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171220发布日期:2021-12-24 23:41阅读:91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的制作方法
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
技术领域
1.本技术涉及建筑消防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


背景技术:

2.目前,bim技术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业界的广泛认可,它可以帮助实现建筑信息的集成,从建筑的设计、施工、运行直至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终结,各种信息始终整合于一个三维模型信息数据库中,有效提高工作效率、节省资源、降低成本、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3.利用bim技术进行建筑消防系统的工程监理时,可通过模拟火灾的方式对消防进行火灾测试,通过模拟的过程以及结果进行指导并提出改进问题。
4.现有的,建筑内部消防系统,通常在建筑各个楼层的天花板处安装烟雾报警器以及敷设消防喷淋管道,火灾发生时,先是产生浓烟,浓烟使得烟雾报警器发出警报,然后火势蔓延、温度升高时,喷淋管道的喷淋头突破一定的温度阈值后喷水灭火。
5.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以下缺陷:喷淋管道安装在天花板处,火焰扩大且蔓延至一定高度后,喷淋管道的喷淋头才突破温度阈值进行灭火,无法在灾情初期即进行灭火处理,易酿成较严重的火灾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在建筑内发生火灾时,消防系统能及时对灾情进行控制,不易酿成较严重的火灾事故。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
7.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8.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包括用于敷设在建筑内各个楼层的天花板处的喷淋管道,喷淋管道连通水源,喷淋管道设置有若干喷淋头,所述喷淋管道固定且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管,支管远离喷淋管道的一端安装有雾化喷头,所述支管安装有用于控制水流向雾化喷头的电磁阀,若干所述电磁阀均耦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阀开启或关闭的烟雾浓度检测电路,所述烟雾浓度检测电路包括:
9.烟雾浓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雾化喷头附近的烟雾浓度并发出烟雾浓度检测信号;
10.烟雾浓度比较单元,耦接于烟雾浓度检测单元并设置有烟雾浓度的阈值信号vref1以在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输出烟雾浓度比较信号;
11.开关单元,耦接于烟雾浓度比较单元以在接收到烟雾浓度比较信号发出开关信号以控制电磁阀开启;
12.警示单元,耦接于开关单元以在接收到开关信号时发出警示信号以警示工作人员建筑内发生火灾。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浓度检测单元实时检测雾化喷头处的烟雾浓度并发出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当建筑楼内发生火灾时,灾情初期会产生较浓的烟雾且火焰较小,烟雾浓度检测单元检测到其附近存在较浓烟雾,因此烟雾浓度检测单元发出的烟雾浓度检测
信号变大,当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烟雾浓度比较单元发出烟雾浓度比较信号至开关单元,开关单元接收到烟雾浓度比较信号并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以及警示单元发出警示信号。
14.电磁阀开启使得喷淋管道内的水进入到支管内并经过电磁阀后由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喷头喷出大量粒径较小的水滴形成水雾,水雾朝下方喷射出并覆盖在下方的火焰上,由于此时处于灾情初期,火焰较小,大量水雾覆盖在火焰上起到灭火作用,消防系统对火灾初期的火势控制效果较好,不易酿成较严重的火灾事故。
15.当火势仍无法控制并扩大时,大量水雾形成屏障使得火焰不易与空气接触,再配合喷淋头的喷水作用,进而加速火焰的熄灭。
16.可选的,所述烟雾浓度检测单元为烟雾传感器,所述烟雾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建筑内每个楼层的天花板处,所述烟雾传感器位于雾化喷头的上方且靠近雾化喷头。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烟雾传感器具有实时检测烟雾浓度并将烟雾浓度转换成电信号的功能,烟雾传感器位于雾化喷头的上方且靠近雾化喷头的设置,使得烟雾传感器对雾化喷头出的烟雾浓度的检测较为准确;
18.可选的,所述烟雾传感器外围设置有防护壳,所述防护壳用于与天花板固定,所述防护壳开设有若干进气孔。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壳的设置,对烟雾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烟雾传感器不易因温度过高而影响自身功能,若干进气孔的设置,使得火灾产生烟雾时,烟雾可通过进气孔进入防护壳内并与烟雾传感器接触。
20.可选的,所述烟雾浓度比较单元包括比较器n1,所述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耦接于烟雾传感器,所述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1,所述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开关单元。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比较器n1将第一信号输入端接收的烟雾传感器实时与第二信号输入端的阈值信号vref1进行比较,由于比较器n1较为灵敏,可及时将比较结果从信号输出端输出至开关单元,进而及时感应建筑楼内是否发生火灾。
22.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包括三极管q1,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警示单元后接地,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极管q1的基极接收到比较器n1信号输出端输出的烟雾浓度比较信号时,三极管q1的基极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使得警示单元的供电回路导通,进而警示单元发出警示信号,同时三极管q1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当三极管q1未接收到烟雾浓度比较信号时,三极管q1维持低电平,警示单元未发出警示信号且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24.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光电耦合器,所述光电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d1以及光敏三极管q2,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所述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所述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所述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接地。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三极管q1导通时,发光二极管d1发出光亮,光敏三极管q2接收到光信号并导通,光敏三极管q1导通并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当三极管q1
未得电时,发光二极管d1未发出光亮,光敏三极管q2未导通,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实现通过光耦合器控制开关信号的发出的功能。
26.可选的,所述开关单元还包括断电延时型的时间继电器kt,所述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与光敏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串联后接地,所述时间继电器kt包括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串联在电磁阀的供电回路中。
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光敏三极管q2导通时,时间继电器kt得电,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闭合,电磁阀打开使得喷淋管道的水进入雾化喷头并由雾化喷头喷出;当光敏三极管q2断电时,时间继电器kt在经过预设之间后,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断开,电磁阀关闭使得雾化喷头停止喷水;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的设置,当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小于阈值信号时,电磁阀仍打开一端时间,使得雾化喷头持续喷水一端时间,使得火焰不易重燃,消防系统的灭火效果较好。
28.可选的,所述警示单元包括蜂鸣器h1,所述蜂鸣器h1安装在防护壳内,所述蜂鸣器与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串联后接地,当蜂鸣器h1得电时,蜂鸣器h1发出声音警示信号。
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出现火灾且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蜂鸣器h1发出声音警示信号以提示着火点附近居民及时前往现场查看并进行灭火处理。
30.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1.1.电磁阀开启使得喷淋管道内的水进入到支管内并经过电磁阀后由雾化喷头喷出,雾化喷头喷出大量粒径较小的水滴形成水雾,水雾朝下方喷射出并覆盖在下方的火焰上,大量水雾覆盖在火焰上起到灭火作用,消防系统对火灾初期的火势控制效果较好,不易酿成较严重的火灾事故;
32.2.警示单元发出警示信号,同时三极管q1发出开关信号控制电磁阀开启;当三极管q1未接收到烟雾浓度比较信号时,三极管q1维持低电平,警示单元未发出警示信号且电磁阀处于关闭状态;
33.3.当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小于阈值信号时,电磁阀仍打开一端时间,使得雾化喷头持续喷水一端时间,使得火焰不易重燃,消防系统的灭火效果较好。
附图说明
34.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5.图2是本实施例中烟雾浓度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36.附图标记说明:1、喷淋管道;2、支管;3、喷淋头;4、雾化喷头;5、电磁阀;6、防护壳;61、进气孔;7、烟雾浓度检测单元;8、烟雾浓度比较单元;9、开关单元;10、警示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1

2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38.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参照图1,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包括用于敷设在建筑内各个楼层的天花板处的喷淋管道1,喷淋管道1通过抱箍与天花板固定连接,喷淋管道1设置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喷淋头3,喷淋头3的一端与喷淋管道
1连通,喷淋管道1固定且连通有若干均匀分布的支管2,支管2靠近喷淋头3设置,支管2远离喷淋管道1的一端固定有雾化喷头4,支管2安装有用于控制喷淋管道1内的水流至雾化喷头4的电磁阀5。
39.参照图2,若干电磁阀5均耦接有用于控制电磁阀5开启或关闭的烟雾浓度检测电路,烟雾浓度检测电路包括:烟雾浓度检测单元7、烟雾浓度比较单元8、开关单元9以及警示单元10。
40.参照图1以及图2,烟雾浓度检测单元7用于检测雾化喷头4附近的烟雾浓度并发出烟雾浓度检测信号;烟雾浓度检测单元7为烟雾传感器,烟雾传感器用于安装在建筑内每个楼层的天花板处且烟雾传感器位于雾化喷头4的上方;烟雾传感器外围设置有防护壳6,防护壳6用于与天花板固定,防护壳6开设有若干进气孔61。
41.参照图2,烟雾浓度比较单元8,耦接于烟雾浓度检测单元7并设置有烟雾浓度的阈值信号vref1以在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输出烟雾浓度比较信号;烟雾浓度比较单元8包括比较器n1,比较器n1的第一信号输入端为正相输入端,正相输入端耦接于烟雾传感器,比较器n1的第二信号输入端为反相输入端,反相输入端接入阈值信号vref1,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耦接于开关单元9。
42.开关单元9,耦接于烟雾浓度比较单元8以在接收到烟雾浓度比较信号发出开关信号以控制电磁阀5开启;开关单元9包括npn型的三极管q1、光耦合器以及断电延时型的时间继电器kt,三极管q1的基极耦接于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耦接于警示单元10后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光耦合器串联后耦接于电源电压vcc,光耦合器包括发光二极管d1以及光敏三极管q2,发光二极管d1的阴极耦接于三极管q1的集电极,发光二极管d1的阳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耦接于电源电压vcc,光敏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时间继电器kt的线圈串联后接地,时间继电器kt包括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串联在电磁阀5的供电回路中。
43.参照图1以及图2,警示单元10,耦接于开关单元9以在接收到开关信号时发出警示信号以警示工作人员建筑内发生火灾;警示单元10包括蜂鸣器h1,蜂鸣器h1安装在防护壳6内,当蜂鸣器h1得电时,蜂鸣器h1发出声音警示信号。
4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基于bim的监理智能消防系统的实施原理为:烟雾传感器实时检测其下方雾化喷头4处的烟雾浓度并发出烟雾浓度检测信号。
45.当建筑楼内发生火灾时,灾情初期会产生较浓的烟雾且火焰较小,烟雾传感器检测到其附近存在较浓烟雾,因此烟雾浓度检测单元7发出的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变大,当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大于阈值信号vref1时,比较器n1的信号输出端输出烟雾浓度比较信号至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基极由低电平转换为高电平,三极管q1导通使得警示单元10的供电回路导通,进而蜂鸣器h1发出声音警示信号,发光二极管d1发出光亮,光敏三极管q2接收到光信号并导通,光敏三极管q1导通使得时间继电器kt得电,断电延时常开触点开关kt

1闭合,电磁阀5打开使得喷淋管道1的水进入雾化喷头4并由雾化喷头4喷出。
46.当烟雾浓度检测信号小于阈值信号时,三极管q1断开,发光二极管d1停止发出光亮,光敏三极管q2断开使得时间继电器kt失电,继电器kt失电并进入延时断电状态,电磁阀5仍打开一端时间,使得雾化喷头4持续喷水一端时间,使得火焰不易重燃,消防系统的灭火效果较好。
47.防护壳6的设置,对烟雾传感器起到保护作用,使得烟雾传感器不易因温度过高而影响自身功能。
48.若干进气孔61的设置,使得火灾产生烟雾时,烟雾可通过进气孔61进入防护壳6内并与烟雾传感器接触。
49.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说明书(包括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者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