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344157发布日期:2021-11-10 08:31阅读:85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属于高楼自救逃生工具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控速器,具体涉及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


背景技术:

2.目前,高层、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多,遇到火宅、地震等灾害发生时,完全等待外界救援可能存在较大风险甚至危险,特别是大火和烟雾将安全通道完全堵死的情况下,积极地进行自救逃生非常重要。
3.现有的高楼自救逃生工具很多,如公布号为cn102688565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逃生装置》,包括一座椅本体、一钢丝绳和一速控机构,速控机构紧固于座椅本体上,座椅本体通过速控机构可滑动地固定于钢丝绳上,可控速且独立自救逃生,具有结构简单、安全可靠、使用便捷、经济实用的特点,但体积较大,搬运不便;另外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3861215b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逃生装置》,至少包括安全腰裤带、速降逃生主绳、速降逃生副绳、连接件、凯夫拉限位连接绳索、单体限速盒和阻尼调节器,提升了安全防护措施,可根据逃生者体重自动调节降速,结构设计合理,使用简便快捷,但绳索较多,很难区分且极易发生缠绕;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发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包括盒体和分别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所述盒体前端面两侧的盒盖a和盒盖b,所述盒盖a和所述盒盖b之间设为钢丝绳入口,所述盒体的上下端位于所述钢丝绳入口处分别设有朝左延伸的钢丝绳轨槽a和钢丝绳轨槽b,所述盒体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偏上的隔板a和隔板b,所述隔板a的右端稍偏左于所述钢丝绳轨槽a的左端设置,所述隔板b的左端稍偏右于所述钢丝绳入口的右端设置,所述盒体的左上部位于所述隔板a的上方设有离合装置,所述盒体的右上部位于所述隔板b的上方设有预紧装置,所述盒体的左下部位于所述隔板a的下方设有引导装置,所述盒体的右下部位于所述隔板b的下方设有速度调节装置,所述盒体的右中上部位于所述预紧装置和所述速度调节装置的前方卡设有体重指示装置,所述盒盖b上设有所述体重指示装置的透明视窗,所述盒体的下端面后部设有与所述盒体后端面平齐且一体成型设置的挂板,所述挂板两侧对称设有正安全孔和负安全孔;所述控速器使用时钢丝绳穿过所述钢丝绳入口朝左滑入所述钢丝绳轨槽a和所述钢丝绳轨槽b中后,能够先被所述离合装置和所述预紧装置卡紧于所述盒体上,然后通过所述离合装置的释放并在所述引导装置和所述速度调节装置的干预下沿所述钢丝绳以速度可控方式进行滑动。
6.优选的,所述离合装置包括l形离合手柄、滚轮和离合摩擦板,所述l形离合手柄的一端穿过所述盒体左端上部后通过安装柱a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内的左上部,所述l形离
合手柄位于所述盒体内的一端端部设有所述滚轮,所述离合摩擦板为u形槽结构,所述离合摩擦板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所述盒体内的所述l形离合手柄和所述滚轮后扣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左上部,所述离合摩擦板宽度方向上在所述l形离合手柄压紧所述盒体的左端面后能够被所述滚轮向右推动并使其左端面稍远离于所述盒体的左端面内侧壁设置,所述离合摩擦板的高度匹配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内侧壁和所述隔板a的上端面间距设置,所述离合摩擦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盒体的内部高度设置。
7.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滚轮可转动连接于所述l形离合手柄位于所述盒体内的一端端部。
8.优选的,所述预紧装置包括预紧手柄、预紧螺杆、预紧螺母、预紧限位板和预紧摩擦板,所述预紧螺杆穿设于所述盒体右端上部后外端固定连接有所述预紧手柄,所述盒体内侧壁位于所述预紧螺杆的穿设处固定连接有所述预紧螺母且所述预紧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预紧螺杆上,所述预紧螺杆的内端一侧设有预紧凹槽,所述预紧凹槽上卡设有所述预紧限位板,所述预紧摩擦板为u形槽结构,所述预紧摩擦板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所述预紧限位板及位于所述预紧限位板内侧的所述预紧螺杆后扣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右上部,所述预紧摩擦板的宽度匹配所述预紧螺杆的内端端部和所述预紧限位板设置,所述预紧摩擦板的高度匹配所述盒体的上端面内侧壁和所述隔板b的上端面间距设置,所述预紧摩擦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盒体的内部高度设置,所述预紧限位板的高度大致为所述预紧摩擦板高度的一半,所述预紧限位板的宽度稍低于所述预紧摩擦板的u形槽高度。
9.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预紧螺母的外侧壁和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强部a。
10.优选的,所述引导装置包括槽轮和安装柱b,所述槽轮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槽轮分别通过至少两个所述安装柱b上下垂直排列后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内的左下部。
11.优选的,所述速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柄、调节螺杆、调节螺母、调节限位板和调节摩擦板,所述调节螺杆穿设于所述盒体右端面下部后外端固定连接有所述调节手柄,所述盒体内侧壁位于所述调节螺杆的穿设处固定连接有所述调节螺母且所述调节螺母螺纹连接于所述调节螺杆上,所述调节螺杆的内端一侧设有调节凹槽,所述调节凹槽上卡设有所述调节限位板,所述调节摩擦板为u形槽结构,所述调节摩擦板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所述调节限位板及位于所述调节限位板内侧的所述调节螺杆后扣设于所述盒体内的右下部,所述调节摩擦板的宽度匹配所述调节螺杆的内端端部和所述调节限位板设置,所述调节摩擦板的高度匹配所述隔板b的下端面和所述盒体的下端面内侧壁间距设置,所述调节摩擦板的厚度匹配所述盒体的内部高度设置,所述调节限位板的高度大致为所述调节摩擦板高度的一半,所述调节限位板的宽度稍低于所述调节摩擦板的u形槽高度。
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调节螺母的外侧壁和所述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强部b。
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体重指示装置包括u形卡板、指针、体重指示刻度、弹簧挂钩a、弹簧挂钩b、弹簧和指针限位环,所述隔板b的前端设有u形卡板卡槽,所述u形卡板卡槽的宽度小于所述u形卡板的宽度设置,所述u形卡板的右端上部设有匹配所述预紧螺母设置的限位卡槽a,所述u形卡板的右端下部设有匹配所述u形卡板卡槽设置的限位卡槽b,所述u形卡板的左端下部设有匹配所述u形卡板卡槽设置的限位卡槽c,所述u形卡板以u形开口方向朝后并通过所述限位卡槽a、所述限位卡槽b和所述限位卡槽c卡设于所述盒体内的所述预紧
装置和所述速度调节装置的前方,所述u形卡板的中部设有匹配所述透明视窗设置的所述体重指示刻度,所述指针可转动连接于所述u形卡板的下部,所述指针的上端匹配所述体重指示刻度设置,所述调节螺杆上位于所述调节螺母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连接有外径小于所述调节螺母外径设置的所述指针限位环,所述指针的下端搭设于所述调节螺杆上位于所述指针限位环的内侧,所述指针上位于所述指针与所述u形卡板的可转动连接处下方设有穿过所述u形卡板设置的所述弹簧挂钩a,所述u形卡板上位于所述弹簧挂钩a的下方设有匹配所述弹簧挂钩a设置的弧形腰孔,所述弹簧挂钩a穿过所述弧形腰孔伸入所述u形卡板的后方,所述u形卡板的右端边沿朝后设有与所述弧形腰孔的中间位置大致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的所述弹簧挂钩b,所述弹簧挂设于所述弹簧挂钩a与所述弹簧挂钩b之间,所述指针可在所述调节螺杆和所述指针限位环的推动下向右转动,所述指针可在所述弹簧的复位下向左转动。
14.更进一步优选的,所述u形卡板的前端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等高的垫块a和垫块b,所述垫块a和所述垫块b高于所述指针的前端面设置,所述垫块a或所述垫块b的高度与所述u形卡板的高度之和匹配所述盒体的内部高度设置。
15.由于采用了以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离合装置、预警装置、引导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的功能部分分区收纳于盒体和盒盖组成的腔体结构中,方便控速器的开启和制动以及速度调节功能的可靠实现,结构紧凑,同时将离合装置、预警装置、引导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的操作部分分开设置在该腔体结构的两侧,方便控速器的快速操作和使用,同时将体重指示刻度通过透明视窗使其直观可见,同时将正负安全孔对称设置于该腔体结构下端的挂板上,方便穿戴式安全带的快速悬挂,赢取自救逃生的宝贵时间;总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紧凑、方便快捷、安全可靠的优点。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左视结构示意图。
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右视结构示意图。
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仰视结构示意图。
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体重指示装置后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4.图9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体重指示装置和离合摩擦板、预紧摩擦板、调节摩擦板后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5.图10是本实用新型的去掉体重指示装置、离合摩擦板、预紧摩擦板、调节摩擦板和预紧限位板、调节限位板后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26.图11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摩擦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7.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摩擦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8.图13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摩擦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29.图14是本实用新型的离合摩擦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0.图15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摩擦板和调节摩擦板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1.图16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摩擦板和调节摩擦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32.图17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摩擦板和调节摩擦板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33.图18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摩擦板和调节摩擦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4.图19是本实用新型的预紧限位板和调节限位板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5.图20是本实用新型的隔板b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36.图21是本实用新型的体重指示装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37.图22是图21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38.图23是本实用新型的体重指示装置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39.图中:1、盒体2、盒盖a3、盒盖b4、预紧螺杆5、预紧手柄6、体重指示刻度7、透明视窗8、调节螺杆9、调节手柄10、挂板11、负安全孔12、正安全孔13、紧固螺母14、安装柱b15、钢丝绳入口16、l形离合手柄17、安装柱a18、紧固螺栓19、钢丝绳轨槽a20、钢丝绳轨槽b21、离合摩擦板22、滚轮23、预紧摩擦板24、u形卡板25、预紧螺母26、加强部a27、调节螺母28、加强部b29、指针限位环30、指针31、调节摩擦板32、槽轮34、隔板a35、预紧限位板36、隔板b37、调节限位板38、预紧凹槽39、调节凹槽40、u形卡板卡槽41、垫块a42、限位卡槽a43、限位卡槽b44、垫块b45、弹簧46、弹簧挂钩b47、弹簧挂钩a48、限位卡槽c49、弧形腰孔。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41.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6、图17、图18、图19、图20、图21、图22和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楼自救逃生用控速器,包括盒体1和分别可拆卸式固定连接于盒体1前端面两侧的盒盖a2和盒盖b3,盒盖a2和盒盖b3之间设为钢丝绳入口15,盒体1的上下端位于钢丝绳入口15处分别设有朝左延伸的钢丝绳轨槽a19和钢丝绳轨槽b20。其中,钢丝绳入口15用于控速器使用时钢丝绳的滑入和滑出。其中,钢丝绳轨槽a19和钢丝绳轨槽b20可设为前端开放的长腰孔结构,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入口15滑入钢丝绳轨槽a19和钢丝绳轨槽b20中后,其上下端的前端被盒盖a2阻挡,左端和后端被钢丝绳轨槽a19和钢丝绳轨槽b20阻挡,右端开放,方便控速器功能的实现和钢丝绳使用完毕后的滑出。
42.盒体1的底部两侧分别设有位置偏上的隔板a34和隔板b36,隔板a34的右端稍偏左于钢丝绳轨槽a19的左端设置,隔板b36的左端稍偏右于钢丝绳入口15的右端设置。其中,隔板a34和隔板b36有利于控速器功能分区的实现,但具体实施时要注意使其不能对功能分区实现产生干涉;具体为,隔板a34的左端与后端和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隔板b36的右端与后端和盒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连接牢固,稳定可靠,隔板a34的右端和隔板b36的左端均避开钢丝绳的运动范围设置,以免对钢丝绳产生干涉,刮伤钢丝绳,带来安全隐患,其余端面合理设置即可。
43.盒体1的左上部位于隔板a34的上方设有离合装置,盒体1的右上部位于隔板b36的上方设有预紧装置,盒体1的左下部位于隔板a34的下方设有引导装置,盒体1的右下部位于隔板b36的下方设有速度调节装置,盒体1的右中上部位于预紧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的前方
卡设有体重指示装置,盒盖b3上设有体重指示装置的透明视窗7。其中,离合装置和预紧装置用于实现控速器的开启与制动功能。其中,引导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用于实现控速器的速度调节功能。其中,体重指示装置和透明视窗7用于实现控速器速度调节功能的直观可见功能。
44.盒体1的下端面后部设有与盒体1后端面平齐且一体成型设置的挂板10,挂板10两侧对称设有正安全孔12和负安全孔11。其中,正安全孔12和负安全孔11用于与穿戴式安全带的挂设连接,使用方便快捷。
45.控速器使用时钢丝绳穿过钢丝绳入口15朝左滑入钢丝绳轨槽a19和钢丝绳轨槽b20中后,能够先被离合装置和预紧装置卡紧于盒体1上,然后通过离合装置的释放并在引导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的干预下沿钢丝绳以速度可控方式进行滑动。
46.优选的,离合装置包括l形离合手柄16、滚轮22和离合摩擦板21,l形离合手柄16的一端穿过盒体1左端上部后通过安装柱a17可转动连接于盒体1内的左上部,l形离合手柄16位于盒体1内的一端端部设有滚轮22。具体实施时,可在盒体1的左端上部位于l形离合手柄16的穿设处设置匹配l形离合手柄设置的穿设孔,穿设孔前后两侧稍大于l形离合手柄设置,穿设孔上下两侧匹配l形离合手柄16转动范围设置,以便l形离合手柄16打开和压紧盒体1左端面时沿安装柱a17顺利完成转动。
47.其中,离合摩擦板21为u形槽结构,u形槽结构方便卡接。离合摩擦板21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盒体1内的l形离合手柄16和滚轮22后扣设于盒体1内的左上部,滚轮22收纳于离合摩擦板21的内部,在l形离合手柄16转动时能够向右推动和向左释放离合摩擦板21。离合摩擦板21宽度方向上在l形离合手柄16压紧盒体的左端面后能够被滚轮22向右推动并使其左端面稍远离于盒体1的左端面内侧壁设置,如此可使l形离合手柄16向外打开时滚轮22随之转动并下降,从而释放离合摩擦板21,离合摩擦板21的高度匹配盒体1的上端面内侧壁和隔板a34的上端面间距设置,离合摩擦板21的厚度匹配盒体1的内部高度设置。
48.进一步优选的,滚轮22可转动连接于l形离合手柄16位于盒体1内的一端端部。其中,可转动的滚轮22能使人以更小的力量就能完成l形离合手柄16的向左打开和向右预紧动作,省力好用。
49.优选的,预紧装置包括预紧手柄5、预紧螺杆4、预紧螺母25、预紧限位板35和预紧摩擦板23,预紧螺杆4穿设于盒体1右端上部后外端固定连接有预紧手柄5,预紧手柄5用于完成预紧螺杆4的转动。盒体1内侧壁位于预紧螺杆4的穿设处固定连接有预紧螺母25且预紧螺母25螺纹连接于预紧螺杆4上,预紧螺母25用于加强预紧螺杆4与盒体1的连接强度。预紧螺杆4的内端一侧设有预紧凹槽38,预紧凹槽38上卡设有预紧限位板35,预紧限位板35用于推动预紧摩擦板23向右移动。
50.其中,预紧摩擦板23为u形槽结构,预紧摩擦板23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预紧限位板35及位于预紧限位板35内侧的预紧螺杆4后扣设于盒体1内的右上部,预紧摩擦板23可被预紧螺杆4向左推动,并可被预紧限位板35向右推动。预紧摩擦板23的宽度匹配预紧螺杆4的内端端部和预紧限位板35设置,预紧摩擦板23的高度匹配盒体1的上端面内侧壁和隔板b36的上端面间距设置,预紧摩擦板23的厚度匹配盒体1的内部高度设置。
51.其中,预紧限位板35的高度大致为预紧摩擦板23高度的一半,预紧限位板35的宽度稍低于预紧摩擦板23的u形槽高度。
52.进一步优选的,预紧螺母25的外侧壁和盒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强部a26,用于进一步加强预紧螺杆4与盒体1的连接强度。
53.至此可知,控速器是通过离合装置的离合摩擦板21和预紧装置的预紧摩擦板23对钢丝绳的夹紧完成对钢丝绳的制动,然后是通过离合摩擦板21的向左移动完成对对钢丝绳的释放。
54.优选的,引导装置包括槽轮32和安装柱b14,槽轮32至少设置有两个,至少两个槽轮32分别通过至少两个安装柱b14上下垂直排列后可转动连接于盒体1内的左下部。其中,槽轮32的外侧自带凹槽,钢丝绳卡在凹槽内运动,起到对钢丝绳的引导作用,且多个槽轮32能够起到更好的引导作用。
55.优选的,速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手柄9、调节螺杆8、调节螺母27、调节限位板37和调节摩擦板31,调节螺杆8穿设于盒体1右端面下部后外端固定连接有调节手柄9,盒体1内侧壁位于调节螺杆8的穿设处固定连接有调节螺母27且调节螺母27螺纹连接于调节螺杆8上,调节螺杆8的内端一侧设有调节凹槽39,调节凹槽39上卡设有调节限位板37。其中,调节摩擦板31为u形槽结构,调节摩擦板31以u形槽开口方向朝后覆盖调节限位板37及位于调节限位板37内侧的调节螺杆8后扣设于盒体1内的右下部,调节摩擦板31的宽度匹配调节螺杆8的内端端部和调节限位板37设置,调节摩擦板31的高度匹配隔板b36的下端面和盒体1的下端面内侧壁间距设置,调节摩擦板31的厚度匹配盒体1的内部高度设置。其中,调节限位板37的高度大致为调节摩擦板31高度的一半,调节限位板37的宽度稍低于调节摩擦板31的u形槽高度。
56.进一步优选的,调节螺母37的外侧壁和盒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有加强部b28。
57.至此可知,控速器是通过引导装置的槽轮32和速度调节装置的调节摩擦板31对钢丝绳的夹持松紧度完成其速度调节功能的。
58.具体实施时,离合摩擦板21的右端面、预紧摩擦板23的左端面和调节摩擦板31的左端面可设为粗糙防滑结构,以便对钢丝绳产生更强的摩擦力,有效保证相应功能的实现。
59.进一步优选的,体重指示装置包括u形卡板24、指针30、体重指示刻度6、弹簧挂钩a17、弹簧挂钩b46、弹簧45和指针限位环29。
60.其中,隔板b36的前端设有u形卡板卡槽40,u形卡板卡槽40的宽度小于u形卡板24的宽度设置,方便卡设。u形卡板24的右端上部设有匹配预紧螺母25设置的限位卡槽a42,u形卡板24的右端下部设有匹配u形卡板卡槽40设置的限位卡槽b43,u形卡板24的左端下部设有匹配u形卡板卡槽40设置的限位卡槽c48,u形卡板24以u形开口方向朝后并通过限位卡槽a42、限位卡槽b43和限位卡槽c48卡设于盒体1内的预紧装置和速度调节装置的前方。
61.其中,u形卡板24的中部设有匹配透明视窗7设置的体重指示刻度6。
62.其中,指针30可转动连接于u形卡板24的下部,指针30的上端匹配体重指示刻度6设置,调节螺杆8上位于调节螺母27的内侧间隔一定距离固定连接有外径小于调节螺母27外径设置的指针限位环29,指针30的下端搭设于调节螺杆8上位于指针限位环29的内侧。
63.其中,指针30上位于指针30与u形卡板24的可转动连接处下方设有穿过u形卡板24设置的弹簧挂钩a47,u形卡板24上位于弹簧挂钩a47的下方设有匹配弹簧挂钩a47设置的弧形腰孔49,具体为弧形腰孔49匹配弹簧挂钩a47的运动范围设置,弹簧挂钩a47穿过弧形腰孔49伸入u形卡板24的后方,u形卡板24的右端边沿朝后设有与弧形腰孔49的中间位置大致
位于同一水平面设置的弹簧挂钩b46,弹簧45挂设于弹簧挂钩a47与弹簧挂钩b46之间,指针30可在调节螺杆8和指针限位环29的推动下向右转动,指针30可在弹簧45的复位下向左转动,从而完成指针30的体重指示功能。
64.更进一步优选的,u形卡板24的前端面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等高的垫块a41和垫块b44,垫块a41和垫块b44高于指针30的前端面设置,方便指针30顺利完成转动,垫块a41或垫块b44的高度与u形卡板24的高度之和匹配盒体1的内部高度设置。
65.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穿戴好合身的穿戴式安全带,从窗口向下展开准备好的钢丝绳,将钢丝绳通过钢丝绳入口15、钢丝绳轨槽a19、钢丝绳轨槽b20滑入盒体1内,此时l形离合手柄16为压紧盒体1的状态,旋转预紧手柄5使预紧螺杆4向左移动,直至将钢丝绳夹紧在盒体内,然后旋转调节手柄9使调节螺杆8向左移动,直至指针30上端大致指示在自救逃生者的体重对应位置处,再通过正安全孔12和负安全孔11将控速器与穿戴式安全带进行连接,自救逃生者爬出窗户做好下降准备时,打开l形离合手柄16,控速器待动人体开始下降,下降过程中如果发现下降速度过快,为了安全起见,可以通过l形离合手柄16对控速器进行紧急制动,然后继续旋转调节手柄9使调节摩擦板31将钢丝绳更为紧密地夹紧在槽轮32上,增大钢丝绳与槽轮32、调节摩擦板31之间的摩擦力,以便降低人体下降速度,然后打开l形离合手柄,继续下滑,直至自救逃生者安全抵达地面。
66.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