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竿用竿体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429185阅读:21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钓竿用竿体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钓竿用竿体,所述钓竿用竿体的结构为,通过使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外周面与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内周面在相互压接的状态下相互嵌合,将竿稍侧竿体保持在伸长状态。
背景技术
钓竿用竿体是这样形成的将碳纤维等强化纤维拉齐,然后使该拉齐的强化纤维浸渍于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而形成预浸渍片材,将所形成的预浸渍片材缠绕在具有规定的圆锥形状的竿芯上,最后将缠绕了预浸渍片材的筒状的竿芯进行烧制,从而形成钓竿。
这样,虽然形成有结合部,其通过使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压接在竿尾侧竿体的竿稍侧端部内而具有防止竿稍侧竿体脱离竿尾侧竿体的功能,但是,由于在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等处发生载荷集中,所以,对此部分采用了通过缠绕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比竿体的全长短的加强片(pattern)以提高强度的结构。
此加强片一般是这样设置的将强化纤维向竿的轴线方向拉齐,或者将强化纤维向与竿的轴线方向相正交的圆周方向拉齐,然后使热固性树脂浸渍已拉齐的强化纤维形成预浸渍材料,由这样的预浸渍材料构成加强片。
但是,即使是设有这样的加强片的结合部,也缺乏钓鱼时的自由操作性。这是因为,在进行钓鱼操作的状态下,作用在结合部上的载荷并非单纯地向下方作用,而是还有作用于倾斜方向上的力,所以,在此结合部处会产生变形,因而竿的刚性下降,承受对鱼的提拉并积存力量的功能以及提竿之际的竿的硬挺度等下降。
另一方面,有些现有产品中所使用的加强片,是将强化纤维被拉齐为相对于竿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状态而形成的预浸渍材料剪裁得到的(参见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0-236782号(第0014段、第0017段,以及图1、图2))。

发明内容
上述的加强片被设置在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的外周面上,或者被设置在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的内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加强片位于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的外周面与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的内周面相互接触的部分上,所以,此加强片可对作用于接触部分上的接触压力发挥抵抗力。但是,作用于接触面上的接触压力和剪力,也会对结合部位处的中间层产生影响,所述中间层位于外周面一侧的外侧层和内周面一侧的内侧层之间。因此,在该中间层中,由于仅由将强化纤维沿竿的轴线方向或圆周方向拉齐所得到的预浸渍材料形成,所以,存在着对于作用于相对于竿的轴线倾斜的方向的剪力无法充分抵抗,因而强度不够充分的问题。
于是,就产生了这样的问题,即,在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等结合部分处产生塑性变形、发生强化纤维的分离、以及构成竿体的内侧外侧等各层之间发生错位等。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这样的钓竿用竿体,即,所述钓竿用竿体可以抑制结合部分处的塑性变形以及强化纤维的分离等,同时,又可以在鱼咬住钓钩时产生平滑的弯曲,并可柔和地承受对鱼的提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钓竿用竿体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竿尾端部和上述竿稍端部之中,至少在上述竿尾端部的外侧层与内侧层之间的中间,配置被剪断成长度比上述竿体的全长短的加强片,上述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而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一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其作用效果如下也就是说,通过在中间配置由预浸渍材料重叠而成的加强片,可以对作用于中间部位上的剪力发挥抵抗力,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配置为相对于竿轴线倾斜的状态,并且相对于竿轴线对称。
而且,由于位于中间的加强片,对于作用在上述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外周面、以及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内周面的相互压接的结合部分上的剪力,也能够发挥外张力的作用,所以,可以阻止较大的塑性变形等的传播,并可阻止外侧层与内侧层之间发生分离。
其效果是,不仅可以抑制结合部位处的塑性变形和强化纤维的分离等,也达到了提供一种硬挺的竿体的目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的特征结构在于上述内侧层由第一主片构成,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在比上述内侧层更靠内的内侧,配置比上述竿体的全长短的缠口用加强片,上述缠口用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四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其作用效果如下。
技术方案2不仅可以实现技术方案1的作用效果,而且还具有如下的作用效果。
即,由于内侧层具有被沿着圆周方向拉齐的强化纤维群,所以,即使该内侧层受到其相对一侧的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对其施加的、将竿体推展成椭圆状的接触压力,该内侧层的圆周方向上的强化纤维也可以对该接触压力发挥抵抗力。
而且,在与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直接接触的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的内周面上,设有缠口用加强片。由于采用这种结构,所以缠口用加强片上被配置成倾斜姿势的强化纤维,可对上述竿尾端部所受到的剪力发挥抵抗力。
由此,可以阻止竿稍端部的塑性变形和裂缝的发生等。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的特征结构在于上述内侧层由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重叠构成,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所述第二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以及比上述第一主片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并且,在比上述第一主片更靠内的内侧,配置比竿体的全长短的缠口用加强片,上述缠口用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而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四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其作用效果如下。
即,由于主片的结构为,使强化纤维被配置在圆周方向上的预浸渍材料位于内侧,使强化纤维被配置在竿轴线方向上的预浸渍材料位于外侧,并使此两预浸渍材料重叠,所以,在此主片中,对于使竿体变形为椭圆形状的载荷,由该主片内侧的强化纤维对其发挥抵抗力;而对于作用在竿的轴线方向上的拉伸力,由该主片上的配置在竿轴线方向上的强化纤维对其发挥抵抗力,这样,在竿的内侧,对于作用在竿的圆周方向、以及竿的轴线方向中的任一方向上的力,都具有抵抗力。
而且,由于在主片的竿稍端部与竿尾端部这两个端部上,配置有加强片,所述加强片由强化纤维被配置为相对于竿的轴线方向倾斜的状态的预浸渍材料构成,所以,在竿稍端部和竿尾端部上,成为重叠有主片和加强片的状态。因此,在此竿稍端部和竿尾端部中,强化纤维的方向同时包括竿轴线方向、与竿轴线方向相正交的圆周方向、以及相对于竿轴线方向倾斜的交叉方向,所以,此两个端部对弯力、剪力、拉伸力等多方位的载荷的抵抗力均可得到提高。
这样,由于在此内侧层部分上,采用了主片、缠口加强片、以及竿尾侧加强片相重叠的结构,所以即使仅凭单独的内侧层,也可以提高对来自多方向的载荷的抵抗力。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为钓竿用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主片重叠配置在第二主片之上,其中,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所述第二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以及比上述第一主片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并且,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口用加强片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一主片的竿稍端部之上,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片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主片的竿尾端部的外周面上;并且,将上述缠口加强片、上述第一主片、上述第二主片、以及上述加强片重叠而成的重合体,以上述缠口加强片位于最内侧的顺序缠绕到竿芯上,其作用效果如下如已在技术方案3的作用效果中所述,由于在内侧层部分上,采用了主片、缠口加强片、以及竿尾侧加强片相重叠的结构,所以即使仅凭单独的内侧层,也可以提高对来自多方向的载荷的抵抗力。由于将可实现上述作用效果的主片、缠口加强片、以及竿尾侧的加强片重叠而成的一体部件,以一体的状态缠绕到竿芯上,所以在制造竿体时也十分容易。


图1中(a)是表示将竿稍侧竿体从竿尾侧竿体拉出的过程中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b)是表示已将竿稍侧竿体从竿尾侧竿体拉出的状态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2(a)是立体图,表示将第一、第二主片、缠口加强片、以及竿尾侧的第一加强片缠绕到竿芯上之前的状态,(b)是立体图,表示将第三主片和第二加强片缠绕到已被缠绕到竿芯上的第二主片的上面之前的状态,(c)是立体图,表示将狭长带缠绕到已经缠绕到竿芯上的第三主片的上面的状态。
图3中(a)是立体图,表示缠绕第三加强片之前的状态,(b)是立体图,表示缠绕第三加强片之后,缠绕第四加强片和缠绕缠口加强片之前的状态,(c)是立体图,表示已经缠绕了第四加强片和缠口加强片的状态,(d)是立体图,表示缠绕成形带的状态。
图4中(a)是侧视图,表示用于得出表1~表3所记载的测试结果的试验设备,并表示将锤子悬挂在稍尖竿上的状态,(b)是侧视图,表示用于得出表1~表3所记载的测试结果的试验设备,并表示无载荷状态下的测定状况。
图5为侧视图,表示用于得出表6所记载的测试结果的试验设备。
图6中(a)为主视图,表示第四加强片的被配置成龟甲形状的强化纤维的配置构造,(b)为纵向剖视图,表示第四加强片的磨削处理后的状态。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用于具有8根一组等多节竿体的抽出式溪流竿A的结构进行说明。
在此,主要对从第四节竿到倒数第二节竿为止的中竿所采用的结合部结构进行说明。在说明中,将被拉出的一侧定为竿稍侧竿体1,将保持竿稍侧竿体1的一侧定为竿尾侧竿体2。如图1(a)所示,将竿稍侧竿体1可自由进退地保持在竿尾侧竿体2内,并且,如图1(b)所示,在将竿稍侧竿体1拉出的状态下,使上述竿稍侧竿体1的竿尾端部外周面1A与竿尾侧竿体2的竿稍端部内周面2A以相互压接的状态相互嵌合,由此,该结合部成为可保持竿稍侧竿体1的伸长状态的结构。在此,由相互压接的竿稍端部内周面2A和竿尾端部外周面1A构成结合部B。
下面,对竿稍侧竿体1或者竿尾侧竿体2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首先,第一阶段的过程如下。如图2(a)所示,首先,准备主片和加强片、以及缠口加强片。其中,构成内侧层的第一主片3A的形成方法为,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已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所形成的预浸渍材料以相当于竿体的全长的长度以及1~1.2层部分的宽度剪断。构成内侧层的第二主片3B的形成方法为,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已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所形成的预浸渍材料以相当于竿体的全长的长度以及2~2.2层的宽度剪断。
对于预浸渍材料,将碳纤维用作强化纤维c,并将环氧树脂用作浸渍强化纤维c的热固性树脂。但是,作为强化纤维c也可以使用玻璃纤维和硼纤维等,作为热固性树脂也可以使用酚醛树脂等。作为用于浸渍的树脂,也可以使用热塑性树脂。另外,当作为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c选用碳纤维时,对主片使用弹性率为20~60吨/mm2的碳纤维,对于加强片5A、5B使用弹性率为10~20吨/mm2的碳纤维。
下面,对缠口加强片4和配置在竿尾侧上的加强片5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竿尾侧的加强片5作为加强部件是这样构成的,即,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相对于竿轴线X成第一倾斜角θ1而拉齐配置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并且,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拉齐配置为相对于上述竿轴线X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c群对称的状态的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上述两片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并剪断成与竿体的竿尾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如图2(a)所示,缠口加强片4是这样构成的,即,首先,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相对于竿轴线X成第四倾斜角θ4而拉齐配置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并且,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拉齐配置为相对于上述竿轴线X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c群对称的状态的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上述两片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并剪断成与竿体的竿尾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在已缠绕上述第一、第二主片3A、3B、缠口加强片4、以及竿尾侧的加强片5中的第一加强片5A的状态下,将各片重叠构成一体,并将此成为一体的加强片从缠口加强片4开始缠绕到竿芯6上,使缠口加强片4位于最内侧,且使第一主片3A、第二主片3B位于缠口加强片4的外侧,使第一加强片5A位于第二主片3B的外侧。
这样缠绕得到的竿体中,由第一主片3A和第二主片3B形成3层内侧层。第一加强片5A位于该内侧层的外侧。
如图2(b)所示,作为第二阶段,在上述的第二主片3B之上再缠绕第三主片3C和第二加强片5B。即,由第三主片3C构成中间层,其形成方式和第二主片3B的形成方式相同,即,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再将此预浸渍材料剪断成相当于竿体的全长的长度,另外,第三主片3C剪断成缠绕1~1.2层的宽度。
第二加强片5B是这样构成的,即,首先,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着相对于竿轴线X成第二倾斜角θ2的方向拉齐配置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并且,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拉齐配置为相对于上述竿轴线X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c群对称的状态的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上述两片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并剪断成与竿体的竿尾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将上述的第二加强片5B一体地安装在第三主片3C的竿尾端部,然后将其缠绕在已缠绕于竿芯6的第二主片3B的上面。
接下来,如图2(c)所示,在第三阶段中缠绕狭长带7。狭长带7是这样的结构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圆周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该预浸渍材料在竿的轴线方向上的宽度剪断成狭幅,并连接起来。设定狭长带7,使强化纤维c沿竿体的圆周方向,并在此状态下将此狭长带7在竿体的全长范围内螺旋缠绕在上述第三主片3C的上面。
如图3(a)所示,在第四阶段中缠绕第三加强片5C。在此,第三加强片5C是这样构成的即,首先,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着相对于竿轴线X成第三倾斜角θ3的方向拉齐配置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并且,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拉齐配置为相对于上述竿轴线X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c群对称的状态的强化纤维c群,形成预浸渍材料,然后,将上述两片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并剪断成与竿体的竿尾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然后,将第三加强片5C缠绕在已缠绕有狭长带7的竿体的竿尾端部上。
如图3(b)所示,第五阶段中,在第三加强片5C之上缠绕第四加强片5D。第四加强片5D包括预浸渍材料5d和5c,其中,预浸渍材料5d是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圆周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而形成的,预浸渍材料5c是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交叉组成的高柔软性纤维c而形成的,使预浸渍材料5d、5c相互重叠,并使沿着圆周方向拉齐了碳纤维的预浸渍材料5d为内侧。
如图3(c)所示,第四加强片5D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比第三加强片5C短,并且以位于第三加强片5C的竿稍侧的方式来缠绕第四加强片5D。由此,第三加强片5C位于竿尾侧的部分将显露出来。
在此,对第三加强片5C和第四加强片5D的配置状态进行说明。即,如图1和图3(c)所示,将位于内侧的第三加强片5C以与结合部B的长度相当的长度进行配置。与此相对,第四加强片5D则比第三加强片5C短,且被配置在靠近竿稍侧的位置上。这样,虽然将第三加强片5C设置为与结合部B相当的长度,但由于第四加强片5D比结合部B的长度短,所以,在进行操作将竿稍侧竿体1从竿尾侧竿体2拉出的情况下,第三加强片5C和第四加强片5D的竿稍端不会从竿尾侧竿体2的竿稍端突出出来,因而可以实现提高美观感的目的。
而且,由于将第四加强片5D设置在结合部B的竿稍侧的肩部上,所以,可以使此部分的强度提高,并且可以避免竿稍侧竿体1在结合部B的竿稍侧端附近产生的被称为“边缘折弯”的竿折损。
下面,对第四加强片5D中的位于竿体的外侧的预浸渍材料5c详细地进行说明,即,如图6(a)所示,在预浸渍材料5c中使柔性较高的纤维交叉成网状后,将这些纤维配置成龟甲形状。如图6(b)所示,由于使浸渍纤维的树脂经烧制后实施研磨加工并切削,所以,成为表面上仅有纤维显露出来的状态,并形成龟甲形状的凹部。在此,作为高柔软性较的纤维,使用尼龙、聚酯等树脂纤维。
因此,虽然此预浸渍材料5c位于结合部B的表面,并与构成其相对一侧的结合部B的预浸渍材料互为压接状态,但由于存在龟甲形状的凹部,所以即使夹有水分,该水分也只是积存在龟甲形状的凹部内而不会作用在使压接状态强化的方向上,因而,可缓和结合部的固结状态。
另一方面,在竿稍侧上缠绕第二缠口加强片8。此第二缠口加强片8是使环氧树脂等热固性树脂浸渍被沿着圆周方向拉齐的碳纤维等强化纤维c群而构成的,并且被剪断成与竿稍端部在轴线方向上的长度相当的长度。
通过上述方式,就结束了预浸渍材料的缠绕。下面,如图3(d)所示,通过螺旋缠绕玻璃纸带等成型带9,将预浸渍材料缠紧,并将此状态下的材料在烧制炉中进行烧制处理。
其后,在烧制完成后使竿芯6脱离,并剥去成型带9,将竿材剪断成规定的长度而形成所需竿体,再对竿体表面实施磨削处理就形成了钓竿用竿体。
上述的制造工序是基本的工序,但是,正像此后所述的那样,可以选择多种方法。在第二阶段以后的工序中,只要保留缠绕第四加强片5D的第五阶段的工序,便可以适当选择而采用任何一道工序。
将以上述方法制成的竿体应用于以八根为一组的溪流竿的第四节竿至倒数第二节竿上,然后对结合部进行了测试。该测试结果如下。
首先,将安装在竿保持台10上的上述八根一组的溪流竿A安装为伸长状态,然后,将锤12悬挂在稍尖竿Aa的前端,对溪流竿A的挠度(锤子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高度位置H)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1~表6所示。
在此,虽然表1~表3中测定的是稍尖竿Aa的前端相对于基准位置的高度H,但是,在竿保持台10上的向纸面内的方向上,并排设有3个竿保持架10A,并且对每个竿保持架10A配置结合部B的强化纤维c的排列方向各不相同的竿体而进行测定,以确保测定结果不受竿保持架10A的个体差异的影响。如下所述,在顺序一、顺序二、顺序三中,分别将安装在三个竿保持架10A上的竿换成不同的竿而进行测试。
用于测试的溪流竿A的结合部B所使用的加强片5的强化纤维c的排列方向,如下表中所示,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4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90°”,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7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150°”,将强化纤维c被沿着周方向拉齐的情况表示为“周方向”,这样,便可将测定结果表示如下。
另外,在表1~表3中,“90°(i)”中附加了(i),其表示在测试中对竿的自重使用如下重量。
90°(i)=302.3g,150°(i)=299.9g,周方向=302.3g如图4(a)所示,表1中记为Q1=45°的部分表示,在已将竿A安装在竿保持架10A上的状态下,将竿保持架10A的向上的倾斜角Q1设定为45°的状态。另外,如图4(b)所示,记为Q1=0°的部分表示,在已将竿A安装在竿保持架10A上的状态下,将竿保持架10A的向上的倾斜角Q1设定为0°的状态。
表1测定(稍尖高度Hmm)

接下来,将被设定为“90°(i)”、“150°(i)”、以及“周方向”的竿,安装在与获得在表1中所记载的结果的情况不同的竿支承架10A上,再次进行测试。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接下来,将被设定为“90°(i)”、“150°(i)”、以及“周方向”的竿,安装在与获得在表1、表2中所记载的结果的情况均不相同的竿支承架10A上,再次进行测试。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

对上述表1~表3所记载的测试结果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排除竿支承架10A的个体差异的影响,测试结果为,“90°(i)”的高度H最高,“周方向”的高度H最低。因此,可以说该结果揭示出,在“90°(i)”的状态下,对压接状态下的结合部B施加锤载荷时,其变形等较少;而在“周方向”的状态下,结合部B处的变形等出现得较多。
表4

表5

上述表4、表5中的测试结果,表示对竿的个体差异给测定结果带来的影响进行调查的结果。对于用于测试的溪流竿A的结合部B所使用的加强片5的强化纤维c的排列方向,同表1~表3中一样,如上述表中所示,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4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90°”,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7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150°”,将强化纤维c被沿着周方向拉齐的情况表示为“周方向”,其测定结果表示如上。
另外,在表4、表5中,“90°(150°)(ii)”、“90°(150°)(iii)”中附加了(ii)、(iii),其表示在测试中对竿的自重使用如下重量90°(ii)=299.6g,90°(iii)=301.3g150°(ii)=300.8g,150°(iii)=302.0g
周方向=301.6g表4、表5中记为Q1=45°或Q1=0°的部分表示,在已将竿A如上所述安装在竿保持架10A上的状态下,将竿保持架10A的向上的倾斜角Q1设定为45°或0°的状态。
接下来,对从挂有载荷的状态到将该载荷去除的状态下,稍尖的高度H的变化以及塑性变形程度进行测量,并对结合部B的适合性进行判断。在此,表6所示的“90°(i)”、“150°(i)”表示的竿的状态与表1~表3所说明的情况相同,即,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4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90°”,将其纤维夹着竿轴线方向并分别倾斜±75°的预浸渍材料重叠的情况表示为“150°”。
另外,此处一并记载了仅在周方向上配置强化纤维的现有产品的测试结果。现有产品以周方向(现有产品)表示。另一方面,标号(i)表示在测试中对竿的自重使用如下重量。
90°(i)=302.3g,150°(i)=299.9g用于该测试的器材与上述器材相同。如图5所示,该器材通过将测试用的溪流竿A安装在支承台10的竿保持架10A上,将稍尖竿Aa的前端安装并固定在基准位置上,然后分别以12N(牛顿)、14N、16N、18N将竿保持架10A提起,并对此时的钓起角度Q2进行测定。如图4(b)所示,在此,预先对稍尖竿Aa在无载荷状态下的最初稍尖高度H进行测定,此后,在如上述的图5所示的状态下,将载荷在稍尖上持续悬挂1分钟,然后再如图4(b)所示,再次对处于无载荷状态下的稍尖竿Aa的前端高度进行测定,并探讨结合部B处的变形程度(竿自身的塑性变形程度)。如表6所示,此处,悬挂载荷前的无载荷状态下的初期稍尖高度H如下150°(i)=525mm,90°(i)=570mm,周方向(现有产品)=515mm
表6塑性变形度的测定

考察上述测试结果可知,(1)总的来说,无法确认塑性变形(作为迅速了解是否已经出现了塑性变形的方法,可以采用使已经拉伸出来的溪流竿A在置于平地上的状态下进行滚动的方法。如果已出现塑性变形,便可从其滚动缺少圆滑性来判断塑性变形的程度)。
(2)在上述的测试结果中,虽然稍尖竿Aa的前端的弯曲量在“90°(i)”的状态下发生了变化,但这是在测试以后进行检查而了解到的情况。所检测出来的情况是,在第三节竿与第四节竿之间的结合部B的加强片中,强化纤维c未被设定在相互交叉成90°的方向上,可以认为,这种情况是弯曲量发生变化的原因。
(3)在对“90°(i)”和“150°(i)”进行了比较时,根据钓起角度Q2的差异可知,“90°(i)”一方的钓起角度较小。因此,可作如下评价,即,“90°(i)”的一方不容易弯曲,是抵抗力较强的竿体。可以认为,这表明了竿本身的硬挺度。关于这一点,也如在表1~表3中所示的那样,当对稍尖竿Aa上悬挂有锤12的状态下的稍尖前端的弯曲量进行比较时,从“90°(i)”的弯曲量最小这一点,也可以证明上述的结论。
(4)通过观察测试后的外观状态可知在“90°(i)”和“150°(i)”的状态下没有产生裂缝等缺陷,但是在“现有产品”中,钓起角度Q2越大,裂缝的发生越显著。
(5)通过对“周方向(现有产品)”的竿体和“90°(i)”、“150°(i)”的竿体进行比较可知“90°(i)”和“150°(i)”的塑性变形程度很小,因此可看出结合部B处的变形得到了抑制。
如上所述,如果对进行的两种测试的结果进行评价,可以说如“90°(i)”或者“150°(i)”竿体那样,通过采用使强化纤维c的拉齐方向相对于竿轴线X倾斜的结构,则对作用于相对竿轴线X倾斜的方向上的载荷,也可以发挥抵抗力,所以,可以认为这种结构可以阻止树脂自身的塑性变形以及强化纤维彼此之间的分离等。
(1)本发明的结构,不仅可以适用于抽出式钓竿的溪流竿、香鱼竿等,还可适用于插接式和套接式钓竿。
(2)作为加强片5,不仅可以设置在竿尾端部的中间层上,也可设置在竿稍端部的中间层上。
(3)也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即,使强化纤维c沿周方向配置的加强片重叠在缠口加强片4之上,在该加强片的上面缠绕上述的第一主片3A。
(4)也可以将第四加强片5D的预浸渍材料5c设置在外侧层的内侧。
权利要求
1.一种钓竿用竿体,所述钓竿用竿体的结构为,通过使竿稍侧竿体的竿尾端部外周面与竿尾侧竿体的竿稍端部内周面在相互压接的状态下相嵌合,而将竿稍侧竿体保持在伸长状态,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竿尾端部和上述竿稍端部之中,至少在上述竿尾端部的外侧层与内侧层之间的中间,配置被剪断成长度比上述竿体的全长短的加强片,上述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而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一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竿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层由第一主片构成,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在比上述内侧层更靠内的内侧,配置比上述竿体的全长短的缠口用加强片,上述缠口用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四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钓竿用竿体,其特征在于上述内侧层由第一主片和第二主片重叠构成,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所述第二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以及比上述第一主片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并且,在比上述第一主片更靠内的内侧,配置比竿体的全长短的缠口用加强片,上述缠口用加强片是通过使下述的两种预浸渍材料相互重叠而构成的,这两种预浸渍材料分别是具有被沿着与竿轴线成第四倾斜角的方向拉齐而配置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以及具有被拉齐配置为与上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相对于上述竿轴线成对称状态的强化纤维群的预浸渍材料。
4.一种钓竿用竿体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将第一主片重叠配置在第二主片之上,其中,所述第一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圆周方向拉齐;所述第二主片是将预浸渍材料剪断成与竿体的全长相当的长度,以及比上述第一主片在圆周方向上的宽度宽的宽度而形成的,其中,所述预浸渍材料的强化纤维群被沿竿的轴线方向拉齐;并且,将权利要求2所述的缠口用加强片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一主片的竿稍端部之上,将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强片重叠配置在上述第二主片的竿尾端部的外周面上;并且,将上述缠口加强片、上述第一主片、上述第二主片、以及上述加强片重叠而成的重合体,以上述缠口加强片位于最内侧的顺序缠绕到竿芯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钓竿用竿体,所述钓竿用竿体可以抑制结合部位处的塑性变形和裂纹等,并可在鱼咬住钓钩时产生平滑的弯曲,柔和地承受对鱼的提拉。在竿稍侧竿体(1)的竿尾端部位置的中间层上配置加强片(5),加强片(5)由两片预浸渍材料重叠构成,其中,一片预浸渍材料具有被沿与竿轴线(X)成第一倾斜角(θ
文档编号B32B5/10GK1846483SQ200510123240
公开日2006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2005年4月14日
发明者谷川尚太郎, 德田勇 申请人:株式会社岛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