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601877发布日期:2021-04-09 12:49阅读:110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口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用品,指戴在口鼻部位用于过滤进入口鼻的空气,以达到阻挡有害的气体、气味、飞沫、病毒等物质的作用。生活中的口罩,按照佩戴方式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耳带式口罩和头戴式口罩:耳带式口罩方便摘下和穿戴,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日常防护;头戴式口罩的罩体与脸部贴合更紧密,防护效果相对于耳带式口罩更好,同时在佩戴过程中,耳部不会受到耳带的拉力,佩戴的更舒适,缺点是,摘下和穿戴不太方便。根据使用者所处环境的不同,适合佩戴不同类型的口罩,一般情况下,室外人群较少时,适合佩戴耳带式口罩,室内人群较多时,适合佩戴头戴式口罩。而一般情况下,使用者随身只会携带一只口罩,这满足不了使用需求。此外,针对市面上常用的口罩,脸部直接与口罩接触,部分人群在佩戴后,会出现接触位置过敏的情况。再者,市面上的口罩长时间佩戴后不舒服,许多医务人员在摘下口罩后脸部会出现留印的情况。另外,市面上的口罩的耳带基本不可调节,部分人群在佩戴后出现过松或是过紧的情况。最后,部分生产呼吸阀口罩的厂商,由于呼吸阀结构设计不合理或是生产工艺不达标,导致生产出来口罩的防护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包括罩体,罩体上设有呼吸阀,呼吸阀包括阀座、阀盖、阀膜,当三者组装在一起时,阀膜位于阀座与阀盖之间;阀膜呈圆形,阀膜中心位置设有通孔;阀盖内设有圆环凸起,圆环凸起外侧设有凹陷,圆环凸起内侧镂空,镂空区域内设有六角支撑区域,六角支撑区域的中心设有支撑轴,阀膜的通孔能套在支撑轴上,阀膜的边缘能完全覆盖住圆环凸起;阀盖上设有套筒,当阀座、阀盖、阀膜安装完毕时,支撑轴插入套筒内,套筒将阀膜压在六角支撑区域上。

进一步地,阀膜位于通孔位置设有凸起。

进一步地,凸起呈圆形,凸起的面积大于套筒的面积。

进一步地,阀座上设有用于与罩体焊接的底托。

进一步地,阀盖的外轮廓面呈弧形,且阀盖上端的厚度小于阀盖下端的厚度。

进一步地,阀盖包括侧方出气孔和下方出气孔。

进一步地,阀座呈方形,阀座的四周上均设有条形凹陷,阀盖上设有条形凸起,条形凸起能够嵌入到条形凹陷中。

进一步地,罩体上设有耳带扣,耳带扣可拆式连接有耳带。

进一步地,耳带扣包括外扣和内扣,内扣能在外扣内活动。

进一步地,罩体至少包括三层,罩体的最内层上设有凸起,凸起呈条状。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耳挂带的口罩,耳带可拆卸,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一种合适的佩戴方式;罩体上舒适层的设置能够让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口罩后,脸部和下巴位置不容易留印,提升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了罩体直接与脸部接触,解决了部分人群口罩佩戴过敏的问题;耳带长度可调,解决了部分人群佩戴时口罩过松、过紧的问题;通过耳带扣上的结构设计,使耳带顺拉时轻松、倒拉时困难,方便了长度调节,且佩戴时,耳带不会变松;口罩内层上的凸起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使用者向外界传输唾液、细菌或是病毒的可能;在条形凸起内设置水袋,能够提高嘴部位置的湿度,极大的缓解嘴唇干裂,嘴巴出血的状况;废气口罩的支架经消毒灭菌后,可以焊接到新的口罩上重复利用;呼吸阀的结构改进,降低使用者因呼吸阀漏气而被感染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头戴式口罩的示意图;

图2是耳带式口罩的示意图;

图3(a)是耳带扣的整体示意图,3(b)是耳带扣的半剖示意图;

图4是耳带扣连接耳带时的示意图;

图5是耳带受到拉伸时的示意图;

图6是一种耳带扣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7是一种耳带扣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8是一种耳带扣之间的连接示意图;

图9是口罩的背面示意图;

图10是口罩的爆炸图;

图11是罩体的爆炸图;

图12是罩体的条状凸起塞入填充物后的示意图;

图13是呼吸阀的爆炸图;

图14是阀盖盖合阀座时的示意图;

图15是呼吸阀的剖视图;

图16是支架弯折后的示意图、支架未弯折时的示意图以及支架的侧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应当指出的是,实施例只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详细阐述,不应视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能够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带呼吸阀的口罩,包括罩体10,罩体10上设有耳带扣20,耳带扣20可拆式连接有耳带21,耳带21与耳带扣20的可拆式设计方便使用者自行调节耳带21的长度,使佩戴舒适。具体的,耳带扣20设有四个,两个耳带扣20设置于罩体10的左侧位置,两个耳带扣20设置于罩体10的右侧位置,左侧两个耳带扣20以及右侧的两个耳带扣20均为上下布置,左侧两个耳带扣20与右侧的两个耳带扣20对称布置,对称设置能确保口罩佩戴时端正。参照附图2,当一根耳带21连接左侧的两个耳带扣20,一根耳带21连接右侧的两个耳带扣20时,口罩为耳带式口罩,耳带式口罩方便摘下和穿戴,适用于一般人群的日常防护;参照附图1,当一根耳带21连接上侧的两个耳带扣20,一根耳带21连接下侧的两个耳带扣20时,口罩为头戴式口罩,头戴式口罩相对于耳带式口罩,口罩与脸部贴合更紧密,防护效果更好,同时在佩戴过程中,耳部不会受到耳带的拉力,佩戴的更舒适,缺点是,摘下和穿戴不太方便。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耳带扣20和耳带21的连接,选择一种适合自身的佩戴方式。

优选的,耳带扣20可以采用粘结、焊接等常用的方式固定于罩体10上,为了确保耳带扣20固定位置的准确,以及方便口罩加工,左侧的两个耳带扣20之间以及右侧的两个耳带扣20之间均设有第一连接件33,第一连接件33的设置能够确保上下侧的耳带扣20之间的距离确保一致。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参照附图7,上侧两个耳带扣20之间以及下侧的两个耳带扣20之间均设有第二连接件34,第二连接件34的设置能够确保左右侧的耳带扣20之间的距离确保一致。在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参照附图8,四个耳带扣20之间设有环形件35,环形件35能够确保所有的耳带扣20对称布置,在口罩生产时,只需要把环形件35固定到罩体10上就可以了。

优选的,参照附图3(a)、3(b),耳带扣20包括外扣22和内扣23,其中,外扣22内设有通孔24,外扣22通过通孔24连接内扣23,内扣23能于通孔24内活动,耳带21穿过外扣22和内扣23之间的缝隙,外扣22和内扣23能够夹住耳带21。具体的,通孔24上设有连接片25,内扣23通过连接片25连接于外扣22,同时内扣23通过连接片25能在通孔24内旋转,连接片25具有弹性,在连接片25的作用下使内扣23具有向通孔24位置回弹的趋势,参照附图4,耳带21穿过外扣22和内扣23之间的缝隙并且被夹住,确保耳带扣20能够固定住耳带21。进一步地,通孔24呈方形,通孔24远离连接片25一侧设有第一尖端26,内扣23上设有与第一尖端26对应的第二尖端27,第一尖端26与第二尖端27能够卡合在一起,第一尖端26与第二尖端27的作用是增大耳带扣20与耳带21之间的摩擦力,让使用者佩戴口罩时,耳带21不会松动。第一尖端26至少设有两个,第二尖端27的数量与第一尖端26相匹配,一般情况下,第二尖端27的数量比端26的数量多一个,或是第二尖端27的数量和第一尖端26的数量相同,或是第二尖端27的数量比第一尖端26的数量少一个。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尖端26设有五个,第二尖端27设有四个,在没有安装耳带21时,第一尖端26与第二尖端27卡合在一起,此时,内扣23位于外扣22的通孔24内。

优选的,参照附图3(a)、3(b),第一尖端26包括第一斜面28和第二斜面29,第一斜面28与第二斜面29的斜率不同,第一斜面28为第一尖端26朝向口罩正面一侧的斜面,第二斜面29为第一尖端26朝向口罩背面一侧的斜面,优选第一斜面28的斜率小于第二斜面29的斜率,这样的设计有助于调节耳带21的长度:当使用者拉扯耳带21延伸出耳带扣20一端时(简称顺拉),收短耳带,拉扯十分轻松;当使用者拉扯耳带21未延伸出耳带扣20一侧时(简称倒拉),放长耳带,拉扯十分的困难,倒拉困难也有助于使用者佩戴口罩时,耳带不会变松。

优选的,为了方便内扣23与外扣22分离,内扣23的第二尖端27靠近第一斜面28一侧设置有圆角30,而内扣23的第二尖端27靠近第二斜面29一侧不设置圆角,该位置仍然存在尖角,因为第二尖端27靠近第二斜面29一侧是内扣23固定耳带21的地方,尖角的存在有助于增大耳带扣20与耳带21之间的摩擦,如果这个地方也设置圆角,耳带会变得容易松动。

优选的,通孔24内位于第一尖端26两侧位置对称设有限位卡条31,限位卡条31的设置是为了拉扯耳带21时,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使耳带21只能沿着第一尖端26与第二尖端27之间的缝隙运动,避免耳带21卡入通孔24的其他位置中。

优选的,参照附图5,耳带21选择扁状弹性绳,当扁状弹性绳在受到拉扯时,其内会产生小孔32,尤其是使用者佩戴好口罩时,在耳带21与耳带扣20接触位置,第一尖端26与第二尖端27会卡入小孔32内,进一步使耳带21不易松动。

当使用者需要将耳带21从耳带扣20内取出时,需要用手指向外顶内扣23,使内扣23与外扣22的之间的缝隙变大,再抽出耳带21即可。

参照附图9、附图10,罩体10包括凸起面11和贴脸面12,凸起面11就是口罩上凸起并起到主要防护作用的部分,贴脸面12就是凸起面11的边缘并主要与使用者脸部贴合的部分,贴脸面12设置舒适层13,其中,舒适层13整体呈环形,舒适层13包括用于贴合鼻部位置的上舒适层14和用于贴合下巴位置的下舒适层15,以确保佩戴舒适,上舒适层14与下舒适层15之间设有佩戴孔16,佩戴孔16的轮廓呈弧形,避免“割脸”,舒适层13应选用柔软材质,例如选用海绵材料。舒适层13的设置能够让使用者长时间佩戴口罩后,脸部和下巴位置不容易留印,提升佩戴时的舒适度,同时避免了罩体10直接与脸部接触,解决了部分人群口罩佩戴过敏的问题。

优选的,为了确保罩体10与舒适层13能够牢牢的固定在一起,在本实施例中,采用罩体10的贴脸面12与舒适层13先用专用胶水粘合,再压制的方式,因此在加工完成后,贴脸面12与舒适层13背对一侧均设有压印17,压印17是由压制设备决定的,可以是圆形、方形或是其他几何形状。

为了在符合国家标准的前提下提高防护效果,一般情况下,罩体10至少包括三层,最外面的第一纺粘层、中间的熔喷层、最里面的第二纺粘层,熔喷层可以多设置几层,有助于提升细菌、病毒的阻隔效率,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参照附图11,罩体10包括第一纺粘层38、熔喷层37、第二纺粘层36,第二纺粘层36(也是罩体10的最内层)上设有凸起,第二纺粘层36的凸起位置并不与熔喷层37接触,形成一小部分空心区域,它的意义在于:使用者口腔中的唾液、细菌或是病毒粘在凸起上,而凸起不与熔喷层37接触,第二纺粘层36上的唾液、细菌或是病毒无法直接渗透熔喷层37、第一纺粘层38传播至外界,能够一定程度上降低患者向外界传输唾液、细菌或是病毒的可能。

优选的,为了避免凸起直接与患者皮肤接触(主要是嘴部),参照附图11,凸起为条状凸起39,条状凸起39水平布置,且条状凸起39至少设有两条,在本实施例中,条形凸起39设有六条,恰好能够完全覆盖住嘴部区域,不同水平高度的条状凸起39长度不同。一般情况下,口罩内层靠近中心位置所粘附的唾液较多,因此第二纺粘层36中间的条状凸起39长度较长,其上下两侧的条状凸起39逐渐变短。

优选的,凸起的空心区域内设有吸附物,吸附物的设置要基于凸起的形状,由于这里的凸起呈条状,因此吸附物也应该被布置为条状。例如,吸附物为条状的海绵,当第二纺粘层36上粘结的唾液较多时,唾液渗透第二纺粘层36后被海绵吸附;吸附物可以为清香剂,吸附空气中的臭味;吸附物也可以是其他生活中常用的物质,在此不一一列举。

优选的,参照附图12,条状凸起39上设有开口40,通过开口40能够往条状凸起39内的空心区域塞入填充物,填充物可以是上述的吸附物,也可以是条状的水袋,条状凸起39上设有漏水孔41。通过开口40往条状凸起39内塞入水袋的意义是:在疫情状况下,一些医务人员需要长时间的佩戴口罩,为了避免感染,有时候会长达10小时不摘口罩,在他们摘下口罩后,由于长时间未饮水,他们经常会出现嘴唇干裂,嘴巴出血等状况,而在条状凸起39设置水袋后,医务人员可以通过用手从口罩外侧挤压条状凸起39致使水袋破裂,水袋的水会从开口40或是漏水孔41流出,虽然这部分水的量不多,但是能够提高嘴部位置的湿度,极大的缓解嘴唇干裂,嘴巴出血的状况,同时,舒适层13的设置也避免了水从口罩内漏出来。

优选的,为了满足部分使用者的需要,一些口罩上会设置呼吸阀50,参照附图1、附图9、附图10以及附图12-附图15,呼吸阀50包括阀座51、阀盖52、阀膜53,这三者能组装在一起,当三者组装在一起时,阀膜53位于阀座51与阀盖52之间。具体的,阀膜53呈圆形,阀膜53中心位置设有连接孔54;阀盖52内设有圆环凸起55,圆环凸起55外侧设有凹陷56,圆环凸起55内侧镂空,镂空区域内设有六角支撑区域57,六角支撑区域57的中心设有支撑轴58,阀膜53的连接孔54能套在支撑轴58上。连接孔54的内径等于支撑轴58的直径,使阀膜53固定于支撑轴58后不会晃动,同时让连接孔54与支撑轴58的连接位置不会漏气;阀膜53的边缘能完全覆盖住圆环凸起55,让使用者在吸气的时候,阀膜53能够完全覆盖住圆环凸起55,避免空气直接从呼吸阀50进入到口罩内;六角支撑区域57的作用是对阀膜53进行支撑,避免阀膜53随着使用者的吸气吸入到口罩内;凹陷56的设置使阀膜53轮廓边缘不会与阀座51进行摩擦,使阀膜53能随着使用者的呼吸进行相应运动,且运动不受阻碍。阀盖52上设有套筒59,当阀座51、阀盖52、阀膜53安装完毕时,支撑轴58插入套筒59内,套筒59将阀膜53压在六角支撑区域57上,具体的,套筒59主要是将阀膜53的中心(位于连接孔54附近)压在六角支撑区域57上,使阀膜53的中心不能运动,同时阀膜53的边缘与圆环凸起55抵接,使口罩密封。

优选的,阀膜53位于连接孔54位置设有膜凸起60,膜凸起60能够增加阀膜53位于连接孔54位置的厚度,让连接孔54与支撑轴58的连接位置不会漏气。

优选的,膜凸起60呈圆形,膜凸起60的面积大于套筒59的面积,让阀座51、阀盖52、阀膜53组装完成时,套筒59能够完全压在膜凸起60上,阀膜53不会运动。

阀座51上设有用于与罩体10焊接的底托61,阀盖52的外轮廓面呈弧形,且阀盖52上端的厚度小于阀盖52下端的厚度,阀盖52包括侧方出气孔62和下方出气孔63,阀盖52的弧形设计起呼出空气的引导作用,使空气沿着侧方出气孔62和下方出气孔63流出,降低面对面交流时感染的风险。阀座51呈方形,阀座51的四周上均设有卡槽64,阀盖52上设有卡条65,卡条65能够嵌入到卡槽64中,实现阀盖52在阀座51上的安装。

参照附图1、附图10以及附图16,罩体10上设有支架70,支架70可以弯折,且弯折后会保持形变,不会发生回弹,其主要作用是使罩体10与鼻部部位更贴合。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架70包括塑料片71以及金属丝72,金属丝72设有两根,均沿着塑料片71长度方向布置,且位于塑料片71边缘两侧位置,塑料片71的左右两端设有焊点73,使支架70固定于罩体10上不易脱落。支架70为可回收利用的,对于使用过的废弃口罩,可以将支架70扯下,经消毒灭菌后,重新再焊接到新的口罩上重复利用。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