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450226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包括网状无纺布层,涂覆在网状无纺布层上的聚氨酯发泡层,涂覆在聚氨酯发泡层上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无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上还涂覆有植绒耐磨层,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和植绒耐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耐洗刷磨损且保温性能好的优点,尤其适应于制作冬天用的鞋子。
【专利说明】 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
【技术领域】
[0001 ] 本实用新型涉及人造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
【背景技术】
[0002]合成革是模拟天然革的组成和结构制作的塑料制品,广泛有于制作鞋、靴、箱包、衣服等。在寒冷的冬季,人们需要鞋子能够保暖,因而需要保温性能好的合成革。现有具有保温性能的合成革一般是在皮革层和聚氨酯层之间夹杂保温材料,这种合成革由于采用皮革作为基层,成本较高,不适应于广大普通消费人群。
[0003]中国专利CN201320281468.3公开了一种环保型保温聚氨酯合成革,其包括网状无纺布层,在网状无纺布层的一面织造绒毛层,在网状无纺布层的另一面涂覆树脂层,所述树脂层由下至上依次包括水性聚氨酯粘结层、聚氨酯发泡层和水性聚氨酯树脂层。类似的专利技术还有许多,此类技术方案的共同优点是方法简便易行,普遍缺点仅仅是没能产生复合的叠加效果,而且不耐洗涮。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其具有耐洗刷磨损且保温性能好的优点,尤其适应于制作冬天用的鞋子。
[000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包括网状无纺布层,涂覆在网状无纺布层上的聚氨酯发泡层,涂覆在聚氨酯发泡层上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网状无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上还涂覆有植绒耐磨层,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和植绒耐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
[0006]作为优选,网状无纺布层织物表组织的经向紧度为74%?78%,纬向紧度为27%?32%;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的经向紧度为80%?85%,纬向紧度为25%?28%。
[0007]作为优选,所述网状无纺布层表组织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表组织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64:36。
[0008]作为优选,所述网状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8毫米,所述聚氨酯发泡层的厚度为
0.35毫米,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的厚度为0.25毫米,所述植绒耐磨层的厚度为0.15毫米。
[0009]在本实用新型中,由于以网状无纺布作为基材,织造上具有保暖耐磨作用的绒毛耐磨层后,再将绒毛层和聚氨酯发泡层、水性聚氨酯树脂层粘结为一体,结构稳固,保温性能好,而且质量轻、成本低,能够满足一般消费者对冬季保暖鞋的需求。对于无纺布编织过程中及织物成型后所可能带有的静电现象,考虑到银在所有金属中导电性最好,镀银纤维具有很好的抗静电,电磁屏蔽功能,因此本发明又在基布层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在改性聚氨酯树脂层和植绒耐磨层之间嵌入设有微型透气孔,有效保证皮革本身的耐磨性及防透水性的同时,又可通过微孔化处理技术,实现革层之间形成多个微型透气孔,以解决合成革的透气性能,因孔径极微小,从而不会破坏皮革外表面的美观性。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其中:1.微型透气孔,2.聚氨酯发泡层,3.里组织,4超细导电纤维,5.表组织,6.植绒耐磨层,7.水性聚氨酯树脂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0013]实施例1: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包括网状无纺布层,涂覆在网状无纺布层上的聚氨酯发泡层,涂覆在聚氨酯发泡层上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层,所述网状无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上还涂覆有植绒耐磨层,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和植绒耐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其中,网状无纺布层织物表组织的经向紧度为74%?78%,纬向紧度为27%?32%;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的经向紧度为80%?85%,纬向紧度为25%?28%。所述网状无纺布层表组织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表组织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64:36。所述网状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8毫米,所述聚氨酯发泡层的厚度为0.35毫米,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的厚度为0.25毫米,所述植绒耐磨层的厚度为0.15毫米。
[0014]本实用新型主要针对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结构所进行的改进,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而已,非因此即局限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故举凡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图式内容所为的简易变化及等效变换,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包括网状无纺布层,涂覆在网状无纺布层上的聚氨酯发泡层,涂覆在聚氨酯发泡层上的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无纺布层包括由双经纱和双纬纱交织而成的表组织、里组织,所述表组织、里组织之间间隔交织镀有纳米银的超细导电纤维,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上还涂覆有植绒耐磨层,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和植绒耐磨层之间设置有若干个贯通周边表面的微型透气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其特征在于网状无纺布层织物表组织的经向紧度为74%?78%,纬向紧度为27%?32%;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的经向紧度为80%?85%,纬向紧度为25%?2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无纺布层表组织由大豆蛋白纤维构成的经纱与低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表组织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85:30 ;所述网状无纺布层里组织由甲壳素纤维构成的经纱与高热收缩纤维构成的纬纱交织而成,经纱与纬纱的质量比为64: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温防静电混纺合成革,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状无纺布层的厚度为0.8毫米,所述聚氨酯发泡层的厚度为0.35毫米,所述水性聚氨酯树脂层的厚度为.0.25毫米,所述植绒耐磨层的厚度为0.15毫米。
【文档编号】B32B27/12GK203654054SQ201320667756
【公开日】2014年6月1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0月29日 优先权日:2013年10月29日
【发明者】沙峰 申请人:沙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