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林用智能防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492028发布日期:2022-01-15 02:58阅读:127来源:国知局
一种山林用智能防火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1.本技术涉及智能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山林用智能防火机器人。


背景技术:

2.森林火灾是森林最危险的敌人,也是林业最可怕的灾害,它会给森林带来最有害,最具有毁灭性的后果,森林火灾不但烧毁成片的森林,伤害林内的动物,而且还降低森林的繁殖能力,引起土壤的贫瘠并破坏森林涵养水源,甚至会导致生态环境失去平衡,目前,在多数情况下还是靠救援人员进行一线扑救,但是在地形复杂的灾害现场,常规地面大型救援设备很难在灾难第一时间展开救援,航空消防飞机的效率有限,而且由于地形复杂和灾难破坏,事故现场对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也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山林用智能防火机器人,包括机架、转动组件、升降装置、倾斜组件和开槽组件,所述机架水平设置,且机架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动组件设置在机架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设置在转动组件内,且升降装置的顶端与转动组件滑动连接,所述倾斜组件设置在升降装置的顶部,所述开槽组件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且开槽组件位于倾斜组件的旁侧,所述开槽组件与机架滑动连接。
4.进一步的,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电机、转动盘和安装盒,所述转动盘水平转动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且转动盘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转动电机设置在容纳腔内,且转动电机与机架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机架与转动盘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水平设置在转动盘的顶部,且安装盒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开口,且两个开口均与转动盘顶部的开槽相对接。
5.进一步的,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底板、顶板、延伸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底板水平设置在安装盒的内底壁上,所述顶板水平设置在底板的上方,且顶板位于安装盒顶部的开口内,所述延伸组件设有两个,两个延伸组件间隔设置在底板与顶板之间,且每个延伸组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设置在底板上,且驱动组件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与两个延伸组件传动配合。
6.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延伸组件均包括连接辊和两个延伸件,两个所述延伸件间隔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且每个延伸件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和底板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延伸件均包括固定座和延伸臂,所述固定座设有两个,两个固定座对称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且一个固定座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固定座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臂设有两个,两个延伸臂均呈倾斜状位于顶板与底板之间,且两个延伸臂的一端相铰接,两个延伸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相铰接,所述连接辊水平设置在顶板与底板之间,且连接辊的一端与两个延伸臂的铰接处转动连接,连接辊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延伸臂的铰接处转动连接。
7.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转动螺杆、从动齿轮、主动齿轮、移动板、连接弹簧和
驱动电机,所述转动螺杆水平设置在安装盒内,且转动螺杆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辊的中段并延伸出去,所述从动齿轮套设在转动螺杆的中段上,所述移动板水平设置在底板上,且移动板与底板相插接,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移动板的底部,且驱动电机与安装盒和转动盘插接配合,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贯穿移动板延伸至从动齿轮的旁侧,所述主动齿轮设置在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且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相啮合,所述连接弹簧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弹簧间隔设置在移动板的顶部,且每个连接弹簧的顶端均与顶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8.进一步的,所述倾斜组件包括放置盒、转动座、安装板、喷水管、驱动轴、推动气缸和铰接件,所述放置盒水平设置在顶板的顶部,且放置盒的底部与安装盒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放置盒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转动座竖直设置在放置盒内,所述喷水管水平设置在放置盒内,且喷水管的中段与转动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竖直设置在放置盒的内底壁上,且安装板位于转动座的旁侧,所述推动气缸水平设置在安装板的侧壁上,且推动气缸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并延伸至安装板与转动座之间,所述驱动轴水平设置在喷水管的底端,且驱动轴的两端均贯穿喷水管并延伸出去,所述铰接件的中段与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铰接件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轴的两端上。
9.优选的,所述铰接件包括滑动座、连接臂和连接架,所述滑动座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座间隔设置在转动座的两侧,且两个滑动座均与放置盒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臂设有两个,两个连接臂分别倾斜设置在转动座的两侧,且每个连接臂的一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轴的一端上,每个连接臂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滑动座相铰接,所述连接架呈凵型水平设置在放置盒内,且连接架的底部与放置盒的内底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架位于安装板与转动座之间,且连接架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的中段与推动气缸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开槽组件包括开槽块、滑动板、竖板、t型块、凸块、拨动块、圆柱和卡合件,所述竖板竖直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且竖板位于放置盒的旁侧,所述t型块设置在竖板的侧壁上,所述滑动板套设在t型块上,且滑动板的侧壁与竖板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圆柱水平设置在竖板的侧壁上,且圆柱位于滑动板的旁侧,所述凸块设有两个,两个凸块分别设置在滑动板的两侧壁上,且两个凸块呈一高一低设置,所述拨动块设置在滑动板的一侧壁上,且拨动块位于一个凸块的上方,所述滑动板的底端贯穿机架并延伸至容纳腔内,所述开槽块设置在滑动板的底部,且开槽块与机架的底部插接配合,所述卡合件设置在竖板的旁侧。
11.优选的,所述卡合件包括固定板、伺服电机、大转盘、小转盘、拨动架和挤压弹簧,所述固定板竖直设置在机架的顶部,且固定板位于竖板的旁侧,所述拨动架倾斜设置在固定板与竖板之间,且拨动架的中段与竖板转动连接,所述挤压弹簧水平设置在机架的上方,且挤压弹簧的一端与竖板的侧壁固定连接,挤压弹簧的另一端与拨动架的下段固定连接,所述小转盘转动设置在固定板的侧壁上,所述大转盘设置在小转盘的侧壁上,且大转盘与小转盘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延伸块,所述伺服电机设置在固定板的外侧壁上,且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与小转盘固定连接。
12.优选的,所述机架的外壁上设有呈矩阵设置的四个履带。
13.本技术实施例采用的上述至少一个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14.其一,本装置移动至火源处,通过喷水管对火源根部进行灭火,同时转动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盘转动,转动盘带动安装盒转动,从而调整喷水管的朝向,驱动
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转动,通过主动齿轮带动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转动螺杆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辊相向移动,连接辊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延伸臂逐渐转动至竖直,使顶板逐渐上升,顶板上升的同时通过连接弹簧带动移动板上升,使主动齿轮始终与从动齿轮相啮合,顶板上升带动放置盒上升,从而调节喷水管的喷射高度,推动气缸推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架移动,连接架带动滑动座移动,滑动座移动的过程中拉动连接臂,使连接臂带动驱动轴移动,使喷水管的中段沿转动座进行翻转,从而调节喷水管的喷射角度,可以更好的扑灭森林大火,保证了机器人运转过程中各动作执行的精度高,灵敏度和协调性好。
15.其二,伺服电机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小转盘转动,小转盘带动大转盘转动,使得小转盘与大转盘上的延伸块转动,通过小转盘上的延伸块抵触拨动架的上段,使拨动架翻转,从而使拨动架的下段不与一个凸块相抵触,使滑动板能够沿t型块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板下降,带动其一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与圆柱相抵触,同时挤压弹簧带动拨动架回弹,滑动板下降带动其底部的开槽块下降,使开槽块插入泥土中,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移动轨迹通过开槽块划出一道隔离带,当隔离带完成后,伺服电机带动大转盘转动,使大转盘上的延伸块抵触滑动板另一侧的另一个拨动块,带动滑动板上升,使拨动架的下段与滑动板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相抵触,使开槽块回到机架内,可以快速有效地防止火源继续扩大和蔓延,使被隔断的火灾尽快被阻断、扑灭。
附图说明
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17.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图;
18.图2为本发明中转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发明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发明中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2;
21.图5为本发明中倾斜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发明中放置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本发明中开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8为本发明中开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2。
25.图中:机架1、转动组件2、转动电机21、转动盘22、安装盒23、升降装置3、底板31、顶板32、延伸组件33、连接辊331、延伸件332、固定座3321、延伸臂3322、驱动组件34、转动螺杆341、从动齿轮342、主动齿轮343、移动板344、连接弹簧345、驱动电机346、倾斜组件4、放置盒41、转动座42、安装板43、喷水管44、驱动轴45、推动气缸46、铰接件47、滑动座471、连接臂472、连接架473、开槽组件5、开槽块51、滑动板52、竖板53、t型块 54、凸块55、拨动块56、圆柱57、卡合件58、固定板581、伺服电机582、大转盘583、小转盘584、拨动架585、挤压弹簧586、延伸块587、6履带。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具体实施例及
相应的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7.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28.本实施例,如图1至图8所示,一种山林用智能防火机器人,它包括机架 1、转动组件2、升降装置3、倾斜组件4和开槽组件5,所述机架1水平设置,且机架1内设有容纳腔,所述转动组件2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所述升降装置 3设置在转动组件2内,且升降装置3的顶端与转动组件2滑动连接,所述倾斜组件4设置在升降装置3的顶部,所述开槽组件5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且开槽组件5位于倾斜组件4的旁侧,所述开槽组件5与机架1滑动连接。
29.具体地,所述转动组件2包括转动电机21、转动盘22和安装盒23,所述转动盘22水平转动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且转动盘22的顶部开设有开槽,所述转动电机21设置在容纳腔内,且转动电机21与机架1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所述转动电机21的输出端贯穿机架1与转动盘2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盒23 水平设置在转动盘22的顶部,且安装盒23的顶部与底部均开设有开口,且两个开口均与转动盘22顶部的开槽相对接,转动电机21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盘22转动,转动盘22带动安装盒23转动,从而调整升降装置3与倾斜组件4的朝向。
30.具体地,所述升降装置3包括底板31、顶板32、延伸组件33和驱动组件 34,所述底板31水平设置在安装盒23的内底壁上,所述顶板32水平设置在底板31的上方,且顶板32位于安装盒23顶部的开口内,所述延伸组件33设有两个,两个延伸组件33间隔设置在底板31与顶板32之间,且每个延伸组件33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32和底板31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4设置在底板31上,且驱动组件34与顶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驱动组件34与两个延伸组件33传动配合,驱动电机346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343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43带动从动齿轮342转动,从动齿轮342带动转动螺杆34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辊331相向移动,连接辊331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延伸臂3322逐渐转动至竖直,使顶板32逐渐上升,顶板32上升的同时通过连接弹簧345带动移动板344上升,使主动齿轮343 始终与从动齿轮342相啮合,顶板32上升带动放置盒41上升,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高度。
31.具体地,每个所述延伸组件33均包括连接辊331和两个延伸件332,两个所述延伸件332间隔设置在顶板32与底板31之间,且每个延伸件332的顶端和底端分别与顶板32和底板31固定连接,每个所述延伸件332均包括固定座 3321和延伸臂3322,所述固定座3321设有两个,两个固定座3321对称设置在顶板32与底板31之间,且一个固定座3321与顶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另一个固定座3321与底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延伸臂3322设有两个,两个延伸臂3322均呈倾斜状位于顶板32与底板31之间,且两个延伸臂3322的一端相铰接,两个延伸臂3322的另一端分别与两个固定座3321相铰接,所述连接辊331水平设置在顶板32与底板31之间,且连接辊331的一端与两个延伸臂3322的铰接处转动连接,连接辊331的另一端与另外两个延伸臂3322的铰接处转动连接,从动齿轮342带动转动螺杆34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辊 331相向移动,连接辊331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延伸臂3322 逐渐转动至竖直,使顶板32逐渐上升。
32.具体地,所述驱动组件34包括转动螺杆341、从动齿轮342、主动齿轮343、移动板
344、连接弹簧345和驱动电机346,所述转动螺杆341水平设置在安装盒23内,且转动螺杆341的两端分别贯穿两个连接辊331的中段并延伸出去,所述从动齿轮342套设在转动螺杆341的中段上,所述移动板344水平设置在底板31上,且移动板344与底板31相插接,所述驱动电机346设置在移动板344的底部,且驱动电机346与安装盒23和转动盘22插接配合,所述驱动电机346的输出端贯穿移动板344延伸至从动齿轮342的旁侧,所述主动齿轮343设置在驱动电机346的输出端上,且主动齿轮343与从动齿轮342相啮合,所述连接弹簧345设有两个,两个连接弹簧345间隔设置在移动板344的顶部,且每个连接弹簧345的顶端均与顶板32的底部固定连接,驱动电机346 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343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43带动从动齿轮342转动,从动齿轮342带动转动螺杆341转动,使顶板32逐渐上升,顶板32上升的同时通过连接弹簧345带动移动板344上升,使主动齿轮343始终与从动齿轮342相啮合。
33.具体地,所述倾斜组件4包括放置盒41、转动座42、安装板43、喷水管 44、驱动轴45、推动气缸46和铰接件47,所述放置盒41水平设置在顶板32 的顶部,且放置盒41的底部与安装盒23的顶部相贴合,所述放置盒41的一侧为开口状,所述转动座42竖直设置在放置盒41内,所述喷水管44水平设置在放置盒41内,且喷水管44的中段与转动座42转动连接,所述安装板43 竖直设置在放置盒41的内底壁上,且安装板43位于转动座42的旁侧,所述推动气缸46水平设置在安装板43的侧壁上,且推动气缸46的输出端贯穿安装板43并延伸至安装板43与转动座42之间,所述驱动轴45水平设置在喷水管44的底端,且驱动轴45的两端均贯穿喷水管44并延伸出去,所述铰接件 47的中段与推动气缸4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铰接件47的两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轴45的两端上,顶板32上升带动放置盒41上升,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高度,推动气缸46推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架473移动,连接架473 带动滑动座471移动,滑动座471移动的过程中拉动连接臂472,使连接臂472 带动驱动轴45移动,使喷水管44的中段沿转动座42进行翻转,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角度,可以更好的扑灭森林大火。
34.具体地,所述铰接件47包括滑动座471、连接臂472和连接架473,所述滑动座471设有两个,两个滑动座471间隔设置在转动座42的两侧,且两个滑动座471均与放置盒41的内底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臂472设有两个,两个连接臂472分别倾斜设置在转动座42的两侧,且每个连接臂472的一端分别套设在驱动轴45的一端上,每个连接臂472的另一端分别与一个滑动座471 相铰接,所述连接架473呈凵型水平设置在放置盒41内,且连接架473的底部与放置盒41的内底壁相贴合,所述连接架473位于安装板43与转动座42 之间,且连接架473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滑动座471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架473的中段与推动气缸4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推动气缸46推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架473移动,连接架473带动滑动座471移动,滑动座471移动的过程中拉动连接臂472,使连接臂472带动驱动轴45移动,使喷水管44 的中段沿转动座42进行翻转,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角度。
35.具体地,所述开槽组件5包括开槽块51、滑动板52、竖板53、t型块54、凸块55、拨动块56、圆柱57和卡合件58,所述竖板53竖直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且竖板53位于放置盒41的旁侧,所述t型块54设置在竖板53的侧壁上,所述滑动板52套设在t型块54上,且滑动板52的侧壁与竖板53的侧壁相贴合,所述圆柱57水平设置在竖板53的侧壁上,且圆柱57位于滑动板52 的旁侧,所述凸块55设有两个,两个凸块55分别设置在滑动板52的两侧壁上,且两个
凸块55呈一高一低设置,所述拨动块56设置在滑动板52的一侧壁上,且拨动块56位于一个凸块55的上方,所述滑动板52的底端贯穿机架1 并延伸至容纳腔内,所述开槽块51设置在滑动板52的底部,且开槽块51与机架1的底部插接配合,所述卡合件58设置在竖板53的旁侧,伺服电机582 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小转盘584转动,小转盘584带动大转盘583转动,使得小转盘584与大转盘583上的延伸块587转动,通过小转盘584上的延伸块587抵触拨动架585的上段,使拨动架585翻转,从而使拨动架585的下段不与一个凸块55相抵触,使滑动板52能够沿t型块54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板52下降,带动其一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55与圆柱57相抵触,同时挤压弹簧586带动拨动架585回弹,滑动板52下降带动其底部的开槽块51下降,使开槽块51插入泥土中,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移动轨迹通过开槽块51划出一道隔离带,当隔离带完成后,伺服电机582带动大转盘583转动,使大转盘583 上的延伸块587抵触滑动板52另一侧的另一个拨动块56,带动滑动板52上升,使拨动架585的下段与滑动板52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55相抵触,使开槽块51 回到机架1内。
36.具体地,所述卡合件58包括固定板581、伺服电机582、大转盘583、小转盘584、拨动架585和挤压弹簧586,所述固定板581竖直设置在机架1的顶部,且固定板581位于竖板53的旁侧,所述拨动架585倾斜设置在固定板 581与竖板53之间,且拨动架585的中段与竖板53转动连接,所述挤压弹簧 586水平设置在机架1的上方,且挤压弹簧586的一端与竖板53的侧壁固定连接,挤压弹簧586的另一端与拨动架585的下段固定连接,所述小转盘584转动设置在固定板581的侧壁上,所述大转盘583设置在小转盘584的侧壁上,且大转盘583与小转盘584的外侧壁上均设有延伸块587,所述伺服电机582 设置在固定板581的外侧壁上,且伺服电机582的输出端贯穿固定板581与小转盘584固定连接,伺服电机582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小转盘584转动,小转盘584带动大转盘583转动,使得小转盘584与大转盘583上的延伸块587 转动,通过小转盘584上的延伸块587抵触拨动架585的上段,使拨动架585 翻转,从而使拨动架585的下段不与一个凸块55相抵触,同时挤压弹簧586 会在延伸块587不抵触拨动架585的时候带动拨动架585回弹。
37.具体地,所述机架1的外壁上设有呈矩阵设置的四个履带6,通过四个履带6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
38.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当出现森林火灾时,将本装置放置在森林中,通过四个履带6带动本装置进行移动,伺服电机582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小转盘584转动,小转盘584带动大转盘583转动,使得小转盘584与大转盘 583上的延伸块587转动,通过小转盘584上的延伸块587抵触拨动架585的上段,使拨动架585翻转,从而使拨动架585的下段不与一个凸块55相抵触,使滑动板52能够沿t型块54的长度方向滑动,滑动板52下降,带动其一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55与圆柱57相抵触,同时挤压弹簧586带动拨动架585回弹,滑动板52下降带动其底部的开槽块51下降,使开槽块51插入泥土中,在移动的过程中,沿移动轨迹通过开槽块51划出一道隔离带,当隔离带完成后,伺服电机582带动大转盘583转动,使大转盘583上的延伸块587抵触滑动板52另一侧的另一个拨动块56,带动滑动板52上升,使拨动架585的下段与滑动板52侧壁上的另一个凸块55相抵触,使开槽块51回到机架1内,接着本装置移动至火源处,通过喷水管44对火源根部进行灭火,同时转动电机 21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转动盘22转动,转动盘22带动安装盒23转动,从而调整喷水管44的朝向,驱动电机346带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主动齿轮343转动,通过主动齿轮343带动从动齿轮342转
动,从动齿轮342带动转动螺杆341转动,从而带动两个连接辊331相向移动,连接辊331移动的同时带动与其转动连接的两个延伸臂3322逐渐转动至竖直,使顶板32逐渐上升,顶板32上升的同时通过连接弹簧345带动移动板344上升,使主动齿轮343 始终与从动齿轮342相啮合,顶板32上升带动放置盒41上升,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高度,推动气缸46推动与其输出端固定连接的连接架473移动,连接架473带动滑动座471移动,滑动座471移动的过程中拉动连接臂472,使连接臂472带动驱动轴45移动,使喷水管44的中段沿转动座42进行翻转,从而调节喷水管44的喷射角度,可以更好的扑灭森林大火。
3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技术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