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427413发布日期:2021-03-26 23:19阅读:112来源:国知局
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有关于空气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一般的小型空气净化装置主要设计用于如车内的小型密闭空间,其实际上笨重而且需要外接电源,因此不便于携带。然而,行人使用的一般口罩只能简单过滤空气,防护效果不佳。防护效果较佳的口罩其进气量又不足而不舒适。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其包含一框板、一外壳组件、至少一杀菌模块、一风扇及一主板。框板内围设形成有一过滤腔,框板的二面分别围设形成有一输出口及一杀菌腔,且过滤腔分别连通输出口及杀菌腔。外壳组件罩盖设在框板而闭合杀菌腔及过滤腔,该外壳组件开设有一进气口,且进气口连通杀菌腔。杀菌模块设置在杀菌腔内。滤网容置在过滤腔内。风扇设置在过滤腔及输出口之间。主板固接设在框板且电性连接杀菌模块及风扇。
4.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杀菌模块包含一光触媒模块,光触媒模块包含一金属罩以及容置在金属罩内的一紫外光源。金属罩开设有一通口,紫外光源设置在延伸自一底座的一支臂上,底座设置在框板且支臂通过通口延伸至杀菌腔内。金属罩的内壁面上可以涂布有一光触媒涂层。
5.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其外壳组件包含一格栅,格栅覆盖进气口。
6.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其滤网以一底板支撑固定于过滤腔内,底板开设多个网孔。框板与外壳组件之间围设形成一输出腔,输出腔分别连通过滤腔及输出口且风扇配置在输出腔之内。
7.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其中杀菌模块包含一高压杀菌模块,高压杀菌模块包含电性连接主板的多个导电件,且各导电件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杀菌腔内。输出口连接有一管接头。框板设有一第一磁吸件,且外壳组件设有与第一磁吸件相互磁吸的一第二磁吸件。框板设有一负离子产生器。
8.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主要由框板、外壳组件构成其外型而便于携带。其内使用简单滤网配合杀菌模块、负离子产生器以净化空气,同时使用风扇将过滤的空气提供给使用者,因此使用者可以轻松吸到干净的空气。
附图说明
9.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立体分解意图。
10.图2及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各立体示意图。
11.图4至图6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各剖视图。
12.图7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13.图8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的变化态样示意图。
14.其中,附图标记:
15.10: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
16.20:面罩
17.30:软管
18.100:框板
19.101:过滤腔
20.102:输出口
21.103:杀菌腔
22.110:管接头
23.130:第一磁吸件
24.200:外壳组件
25.201:进气口
26.202:输出腔
27.210:上盖板
28.211:格栅
29.220:下盖板
30.230:第二磁吸件
31.240:导风罩
32.300:光触媒模块
33.310:紫外光源
34.320:金属罩
35.321:通口
36.330:底座
37.331:支臂
38.400:高压杀菌模块
39.410:本体
40.420:导电件
41.500:滤网
42.520:底板
43.521:网孔
44.600:主板
45.700:电池
46.800:负离子产生器
47.900:风扇
具体实施方式
48.参阅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提供一种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其包含一框板100、一外壳组件200、至少一杀菌模块、一滤网500、一主板600及一风扇900。于本
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较佳地包含二种不同形式的杀菌模块,其分别为一光触媒模块300以及一高压杀菌模块400。
49.框板100为塑料制,其内围设形成有一过滤腔101及连通过滤腔101的一输出口102,且过滤腔101分别连通框板100的二面而使过滤腔101的二侧呈开放。框板100内围设形成有一过滤腔101,该框板102的二面分别围设形成有一输出口102及一杀菌腔103,过滤腔101连通框板100的二面而且过滤腔101分别连通输出口102及杀菌腔103。
50.外壳组件200包含一上盖板210及一下盖板220。上盖板210为塑料制,其罩设在框板100的其中一面,上盖板210开设有一进气口201,且进气口201连通杀菌腔103。上盖板210包含一格栅211,格栅211覆盖进气口201。
51.下盖板220为塑料制,其罩设在框板100上与上盖板210相对的另一面。框板100与下盖板220之间围设形成一输出腔202,输出腔202分别连通过滤腔101及输出口102。
52.杀菌模块容置在杀菌腔103内,其用以消除通过进气口201吸入的空气中的病菌。于本实施例中,光触媒模块300以及高压杀菌模块400容置在杀菌腔103内,通过进气口201吸入的空气再依序分别通过光触媒模块300以及高压杀菌模块400。
53.光触媒模块300包含电性连接主板600的一紫外光源310,借由紫外光源310消除通过进气口201吸入的空气中的病菌。而且,紫外光源310容置在一金属罩320内。紫外光源310用于发射紫外光(uv;ultraviolet)以供杀菌之用,借由金属罩320避免框板100及其他塑料零件受紫外光照射而劣化。具体而言,金属罩320开设有一通口321,紫外光源310设置在延伸自一底座330的一支臂上,底座330设置在框板100上与金属罩320相对的另一面且支臂331贯穿框板100后再通过通口321延伸至金属罩320内。由此使得紫外光源310容置在金属罩320内。较佳地,本实例中底座330延伸出一对支臂331,各支臂331上分别设有一紫外光源310,且金属罩320对应各支臂331分别开设有通口321。较佳地,金属罩320的内壁面上可以涂布有一光触媒涂层(未示于图中)。常用的光触媒例如:磷化镓、砷化镓、二氧化钛。光触媒涂层为纳米涂层,借由光触媒催化光与空气中有机物反应以降解空气中病菌及毒物。
54.高压杀菌模块400包含一本体410,本体410设置在杀菌腔103内,本体上设置有电性连接主板600的多个导电件420,于本实施例中各导电件420较佳地为一金属制的导电线,然而各导电件420也可以如图8所示为一金属制的导电片,本实用新型不以此为限。各导电件420分别通以高电压,且各导电件420的至少一部分露出在杀菌腔内103,由此消除通过进气口201吸入菌腔内103的空气中的病菌。
55.滤网500容置在过滤腔101内且滤网500以一底板520支撑固定于过滤腔101内。底板520阻隔在过滤腔101及输出腔202之间,且底板520开设多个网孔521以供滤腔101内空气通过进入输出腔202。
56.主板600电性连接光触媒模块300以及高压杀菌模块400以供电驱动该些杀菌模块运作而消除吸入空气中的病菌。
57.风扇900设置在输出腔202内,其用以驱动气流流动。由此驱使空气通过进气口201吸入菌腔103,再依序通过过滤腔101、输出腔202,而后经由输出口102输出。较佳地,输出腔202内可以如图8所示对应配置连接在输出口102及风扇900出风口之间的导风罩240,由此将空气汇流至输出口102。
58.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其中框板100嵌设有一电池700,且电池700
电性连接主板600。输出口102连接有一管接头110。框板100设有一第一磁吸件130,且上盖板210设有与第一磁吸件130相互磁吸的一第二磁吸件220,因此便于拆卸上盖板210以换滤网500。框板100内可以设有一负离子产生器800以产生负离子。
59.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使用时其输出口102的管接头110借由一软管30连通至一面罩20,使用者配载面罩20使面罩20覆盖口鼻。空气通过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而被净化及杀菌,净化空气再通过软管30流入面罩20供使用者吸入。
60.本实用新型的携带式空气净化装置10主要由框板100、上盖板210及下盖板220构成其外型而便于携带。其内使用简单滤网500配合杀菌模块、负离子产生器800以净化空气,因此降低滤网500造成的空气阻力。同时使用风扇900将过滤的空气提供给使用者,因此使用者可以轻松吸到干净的空气。再者,滤网500较佳地可以采用一般的口罩布而易于取得。
61.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它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根据本实用新型作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