母,完成调节;当螺丝与螺母拧紧后,为了防止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发生滑动,设计两组防滑方式:(1)在具有腰孔4的背板上,两块背板接触面的另一侧,设计一些分布均匀的限位凸起筋条402或凹槽;所述限位凹槽401与凸起筋条402均设置在所述腰孔4两侧,所述限位凹槽401与所述螺母适配,由于螺母直径大于螺丝,可以实现当螺母部分嵌在限位凹槽401中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由螺母在拧紧后将突出部分在腰孔4外侧,当凸起筋条402与螺母凸出部分抵接时,此时活动背板1与主背板2将被限位,此时无法进行移动;(2)在两块背板的接触面,分布设计规则的、锯齿状的与滑动方向垂直的横向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的齿槽相互吻合,由于设置互相适配,有规则的、锯齿状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使得在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进行适配时由于凹齿槽201与凸齿槽101之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而完成对主背板2与活动背板1的接触。
[0044]
在上述两组防滑方式下,即使螺丝螺母没拧太紧,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在使用时也不会发生滑动现象;当使用单孔卡销固定方式时,当两块背板在u型槽内调节长度时,在某个特定位置,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之间的限位孔将会出现重叠,使用此时使用卡销穿过两个重叠孔,此时两块背板将不能在u型卡槽内滑动,卡销带有防脱落功能,可以是销钉,可以是螺丝,也可以是弹性扣,当卡扣从主背板2或活动背板1的任意一个背板的孔中移除,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将再次进行调节;当使用双孔卡销固定方式时,当两块背板在u型槽内调节长度时,在某个特定位置,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之间的限位孔会出现重叠,使用可以穿过两个重叠孔的卡销,穿过两个背板的重叠孔,此时两块背板将不能再在u型卡槽内滑动,卡销是带有防脱落功能的弹性扣,当卡扣从主背板2的限位孔中移出,主背板2和活动背板1将再次进行调节,因为卡销固定方式本身具有限位功能,所以在使用卡销固定方式后将无需使用防滑方式。
[004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 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等同变换,这些等同变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