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20544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内装饰(IMD)技术,特别是及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
背景技术
模内装饰(IMD)是指产品在模具内射出成型时,其产品表面同时形成具有装饰图案的工艺技术,一般是预先形成具有装饰图案的薄膜,然后对该装饰图案的薄膜进行热压成型以形成预定的形状,将该薄膜进行裁切后再置于射出成型模具的模穴内,最好将熔融材料注入模穴内,薄膜与熔融材料相结合并形成具有装饰图案的产品。模内装饰是目前国际风行的表面装饰技术,主要应用于家电产品的表面装饰及功能性面板,常用在手机视窗镜片及外壳、洗衣机控制面板、冰箱控制面板、空调控制面板、汽车仪表盘、电饭煲控制面板等多种领域的面板、标志等外观件上。通常,室内家电装饰的MD产品以高光泽、透明型硬化膜为主,但这种产品在有些场所,如户外或有灯光的环境下使用时常常遇到由于板材表面反光而造成“眩光”污染,“眩光”污染严重影响IMD产品图案可视性和产品的应用领域。另外,随着人们消费审美观念多兀化,越来越多人们倾向于用哑光面板材料进行室内家电装饰。这样一来,哑光、防眩光或磨砂效果的IMD硬化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IMD硬化膜在做成塑件前会经过油墨印刷,预先印刷好各种图案或logo,而对于有些面板塑件产品则是整版印刷一个色调,或黑、或白、或蓝色等,如手机保护壳、某些笔记本壳等。尽管用IMD方式替代传统涂装方式,在图案色泽鲜艳度和耐久性方面有长足提升,但其制作过程还会涉及有机溶剂等非环保因素,如油墨印刷过程,常常会伴有各种有机溶剂的存在,既不环保、又费时费力。对于单色塑件产品、尤其是单色磨砂塑件产品来说,其对印刷色泽鲜艳度或色彩饱和度要求相对较低,如何采用更为环保的技术替代油墨印刷是业内追求的目标。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该硬化膜可实现单色涂装效果,可替代后期油墨印刷效果,且可满足MD成型拉伸要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它在基材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第一预涂底层和第二预涂底层,在第一预涂底层表面涂覆磨砂硬化层,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单色调的有机微球。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有机微球的平均粒为5 15 μ m。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有机微球是单分散或多分散粒子微球。
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有机微球选自黑色、白色或蓝色的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微球。[0012]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磨砂硬化层的厚度为8 15 μ m。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磨砂硬化层的铅笔硬度为I 2H。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第一预涂底层和第二预涂底层的厚度为3(T200 nm。上述磨砂硬化膜,所述第一预涂底层和第二预涂底层是聚酯树脂层、聚氨酯树脂层、丙烯酸树脂层或它们混合物的树脂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I)本实用新型结构的磨砂硬化膜因其硬化层含有微球,在表面形成凹凸微结构,对表面反射光和透射光起到“漫反射”和“散射”作用,起到磨砂视觉的装饰效果。(2)由于微球粒子为带色粒子,具有较好的遮盖力,可替代油墨印刷效果,可免除了后期的油墨印刷过程,对环境更为友好,同时可以减少一道印刷、干燥工序,提高生产效率。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图中基材I ;第一预涂底层2 ;第二预涂底层3 ;磨砂硬化层4 ;微球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在PET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厚度为30 nm的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和厚度为80 nm聚酯树脂层(第二预涂底层3),在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表面涂覆一厚度为5 μ m、硬度为IH的磨砂硬化层,该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粒径为6 μ m的黑色聚氨酯微球,得到具有黑色涂装效果的免印刷MD磨砂硬化膜。实施例2在PET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厚度为100 nm的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和厚度为50 nm聚酯树脂层(第二预涂底层3),在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表面涂覆一厚度为15 μ m、硬度为2H的磨砂硬化层,该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粒径为12 μ m的黑色聚氨酯微球,得到具有黑色涂装效果的免印刷MD磨砂硬化膜。实施例3在PET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厚度为80 nm的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和厚度为150 nm聚酯树脂层(第二预涂底层3),在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表面涂覆一厚度为12 μ m、硬度为2H的磨砂硬化层,该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粒径为13 μ m的白色聚丙烯酸树脂微球,得到具有白色涂装效果的免印刷IMD磨砂硬化膜。实施例4在PET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厚度为120 nm的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和厚度为200 nm聚酯树脂层(第二预涂底层3),在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表面涂覆一厚度为10 μ m、硬度为2H的磨砂硬化层,该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粒径为8 μ m的蓝色聚氨酯微球,得到具有兰色涂装效果的免印刷MD磨砂硬化膜。实施例5[0031 ] 在PET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厚度为50 nm的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和厚度为30 nm聚酯树脂层(第二预涂底层3),在聚氨酯树脂层(第一预涂底层2)表面涂覆一厚度为8 μ m 、硬度为IH的磨砂硬化层,该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粒径为5 μ m的黑色聚氨酯微球,得到具有黑色涂装效果的免印刷MD磨砂硬化膜。
权利要求1.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它在基材(I)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第一预涂底层(2 )和第二预涂底层(3 ),在第一预涂底层(2 )表面涂覆磨砂硬化层(4 ),磨砂硬化层(4)中均匀分布着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单色调的有机微球(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5)的平均粒为5 15 μ 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5)为单分散或多分散粒子微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球(5)是黑色、白色或蓝色的聚氨酯或丙烯酸树脂微球。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硬化层(4)的厚度为8 15 μ 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磨砂硬化层(4)的铅笔硬度为I 2H。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涂底层(2)和第二预涂底层(3)的厚度为3(T200 nm。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免印刷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涂底层(2)、第二预涂底层(3)是聚酯树脂层、聚氨酯树脂层、丙烯酸树脂层或它们混合物的树脂层。
专利摘要一种免印刷的模内装饰用磨砂硬化膜,它在基材的两个表面分别涂覆第一预涂底层和第二预涂底层,在第一预涂底层表面涂覆磨砂硬化层,磨砂硬化层中均匀分布着球形或接近球形的单色调的有机微球。本实用新型硬化膜免除了后期的油墨印刷工序,对环境更为友好,工艺简单,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具有磨砂视觉的装饰效果,可广泛应用于模内装饰领域。
文档编号B32B27/36GK202895859SQ201220570370
公开日2013年4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日
发明者王志坚, 于佩强, 刘玉磊, 宋朝辉, 侯峰 申请人:合肥乐凯科技产业有限公司, 保定乐凯薄膜有限责任公司, 天津乐凯薄膜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