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28955阅读:168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纺纱工艺,具体涉及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



背景技术:

选用超细的羊毛纱线织造成的羊毛面料和织物,细致、柔软、体贴、舒适,不仅具有良好的保暖吸湿功能,而且伸缩张力也较好,在目前市场上被广泛的接受,但是,现在超细羊毛在纺制工艺上存在一些问题,纺制超细毛纺要求羊毛纤维细,原料成本过高,并且超细纤维在市场上较为稀缺,市场供不应求,因而限制了产品的大量生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现提供一种成品率高的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其创新点在于:所述原材料为羊毛,所述羊毛的平均细度为13.0~17.0μm,离散系数为20.2~21.3%,平均长度为76~82mm,30mm以下的短毛率为1~2%。

进一步的,所述经过精梳、混条、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和摇绞步骤,实现纺纱工艺。

进一步的,所述精梳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增湿养料,所述养料时间为8h;所述混条步骤后加油养料,所述养料时间为12h;所述粗纱、络筒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48小时的养料;所述细纱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回潮养料24h;倍捻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料72h。

进一步的,所述粗纱步骤中,采用fb441型号的搓捻式粗纱机,双条喂入,所述总牵伸倍数为4.06~4.48,出条重量为0.41~0.67g/m。

进一步的,所述细纱步骤中,采用fb502型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19.11~19.21,锭速为6500~6800r/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本发明从长度、细度和短毛率等方面精选了超细羊毛原料,同时确定了合理的纱线支数和捻度,在纺纱工艺中采用了一些特殊处理并且合理设置了工艺参数,解决了羊毛纤维抱合力差、纺纱易断头等问题,提高了纱线的抗起毛起球性,从而成功制成优质低耗的120nm/2的超细羊毛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实施例1

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原材料为羊毛,羊毛的平均细度为15.0μm,离散系数为20.2%,平均长度为76mm,30mm以下的短毛率为1%;经过精梳、混条、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和摇绞步骤,实现纺纱工艺。

精梳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增湿养料,养料时间为8h;混条步骤后加油养料,养料时间为12h;粗纱、络筒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48小时的养料;细纱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回潮养料24h;倍捻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料72h。

粗纱步骤中,采用fb441型号的搓捻式粗纱机,双条喂入,总牵伸倍数为4.06,出条重量为0.41g/m。

细纱步骤中,采用fb502型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19.11,锭速为6500r/min。

上述工艺步骤下的羊毛纱线的纱支为90nm/2,单纱捻度为1000t/m,z捻。

实施例2

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原材料为羊毛,羊毛的平均细度为16.0μm,离散系数为21.3%,平均长度为82mm,30mm以下的短毛率为2%;经过精梳、混条、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和摇绞步骤,实现纺纱工艺。

精梳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增湿养料,养料时间为8h;混条步骤后加油养料,养料时间为12h;粗纱、络筒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48小时的养料;细纱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回潮养料24h;倍捻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料72h。

粗纱步骤中,采用fb441型号的搓捻式粗纱机,双条喂入,总牵伸倍数为4.48,出条重量为0.67g/m。

细纱步骤中,采用fb502型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19.21,锭速为6800r/min。

上述工艺步骤下的羊毛纱线的纱支为110nm/2,单纱捻度为1200t/m,z捻。

实施例3

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原材料为羊毛,羊毛的平均细度为15.5μm,离散系数为20.7%,平均长度为78mm,30mm以下的短毛率为1.5%;经过精梳、混条、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和摇绞步骤,实现纺纱工艺。

精梳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增湿养料,养料时间为8h;混条步骤后加油养料,养料时间为12h;粗纱、络筒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48小时的养料;细纱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回潮养料24h;倍捻步骤结束后需要进行养料72h。

粗纱步骤中,采用fb441型号的搓捻式粗纱机,双条喂入,总牵伸倍数为4.28,出条重量为0.52g/m。

细纱步骤中,采用fb502型细纱机,总牵伸倍数为19.15,锭速为6700r/min。

上述工艺步骤下的羊毛纱线的纱支为120nm/2,单纱捻度为1100t/m,z捻。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发明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羊毛纱线的纺纱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材料为羊毛,所述羊毛的平均细度为13.0~17.0μm,离散系数为20.2~21.3%,平均长度为76~82mm,30mm以下的短毛率为1~2%,经过精梳、混条、针梳、粗纱、细纱、络筒、并线、倍捻和摇绞步骤,实现纺纱工艺。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从长度、细度和短毛率等方面精选了超细羊毛原料,同时确定了合理的纱线支数和捻度,在纺纱工艺中采用了一些特殊处理并且合理设置了工艺参数,解决了羊毛纤维抱合力差、纺纱易断头等问题,提高了纱线的抗起毛起球性,从而成功制成优质低耗的120Nm/2的超细羊毛纱线。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通市华通纤维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8.30
技术公布日:2017.12.0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