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661329发布日期:2020-10-28 12:0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灭火装置,尤其涉及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狭窄密闭空间爆燃事件突发性强、预防性弱,且灾情严重、影响恶劣。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狭小密闭空间中的密集人群难以及时疏散,往往会造成巨大的人员和社会公共财产的损失,例如公交车、ktv、地铁站等人员密度极大的狭小密闭空间。目前上述场所的消防设施相对薄弱,判断灾情反应慢,且多采用水雾式或固定式灭火,灭火效果差。

例如现有技术中公交车上消防系统多采用固定式灭火方式,系统一旦启动,只能针对一定范围区域进行灭火,无法根据实际火灾情况进行移动,灭火效果差。另外上述消防系统由于结构复杂,补给灭火剂时拆装困难,给安装和运营带来不便,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使灭火装置能够快速拆装连接,灭火剂补给方便;同时还可以使灭火装置进行水平面内360度旋转,扩大灭火范围区域和灭火角度,实现精准快速地灭火。

为了至少实现上述目的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盘,致动器,输出爪件,滑轨,滑块和卡扣件;所述致动器包括输出端和安装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固定盘固连;所述输出爪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输出爪件上,所述滑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轨上;所述卡扣件与所述滑块固连。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爪件包括中空基体及均布在所述中空基体外侧的多个连接爪;所述连接爪的一侧设置有加强筋。

进一步地,还包括固定件和弹簧;所述固定件和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连接爪上;所述滑块与所述卡扣件之间设置有中间件,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固定件与所述中间件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弹簧提供弹性力,所述弹性力将所述卡扣件向靠近所述固定件方向牵引。

进一步地,还包括连接件和支撑块;所述连接件安装在所述输出端,所述连接件通过所述支撑块与所述固定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卡扣件呈“匚”状,所述卡扣件的一端与所述滑块固连,另一端上设置有第一凸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承载盘,所述承载盘上设置有卡孔,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卡孔连接;所述承载盘上安装有灭火组件。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包括固定盘,致动器,输出爪件,外壳卡扣件;所述致动器包括输出端和安装端;所述输出端与所述固定盘固连;所述输出爪件设置在所述安装端上;所述输出爪件末端设置有第二凸起,所述外壳卡扣件上设置有凹槽部;所述第二凸起与所述凹槽部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承载外壳,所述外壳卡扣件均布安装在所述承载外壳上;所述承载外壳上设置有避让孔;所述承载外壳上安装有灭火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卡扣件还设置有第一承载部,第二承载部,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所述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部两侧;所述第二止挡部连接所述第一承载部和第二承载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可实现灭火装置360度转动,实现对火灾全方位无死角灭火,结构简单,可快速拆卸,补给灭火剂,且便于定期对灭火剂性能进行检查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卡扣件具有自锁功能,连接牢靠,使用方便。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拆装方便、连接牢靠、方便安装和使用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其在消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安装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承载灭火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壳卡扣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连接件,1-1支撑块,1-2固定盘,2驱动电机,2-1输出端,2-2安装端,3输出爪件,3-1连接爪,3-2加强筋,4固定件,5滑轨,6滑块,7中间板,8卡扣件,9弹簧,10灭火组件,11承载外壳,12外壳卡扣件,12-1凹槽部,12-2第一承载部,12-3第二承载部,12-4第一止挡部,12-5第二止挡部,13承载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注意,下面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的,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以下,将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包括连接件1,驱动电机2,输出爪件3、固定件4、滑轨5、滑块6、中间板7、卡扣件8和弹簧9等零部件。所述驱动电机2包括输出端2-1和安装端2-2;所述连接件1安装在输出端2-1上;输出爪件3安装在驱动电机2的安装端2-2上。

所述输出爪件3包括中空基体及均布在中空基体外侧的三个连接爪3-1,在每个所述连接爪3-1的一侧均设置有加强筋3-2;在所述连接爪3-1的另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固定件4和滑轨5。所述滑轨5上设置有可移动的滑块6。在所述滑块6上固连有中间板7和卡扣件8,所述滑块6和中间板7及卡扣件8形成的整体通过滑块6与滑轨5的配合,可沿所述滑轨6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在所述中间板7和固定件4之间设置有弹簧9,所述弹簧9可提供弹性力使卡扣件8向靠近固定件4方向移动。

连接件1下方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1,所述支撑块1-1与固定盘1-2连接;通过上述连接关系,实现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2-1的固定。卡扣件8呈“匚”状,卡扣件8的一端与滑块6固连,另一端设置有凸起8-1,所述凸起8-1插入与承载盘13的卡孔。由于驱动电机2的输出端2-1通过固定盘1-2固定,驱动电机2转动时,由于相对运动,驱动电机2的安装端2-2通过输出爪件3、滑轨5、滑块6及卡扣件8,带动承载盘13一起转动;在所述承载盘13上可安装灭火组件10,进而通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可实现灭火组件的360度旋转,实现对火灾全方位无死角的灭火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安装带灭火组件10的承载盘13后,卡扣件8的凸起8-1插入承载盘13的卡孔中,弹簧9的弹性力可防止卡扣件8由于振动等原因而移动,实现连接自锁功能;当拆卸时,将凸起8-1从卡孔中移出,拉动卡扣件8向远离连接爪3-1方向移动,即可实现卡扣件8与承载盘13的分离,实现快速拆装,操作方便,便于灭火剂的补给和定期检查。

实施例二

如图5-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连接爪3-1的末端设置有凸起,用承载外壳11和外壳卡扣件12分别替换实施例一中的承载盘和卡扣件,实施例二其余部分均与实施例一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外壳卡扣件12在所述承载外壳11上均布安装;灭火组件10设置在所述承载外壳11中。外壳卡扣件12设置有凹槽部12-1,第一承载部12-2,第二承载部12-3,第一止挡部12-4和第二止挡部12-5。承载外壳11在所述外壳卡扣件12的安装部位设置有避让孔。

承载外壳11与连接爪进行连接时,所述连接爪的凸起可先放置于所述避让孔处,然后向靠近所述凹槽部12-1方向旋转所述连接爪,连接爪的凸起进入凹槽部12-1中,并通过所述第一承载部12-2承载;继续旋转连接爪,在重力作用下,所述承载外壳11通过第二承载部12-3承载,并通过第二承载部12-3两侧的第一止挡部12-4和第二止挡部12-5进行定位;可防止外壳卡扣件12由于振动等原因而移动,实现连接自锁功能。当拆卸时,将所述承载外壳11举起,然后向远离所述凹槽部12-1方向旋转所述连接爪,经过所述第一承载部12-2后,将所述承载外壳11与所述连接爪3-1分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可实现挂载的灭火装置360度转动,实现对火灾全方位无死角灭火,结构简单,并可快速拆卸,补给灭火剂,便于定期对灭火剂性能进行检查和更换;

本实用新型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的卡扣件具有自锁功能,连接牢靠,使用方便;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总之,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拆装方便、连接牢靠、方便安装和使用的防脱落快速连接装置,其在消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件合。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