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235776发布日期:2020-09-15 19:43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林业保护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林业是指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培育和保护森林以取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以发挥防护作用的生产部门,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此林业防火保护尤为重要,现有的林业防火保护装置例如专利号为cn201720705012.3的专利,包括安装架,安装架顶部连接连接杆,连接杆上方固接太阳能电池板,杀虫灯顶防护罩底部通过高压电网连接杀虫灯底集虫盘,该装置虽然具有消除虫害、预防火灾、网络控制、警报系统等功能,但仅能够实现预警,若发生火灾,林火会对林业防火保护装置早成损坏,从而无法继续进行火情监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林火会对林业防火保护装置早成损坏,从而无法继续进行火情监控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和管体,所述底座的顶部与管体的底端相焊接,所述管体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监测机构;

所述监测机构包括控制模块、收发装置、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

所述控制模块与管体的内部中间位置相固接,所述控制模块的底部与收发装置电性相连,所述控制模块的右侧由上至下依次电性相连有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均贯穿管体并从管体的右侧伸出。从而实现对周围林地的监测。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的底部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电性相连,所述管体的左侧偏上位置焊接有支管,所述支管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充电板,所述支管的左侧底端与频振式杀虫灯相固接,所述太阳能充电板和频振式杀虫灯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电性相连。从而实现对监测机构的电力供给以及降低虫害。

优选的,所述管体的顶部安装有弹射机构;

所述弹射机构包括滑槽、滑块、弹簧、滑杆和托盘;

所述滑槽开设于管体的顶部,所述滑槽内与滑块滑动相连,所述滑块的下表面与弹簧的上表面相贴合,所述弹簧的下表面与管体相贴合,所述滑块的顶部与滑杆的底部相固接,所述滑杆的外壁与管体滑动相连,所述滑杆的顶端与托盘相固接。从而使防火装置能够被弹出,增加灭火蛋爆炸时的溅射范围,增加灭火范围。

优选的,所述滑杆与管体的间隙为1mm~3mm。便于滑杆的滑动。

优选的,所述托盘的顶端安装有防火装置;

所述防火装置包括灭火蛋、引线和电磁铁;

所述灭火蛋与托盘相贴合,所述灭火蛋的底部安装有引线,所述引线与托盘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相固接,所述灭火蛋的右下方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固接于管体的右上角,所述电磁铁的伸缩杆与滑杆滑动卡接。使得周围火情能够得到一定控制,增加整体机构的监测时间。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磁力远大于电磁铁伸缩杆与滑杆间的摩擦力。使得电磁铁能够起到开关得到作用。

优选的,所述电磁铁通过导线与蓄电池和控制模块电性相连。使得电磁铁的工作能够被控制。

优选的,所述滑块与滑槽内壁的间隙为1mm~2mm。使得滑块能够在滑槽内平稳滑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林业防火保护装置:

通过控制模块、收发装置、温度传感器、烟雾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的配合,实现对整体机构周围环境的监控,从而实现了监测保护,进而便于防火保护。

通过蓄电池和太阳能充电板的配合,实现了对整体机构正常工作的电力供给,使整体机构能够长效持久的进行监测工作。

通过滑槽、滑块、弹簧、滑杆、托盘、灭火蛋、引线和电磁铁的配合,使整体装置周围发生火情时,能够将灭火蛋送入空中并引爆,从而增加灭火蛋内灭火材料的溅射,进而增加灭火范围,使整体机构周围火情减小,以增加监测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蓄电池和灭火蛋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收发装置和温度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滑杆和滑块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座,2、管体,3、监测机构,301、控制模块,302、收发装置,303、温度传感器,304、烟雾传感器,305、湿度传感器,4、蓄电池,5、支管,6、太阳能充电板,7、频振式杀虫灯,8、弹射机构,801、滑槽,802、滑块,803、弹簧,804、滑杆,805、托盘,9、防火装置,901、灭火蛋,902、引线,903、电磁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林业防火保护装置,包括底座1和管体2,底座1的顶部与管体2的底端相焊接,管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安装有监测机构3;监测机构3包括控制模块301、收发装置302、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控制模块301与管体2的内部中间位置相固接,控制模块301的底部与收发装置302电性相连,控制模块301的右侧由上至下依次电性相连有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均贯穿管体2并从管体2的右侧伸出。控制模块301内安装有控制芯片,用于处理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传输的数据并经过收发装置302发射给外界终端控制机构,且控制模块301能够处理收发装置302接收到的信号从而对电磁铁903进行控制。上文中出现的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湿度传感器305和收发装置302应更具林地实际情况进行选用,收发装置302的频率波段应与外界终端控制机构相匹配。

管体2的内部固定有蓄电池4,蓄电池4的底部通过导线与控制模块301电性相连,管体2的左侧偏上位置焊接有支管5,支管5的顶部安装有太阳能充电板6,支管5的左侧底端与频振式杀虫灯7相固接,太阳能充电板6和频振式杀虫灯7均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电性相连。蓄电池4的电力存储量根据控制模块301、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湿度传感器305、收发装置302、电磁铁903和频振式杀虫灯7的在工作时所需电量综合进行选用,太阳能充电板6根据蓄电池4的型号进行选用,频振式杀虫灯7的选用根据生产成本以及所处林地主要的害虫种类而定。

管体2的顶部安装有弹射机构8;弹射机构8包括滑槽801、滑块802、弹簧803、滑杆804和托盘805;滑槽801开设于管体2的顶部,滑槽801内与滑块802滑动相连,滑块802的下表面与弹簧803的上表面相贴合,弹簧803的下表面与管体2相贴合,滑块802的顶部与滑杆804的底部相固接,滑杆804的外壁与管体2滑动相连,滑杆804的顶端与托盘805相固接。滑杆804与管体2的间隙为1mm~3mm。

托盘805的顶端安装有防火装置9;防火装置9包括灭火蛋901、引线902和电磁铁903;灭火蛋901与托盘805相贴合,灭火蛋901的底部安装有引线902,引线902与托盘805的上表面中间位置相固接,灭火蛋901的右下方设有电磁铁903,电磁铁903固接于管体2的右上角,电磁铁903的伸缩杆与滑杆804滑动卡接。电磁铁903的磁力远大于电磁铁903伸缩杆与滑杆804间的摩擦力。电磁铁903通过导线与蓄电池4和控制模块301电性相连。滑块802与滑槽801内壁的间隙为1mm~2mm。引线902为拉线式引线。灭火蛋901为干粉式灭火装置。

在整体机构的正常工作过程中,白天由太阳能充电板6对蓄电池4进行充电,在夜里,蓄电池4对频振式杀虫灯7进行供电,以进行灭虫作业,从而降低虫害,无论白天与黑夜,蓄电池4始终对控制模块301、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湿度传感器305和收发装置302进行供电,使得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进行数据监测,当发生火情时,三者数据超过阈值,使得控制模块301控制收发装置302将温度传感器303、烟雾传感器304和湿度传感器305的数据发射给外界终端控制装置,外界终端控制装置发出预警,使得工作人员进行远程数据监测并进行实地勘察等安排,以控制火情,在此期间,若火情过大时,外界终端控制装置向收发装置302发射命令,使控制模块301控制电磁铁903开始工作,使电磁铁903的伸缩杆与滑杆804分离,从而使滑块802在弹簧803的作用下推动滑杆804向上滑动,进而推动托盘805向上运动,使灭火蛋901产生一定速度,当妥妥805停止运动时,灭火蛋901在惯性的作用下飞起,与此同时,引线902被拉扯,使得灭火蛋901被击发产生爆炸,使灭火蛋901内的灭火材料飞溅,从而对周围产生灭火效果,进而使整体机能够继续进行火情监测。

在本实用新型中,信号收发以及外接控制终端均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因而不做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