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56824发布日期:2020-04-28 21:16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灭火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背景技术:

灭火器是一种可携式灭火工具,灭火器内放置化学物品,用以救灭火灾。灭火器是常见的防火设施之一,存放在公众场所或可能发生火灾的地方,不同种类的灭火筒内装填的成分不一样,使用时必须注意以免产生反效果及引起危险。灭火器的种类很多,按其移动方式可分为:手提式和推车式,现有灭火器中,手提式为大部分人使用,但是,手提式灭火器由于体积较大,装灭火器的箱子体积也较大,不仅占用面积,而且箱子内装灭火器数量也少,需要安装多个箱子,故十分不便,其次,使用灭火器时,火灾现场往往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缺少防护口罩,影响灭火者的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可伸缩式灭火器,解决了灭火器较大的一种便携式灭火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灭火器主体,灭火器主体一侧设有提手,另一侧设有管道,所述管道一端连接灭火器喷头,管道与灭火器喷头之间还设有固定夹,且固定夹通过支撑杆与灭火器主体相连,所述灭火器主体顶部设置有灭火器瓶头,所述灭火器主体分为内体和外体,所述外体内活动式的设有内体,内体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滑槽,外体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滑轮与滑槽滑动配合,所述外体左右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内设有一卡位棒,所述内体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开口及卡位棒均相互匹配,所述外体的顶部两侧还设有挡板;所述管道还与位于内体内的吸管相连,所述吸管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优选地,所述软质材料为橡胶,硬质材料为聚氯乙烯。

优选地,所述灭火器瓶头包括固定座、压力表、压把及卡扣,所述固定座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表,固定座顶部设有压把,且压把的外壁卡接有卡扣。

优选地,所述外体与内体相接处面上设有橡胶垫。

优选地,所述内体表面上还设有一窗口,窗口为透明设置,且窗口上还标有刻度。

优选地,所述外体底部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

优选地,所述外体的侧壁上还设有一盒体,所述盒体内可放置口罩和手套。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取得了以下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灭火器,通过配合设置的滑轮和滑槽,能够使灭火器伸缩,便于人们根据需要时携带,放置时占用面积小,应用方便;通过设置的窗口,能时刻观察灭火器内的消耗情况,避免事故来临时,因物料不足不能及时对火灾进行处理,造成损失;底部的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灭火器,进一步便利人们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1-内体;2-挡板;3-盒体;4-万向轮;5-外体;6-滑轮;7-吸管;8-灭火器喷头;9-支撑杆;10-管道;11-压力表;12-压把;13-固定座;14-开口;15-卡槽;16-卡位棒;17-提手;18-滑槽;19-卡扣;20-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如图1所示,灭火器主体一侧设有提手17,提手17可用于从外体5内中拉出内体1,另一侧设有管道10,所述管道10一端连接灭火器喷头8,管道10与灭火器喷头8之间还设有固定夹20,且固定夹20通过支撑杆9与灭火器主体相连,所述灭火器主体顶部设置有灭火器瓶头,所述灭火器主体分为内体1和外体5,所述外体5内活动式的设有内体1,内体1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滑槽18,外体5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6,滑轮6与滑槽18滑动配合,所述外体5左右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内设有一卡位棒16,所述内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开口14及卡位棒16均相互匹配,所述外体5的顶部两侧还设有挡板2;设置的挡板2不仅能够保持灭火器内的气密性,还能进行限位,防止内体1从外体5中完全滑出,所述管道10还与位于内体1内的吸管7相连,所述吸管7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所述软质材料为橡胶,硬质材料为聚氯乙烯。当灭火器使用完毕时,内体1向下滑动的过程中,上半部分的软质材料制成的管道10会跟着压缩变形,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成的管道10保持不变,当需要使用灭火器时,上半部分的管道10会随着内体1上滑而拉伸,本实例中,软质材料为橡胶,硬质材料为聚氯乙烯,但不仅限于这两种。

所述灭火器瓶头包括固定座13、压力表11、压把12及卡扣19,所述固定座13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表11,固定座13顶部设有压把12,且压把12的外壁卡接有卡扣19。

所述外体5与内体1相接处面上设有橡胶垫,其中,橡胶垫位于内体1与外体5相结合的四个角上,在滑动时,能够减少内体1与外体5间的磨损。

所述内体1表面上还设有一窗口,窗口为透明设置,且窗口上还标有刻度,通过透明的设计实现观察内部物料情况,从而可以实时动态进行观察料物含量,防止出现物料过少、情况发生,本实施例中物料为干粉。

所述外体5底部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4,能方便移动灭火器。

所述外体5的侧壁上还设有一盒体3,所述盒体3内可放置口罩和手套,在发生火灾时,可在灭火时,打开盒体3,使用里面的口罩和手套,可对人进行保护。

工作原理:在需要使用时,灭火人员将灭火器本体通过万向轮4移动至事故发生地,并从盒体3中取出口罩和手套进行穿戴,避免在灭火时,对灭火人员造成伤害,灭火人员手握提手17,通过滑轮6在滑槽18中滑动,将内体1从外体5中拉出,当拉出至挡板2限位时,外体5上的开口14与内体1上的卡槽15相匹配,将卡位棒16依次穿过开口14和卡槽15进行卡位支撑,拉出后,取下卡扣19,把管道10从固定夹20中取出,并将管道10对准着火点,按压压把12进行灭火;灭火完成后,将卡位棒16从开口14与卡槽15中拉出,通过滑轮6和滑槽18配合,向下推动内体1,将内体1复位。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灭火器主体,其特征在于,灭火器主体一侧设有提手(17),另一侧设有管道(10),所述管道(10)一端连接灭火器喷头(8),管道(10)与灭火器喷头(8)之间还设有固定夹(20),且固定夹(20)通过支撑杆(9)与灭火器主体相连,灭火器主体顶部设置有灭火器瓶头,所述灭火器主体分为内体(1)和外体(5),所述外体(5)内活动式的设有内体(1),内体(1)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开有第一滑槽(18),外体(5)前侧的左右两侧和后侧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滑轮(6),滑轮(6)与滑槽(18)滑动配合,所述外体(5)左右两侧顶部均开设有开口(14),所述开口(14)内设有一卡位棒(16),所述内体(1)底部左右两侧均设有卡槽(15),所述卡槽(15)、开口(14)及卡位棒(16)均相互匹配,所述外体(5)的顶部两侧还设有挡板(2);

所述管道(10)另一端还与位于内体(1)内的吸管(7)相连,所述吸管(7)的上半部分采用软质材料制成,下半部分采用硬质材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质材料为橡胶,硬质材料为聚氯乙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器瓶头包括固定座(13)、压力表(11)、压把(12)及卡扣(19),所述固定座(13)上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压力表(11),固定座(13)顶部设有压把(12),且压把(12)的外壁卡接有卡扣(1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5)与内体(1)相接处面上设有橡胶垫。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体(1)表面上还设有一窗口,窗口为透明设置,且窗口上还标有刻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5)底部还设有若干个万向轮(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外体(5)的侧壁上还设有一盒体(3),所述盒体(3)内可放置口罩和手套。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灭火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灭火器;包括灭火器主体,其特征在于,灭火器主体一侧设有提手,另一侧设有管道,所述灭火器管道一端设有固定圈,固定圈底部设有灭火器喷头,所述灭火器主体顶部设置有灭火器瓶头,本实用新型一种便携式灭火器,通过配合设置的滑轮和滑槽,能够使灭火器伸缩,便于人们根据需要时携带,放置时占用面积小,应用方便;通过设置的窗口,能时刻观察灭火器内的消耗情况,避免事故来临时,因物料不足不能及时对火灾进行处理,造成损失;底部的万向轮能够方便移动灭火器,进一步便利人们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红;李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19.05.06
技术公布日:2020.04.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