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37126发布日期:2022-04-13 17:26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一种火灾逃生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消防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灾逃生装置。


背景技术:

2.消防主要包括火灾现场的人员救援,重要设施设备、文物的抢救,重要财产的安全保卫与抢救,扑灭火灾等,目的是降低火灾造成的破坏程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目前居民都会在家中的阳台或者窗户旁边安装缓降器,当高层室内发生火灾,无法从楼道逃离时,人们会通过缓降器进行逃生,现有的缓降器内的绳子从窗户或者阳台松下时,绳子是紧靠墙壁的,楼下的窗户或者阳台外可能安装的有晾衣支架,且人们在逃生前没有经过专门的训练,即给人们的逃生带来不便,同时若火灾发生于逃生居民的楼下,人们在逃生的过程中,经过发生火灾的阳台或者窗户口时,容易被烧伤。


技术实现要素:

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火灾逃生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6.(二)技术方案
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安装板、位于安装板下方的缓降器、位于缓降器内的拉绳和安装在拉绳一端的安全带,所述安装板上滑动设置有延伸装置,所述安装板一端开设有与延伸装置对应的螺纹孔,所述缓降器上卡接有挂钩,所述挂钩与延伸装置连接,所述拉绳位于安全带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缩装置,所述收缩装置位于安全带上方,所述收缩装置下端固定连接有防火装置,所述防火装置位于安全带外侧,所述拉绳另一端缠绕连接有收卷装置;
8.所述防火装置包括两层防火罩,两层所述防火罩之间设置有气囊,所述气囊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所述密封塞外侧设置有拉环,所述气囊使用时内可充有液氮。
9.进一步,位于两层所述防火罩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下端设置有拉链。
10.进一步,防火罩与连接环均由防火毯制成。
11.进一步,所述延伸装置包括与安装板滑动连接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所述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半环与挂钩卡接,所述支撑板远离半环一端的挡板上螺纹连接有与螺纹孔对应的限位螺栓。
12.进一步,所述收缩装置包括固定套设在拉绳上的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口,所述安装口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防火罩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上端设置有矩形卡环,所述矩形卡环内壁与支撑杆滑动连接。
13.进一步,所述支撑杆通过扭力弹簧与安装口内壁转动连接。
14.进一步,所述收卷装置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所述连
接杆外侧设置有多个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与连接杆之间设置有弹簧,其中一个所述限位板内侧开设有环形槽,所述环形槽与弧形板滑动连接,所述拉绳缠绕在多个弧形板外侧。
15.(三)有益效果
16.与现有技术对比,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7.1、本发明,通过在拉绳位于安全带一端设置防火装置,防火装置包括两层防火罩,防火罩位于安全带外侧,火灾发生于逃生居民的楼下时,人们在逃生的过程中,由于防火罩的保护,在经过发生火灾的阳台或者窗户口时,不会被烧伤,在两层防火罩之间设置气囊,逃生前,往气囊内充入液氮,避免在经过发生火灾的阳台或者窗户口时,由于温度较高,给人们带来不适,在两层防火罩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环,在连接环下端设置拉链,不使用时,便于对防火罩进行收纳,其中防火罩与连接环均由防火毯制成。
18.2、本发明,通过在安装板上滑动连接支撑板,在支撑板一端固定连接半环,逃生时,滑动支撑板,将支撑板位于半环的一端滑至墙体外侧,若楼下的窗户或者阳台外装有晾衣支架时,可避免拉绳紧贴墙壁,逃生过程中不易与晾衣支架相撞,在支撑板远离半环一端的挡板上螺纹连接与安装板上螺纹孔对应的限位螺栓,便于对支撑板进行限位固定。
19.3、本发明,通过在拉绳另一端缠绕连接收卷装置,收卷装置包括连接杆,在连接杆两端均螺纹连接限位板,螺纹连接便于连接杆与限位板之间的拆卸,在连接杆外侧设置多个弧形板,在弧形板与连接杆之间设置弹簧,在将拉绳从连接杆上取下时,先将连接杆与限位板进行拆卸,然后按压弧形板,弹簧被压缩,便于一次性将拉绳从连接杆上推出,在其中一个限位板内侧开设与弧形板滑动的环形槽,对拉绳进行缠绕时,对弧形板进行固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图1中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整体另一种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图3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整体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6为图5中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6.图7为图5中d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7.图8为本发明收卷装置剖面立体结构示意图;
28.图9为本发明连接环闭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9.图10为本发明安装板与延伸装置连接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安装板;2、支撑板;3、缓降器;4、收卷装置;5、拉绳;6、挂钩;7、收缩装置;8、防火罩;9、连接环;10、挡板;11、半环;12、气囊;13、密封塞;14、拉环;15、拉链;16、安全带;17、限位螺栓;18、螺纹孔;401、连接杆;402、弧形板;403、限位板;404、弹簧;405、环形槽;701、连接块;702、支撑杆;703、安装口;704、矩形卡环。
31.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
32.请参阅图1-10,一种火灾逃生装置,包括安装板1、位于安装板1下方的缓降器3、位于缓降器3内的拉绳5和安装在拉绳5一端的安全带16,安装板1上滑动设置有延伸装置,延伸装置包括与安装板1滑动连接的支撑板2,支撑板2两端均固定连接有挡板 10,支撑板2一端固定连接有半环 11,半环11与挂钩6卡接,支撑板2远离半环11一端的挡板10上螺纹连接有与螺纹孔18对应的限位螺栓17,逃生时,滑动支撑板2,将支撑板2位于半环11的一端滑至墙体外侧,若楼下的窗户或者阳台外装有晾衣支架时,可避免拉绳5紧贴墙壁,逃生过程中不易与晾衣支架相撞,限位螺栓17便于对支撑板2进行限位固定,安装板1一端开设有与延伸装置对应的螺纹孔18,缓降器3上卡接有挂钩6,挂钩6与延伸装置连接,拉绳5位于安全带16一端固定连接有收缩装置7,收缩装置7包括固定套设在拉绳5上的连接块701,连接块701四周均开设有安装口703,安装口703内壁转动连接有支撑杆702,支撑杆702与防火罩8固定连接,连接块701上端设置有矩形卡环704,矩形卡环704内壁与支撑杆702滑动连接,支撑杆702通过扭力弹簧与安装口703内壁转动连接,将矩形卡环704上滑,与支撑杆702脱离时,便于支撑杆702自动撑开,便于对防火装置,进行收缩,便于收纳,收缩装置7位于安全带16上方,收缩装置7下端固定连接有防火装置,防火装置位于安全带16外侧,拉绳5另一端缠绕连接有收卷装置4,收卷装置4包括连接杆401,连接杆401两端均螺纹连接有限位板403,连接杆401外侧设置有多个弧形板402,弧形板402与连接杆401之间设置有弹簧404,其中一个限位板403内侧开设有环形槽405,环形槽405与弧形板402滑动连接,拉绳5缠绕在多个弧形板402外侧,连接杆401与限位板403螺纹连接便于连接杆401与限位板403之间的拆卸,在将拉绳5从连接杆401上取下时,先将连接杆401与限位板403进行拆卸,然后按压弧形板402,弹簧404被压缩,便于一次性将拉绳5从连接杆401上推出,环形槽405的设置便于对拉绳5进行缠绕时,对弧形板402进行固定;
33.防火装置包括两层防火罩8,位于两层防火罩8的外侧均设置有连接环9,连接环9下端设置有拉链15,不使用时,便于对防火罩8进行收纳,两层防火罩8之间设置有气囊 12,气囊12的开口处设置有密封塞 13,密封塞13外侧设置有拉环14,气囊12使用时内可充有液氮,防火罩8与连接环9均由防火毯制成,防火效果好。
34.工作原理:当火灾发生,无法从楼道逃离时,取出缓降器3,将缓降器3上的挂钩6挂在半环11上,然后上滑矩形卡环704,使得矩形卡环704与支撑杆702脱离,由于支撑杆702通过扭力弹簧与安装口703内壁转动连接,支撑杆702可自动撑开,使得收缩的连接环9撑开;拉动拉链15,使得两个连接环9分开,然后防火罩8与气囊12展开,通过拉动拉环14将气囊12的开口打开,通过阳台上备用的液氮罐往气囊12内充入液氮,然后关上密封塞13,避免逃生时,经过发生火灾的阳台或者窗户口,由于温度较高,给人们带来不适;然后转动带有环形槽405的限位板403,使其与连接杆401分离,然后按压弧形板402,弹簧404被压缩,便于一次性将拉绳5从连接杆401上推出,可节约时间,环形槽405的设置,便于对拉绳5进行缠绕时,对弧形板402进行固定,然后将从连接杆401上推出的拉绳5从窗户或者阳台松下;然后滑动支撑板2,将支撑板2位于半环11的一端滑至墙体外侧,若楼下的窗户或者阳台外装有晾衣支架时,可避免拉绳5紧贴墙壁,逃生过程中不易与晾衣支架相撞,限位螺栓17便于对支撑板2进行限位固定;人们将防火罩8套在身外,然后将安全带16绑在身上,可以进行降落逃生,人们在逃生的过程中,由于防火罩8的保护,在经过发生火灾的阳台或者窗户口时,不会
被烧伤。
35.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3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