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340979阅读:7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环境卫生和自我保健的意识日益增强。生活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细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和正常工作、学习。而各类纺织品常常是这些微生物的良好栖息地,成为疾病的重要传播源。因此,对纺织品抗菌功能的研究和开发就显得格外重要。当前,经济在高速增长,科技也在高速发展,抗菌纺织品受到消费者关注,其全面应用可将医疗保健模式从事后治疗转变为事前预测和预防。抗菌纺织品对提高卫生保健水平和降低公共环境交叉感染具有重要作用,市场广阔。

抗菌织物是指对细菌等微生物有杀灭或抑制作用的织物,其目的不仅是为了防止纺织品被细菌等微生物污染,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疾病的传染,保证穿着者的健康,使纺织品获得卫生保健的新功能。

现有的抗菌纺织品大部分通过抗菌整理剂,在染整后整理过程中赋予其抗菌性。其缺陷是耐洗涤性能不高,存在银、铜、锌等无机金属累积危害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抗菌面料有别于市场上抗菌面料产品,面料中含有的抗菌纤维是以竹浆纤维为基材,生产过程中添加艾草有效抗菌成分萃取物制备而成,不含有银、铜、锌等无机金属,不会对环境和人体造成金属累积危害。本发明通过合理、准确的材质混纺比例、产品设计方案、上机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所制得的面料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气性,手感柔软,触感舒适,具有优异的抗菌抑菌效果,经多次水洗和染色后效果不丢失。

本发明的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及其生产方法技术方案为,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采用莫代尔或棉和抗菌纤维混纺,其中莫代尔或棉的重量占比为20-80%,抗菌纤维的重量占比为80-20%;艾草提取液在抗菌纤维中的重量占比为10%,抗菌纤维是将艾草提取液加入竹纤维纺丝液中经喷丝成型制得,纤维规格为1.56dtex×38mm。

所述的抗菌纤维采用竹纤维基质;莫代尔纤维采用兰精莫代尔;棉纤维采用优质长绒棉。

所述经纱采用32-60s,纬纱采用32-60s;经纱密度为90-20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80-160根/英寸;所采用的组织为提花组织、贡缎组织和复合组织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纱线采用32-60s,所述克重为90-200克/平方米,幅宽为50-70英寸;所采用的组织为纬编平针、罗纹和提花组织中的至少一种。

一种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的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纺纱:a.清花;b.梳棉;c.前纺;d.细纱;e.后纺;其中抗菌纤维在c.前纺的并条工序中并入;

(2)织布:a.整经;b.浆纱;c.织造;

(3)染整。

清花工序中,自动抓棉机的打手速度控制在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80-540r/min,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为90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为10r/min。

梳棉工序中,对棉纤维加工的生产状态要求:温度28℃、湿度56-60%,主要工艺参数为:调整梳棉机各处隔距刺辊与除尘刀隔距12-15‰英丝,盖板速度为273mm/min,刺辊速度为858-1100r/min,车速控制在70m/min。

前纺的并条工序中,采用二道并合,温度28℃、湿度52%-55%,并条车速控制在110-200m/min;

前纺的粗纱工序中,粗纱定量6.0g/10m,粗纱牵伸隔距11×26×30mm,钳口5.5mm,捻系数80-85。

细纱工序中,生产状态:温度30-33℃,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20-150r/min,采用普通钳口,摇架压力控制在160n-180n。

染整工序中,前处理温度95℃,速度为50-60m/min;拉幅定型温度190℃,速度为55m/min;定型温度为140-150℃,速度为35-55m/min。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含天然植物抗菌成分的抗菌面料系列机织床品面料柔软舒适,且能发挥其抗菌功能,清新淡雅的色调演绎夏季清凉,打造健康睡眠。机织服装面料手感滑爽舒适,具有良好抗菌性的同时,兼具竹纤维材质的亲肤、透气效果。针织面料轻盈蓬松、柔软舒适,布面光泽度好。婴童面料微孔透气、蓬松柔软。该系列产品的突出特点是植物成分抗菌,其所应用的抗菌纤维是一种含有纯天然艾草成分的新型竹浆纤维,该系列产品的抗菌特性有别于市场上银、铜、锌等无机抗菌产品,不会对人体和环境造成金属累积危害,抗菌广、功效高,经多次水洗效果不丢失。

本发明的抗菌系列面料丰富了现有天然抗菌纺织品的种类,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广阔的选择范围,更好的满足了人们的健康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工艺路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下面用具体实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

实施例1

本发明的抗菌机织床品面料,规格为经纱为精梳60支,纬纱为精梳60支。莫代尔纤维的重量比为50%,抗菌纤维的重量比为50%。经纱密度为173根/英寸,纬纱密度为156根/英寸。所采用的组织为贡缎组织。

工艺路线图说明书附图图1所示。

具体步骤为:

1、清花工序:对棉纤维使用自动抓棉机、混开棉机、多仓混棉机、开棉机、振动棉箱给棉机、单打手成卷机进行处理,采用“充分开松、无破洞”的工艺原则,自动抓棉机的打手速度控制在720r/min,开棉机打手速度控制在480-540r/min,单打手成卷机打手速度为900r/min,成卷罗拉的速度为10r/min。

2、梳棉工序:采用“多分梳、快转移、大张力、防缠绕、防堵塞”的工艺原则。对棉纤维加工的生产状态要求:温度28℃、湿度56-60%,主要工艺参数为:调整梳棉机各处隔距刺辊与除尘刀隔距12-15‰英丝,盖板速度为273mm/min,刺辊速度为858-1100r/min,车速控制在70m/min。

3、前纺并条工序:对抗菌纤维工艺原则是“大隔距、重加压、强控制”,生产中采用二道并合,温度28℃、湿度52%-55%,并条车速控制在110-200m/min。

4、前纺粗纱工序:有效控制粗纱张力与粗纱伸长率,减小粗纱重量不匀率,并调整合适的卷绕成型,防止粗纱叠层及退绕时出现断粗纱现象,使粗纱质量达较好水平粗纱工序采用较大罗拉隔距,较大的加压以加强纤维控制,杜绝出蘑菇现象,由于纤维整齐度较好所以采用较低的粗纱捻系数,以不断粗纱为宜,粗纱定量6.0g/10m,粗纱牵伸隔距11×26×30mm,钳口5.5mm,捻系数80-85。

5、细纱工序:生产状态:温度30-33℃,前罗拉速度控制在120-150r/min,采用普通钳口,摇架压力控制在160n-180n,后牵伸倍数控制在1.21-1.29倍。

6、后纺工序:因纤维长度长、较光滑等特点,捻结难度大,采用小张力、低速度的工艺措施络筒速度控制在800m/min-1000m/min。

7、整经工序:调整伸缩筘左右横动量,适度调整减小各区张力与车速,确保经纱密度排列均匀、张力均匀、经轴平整、表面硬度均匀。

8、浆纱工序:莫代尔及抗菌纤维含大量亲水性羟基,易于吸浆,容易渗透,浆纱采用低粘微波淀粉为主,加入少量pva1799和pva205,浆纱工艺路线为高压、高速、低浓、低粘、低上浆、轻张力。压浆力2500n±150,车速55-65m/min、粘度6.6-8.5秒、上浆率12-13%。由于纱的吸浆性能强,因此在浆纱时适当提高浸没辊高度,使纱线脱离浆液,只靠上浆辊带浆即可。浆纱初上机时适当偏低掌握浆槽到锡林的湿区张力,同时偏低掌握预烘锡林温度,以不结浆皮为准,待上机完毕正常开车时,再把张力和温度提升到正常状态;干分绞区使用中分,减小撕裂断纱的问题出现。

9、织造工序:考虑该材质的纱在浆纱后比较脆,毛羽比纯棉品种少并且短,使用早开口、迟引纬、小张力、中梭口、低后梁高度的工艺路线,织机后梁调整到-2位置,停经架调整为-1位置,该类纤维开口清晰度较高,为减少断经,张力设定范围标准在2800-3200n之间。边撑刺环改用橡胶刺环,预防边撑疵疵点。引纬适当延长主副喷嘴喷气时间,主喷嘴延长10度,副喷嘴最后两组延长10-20度,减小气压,减少纬纱在飞行过程中的波动。

10、染整工序:前处理温度95℃,速度为50m/min;拉幅定型温度190℃,速度为55m/min;染色60℃,45min,染色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在2℃/min;定型温度为140℃,速度为55m/min。

实施例2

本发明的抗菌机织服装面料,规格为经纱为精梳60支,纬纱为精梳60支,经纬纱纱线黏度提高20-30%。莫代尔纤维的重量比为50%,抗菌纤维的重量比为50%。经纱密度为9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88根/英寸。所采用的组织为平纹组织。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之处在于:

纺纱工艺:细纱总牵伸倍数为50-60倍,其它工艺参数同实例1。

织造工艺:根据此类纤维的上浆特性,浆纱后容易脆断,毛羽比纯棉品种少,应使用早开口、小张力、中偏低的后梁高度,车速偏低控制500r/min,上机张力偏小控制,采用橡胶边撑刺环,预防边撑疵疵点。纬纱引纬主副喷嘴采用小气压,适当延长喷气时间,减少断纬。其它工艺参数同实例1。

染整工艺:本实施例为纯白色面料,无染色过程,前处理及定型工艺参数同实例1。

实施例3

本发明的抗菌针织面料,规格为纱线采用精梳40支。棉纤维的重量比为60%,抗菌纤维的重量比为40%。克重110g/m2,所采用的组织为提花平针组织。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的区别之处在于:

纺纱工艺:抗菌与棉纤维混纺;棉纤维需要过精梳工序,在抗菌纤维预并时需要调节抗菌定量,来调节棉纤维与抗菌纤维的重量比,细纱总牵伸倍数控制在38-45倍之间,细纱钢丝圈需加重4-6个号,其它工艺参数同实例1。

织造工艺:本实施例为针织织布工艺,针织大圆机30寸28针,纱长为25.5cm/100筘。

染整工艺:本实施例为消毛52℃,60min;前处理95℃,60min;染色60℃,30min,染色过程中控制升温速率在1.2℃/min;定型温度为150℃,速度为35m/min。

实施例4

本发明的抗菌婴童面料,规格为经纱为精梳40支,纬纱为精梳40支。莫代尔纤维的重量比为60%,抗菌纤维的重量比为40%。经纱密度为200根/英寸,纬纱密度为160根/英寸。所采用的组织为三层平纹组织。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或2或3的区别之处在于:

染整工艺:增加活性印花工艺,其它工艺参数同实例1。

本发明的以上4个实施例以含有10%天然艾草提取液的抗菌纤维分别与莫代尔纤维和棉纤维混纺,制得抗菌纱线,通过不同的织造工艺,不同的染整工艺制得不同用途的纺织品。

参照纺织行业标准fz/t73023-2006《抗菌针织品》标准对实施例1、2、3、4的面料样品进行抗菌率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表1样品的抗菌率测定结果

由表1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1、2、3、4面料样品的抗菌性均大于标准值,符合抗菌纺织品的要求。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并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本发明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