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消防设施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展览展厅的防火系统。
背景技术:
各种展览展厅为达到灯光、显示屏等视觉效果,需要布置较多的电路电线。上述设备正常运行时即会产生高温,容易导致引线接头过热,烧坏设备,诱发火灾。而展厅内所陈列的展示品价值高昂,一旦发生火灾且扑救不及时,很容易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展厅防火是防护工作中较为重要的部分。
公告号为cn207575623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文博单位展厅智能消防系统,包括展厅外的远程控制器及展厅内的自动灭火器与消防分隔门。自动灭火器包含信号处理器及与信号处理器有线连接的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报警器和摄像机、灭火装置,灭火装置包括灭火箱,灭火箱内设置灭火剂存储罐,灭火箱顶部设置摄像机和电动伸缩杆及伸缩电机,电动伸缩杆顶部设置喷头,喷头与灭火剂存储罐通过管路连接且管路上设置有电磁阀,灭火箱底部设置有旋转云台及旋转电机,伸缩电机、旋转电机以及电磁阀、摄像机均与信号处理器连接;消防分隔门包含有折叠防火门、上下滑动轨道、信号接收器及推出电机。远程控制器通过无线信号与信号处理器、信号接收器连接。
在上述文博单位展厅智能消防系统中,消防分隔门用于阻止火势蔓延,灭火装置则用于定点灭火,二者紧密配合,实现防火功能。对于车展展厅而言,展厅大多为一体式空间,内部开阔,且遮挡较少,以达到最佳的展示效果。上述文博单位展厅智能消防系统中的消防分隔门体积较大,且依托于墙体来实现防火分区的功能,不利于为参展人员提供较为开阔的视野,往往无法应用到这种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展览展厅的防火系统,具有在火灾发生时将展厅分隔为若干区域,阻止火势蔓延,且占用空间小,保证参展人员的视野开阔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展览展厅的防火系统,包括烟雾传感器、信号处理器、灭火装置和防火分区装置,所述烟雾传感器与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所述防火分区装置包括若干立柱,所述立柱沿竖直方向设置,立柱上铺设有竖直的喷气管和吸气管,所述喷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接有供气管道,喷气管上开设有出气口,所述供气管道远离喷气管一端接有供气泵和氮气源,所述吸气管一端封闭,另一端接有排气管道,吸气管上开设有进气口,所述排气管道远离吸气管一端接有排气泵,所述进气口与相邻立柱上的出气口正对,所述烟雾传感器与喷气管和吸气管对应设置,所述信号处理器与供气泵和排气泵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邻两根立柱上的喷气管和吸气管成对设置,并与烟雾传感器对应,当烟雾传感器感应到这两根立柱之间出现烟雾时,传输信号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进一步传输信号至供气泵和排气泵;通过供气管道,供气泵将储存在氮气源中的氮气输送至喷气管,然后由出气口喷出,与此同时,排气泵通过排气管道将吸气管内的气体吸走,在进气口处形成负压,由出气口喷出的氮气直接进入进气口内,并在两根立柱之间形成气幕,阻止烟雾和火焰从两根立柱之间穿过;多根立柱上的若干组喷气管和吸气管配合,在火灾发生时将展厅分隔为若干区域,阻止火势蔓延,且占用空间小,保证参展人员的视野开阔。
进一步的,所述烟雾传感器为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的发光器和收光器分别位于对应的喷气管和吸气管所在的立柱顶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火灾发生时,烟雾上浮,将烟雾传感器设置在立柱顶部,能够有效监测到烟雾,同时避免参展人员从两根立柱之间穿行时产生干扰。
进一步的,所述喷气管上的出气口设有至少五个,所述出气口沿竖直方向排列,出气口处接有扁平的喷嘴,所述喷嘴的长边竖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气口处接入扁平的喷嘴,使喷出的气流更加集中,能够更好地形成气幕。
进一步的,所述进气口的数量与出气口的数量相同,进气口处接有斗状的导流罩,所述导流罩的尖端朝向进气口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气口处接入斗状的导流罩,有利于喷嘴喷出的气流进入进气口内,从而能够更好地形成气幕。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上设有容纳槽,所述喷气管和吸气管分别位于容纳槽内,所述喷嘴背向喷气管一端和导流罩背向吸气管一端分别与立柱的侧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喷气管、喷嘴、吸气管和导流罩陷入立柱侧面,进一步减少防火分区装置对参照人员视线的阻隔,并增强防火分区装置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所述立柱表面包覆有耐火棉层,所述耐火棉层上开设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与喷嘴和导流罩分别对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立柱表面包覆耐火棉层,对立柱、喷气管和吸气管等结构进行较好地保护,使其不易被火烧损。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罩背向进气口一端铺设有滤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滤网可以将卷入气流的杂物拦截,避免大体积的杂物进入排气管道,使排气管道不易被堵塞。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泵的气流出口接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排气泵的一端接有水箱。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入吸气管的氮气中可能混杂有烟雾或者有害气体,将排气管道排出的气体导入水箱,可以将烟雾和有害气体洗去,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火灾发生时将展厅分隔为若干区域,阻止火势蔓延,且占用空间小,保证参展人员的视野开阔;
2、通过将烟雾传感器设置在立柱顶部,能够有效监测火灾,同时不受参照人员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防火分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立柱的水平剖面图。
图中,1、烟雾传感器;2、立柱;3、喷气管;4、吸气管;21、容纳槽;22、耐火棉层;31、供气管道;32、出气口;33、供气泵;34、氮气源;35、喷嘴;41、排气管道;42、进气口;43、排气泵;44、导流罩;45、滤网;46、导气管;47、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展览展厅的防火系统,参照图1和图2,包括烟雾传感器1、信号处理器、灭火装置和防火分区装置。烟雾传感器1与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烟雾传感器1检测到烟雾后传输电信号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分别与灭火装置和防火分区装置电性连接,信号处理器接收到来自烟雾传感器1的电信号后,传输信号至灭火装置和防火分区装置,将火焰隔断的同时定点灭火。
参照图2和图3,防火分区装置主要包括立柱2、喷气管3和吸气管4,其中,立柱2沿竖直方向架设在展厅内的地面上,用于支撑喷气管3和吸气管4。喷气管3和吸气管4分别位于相邻的两根立柱2上,喷气管3和吸气管4配合,在这两根立柱2之间形成气幕,将火焰隔断。
参照图2和图3,立柱2的侧面开设有竖直的容纳槽21,竖直的喷气管3和吸气管4则分别嵌于容纳槽21内,与立柱2栓接固定。
参照图2和图3,喷气管3底端接有供气管道31,供气管道31远离喷气管3的一端通过供气泵33与氮气源34相连,此处氮气源34采用氮气储罐。此外,供气泵33与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
供气泵33工作时,将氮气源34中的氮气输送至供气管道31内,进而流入喷气管3。
参照图2和图3,喷气管3与相邻立柱2上的吸气管4正对,且喷气管3朝向吸气管4的一侧开设有十个出气口32。出气口32沿竖直方向均匀排列,出气口32处接有扁平的喷嘴35,且喷嘴35的长边竖直。
喷气管3内的氮气从十个喷嘴35喷出,汇合后形成幕状的气流,并流向吸气管4。
参照图2和图3,吸气管4朝向喷气管3的一侧开设有十个进气口42,且进气口42分别与出气口32正对。此外,进气口42处接有导流罩44。导流罩44成四棱台型,导流罩44的尖端与进气口42相连,另一端则铺设有滤网45。
喷气管3喷出的气流经过滤网45过滤,分为十股流入吸气管4内。
参照图2和图3,吸气管4底端接有排气管道41,排气管道41远离吸气管4的一端通过排气泵43与导气管46相连,导气管46远离排气泵43的一端则通入水箱47。此外,排气泵43与信号处理器电性连接。
氮气流进入吸气管4的同时,排气泵43工作,将吸气管4内的气体经由排气管道41排出,并进一步通过导气管46导入水箱47,经过水洗过滤后再排入外界环境。
参照图2和图3,立柱2表面包覆有石棉制成的耐火棉层22,用于保护立柱2、喷气管3和吸气管4等结构不被烧毁。
参照图3,喷嘴35背向喷气管3的一端和导流罩44背向吸气管4的一端分别与耐火棉层22的内表面齐平,耐火棉层22上则开设有通孔。通孔与喷嘴35和导流罩44正对,且大小相等。
参照图2,烟雾传感器1采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且烟雾传感器1的发光器和收光器分别位于相邻两根立柱2的顶部,用于监测这两根立柱2之间是否出现烟雾。
参照图2和图3,烟雾传感器1、喷气管3和吸气管4对应设置,当某个烟雾传感器1检测到烟雾时,与之对应的喷气管3和吸气管4即开始工作,在对应的两根立柱2之间形成气幕。
具体实施过程:
烟雾传感器1检测到烟雾后传输电信号至信号处理器,信号处理器输出信号至对应的供气泵33、排气泵43和灭火装置,在检测到烟雾的位置形成氮气幕,将火焰隔断的同时定点灭火。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