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发热面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13733阅读:64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自发热面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料的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发热面料。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产衣服的面料一般由一种材质制成,特点也比较单一,造成面料柔软和透气度等特点不可兼得,经过多次使用或洗涤后容易变型,也有为了保持衣服的衣型而降低了衣服的柔软性,这将大大降低了穿着衣服的舒适度,同时面料的丝线结构比较简单,会造成纺织得到的面料出现针眼偏斜的情况出现,影响面料的视觉效果,甚至导致面料的报废。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发热面料,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面料结构单一和特点单一的缺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自发热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的面层和底层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面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吸收紫外线发热涂料所形成的发热层,所述的发热层为透明的,所述的底层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热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发热层的厚度为O. 01-0. 05mm。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薄膜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的隔热薄膜的厚度为O. 02-0. 08mm。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自发热面料,面层的外表面涂覆发热层,利用吸收紫外线的热能使发热层进行自发热,发热均匀,底层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防止由于热量过度而烫伤皮肤,所制成的衣服适合天气寒冷的季节使用。


图I是本发明自发热面料一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面层,2、底层,3、发热层、4、隔热薄膜。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发热面料,包括面层I和底层2,所述的面层I和底层2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面层I的外表面涂覆有吸收紫外线发热涂料所形成的发热层3,所述的发热层3为透明的,所述的底层2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4。
上述中,所述的发热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所述的高分子聚合物为聚苯胺、聚噻吩或聚吡咯,利用吸收紫外线的热能使发热层3进行自发热,且发热均匀。其中,所述的发热层的厚度为O. 01-0. 05mm。
本发明中,所述的底层2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4,所述的隔热薄膜4的厚度为O. 02-0. 08mm,用于防止由于发热层热量过度而烫伤皮肤。其中,所述的隔热薄膜4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通过微孔将热量传递给皮肤,同时具有透气的功能。
本发明揭示的自发热面料,面层I的外表面涂覆发热层3,利用吸收紫外线的热能使发热层3进行自发热,发热均匀,底层2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4,防止由于热量过度而烫伤皮肤,所制成的衣服适合天气寒冷的季节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发热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和底层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面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吸收紫外线发热涂料所形成的发热层,所述的发热层为透明的,所述的底层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为高分子聚合物制成的。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发热层的厚度为O.01-0. 05mm。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薄膜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
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发热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隔热薄膜的厚度为O.02-0. 08mm。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发热面料,包括面层和底层,所述的面层和底层通过热压连接在一起,所述的面层的外表面涂覆有吸收紫外线发热涂料所形成的发热层,所述的发热层为透明的,所述的底层的内外表面均覆盖有隔热薄膜。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提供的自发热面料,利用吸收紫外线的热能使发热层进行自发热,发热均匀,同时可以防止由于热量过度而烫伤皮肤,所制成的衣服适合天气寒冷的季节使用。
文档编号B32B33/00GK102922851SQ201210478979
公开日2013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23日
发明者钱炳荣 申请人:吴江东旭纺织布行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