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347220发布日期:2022-08-31 11:58阅读:100来源:国知局
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1.本发明涉及高空作业保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2.在工程建设行业的日常生产活动中,容易因人员安全意识缺乏、安全措施不到位或高空冒险作业而发生人员高坠事故,最终导致人身及财产蒙受巨大损失的同时也摧毁了无辜的从业人员及其家庭的幸福和未来。
3.即使对工程建设活动开展前,对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进行相应安全技术教育并配备传统劳防用品和高空作业安全防护设施,也只能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率,并实现一定程度范围内的安全管控,但很难实现安全生产零事故。
4.尤其是在高空作业时突发紧急险情(如塔吊倾覆、脚手架失稳等),作业人员很难在极短暂时间内做出有效反应和自我保护,这便直接导致了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的事故发生率居高不下,并伴有人身伤亡。目前在工程建设行业日常生产活动中,针对上述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除配备传统劳防用品外,也缺乏行之有效且应对紧急险情的人员安全保护设施或装置,以降低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在高空作业时发生紧急险情引起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从而最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
5.目前对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在高空作业时突发紧急险情(如塔吊倾覆、脚手架失稳等)且人员已处于坠落状态能起到高坠保护的装置及其专利号有:高空坠落保护装置(cn106730431a、cn106730431b和cn206285358u)、一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cn109224338a)。
6.虽然上述各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结构构造、工作机理、外观造型大相径庭,繁杂不一,但是他们都能在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已发生坠落险情且人员处于下坠状态时起到一定程度的坠落保护,进而降低高坠人员的人身伤亡率,但无法彻底实现坠落人员零伤亡和全面保护,而且上述各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也有各自特点和适用范围以及存在不同技术短板和问题,下面将一一详述介绍。
7.首先是高空坠落保护装置(cn106730431a、cn106730431b和cn206285358u),其通过背包穿戴在高空作业和高危人员身上后,当人员发生高坠险情且处于坠落状态时,背包内的三轴加速度传感器检测到人员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传感器向主控电路发送信号,同时主控电路将控制点火驱动电路驱动点火器点火,点火后将引爆点火剂和产气剂并形成大量气体对安全气袋充气,充满气的气袋形成安全气囊,对坠落人员的人身安全进行保护,降低坠落损伤。但是它也存在如下的技术短板和不足点:
8.①
该装置零部件数量较多且构造复杂,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定制组装后才可投用,其制作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
9.②
当人员发生坠落险情时,该装置对安全气囊快速充气,并于人员穿戴背部形成巨大保护气囊,而且控制盒位于安全气囊的中心位置,当坠落人员的坠落姿态为仰面背朝
下时,安全气囊可以对坠落人员起到保护并将坠落伤害降低到最低,若坠落姿态为面朝下背朝上时,安全气囊无法对人员进行保护,人员与地面直接接触并引发伤亡事故,所以该装置保护机理存在严重漏洞和安全隐患。此外控制盒与安全气囊在同一侧面上,当安全气囊与控制盒同时接触地面并承受地面的反作用力,容易造成控制盒及其内部蓄电池、欠压指示灯、故障指示灯、主控电路、安全气囊检测电路等电气元件在受到地面的反作用力作用时发生冲击破坏或挤压损坏,并无法重复利用,该构造设计也存在漏洞;
10.③
该装置对投用环境要求较高,其内含的多种电气元件和气体生成用点火剂和产气剂,容易受阴雨潮湿环境作用影响而引发受潮变质、短路或锈蚀等问题,最终导致上述各零部件无法正常运作,致使整个装置失效,所以该装置仅适用于干燥环境,其适用面较窄,通用性较差;
11.④
该装置由于身背于人员背部或腹部,且其内含零部件数量较多且自重较大,在人员作业时,其容易增添人员的负担并消耗人员体力和精力,降低人员的工作效率,其社会效益不佳。
12.其次是一种高空坠落保护装置及其工作方法(cn109224338a),当防护网上方出现坠落人体时,通过人体检测模块将坠落人体信息传输到控制模块,控制模块再输出控制防护网运动模块,并启动防护网开关并使通过压缩弹簧复位带动防护网安装部沿水平引导杆弹出,同时防护网也于沿墙体阴角展开,以接住坠落人体,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但是它也存在如下的技术短板和不足点:
13.①
该装置中防护网、防护网安装部、防护网运动模块、防护网开关等主要高坠保护零部件指定安装于大楼外立面二层墙体阴角内,同时人体检测模块指定安装于大楼外立面四层以上的各个墙体阴角内,这种安装方式将使装置无法识别出二、三层发生险情情况,且无法及时处理二、三层险情并提供必要防坠保护,最终引发二、三层的人员坠落伤亡事故,其安装方式和工作方法存在严重漏洞和安全隐患,其安全性和保护性能欠妥,使用风险极大,不建议推广应用;;
14.②
该装置内含较多零部件且构造复杂,必须委托专业厂家定制生产并运抵现场安装调试后方可投用,其制作和使用成本较高,经济性较差,同时外墙阴角上需要预留安装空间,对投用环境条件要求较高,通用性较差;
15.③
该装置在识别到坠落人员信息后通过防护网将坠落人员托起,并借助墙体三面阴角将坠落人员包围在有限空间内,以此来保护人身安全,但墙体阴角对立面为开放面且无任何水平向保护措施,坠落人员存在从开放面滚落出去的可能性,容易引发人身安全事故,所以该装置的保护机理存在漏洞和安全隐患,使用风险较大,无法形成全面保护;
16.④
该装置及各零部件因安装于外墙阴角的各个楼层,其日常使用的配套维保工作难度和工作量均较大,维保过程中需借助登高设备,并存在高出作业及相应风险,其维保成本较高且安全风险较大。
17.因此,如何实现作业人员有效自我安全保护,拓展高空坠落人员自我安全保护设施类型,优化完善了针对高坠人员的自我保护方式、应用场景和自我保护机理,简化安全保护装置的构造和使用方法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8.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实现的目的是实现高空作业或高危人员在发生紧急险情时能够短暂做出有效反应并同步启动自我保护,大幅降低高空作业或高危人员在发生紧急险情时的事故发生率和致死率,并且基本能保障人身零伤亡,把损失降到最低,从而满足日益严苛的工程建设安全生产要求。
1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可收纳橡胶气囊,以及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内的安全装置背带,和设置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外壁的气体发生器;
20.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未充气时,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通过所述安全装置背带环绕使用者腰部固定;
21.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充气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膨胀为一个长度大于使用者高度的管状结构,将使用者置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的内腔;
22.所述安全装置背带包括用于固定使用者肩部的肩带,用于固定使用者腿部的腿带,以及用于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固定连接的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
23.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位于两端开口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排气孔;
24.每一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孔包括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以及分别设置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两端端口部位的三片以上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和三片以上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
25.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是一个靠近两端部分内径大于中部内径的变内径孔;其中,直径较大的两端部分与直径较小的中间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外界的外向沉肩,以及一个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内部的内向沉肩;
26.所有所述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和所有所述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均分别与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的相应端口部位连接,并分别在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的相应端口位置拼合呈能够遮蔽相应端口的圆形片状结构;
27.每一所述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朝向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所述外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
28.每一所述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朝向相应的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所述内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
29.优选的,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采用耐磨耐高温抗撕裂氟橡胶制成。
30.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包括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固定的气体发生器外壳,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以及设置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内的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
31.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紧贴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的内表面设置,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的位置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和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
32.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
33.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固定,并穿过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连接;
34.在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被所述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
挤压后,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通过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内输入二氧化碳气体;
35.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连接可收纳橡胶气囊一侧的内表面对应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设有相匹配的气体发生器内置外凸固定卡槽;
36.当所述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和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外凸固定卡槽相互嵌挤作用时,卡接成一体,使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处于常开状态,将内部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输送至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内。
37.更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位于设有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
38.所述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之间通过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呈铰链连接,通过所述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现开闭操作。
39.更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内用设置所述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对应所述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的位置设置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
40.更优选的,所述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采用双层固定真空粉末绝热储罐,内胆材质采为16mndr,外胆材质为q235b或者16mnr,表面防腐涂层采用喷砂除锈、吹扫、喷涂工艺,同时采用了双组分快速固化液体涂料。
41.更优选的,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的外壁,围绕轴向均布多个安全装置粘扣带;
42.多个所述安全装置粘扣带用于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排空气体后对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进行收纳;
43.且,在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的外壁,位于所述气体发生器朝向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两端的侧面的外侧均设有最少一个所述安全装置粘扣带。
44.更优选的,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与每一所述安全装置粘扣带连接的位置、与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连接的位置、与每一所述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连接的位置,以及设置每一个所述安全装置排气孔的位置均设有厚度加厚的安全气囊橡胶隔层。
45.更优选的,每一所述安全装置粘扣带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之间、每一所述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之间,以及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与所述可收纳橡胶气囊之间均采用502胶水进行粘结固定。
46.更优选的,所述安全装置粘扣带、所述安全装置背带、所述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所述气体发生器外壳和所述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均采用在纤维材料中添加了荧光剂的高强度纤维材质加工而成,且经过48小时盐雾试验无腐蚀。
4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48.本项发明无论从外观还是内部构造设计而言,都秉持了高效、实用、经济、节约的理念开展的研发设计,并在吸取了前述各类高空坠落保护装置的优点和可取之处外,也摈弃了前述各类高空坠落保护装置的技术弊端和问题,通过精简化、高效化、实用化的研发设计真正实现了对高坠人员在任何环境条件下的全方位保护,杜绝了高坠人员人身保护存在的缺陷和漏洞,大幅提升了保护装置的安全性和保护性能,同时大幅降低了使用风险和安全隐患,其社会效益较其他保护装置而言更为显著突出。
49.本项发明从整体上精简了零部件数量和操作步骤,并轻量化其重量,同时也对零部件的外观尺寸进行优化调整,在空间体积大幅缩减的同时实现了其便捷携带和方便使用,大幅提升其便捷性和操作性,而且也减轻了作业人员的负重和提升了工效。
50.本项发明基于对人员全方位保护原则而进行研发,并通过创新结合包裹式构造设计和零接触保护理念真正实现了对人体各部位在高坠发生时全面保护,此外轻量强韧的包裹气囊除了为人体在高空坠落至陆地时提供充足缓冲保护空间的同时其所产生巨大浮力足以保障所在人员在从高空坠落至水中时能及时被承托至水面以上,避免溺亡风险和事故发生,本项发明也是首创实现水陆两用,拓宽了其应用面的同时也提升了其通用性,并且还降低了使用条件和约束,使其更易于推广普及,其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不言而喻。
51.本项发明因构造简单且零部件数量较少,且对原料资源消耗较低,生产组装难度低,生产周期短供货快,可以委托低价质优的生产厂家进行定制组装,以节约生产资料、成本和时间,此外本项发明操作步骤几近“傻瓜式”操作,除了需要人员简单穿戴装置外,在启动装置时仅需手指点按一个触发按钮即可短时间内实现轻量强韧的包裹气囊围绕全身并形成全方位全面保护防线,彻底杜绝人员坠落时发生伤亡的可能性,而且该项发明的“傻瓜式”操作步骤无需对作业人员进行专业培训,仅通过人员自行阅读使用说明书或直接口述教导即可熟练掌握,对作业人员的素养要求低,放低了人员的使用门槛,惠及更多有需求的人员,为安全装备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也完善了既有安全装备。
52.本项发明投用过程中的易耗品仅为液体二氧化碳小储罐,该易耗品有现成的成熟生产工艺和厂家,且能保障供货不断,二氧化碳原料本身便于收集处理且无需消耗其他原料,凸显经济环保和节约资源,加之该易耗品内二氧化碳气体无毒无害且更换简便,任何使用人员都可自行快速更换该易耗品,无须返厂处理,真正实现当下快速重复利用,确保该保护装置能随时随地投用并发挥其保护功能和相应效益,这是前述现有其他高空坠落保护装置所无法比拟和具备的优势。
53.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附图说明
54.图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开启状态结构示意图。
55.图2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操作者处于开启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56.图3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受到重物敲击或压迫时的结构示意图。
57.图4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掉落在地面或草坪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58.图5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掉落在湖水、江面或海面上时的结构示意图。
59.图6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操作者穿戴未开启状态的构示意图。
60.图7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上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61.图8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62.图9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上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关闭状态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63.图10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上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打开并按压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64.图11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上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打开,按压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后,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弹的俯视方向结构示意图。
65.图12示出本发明图8中aa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66.图13示出本发明图8中bb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67.图14示出本发明图8中cc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68.图15示出本发明图13中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的局部放大结构视图。
69.图16示出本发明图8中dd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0.图17示出本发明图8中ee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1.图18示出本发明图8中ff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2.图19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全装置排气孔的纵截面结构示意图。
73.图20示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安全装置排气孔的端面结构示意图。
74.图21示出本发明图19中ii和jj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5.图22示出本发明图19中gg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6.图23示出本发明图19中hh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7.图24示出本发明图20中kk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78.图25示出本发明图20中ll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79.实施例
80.如图1至图6和图19至图25所示,水陆两用型高空坠落人员保护装置;包括呈管状的可收纳橡胶气囊15,以及设置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的安全装置背带13,和设置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外壁的气体发生器16;
81.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未充气时,可收纳橡胶气囊15通过安全装置背带13环绕使用者腰部固定;
82.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未充气后,可收纳橡胶气囊15膨胀为一个长度大于使用者高度的管状结构,将使用者置于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内腔;
83.安全装置背带13包括用于固定使用者肩部的肩带,用于固定使用者腿部的腿带,以及用于与可收纳橡胶气囊15固定连接的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
84.可收纳橡胶气囊15位于两端开口位置设置至少一个安全装置排气孔17;
85.每一安全装置排气孔17包括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以及分别设置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两端端口部位的三片以上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和三片以上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
86.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是一个靠近两端部分内径大于中部内径的变内径孔;其中,直径较大的两端部分与直径较小的中间部分之间形成一个朝向可收纳橡胶气囊15外界的外向沉肩,以及一个朝向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部的内向沉肩;
87.所有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和所有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均分别与相应的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的相应端口部位连接,并分别在相应的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的相应端口位置拼合呈能够遮蔽相应端口的圆形片状结构;
88.每一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朝向相应的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外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23;
89.每一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朝向相应的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内侧的一面与相应的内向沉肩之间均设有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19。
90.本项发明的使用方法和工作机理如下:
91.在使用者作业前,现在地面上须穿戴好本发明,将已收纳折叠的可收纳橡胶气囊15从人身脚下穿入至身体中部并临时穿戴在腰部,同时将安全装置背带13的肩带和腿带分别穿过手臂和双腿后穿戴在肩膀和两腿间,确保安全装置穿戴牢固且贴身,在此基础上,作业人员便可以开始攀爬和开展高空作业。
92.当使用者在高空作业时不慎滑到坠落或所在作业平台突然失稳倾覆时,通过操作气体发生器16将二氧化碳输入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在此过程中因液体二氧化碳从原先储罐中高压低温环境进入到橡胶气囊中常温常压环境中,会使得二氧化碳发生气化反应即液态二氧化碳吸收橡胶气囊中热量后,从液态气化成二氧化碳气体,当二氧化碳发生气化时,其体积将膨胀450~640倍左右,即每分钟液态二氧化碳向气态二氧化碳转换速率为189~269升/分钟,并且在吸收大量热量后,使得橡胶气囊15内部温度下降至较低值,避免在炎热高温天气或环境下使用时因气囊内部温度和压强过高而导致气囊15爆裂发生。因液态二氧化碳进入橡胶气囊15以后,其气化速度非常快,可实现短时间内橡胶气囊15内部空间填满气体,此时人员仅需举起双臂后,充满气的橡胶气囊15将围绕人员全身进行包裹式全方位的保护,并且在橡胶气囊15收尾两端会形成开口,便于人员自救逃生和呼吸之用。当人员被充满气的橡胶气囊15包裹式全方位保护时,橡胶气囊15是最先与地面接触的部件,而且人体全身任何部位不会与地面发生任何接触或碰撞,这就避免了高空坠落人员发生伤亡的可能性。
93.当人员与其被包裹橡胶气囊15稳定着陆后,人员可在气囊中自行脱下安全装置背带13,含肩带和腿带,并从橡胶气囊15收尾两端开口处爬出逃脱,实现有效自救。若人员与其被包裹橡胶气囊15稳定着陆后,橡胶气囊15周边存在障碍物或重物封堵了一处开口,人员仍可从另一开口处逃生,加之橡胶气囊15的橡胶材质具备很好的抗胀强度和弹性、强柔韧性,即抗冲击破坏、抗撕裂性、耐磨性,可以抵御重物的冲击和压迫,并同时为橡胶气囊15中的作业人员提供充足安全保护空间,避免人员收到重物压迫或冲击而受伤。
94.此外充满气的橡胶气囊15因其内部二氧化碳气体密度较小且体积大,可使得橡胶气囊15具有巨大浮力,即使人员与其被包裹橡胶气囊15共同坠入水面、湖泊或海里,也会在其生成巨大浮力作用下,被水面承托而起,这时人员仅需按前述自行脱下安全装置背带13,含肩带和腿带,并从橡胶气囊15收尾两端开口处爬出逃脱,即可自救,真正实现了水陆两用,增强了其通用性和实用性,且该保护装置的结构构造、安全性、保护性能和工作机理均合理且可行,无任何安全隐患和使用风险,值得推广普及。
95.橡胶气囊15收尾两端设置的安全装置排气口17也经过优化设计和考量,为避免人员与其被包裹橡胶气囊15在坠落接触地面或橡胶气囊15被重物压迫或冲击时造成橡胶气囊15内填充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排气口17过度排气而无法对人员形成长久有效保护,安全装置排气口17的结构特别采用了变径内腔构造,在橡胶气囊15受到外力作用时,气囊内二氧化碳气体将先行挤压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并连带压缩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19,使得三片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向外侧弯曲并同步开启原拼合缝隙,使得二氧化碳气体从开启的缝隙中排出,当橡胶气囊15受外力后在三片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上产生气压力
小于三个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19的弹性恢复力时,三片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将再次拼合并封闭排气缝隙,二氧化碳气体将无法继续排出。当排出的二氧化碳气体经过安全装置排气口变径内腔21时,因增长了气体流动的路径,会使得二氧化碳气体的流动动能和速度被大量消耗,促使二氧化碳气体流经变径内腔21到达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时的流速较慢且形成的气压力也较小,不容易推开已拼合封闭的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而且也无法从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的拼缝中排气。即使作用在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上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压力暂时大于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23的弹性恢复力,并造成部分二氧化碳气体排出,但当上述二氧化碳气体的气压力小于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23的弹性恢复力时,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将再次拼合封闭并阻止二氧化碳气体继续排出,最终实现大部分二氧化碳气体仍保留于橡胶气囊15中,从而形成对人员的长久有效保护。此外三片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20与三片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22之间实施错缝设置,可以避免二氧化碳气体沿着内外两侧扇形页片的通缝直接排出,进一步增强了气密性和稳定性,让橡胶气囊15拥有更好更稳定的表现。
96.本发明因其零部件数量少,构造简单且大部分为非金属件,同时操作和穿戴步骤精简,所以其具备制作简便、生产周期短、制作成本低、资源消耗少、自重轻、体积小、操作简便且易上手、便于携带和穿戴等优点,其使用时对人员素养要求非常低且无需开展专项培训即可快速掌握,其经济性、环保性、便捷性是前述其他高空坠落保护装置所无法比拟的。
97.本发明的零部件中不含电气元件、点火器、产气剂、点火剂等需要定期维保的零部件以及化学消耗品,仅需在本项发明使用后及时更新二氧化碳储罐9即可实现重复循环利用,且对二氧化碳储罐9的更新替换仅需在气体发生器内部安拆操作空间8中凭单手操作即可完成,操作非常便捷,据此大幅缩减了使用成本和开支含维保费、检测费、返厂费、材料费等,进一步凸显本项发明较好的经济性和社会效益,同时因本项发明不含前述电气元件、点火器、产气剂、点火剂等零部件,也可以避免人员因误操作而发生触电、爆炸和烧伤等事故风险,进一步增强了该项发明的安全性和保护性能。
98.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收纳橡胶气囊15采用耐磨耐高温抗撕裂氟橡胶制成。
99.耐磨耐高温抗撕裂氟橡胶本身是一种现有技术,已经在公开号为cn106317713b的发明专利中被公开。
100.在实际应用中,可收纳橡胶气囊15采用耐磨耐高温高弹强韧且抗撕裂性的橡胶材质制成,该种橡胶材质制成橡胶气囊15适用温度广泛,在—10℃~+90℃的范围内橡胶气囊的材质不会发生变化,而且该种橡胶材质既有很好的抗胀强度和弹性、强柔韧性即抗冲击破坏、抗撕裂性、耐磨性,其制成的橡胶气囊能满足在各种工况和环境下的使用,并且该种橡胶材质的生产工艺成熟且现有产品存量较大且极易采购制作。
101.如图7至图18所示,在某些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16包括与可收纳橡胶气囊15固定的气体发生器外壳2,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外壳2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以及设置在气体发生器外壳2内的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
102.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紧贴气体发生器外壳2的内表面设置,朝向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位置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和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
103.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
104.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固定,并穿过气体发生器外壳2于可收纳橡胶气囊15连接;
105.在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被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挤压后,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通过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向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输入二氧化碳气体;
106.气体发生器外壳2连接可收纳橡胶气囊15一侧的内表面对应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设有相匹配的气体发生器内置外凸固定卡槽5;
107.当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和气体发生器内置外凸固定卡槽5相互嵌挤作用时,卡接成一体,使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处于常开状态,将内部二氧化碳气体完全输送至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
108.在实际使用中,在未触发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时,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和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的部位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连接可收纳橡胶气囊15一侧的内表面保持一定间距,在按压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后,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设有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和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的部位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连接可收纳橡胶气囊15一侧的内表面紧贴在一起。
109.在上述情况下,二氧化碳储罐凹形固定卡槽4和气体发生器内置外凸固定卡槽5相互嵌挤作用而固定。
110.二氧化碳储罐对口气体生成管6从二氧化碳储罐密封出气口7伸出,穿过气体发生器外壳2进入可收纳橡胶气囊15内。
111.在某些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外壳2位于设有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
112.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之间通过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24呈铰链连接,通过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24现开闭操作。
113.在实际应用中,气体发生器16外部由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共同构成,且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之间通过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24铰链铰接在一起,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通过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与外壳间铰接部24实现开闭操作。
114.在某些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外壳2内用设置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12对应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的位置设置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11。
115.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和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11均置于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12在气体发生器外壳2所隔出的空间之内,而且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11两端分别与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内表面和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12内表面固接。
116.在实际应用中,气体发生器外壳2内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12用于设置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而生器触发按钮定位板12对应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位置设置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11用于将按压之后的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10弹回。
117.在某些实施例中,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采用双层固定真空粉末绝热储罐,内胆材质采为16mndr,外胆材质为q235b或者16mnr,表面防腐涂层采用喷
砂除锈、吹扫、喷涂工艺,同时采用了双组分快速固化液体涂料。
118.在实际应用汇总,具备上述特点气体发生器内置高压高纯液体二氧化碳储罐9具备使用寿命长、结构紧凑、抗压强度高、韧性强、便于操作和维修方便等特点,并已广泛应用在气体行业、医院、金属冶炼等多行业。
119.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外壁,围绕轴向均布多个安全装置粘扣带14;
120.多个安全装置粘扣带14用于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排空气体后对可收纳橡胶气囊15进行收纳;
121.且,在可收纳橡胶气囊15的外壁,位于气体发生器16朝向可收纳橡胶气囊15两端的侧面的外侧均设有最少一个安全装置粘扣带14。
122.在某些实施例中,可收纳橡胶气囊15与每一安全装置粘扣带14连接的位置、与气体发生器外壳2连接的位置、与每一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连接的位置,以及设置每一个安全装置排气孔17的位置均设有厚度加厚的安全气囊橡胶隔层3。
123.在实际应用中,可收纳橡胶气囊15通过设置厚度加厚的安全气囊橡胶隔层3提高局部的强度。
124.在某些实施例中,每一安全装置粘扣带14与可收纳橡胶气囊15之间、每一每一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与可收纳橡胶气囊15之间,以及气体发生器外壳2与可收纳橡胶气囊15之间均采用502胶水进行粘结固定。
125.在某些实施例中,安全装置粘扣带14、安全装置背带13、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气体发生器外壳2和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均采用在纤维材料中添加了荧光剂的高强度纤维材质加工而成,且经过48小时盐雾试验无腐蚀。
126.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外加荧光剂的高强度纤维材质制成的安全装置粘扣带14、安全装置背带13、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气体发生器外壳2和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等零部件具备使用寿命长、强度大、耐磨、耐用、耐霉烂、耐酸碱,简易轻便,安全适用、夜间发光且昼夜醒目等特点,且满足在各种工况和环境下的使用,并且该种纤维材质的生产工艺成熟且现有产品存量较大且极易采购制作。
127.安全装置粘扣带14、安全装置背带13、安全装置背带内置固定面18、气体发生器外壳2和气体发生器外部掀盖1均采用外加荧光剂的高强度纤维材质制成,其具备夜间发光且昼夜醒目的特点,当橡胶气囊15包裹式保护着人员从高空坠落至地面或水面上时,若人员暂无法及时实施自救,需等待外援来施救,此时上述外加荧光剂的零部件可在夜间发光或在白天增白显光,让施救人员第一时间发现并对坠落人员实施救援,增加了坠落人员被救生还几率,同时也给施救人员提供了醒目的引导标志,从而进一步凸显了该项发明的人性化设计和强有力的安全保障。
128.在实际应用中,气体发生器触发按钮回复弹簧11、排气口内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19和排气口外侧扇形页片连接弹簧23均采用普通合金材质支座,其余零部件均采用abs硬质塑料材质制作。
129.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构思做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发明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
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