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7400184发布日期:2021-11-15 23:22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消防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新能源汽车,尤其是电动汽车产业异军突起,从充电行业到整车企业,行业发展日趋成熟,用户需求也日益明显。随着新能源汽车的热销,新能源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的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以电池作为动力,在内部增加了很多的高压零部件和线束,由于动力电池过充、碰撞起火和内外短路等原因增加了车辆在停车充电或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隐患。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使用工况越来越复杂,已有多起新能源汽车起火的案例。
3.新能源汽车起火以电池问题及碰撞起火为主,目前新能源车的动力电池以锂电池为主,锂电池燃烧具有燃烧速度快、火焰强度大、产生大量有毒有害烟气等特点,这对火灾扑救与应急救援带来了极大挑战。锂电池起火后需要足够的水扑灭,同时还要对未发生燃烧的电池进行持续冷却降温。由于锂电池主要布局在车辆的底部,传统的喷淋设备或者水枪只能对车辆的表面进行喷淋,水无法抵达起火点,即车辆的底盘位置,导致普通的喷淋装置无法有效地对锂电池进行持续喷水冷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包括有地锁及喷淋装置,所述地锁的表面设有消防感应模块,内部设有控制模块;所述喷淋装置包括有喷淋盒、喷淋管及水管接头,所述喷淋盒上设有空腔,所述地锁设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喷淋管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盒,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管接头,所述水管接头用于外接水源;所述喷淋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消防感应模块的信号输出端。
5.优选地,所述喷淋盒的顶面设有多个喷水口,所述喷水口上设有可拆卸的喷头。
6.优选地,所述喷头与所述喷水口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
7.优选地,所述喷淋盒顶面的喷水口被划分为三个喷淋区,分别是位于所述喷淋盒中央的竖直喷水区、位于所述竖直喷水区外围的散射喷水区以及位于所述散射喷水区外围的水幕喷水区;所述喷头设置有三种,分别为直流喷头、水雾喷头及水幕喷头;位于所述竖直喷水区中的喷水口均连接有所述直流喷头,位于所述散射喷水区中的喷水口均连接有所述水雾喷头,位于所述水幕喷水区中的喷水口均连接有所述水幕喷头。
8.优选地,所述喷淋盒及所述喷淋管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喷淋盒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喷淋管为扁口管且其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喷淋管安装在地面或埋入地下固定。
9.优选地,所述消防感应模块包括有烟雾检测传感器及温度传感器,所述烟雾检测传感器及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信号连接。
10.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的外围设有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与所述喷淋管连通。
11.优选地,还包括有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为蜂鸣警报器、语音警报器或led警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
12.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
13.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包括wifi模块、4g网络模块、5g网络模块或蓝牙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消防淋喷装置,固定安装在车位上,当新能源车辆进入车位,地锁处于开锁状态,消防感应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采集车辆底部的环境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获取的数据信息超过了设定值,会向电磁阀发送打开的信号。电磁阀开启,喷淋管向喷淋盒供水,喷淋盒朝车辆底部进行喷淋降温。通过在车底设置智能消防喷淋装置,使得水能够快速抵达起火点,为锂电池提供持续的水雾喷淋,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克服了由于车辆底部的空间狭小、消防水枪无法对准车辆底盘底喷水灭火的问题;此外,该喷淋装置设置不同了喷头来调整喷射水流的方向和力度,来达到给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降温以及防止火势快速蔓延到附近车辆的目的,从而为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结构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分区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的优选方案的工作流程图;
19.在图1至图4中,其中各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0020]1‑‑
地锁、2
‑‑
喷淋装置、21
‑‑
喷淋盒、211
‑‑
喷水口、212
‑‑
喷头、213
‑‑
竖直喷水区、214
‑‑
散射喷水区、215
‑‑
水幕喷水区、22
‑‑
喷淋管、23
‑‑
水管接头、24
‑‑
电磁阀、3
‑‑
消防感应模块、31
‑‑
烟雾检测传感器、32
‑‑
温度传感器、4
‑‑
控制模块、5
‑‑
无线通信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002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
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3]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0024]
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固定式智能消防喷淋装置,包括有地锁1及喷淋装置2,所述地锁1的表面设有消防感应模块3,内部设有控制模块4;所述喷淋装置2包括有喷淋盒21、喷淋管22及水管接头23,所述喷淋盒21上设有空腔,所述地锁1设于所述空腔中;所述喷淋管22的一端连接所述喷淋盒21,另一端连接所述水管接头23,所述水管接头23用于外接水源;所述喷淋管22上设有电磁阀24,所述电磁阀2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控制模块4的信号输出端,所述控制模块4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所述消防感应模块3的信号输出端。
[0025]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地锁1可以是感应式的,通过检测车辆上的信号触发器来判断是否开锁,也可以是遥控式的,通过遥控器来进行远程操作,操控地锁1的开闭;在实践中,地锁1的安装位置通常位于车位的中间位置,因此本实施例将地锁1设在喷淋盒的空腔上,也就是喷淋盒21围绕着地锁1上方的车辆进行喷射,整个地锁1都位于喷淋盒的喷淋范围内。此外,地锁1也起到一个参考物的作用,方便驾驶员停车时的位置对准,使得喷淋盒能够更好地覆盖车辆底部的电池所在位置。在本实施例中,地锁1起到防止燃油车占用新能源汽车车位的作用,同时还承担了启动消防感应模块3的作用。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地锁1处于闭锁状态时,车位处于锁定状态,车辆无法进入,这时消防感应模块3处于待机状态,电磁阀24处于关闭状态;当地锁1处于开锁状态,车辆可驶入车位,此时消防感应模块3处于工作状态,开始采集车辆底部环境,尤其是动力电池所在位置的温度及烟雾信息,并将数据传输至控制模块4;控制模块4对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与预先设定的数据进行比对来判断车辆是否发生火灾,一旦数据信息超过了设定值,控制模块4会判定为车辆发生火灾,并向电磁阀24发送打开的信号。电磁阀24接收到开启信号后打开阀门,喷淋管22向喷淋盒21供水,水经由喷淋盒21顶部喷出,能够对车辆底部进行持续的喷淋降温,避免电池温度过高产生剧烈反应,为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0026]
优选地,所述喷淋盒21的顶面设有多个喷水口211,所述喷水口211上设有可拆卸的喷头212。如图1所示,喷水口211设置于喷淋盒21的顶面,附图的喷水口211为示意图,喷水口211数量及口径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由于停车位的环境较为复杂,车辆行驶过程会产生较多的扬尘,喷头212容易发生堵塞的情况,一旦堵塞将会导致出水不畅,影响喷淋效果。在本实施例中,喷头212采用可拆卸的设计,方便及时更换堵塞的喷头212,以免影响喷淋效果。此外,可拆卸的设计还可以装配不同功能的喷头212,搭配使用可实现不同喷淋效果,比如直接喷射对核心区域进行降温、喷射水雾进行大范围降温或者喷射水幕形成隔断等效果。
[0027]
优选地,所述喷头212与所述喷水口211之间的连接为螺纹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喷头212和喷水口211之间为螺纹拧紧连接,或者采用卡扣拆卸的方式连接,方便快速更换喷头212。
[0028]
优选地,所述喷淋盒21顶面的喷水口211被划分为三个喷淋区,分别是位于所述喷淋盒21中央的竖直喷水区213、位于所述竖直喷水区213外围的散射喷水区214以及位于所述散射喷水区214外围的水幕喷水区215;所述喷头212设置有三种,分别为直流喷头212、水雾喷头212及水幕喷头212;位于所述竖直喷水区213中的喷水口211均连接有所述直流喷头212,位于所述散射喷水区214中的喷水口211均连接有所述水雾喷头212,位于所述水幕喷水区215中的喷水口211均连接有所述水幕喷头212。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喷淋盒21中央的竖直喷水区213,主要采用了直流喷头212,使得从该处喷出的水流呈竖直向上喷射,直接对准动力电池仓进行喷淋,通过持续的供水来降低电池仓的温度;散射喷水区214主要采用了水雾喷头212,水流经过水雾喷头212后形成细水雾,扩大了喷射的角度,细水雾通过降温冷却、隔绝空气以及阻隔等物理作用产生良好的灭火效果,提高了消防效率;水幕喷水区215采用了水幕喷头212,水流经过水幕喷头212后形成水幕屏障,在起火的电池仓周围形成一道屏障,进一步提升细水雾的阻隔效果,有效地将电池仓与周围的车辆阻隔,避免火势蔓延到周边的车辆。
[0029]
优选地,所述喷淋盒21及所述喷淋管22均为金属材质,所述喷淋盒21的形状为方形,所述喷淋管22为扁口管且其截面为长方形,所述喷淋管22安装在地面或埋入地下固定。采用金属制作喷淋盒21及喷淋管22,不仅坚固耐用,而且金属的热传导性好,在流动的水的作用下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不容易被电池燃烧时产生的高温所破坏。方形的喷淋盒21更能适应动力电池的结构布局,使得喷淋的覆盖效果更好。
[0030]
优选地,所述消防感应模块3包括有烟雾检测传感器31及温度传感器32,所述烟雾检测传感器31及所述温度传感器32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4信号连接。烟雾检测传感器31和温度传感器32分别用于检测动力电池周边的烟雾和温度信息,并将监测的数据传送至控制模块4。
[0031]
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的红外摄像头,所述红外摄像头的外围设有水冷管路,所述水冷管路与所述喷淋管22连通。由于烟雾飘动时具有丰富的运动形态和大小变化,因此本实施例设置红外摄像头去拍摄车辆底部的视频图像,再通过控制模块4对视频图像对应的区域的烟雾运动方向和大小进行比对分析,来检查该区域是否可能存在烟雾,为判断是否发生火灾提供支持。由于动力电池燃烧时会产生高温,会影响到红外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因此在红外摄像头旁设置水冷管路,水冷管路负责红外摄像头的降温散热,同时将水冷管路接入喷淋管22,喷淋管22在向喷淋盒21供水时向水冷管路持续供水,使得整个水冷管路的水流动起来以保持较低的温度,确保红外摄像头的稳定工作以及延长使用寿命。
[0032]
优选地,还包括有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的警报器,所述警报器为蜂鸣警报器、语音警报器或led警报器中的一种或多种。通过设置警报器,当控制模块4发出火灾信号时,警报器启动并发出提示信息。
[0033]
优选地,还包括有与所述控制模块4连接的无线通信模块5,从图4中可以产出,通过设置无线通信模块5,该装置能够将采集到的环境数据以及火灾信号通过无线通信模块5对外发送,能够快速发送至消防部门或者个人终端,使得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信息,避免造成更大的财产损失。无线通信模块5也能远程接收指令,实现温度、烟雾等保护阈值的远程调整以及地锁的远程控制功能。
[0034]
优选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5包括wifi模块、4g网络模块、5g网络模块或蓝牙模块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003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消防淋喷装置,固定安装在车位上,当新能源车辆进入车位,地锁处于开锁状态,消防感应模块处于工作状态并采集车辆底部的环境数据,然后将数据传输到控制模块。当控制模块获取的数据信息超过了设定值,会向电磁阀发送打开的信号。电磁阀开启,喷淋管向喷淋盒供水,喷淋盒朝车辆底部进行喷淋降温。通过在车底设置智能消防喷淋装置,使得水能够快速抵达起火点,为锂电池提供持续的水雾喷淋,防止火势的进一步扩大,克服了由于车辆底部的空间狭小、消防水枪无法对准车辆底盘底喷水灭火的问题;此外,该喷淋装置设置不同了喷头来调整喷射水流的方向和力度,来达到给新能源汽车的电池降温以及防止火势快速蔓延到附近车辆的目的,从而为消防救援争取时间。
[0036]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